浅谈“大音希声”
2022-06-01顾一珺
顾一珺
“大音希声”出自于《老子》下篇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如下:“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古,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本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道”,老子通过三个层次来论证他的虚静无为和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第一个层次是用语皆相偶而意相反的文字含义:“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用“明——昧、进——退、夷——类”;第二个层次从人的德行、品质方面论述:“上德如古,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第三个层次从声响器物、宇宙时空方面论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由此可见,“大音希声”和其他内容一起是构成了老子辩证观的内容,是其中的一个平行的方面。在《道德经》一书中“大音希声”的释义为“最大的声音反而无法听到”。[1]
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大音希聲”逐渐演变为一种音乐理论,并超越儒、道两家的隔阂,渗透到道论、礼乐体制、艺术鉴赏、人物评品等各个方面。[2]
关于“大音希声”的解释与研究,历来众说纷纭。在哲学、美学和音乐美学史等领域都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很多观点与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大音希声”是否属于音乐美学范畴?其二,“大音希声”对音乐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呢?其三,“希声”的释义究竟是有声音还是没声音?
我们追溯“大音希声”产生的历史语境,梳理“大音希声”的思想发展脉络时,明言先生曾提出:“老子这本来以排比、连缀的方式来喻‘道的‘大音希声四个字,脱离老子之口之后就马上成为了一个自律性的言语实体,······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简单至极、却又内蕴无限的美学理论的“空筐”,这个“空筐”为后继理论家在此基础之上或“远化”或“成见”式的填充,留下了无限空泛的余地。”[3]由此可见,要全面了解“大音希声”的思想,就需要追根溯源找寻这个“空筐”被填充的过程。由此,“大音希声”出现在哲学命题观、音乐美学命题观、音乐艺术命题观等研究中[4]并且在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内涵,多维度多层次地填充着这个“空筐”。
哲学命题观认为,“大音希声”是老子用来说“道”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美学史》中的论述:“听之不闻名曰希” ( 第十四章 ) ,“希声”即是听不到的声音,老子这句话的本意 ,明显地是在借音作为比喻来说明“道”是人们的视听感官所不能把握的东西,从视觉所及的“形”来说,“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 ,也就是“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从听觉所及的“音”来说 ,“道”就是无声之音。”[5],同时也认为“大音希声”与音乐欣赏有关:“音乐的美离不开声音,但声音只是把我们引向音乐所表现的某种美的意境的物质媒介。这种意境是由音乐的声音所唤起的,但又不是单凭耳朵就能听到的,它需要借助于人内心的联想、想象、情感、思维诸因素的作用才能体验到······从这一点来说,音乐的美既是有声的,又是无声的。······这种状态,不就是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吗?”
音乐美学命题观的代表学者主要有蒋孔阳、蔡仲德等,蒋孔阳先生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总原理、总规律。·····这一理论,运用到音乐美学中,就形成了:大音希声。那就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作为‘道的音乐,是音乐的本身。这种音乐我们是听不到的。”[6]蔡仲德先生说:“可见在《老子》看来,自然而合规律的“道”虽然无声,却不仅蕴涵音乐的精神(“和”),而且音乐精神至高无上(“和之至”),远非人为的“五音”所能比拟,“道”之所以为“大音”,原因就在于此。”[7]“大音希声”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过时代的筛选、磨砺,渐渐充实整合着自身丰富的含义。
“大音希声”的音乐艺术命题观,认为“大音”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或模式;“希声”则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代表人物有周武彦、钱钟书:
“大音”即指“天乐”。是以日、月、星、辰为音符,以天体的客观运行规律为调式功能,以司机轮回不息为曲式结构;从而形成一部永恒的和谐的庞大的‘交响织体。然而,这部‘交响肢体却又是‘听之不闻的‘无声的仅有‘意象的乐章。[8]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所述:寂之与音,或为先声,或为遗响,当声之无,有声之用。是以有绝响或阒响之静,亦有蕴响或酝响之静。静故曰“希声”。虽“希声”而蕴响酝响,是谓“大音”。乐止响息之时太久,则静之与声若长别远暌,疏阔遗忘,不复相关交接,《琵琶行》“此时”二字最宜着眼······[9]“·····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通过音乐的交流而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
综上所述,我们对“大音希声”在哲学、音乐美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探究都是在填充老子通过《道德经》留给我们的“文化空筐”,或者说是一个文化的“源概念”,这个“源概念”正如“道”一样,始终指引着我们帮助着我们,等待着我们继续从各个新的不同的角度探索发现新的文化和理论,充实我们的理论世界。
参考文献
[1]《道德经》张景 张松辉 译注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5159-6杨赛:
[1]《老子“大音希声”论》,学术文萃,大音·第一卷
[2]明言:《论“大音希声”研究中的“远化”及“本文” 》《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 2 期 , 第 3 7 页
[3]田耀农.“大音希声”辨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一期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21页
[5]蒋孔阳主编:《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评老子“大音希声”和庄周“至乐无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17页-118页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45.
[7]周武彦.《揭开“大音希声”之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1、2期,第51页
[8]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9-450页08AA3884-264E-415B-A096-A806850E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