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1楼小丽

高考·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情境高中数学

楼小丽

摘 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诸多内容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领域依然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文章将立足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就如何在创设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时紧密融合和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相关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融入更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以切实稳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调动起和维护好高中生参与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经常会应用到情境教学的方式,即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更快速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在情境中更认真地投入学习和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

一、关于情境教学法的简要阐述

情境教学法,从理论层面来解释,其具体指的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会下意识地引入和创设一些更加形象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引入具体场景当中,带领学生一起在场景中学习,借助场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与此同时推动和促进学生心理技能的发展[1]。

要想保证情境教学法应用效果的理想性,切实提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找准情境教学的核心所在,既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也要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真实生活以及环境提炼之后的结果,所以每一次的情境教学,情境本身对于学生也会产生非常强的影响力,或为榜样引导,或为形象语言指导,或为角色扮演展示等。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情境创设教学方式之间的关联性

在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时,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句话中的疑便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在阅读到这句话时就要思考如何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或者途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情推理,即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积累经过非演绎的思维而得到合乎情理的推理方式,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2]。创设教学情境,其遵循的就是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从发现到猜想,从质疑到验证,这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路有着高度一致性,数学知识本身就有着非常显著的严谨性,而且对结果的正确性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创设数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知识的特点。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及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当中,数学教师在创设具体情境时很容易忽视掉一些实际情况,导致所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进入了误区。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高中阶段数学教学难度的提升,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通常会涉及比较繁多的内容,内容一多就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一混乱就容易把握不住重点,产生一系列后续连锁反应,这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搞不清楚学习重点在哪里,容易对重难点知识范畴做出误判[3]。

其次,高中阶段数学内容要更具抽象性,数学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很容易出现教学情境与数学知识本质以及学生真实生活相脱离的情况。一旦问题出现之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数学学习情境当中会感觉非常陌生,产生一系列负面表现,这不仅会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

四、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高效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思辨当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数学教师需以这句话作为指导,要意识到陶行知先生这句话的背后含义。在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时,数学教师可尝试按照“一引二让三推”的思路来创设,其中,“引”指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指的是让学生大胆猜测,要敢于质疑和提问题,“推”则指的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主动性,要下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通过“一引二让三推”逐步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去挖掘和发现数学教材中所隐藏的各种思想和方式,要尽可能为学生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讲清楚每一个数学原理、结果背后的故事以及内容,把停留在数学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转变为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的数学思维创造活动,在思辨当中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

例如,在讲授“相互独立事件”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句谚语。当数学教师讲到这一谚语时,学生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会思考为什么教师会提到语文谚语,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会被激发,学生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度,想知道教师为什么会提出这一句话。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可曾想过我们是不是能够用数学理论来验证这一句话呢?”教师可以趁此机会给出这样的一个假设:假设诸葛亮设计出计谋的概率是85%,而三个臭皮匠想出计谋的概率是40%、50%、60%。这样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便和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紧密结合到了一起[5]。在提出这一假设之后,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和交流,學生在此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会表现出足够强的兴趣和动力,整个课堂氛围都会变得充满活力。学生从例题教学中所学习和了解到的关于分析独立事件的具体特质,将其与数学教师所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紧密融合到一起,学生在交流和探究过程中自然会对相互独立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6]。

(二)立足真实生活,构建带有熟悉感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重点内容就是“生活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人们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思维很容易被教材内容所局限,所组织开展的教学工作也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有教师会主动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往往习惯性忽视数学知识的转化应用教学,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标准。而陶行知教育思想则倡导教师要积极主动去挖掘和发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关联性,要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性、生活化的体验,在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价值,认识到数学知识原来与真实生活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同时实践性活动也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新鲜感,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7]。

例如,教师在讲授“柱体、椎体”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呈柱体或者椎体的客观事物,比如烟囱、笔筒、沙堆等,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和发现所展示图片内容之间的共同之处,并鼓励学生思考和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呈柱体或者椎体形状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加强对柱体和椎体特征的认知与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创设实践类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中,其核心思想内容之一就是“教学做合一”,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渗透和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也在逐步摸索和探究如何能够精准掌握和平衡好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紧密高效融合。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时不妨多尝试创设带有实践性质的教学情境,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实践类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去动手操作,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授“椭圆”相关知识时,考虑到椭圆概念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师通过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当中更好地理解椭圆的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提前准备好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给学生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实践氛围。具体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教授学生画椭圆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条长度合适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定为F1和F2两个点,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笔拉紧细线再慢慢移动画出椭圆形,如此一来,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椭圆的含义以及特征。在这样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逐步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四)在反思中升华,在情境创设中增设反思环节

在陶行知教育理念当中,其明确倡导教学中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要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去探究和发现。教师在研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观点时会慢慢发现陶行知先生所推崇的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要求逐步摆脱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强调学生思想解放的理念束缚,从解放学生的思想提升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反思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从一次次的反思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诚然,学生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够加深自己的认知,才能够建立起合情推理意识。建议教师在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时要适时适当引入关于反思的内容,在具体学习之后要带领学生一起反思和验证。数学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之后,不要直接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现实当中,而是尽可能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当中,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课程内容的回顾,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

例如,教师在讲授“空间几何体”相关内容时,针对难度比较低或者数量多的问题,建议数学教师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完成教学,比如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和认识相关知识。但是针对椎体共识这类难度相对较高的内容,建议教师采用课程反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所学重点知识的回顾,构建起更加清晰明确的课程内容。

(五)联结数学知识关节点,保证教学情境的顺利实施

在创设具体數学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情境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关节点的联结性,并且要以数学知识关节点的联结性作为核心基础来开展情境教学。关于联结数学知识关节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要更为合适一些,引导学生以问题作为着手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关节点的联结。针对数学知识关节点联结的情境创设,教师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梳理相应的数学知识,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数学知识网络,并做好归类工作,可以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对应相应的知识内容,但是专题与专题之间又要保持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关系。教师需要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寻找到合适的联结点,并且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灵活应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具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至于如何联结,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进行知识关节点的联结,还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来进行挖掘和构建。

在教学情境当中,涉及数学知识关节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和研究,寻找机会引导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并且在不变中寻找到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数学知识关节点的联结,是对形体的变式与联结,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自然能够增强发现和掌握关键知识节点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可以给予数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很好的启发和帮助,在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中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和应用价值。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的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及时调整引入和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具体方式,逐步增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实际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更充分地发挥和展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价值,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申.陶行知教育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6):74-75.

[2]黄艳玲.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0):63-64.

[3]周宇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学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1(3):194.

[4]杜荣丽.教学做合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16):219.

[5]叶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高中德育中的生动运用与实践:以铜陵市第三中学改进德育工作为例[J].教育文汇,2022(2):19-22.

[6]吴春霞.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探析:基于陶行知的教学理念[J].生活教育,2021(12):10-12.

[7]谢舒.“教学做合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J].华人时刊(校长),2022(9):70-71.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情境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