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小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
2022-05-31徐精敏张汉强
徐精敏 张汉强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适应学校生活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影响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儿童在学校中的学校适应状况被视为儿童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学校适应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Ladd等[2]提出的学校适应定义被大多数研究所采纳,他提出学校适应主要指学生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
刘胜琳[3]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新的学校生活的适应为中等程度,不适应现象仍然存在,它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纪律、作息制度、学科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赵春芸[4]的研究认为:儿童入学适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儿童规则意识的缺失,二是儿童自我服务能力不足,三是社会交往能力较好,四是学习适应性状况堪忧。于淑铄[5]发现:儿童对学校生活适应最快,人际适应次之,学习适应最慢。
小学一年级新生面临外在学习环境的变化——升学过渡,成长要面对新的学习任务、人际关系、学校生活环境的变化,也面临自己身心日益发展方面的变化。儿童对初入学能否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现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新生入学适应指导提供参考,减少适应不良的学生比例,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分层(学校类型、地区)整群随机(以班级为单位)抽样的方式,在武汉市7所小学1年级共抽取711名学生参与监测,涵盖中心城区与新城区、优质类与普通类学校,样本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参与小学新生适应状况监测的样本量
2.方法
测评工具采用应梦婷和江光荣修订的《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T-CRS)中文版》。[6]中文版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85~0.94 之间,8 周后的重测信度在 0.75~0.84 之间。以儿童孤独量表(CL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上的得分以及最近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为效标,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该量表共4个维度,每个维度8个项目,共计32个项目,其中包含16个积极条目和16个消极条目,消极条目需要反向计分。量表由学生的现任教师填写,采用Likert 5点计分,根据每个项目对学生描述的符合程度,在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间做选择。4个维度分别是任务取向(评估儿童完成学校相关任务的能力)、行为控制(评估儿童忍受和适应学校环境强加的或其自身存在的限制的能力)、自表能力(测量儿童的人际关系及与同辈交往的信心,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同辈社交能力(测量儿童在同辈中的受欢迎程度及与同辈的互动情况)。各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该学生相应方面的适应情况越好,问卷总分越高则表明该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情况越好。
3.数据收集与统计
采用教师他评的方式对学生学校适应情况进行测评,测评采用网络测评的方式进行,在测评期间,由班主任对班上学生进行逐一评价。
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本次调查在做差异比较时采用推论统计和效应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效应量是不依赖于样本大小、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强度的指标。Cohen[7]指出,当对两个独立组平均数之差进行显著性检验时,可以使用d作为效应量。
二、研究结果
1.总体水平
参与本次测评的教师为测评班级学生的班主任,测评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如下:非常不熟悉占9.9%,比较不熟悉占4.36%,一般熟悉占7.31%,比较熟悉占46.55%,非常熟悉占31.79%,熟悉程度均分为3.86,测评班级平均人数为44人。
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适应各维度及适应总分的平均分都在3.5以上,但都没有达到4分,4个维度中同辈社交能力均分最高。学生适应总分的平均分为3.7,学生适应总分平均分M>4的占35.3%,在3≤M≤4之间的占52.6%,M<3的占12.1%。表明参与监测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良好,仍有少部分学生适应状况不佳。而同辈社交能力是学生们表现最出色、适应最好的方面,其次是行为控制能力和任务取向,自表能力是学生们适应相对较差的方面。
表2 小学1年级学生适应状况调查结果
2.不同性别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Cohen[7]提出,d=0.2、d=0.5和d=0.8 分别对应于小、中、大的效应量。d值越大,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效果就会越明显;d值越小则相反。
调查发现(见表3),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同辈社交能力维度、适应总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小学一年级女生的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好于男生。
表3 小学1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性别差异比较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见表4),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维度、适应总分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表明实际生活里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
表4 小学1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4.离异家庭子女与非离异家庭子女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见表5),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维度、适应总分上,非离异家庭子女显著高于离异家庭子女。表明在实际生活里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非离异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好于离异家庭子女。
表5 小学1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是否离异家庭子女差异比较
5.进城务工与非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调查发现(见表6),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维度、适应总分上,非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显著高于进城务工家庭子女。表明在实际生活里小学一年级学生中非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好于进城务工家庭子女。
表6 小学1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是否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差异比较
三、讨论分析
1.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良好,仍有少部分学生适应状况不佳,而同辈社交能力是学生们适应最好的方面,其次是行为控制能力和任务取向,自表能力是学生们适应相对较差的方面。陈传锋等[8]调查发现类似结论,小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较好,学校适应水平低的人数占 19.7%,学生的任务取向维度得分最高,行为控制、同辈社交能力、自表能力的得分依次递减,学生的自表能力最差。学校要积极开展入学前的学校适应教育活动,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协作,为儿童顺利渡过幼小过渡阶段构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田澜等[9]发现整合性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
2.相关人口学变量对小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影响的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一年级女生学校适应状况总体好于男生,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适应学校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任务取向、行为控制、同辈社交能力维度。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吕正欣[10]发现整体上女生的入学准备发展水平要优于男生,女生的言语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发展均优于男生。余欣欣等[11]认为女生在心理成熟方面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左右,女生性格上较为善解人意,亲社会行为上的表现优于男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合作行为优于男生。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好于非独生子女,具体体现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四个维度上。赵春芸[4]调查发现家庭中进行的入学准备教育不尽如人意,经常对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家长只有53.9%。而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成为家里各方面的中心,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可能对孩子入学准备做得更充分,注重从孩子的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言语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等方面进行入学准备。而吕正欣[10]发现入学准备总体发展水平高的儿童,在学业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上的表现更好。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非离婚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好于离婚家庭子女,具体体现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四个维度上。据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的离婚率为 3.4‰,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子女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父母离婚对其子女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余欣欣等[11]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小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李慧等[12]通过访谈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克服情绪上的压力,子女在父母离婚后2~5年进入适应期。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同时要适应父母离异带来的波动和升入小学的挑战,会使他们更容易产生适应性问题,来自离婚家庭子女的入学适应问题要重点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适应辅导。王韵芬等[13]发现综合干预对提高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卫生水平和再适应能力有良好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非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好于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具体体现在任务取向、行为控制、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四个维度上。廖娟[14]调查发现一年级流动儿童的适应水平低于本地儿童,具体表现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入学适应的状况越好。王雁等[15]研究发现,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并表现为同辈交往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对自表能力及任务取向方面提升有正向影响。
总之,为有效提升小学新生的适应水平,家长应提高儿童入学准备的发展水平;幼儿园应提高幼小衔接活动的水平与家园合作的力度;小学学校要因材施教,着重提升儿童自我表达能力,重点关注男生、非独生家庭子女、外来务工的家庭子女、离婚家庭子女的入学适应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适应教育,对于确实存在适应不良的学生,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