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彩塑群像的时空表达
——以宋塑崇庆寺十八罗汉像为例

2022-05-31张宇飞byZhangYufei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

雕塑 2022年2期
关键词:十八罗汉彩塑罗汉

图 文/张宇飞 by Zhang Yufei(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

三维空间里的静态雕塑,是由四维时空里动态的人创造的,虽然以三维的状态呈现,但却蕴藏着创作者对四维时空的感悟与表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三维的雕塑艺术其实是雕塑家从四维的时空里,截取提炼了一段或短或长的特定瞬间,在加工升华后以静止具象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反过来讲,既然三维雕塑是四维时空的一个投影,那么就可以以雕塑为媒介去倒推艺术家对高维时空的感悟与表达。虽然“笔下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也非“眼中之竹”,“眼中之竹”更非“自然之竹”。但用心体察依然能在艺术家的“笔下之竹”中感悟到高维时空里“自然之竹”的“道”与“机”。如果“一竹”蕴藏着艺术家对片段时空的感悟与表达的话,那“一片竹林”就是对生命时空深刻体悟后一次系统而完整的表达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片竹林”——宋塑崇庆寺十八罗汉像,去试着探寻传统彩塑群像是如何通过具有连续性的三维空间造型语言,去深刻表达对四维生命时空的理解与感悟的。崇庆寺位于长子县城东南22 公里色头镇琚村村北的紫云山,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八罗汉像位于主院西侧大士殿。殿内明间台座上安放着跨犼观音、乘狮文殊、乘象普贤三大士像,大士是宋之后对菩萨的一个别称(图1 三大士与十八罗汉像)。南北次间环墙而砌的台座上供奉十八罗汉彩塑像。据台座题记,整铺造像创作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是目前已知留存于世最早的,并有确切纪年的一组十八罗汉彩塑像(图3 南次间罗汉群塑)。

图1 三大士与十八罗汉像局部

下面,就以大士殿南次间的九尊罗汉像为例来尝试探寻宋代组群造像的“时空表达”。

南次间东起第一尊看门罗汉像(图2 看门罗汉)。雕塑家通过他临窗而坐的位置,侧身向里的坐姿,俯首凝视的神态,清秀圆润的面相,儒雅闲适的仪表,内省自悟的神情,尤其是在自然光线下造像所形成的微妙的光影变化,深刻的表达出修行者“由凡入圣”时人格升华的瞬间状态。南次间东起第二尊伏虎罗汉像是一位骨相清奇的老者形象。他倚坐于山石之上,食指轻指右膝下抬头上望的小老虎,身体的动势与仰头上望的小老虎之间气息呼应。当观者在老者动作的引导下,不自觉地站在像前,顺着小老虎的目光向上看时,才发现,老罗汉正以专注而期待的神情看着观像的你,目光中充满悲悯与关切,看来,罗汉之意不在虎,在乎借虎以度人(图4 伏虎罗汉)。接下来是高鼻深目、肤色棕红的捧经罗汉与丰满圆润、清秀温婉的贝叶罗汉。捧经罗汉双手捧帛书经卷,腰身挺直,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前方作与人交流状(图5 捧经罗汉)。贝叶罗汉则右手轻抬,作握笔状,左手托贝叶放在盘起的左膝之上,双目半睁,微含笑意,似乎边思索边询问着什么。仔细留意他们手中的经书,您会发现,汉地的僧人拿着来自印度的贝叶经,印度僧人则拿着出自中国的帛书。这要表达的不正是文化的传播与思想的交流吗!(图6 贝叶罗汉)第五尊参禅罗汉像是一位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面容清瘦、骨骼嶙峋的老者形象。第六尊说法罗汉像是一位温厚的中年大叔形象,他拔腰、倾身、微微昂首,提睛、露齿、笑意微含,一副自信从容,娓娓道来的神态。第七尊抗辩罗汉是一位中年梵僧形象。他赤面、黑须、浓眉、虬髯,身量魁伟,体格健壮;脖筋暴起,神气饱满;前胸袒露,肌肉紧绷;左肘下摁,右臂半抬,拔腰耸肩,气势逼人;睥睨怒视,作激昂愤慨之抗辩状。第八尊聆听罗汉像倚坐于山石座上,右腿轻垂座前,足尖点地,左脚半踏于座上,膝盖半斜向外,仪态优雅得体。五官俊秀,面庞圆润,眉梢轻挑,眼角上提,双唇微抿含笑作聆听状。第九尊般若罗汉像同南次间东起第五尊参禅罗汉像一样——禅定印、结跏趺坐。不同的是:形销骨立的参禅罗汉是一副刻板严谨、苦苦求索的模样,而体态雍容的般若罗汉却是一副安然自若、智慧超脱的神态。

图2 看门罗汉

图3 南次间罗汉群塑

图4 伏虎罗汉

这时将作为个体的各个罗汉造像依次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再去看时,您会发现整组造像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艺术。雕塑家通过组群造像所要表达的并不是一群个体形象的简单聚合,也就是说他要表达的不是一个个单体的静态空间,而是动态的、前后接续的、乃至是发展着的、整体的生命时空与高维时空。用心体察,您会发现这其中有一条贯穿整组作品始终的时空主线,我们暂且将其称之为——生命的历程:人格的升华(图2)源于悲天悯人的情怀(图4),悲悯的情怀是因为有文化的滋养与思想的交流(图5)(图6),接受文化的滋养和思想的交流之后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图7),感悟之后就要表达——传法布道(图8),那么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见解与你争论(图9),你要懂得聆听,听到微言大义,运用般若智慧升华思想,感悟生命的真谛(图10)。创作者将各个原本处于静态的、个体空间的造型艺术,用渐次递进的艺术手法逐步延展成了演化着的时间的艺术。

图5 捧经罗汉

图6 贝叶罗汉

图7 禅定罗汉

图8 说法罗汉

图9 抗辩罗汉

图10 聆听与般若罗汉

崇庆寺的十八罗汉虽然是三维空间里的静态雕塑,却是古代造像者用生命时间累积塑绘而成,包含着红尘众生的喜怒哀乐。每一次步入这十八罗汉所营造的场域都能感受到当年造像者或短或长在这时空中的鲜活气息,述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猜你喜欢

十八罗汉彩塑罗汉
知不足斋刺绣十八罗汉炕屏的图像特征与世俗意义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泥彩塑:天地之美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汉源彩塑
少林功夫拳(四)
贪珠罗汉
李宏禹作品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竹简十八罗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