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王》教学设计

2022-05-31陈敏怡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陈敏怡

关键词:《老王》;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定位:《老王》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是他们的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老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要从开头、结尾、文章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文本特质:《老王》是一篇散文,散文的教学不同于记叙文的教学。因为散文有着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其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以及作者独特的表现方式。但是同时,《老王》这篇散文的故事性也比较强,作者的写作方式简洁,叙事简明。而在抒情上却含蓄,需要细细回味才能品出来。在教授这个文本时,需要明确散文这个文体,不能用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要重视作者的情感和其独特的写作方式。

二、学习者分析

从散文学习的角度:初一的学生经过了六年的小学学习,对写人记事类的文章比较熟悉,能够概括和分析文本。但是对于散文这个文体来说,学生容易延续小学时期分析写人记事类文体的方法,集中在故事身上,容易忽略散文作者独特的抒情以及其中精美的语言。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以及初一上册的学习,基本掌握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角度去鉴赏文本,但是在具体分析的时候会忽略一些重点的字词,难以由点及面地联系整篇文章,只停留在句子的分析。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学生对杨绛其人有所认知,但是对作者的人生履历,特别是其中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适当渗透。而且初一的学生年纪尚小,经历较少,对杨绛的经历不了解,需要适当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生活状态,进入文本。

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该班的初一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文学素养比较高,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思辨上的思考。教师需要搭建台阶,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分析

目标一: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

学生在自由阅读全文、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找出对老王的描写和老王所做的事件,能够运用准确的形容词来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

目标二:把握作者简洁的语言艺术。

学生在把握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划出文本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品味作者简洁的语言艺术。

目标三:体会作品中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学生在通过体味老王和作者的生命状态和交往过程,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深意,体会作者的愧怍之情。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把握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划出文本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品味作者简洁的语言艺术。

难点:学生在通过体味老王和作者的生命状态和交往过程,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深意,体会作者的愧怍之情。

五、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学

1.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概括老王特点的词。

2.在“我”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作者眼中的老王是一个_____的人”造句。

3.根据上述步骤,描绘一幅“我”眼中老王模样的插图(简笔画、油画、水墨画等皆可),若不会画画,请在网上搜索一幅最符合要求的画作。

(二)课堂导入,渐入佳境

有一些人生来就不是主角,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是他们的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他们虽然也在困境之中,但依旧愿意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些人也值得我们去关注,那接下来让我们认识杨绛笔下的老王。

(三)初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1.全班朗读课文,梳理老王为我做了那几件事?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明确:

老王给“我们”家松饼的大却只收一半的钱;

老王送钱钟书先生去医院看病不愿意收钱;

老王临终前亲自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2.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情节,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3.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老王》中的老王为作者做的事情,并板书。

(四)再读文章,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

1.文章中作者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老王?

明确:老实、不幸、“脑袋慢”、失群落伍

2.小组讨论,分析老王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老王所做的事件,分析杨绛眼里面的老王。

4.每个小组选出得分最高的插图

5.教师总结

(五)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ppt展示:

(1)林筱芳说:“其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2)有一次,钱瑗跟钱钟书先生说:“爸爸的文章和妈妈的文章不一样。爸爸的文章像咖啡烈酒,很浓烈、很刺激,但是呢,喝过就过了。妈妈的文章则不然。妈妈的文章像清茶,一道一道加水,喝到后面越喝越有味儿。”

教师:“简洁”就是作者的语言非常简洁,往往不加过多的雕饰,但是简洁的语言里面隐藏着大的信息及蕴含丰富的感情。

3.给出方向,明示文中能够体现杨绛“简洁”的句子,小组讨论,讨论过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杨绛的文本去认识了一个虽然平凡有弱点但是又有着光辉的老王,他务实、求真。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杨绛简洁的语言。我们学习散文要关注其中具有作者个人特色的语言。同学们课后再次研读杨绛的《老王》,再次品味其中的语言,然后思考散文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思考“我”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把思考的结果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出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杨绛笔下的老王,知道老王是一个善良朴实、在平凡中闪着光辉的人,我们还品味了杨绛独特的语言。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杨绛,走进“我”对老王的愧怍,感受文人的自省。

(二)从老王的角度看

1.老王为什么要为“我”做那么多事情?

2.老王希望和“我”相处成为什么样的关系?

3.老王眼中的“我”是怎样的?

(三)从“我”的角度看

1.“我”在描写老王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词汇?

2.“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描写老王?如果是钱钟书先生或者是女儿钱瑗,她会这样描述吗?

3.老王在“我”心里面的位置如何?“我”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4.为什么“我”和老王之间的关系会如此?

(四) 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资料: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五)反复推敲,体会作者的愧怍

1.PPT展示:根有关資料显示,这句话在初稿上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据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教师提问:初稿的结尾和统编版教材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结尾的区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多吃多占”改为“幸运”?

2.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小组讨论,总结观点,小组上台发言。

3.教师梳理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主旨。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两节课学习了《老王》这一散文,我们看到了平凡人心中宝贵的品质,品味到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到了杨绛对老王的愧怍,看到文人的自省。我们读散文既要读其中讲了什么,也要读出作者个性化的语言,更要读出作者的情感。希望通过《老王》,我们懂得欣赏平凡人的可贵,懂得欣赏他们的精神美,同时要懂得反思自己,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

六、作业布置

假如你是杨绛,请你给远在天堂的老王写一封信,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出来。要求语言风格简洁凝练,字数500以上。

参考文献:

[1]付文颖.艰难岁月中的人性光辉——《老王》教学设计[J].教育科学论坛,2021(25):43-46.

[2]何欣,刘春.以《老王》教学为例浅析黄厚江的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2):56-57.

[3]唐梓玮.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4]魏本亚 尹逊才主编.十个名师教《老王》[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5]张玉娇.语言建构与运用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研究——以散文《老王》为个案[J].郑州师范教育,2021,10(05):52-54.

[6]黄素琴.如何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老王》为例[J].语文天地,2021(11):75-76.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散文阅读 “移情”体验下的监测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