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浸润下的幼儿美术活动开展
2022-05-31陈仰清
陈仰清
一、本土文化晕染下的园所环境拓展幼儿的美术创作时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园所环境创设上,我们遵循“儿童为本”,围绕“本土·游戏·生活”的本土文化课程核心要素,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各种资源,对幼儿园大厅、户外、走廊、功能室、活动室等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有机整合,着力打造“一厅、二墙、三园、四廊、五坊”园所环境,凸显本土特色。
(一)园所环境展示本土文化魅力
幼儿园充分发挥墙面、走廊、空间的作用,营造富有个性、多彩的“山海风光”环境文化,使充满本土地域特色的园所环境成为美术活动开展的鲜活载体和培养幼兒审美感的能量场。
教学楼体现浓郁的本土文化,在楼层环境创设上围绕“山之魂”和“海之韵”进行布置。西面走廊展现“山之魂”,立体的竹林,喜庆的花轿,怀旧的草鞋蓑衣,原木片组合的相框内张贴畲乡特色文化图片,细腻精巧的剪纸作品展示着畲乡的美丽精致,让幼儿遐想畲山的静谧与美丽。西面楼道墙面上,用圆簸箕彩绘的连江狮山、长龙茶山等连江名山、名寺,让幼儿感受连江悠久的历史与美丽壮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
东面走廊则体现“海之韵”。洁白的墙上是锚、罗盘和一张大渔网收获海星、海鱼;走廊上展示着平流尾公园、黄岐渔港等独具连江特色海景的簸箕画、渔民活动的各类图片;走廊上方悬挂着用贝壳、海绵纸等制作的各种海洋生物手工作品,颇有几分潜游海底的乐趣。围绕“海连江”元素,我们还在操场边打造船型大型艺术馆,内设创意美工坊,幼儿可以在里面肆意挥毫、大胆创作,扬起艺术的风帆。楼道墙面也结合山海文化刷上蓝、绿色调的底色,上面悬挂着木色的画框,展示幼儿各具特色的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让幼儿也参与到本土文化环境的创设之中。
(二)打造凸显本土文化的美术活动区
美术活动的开展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我们重点打造凸显本土文化的美术活动区。
针对以往存在的各班美工区空间偏小、材料单一等情况,教师们通过仔细商讨,实地测量考察,本着“盘活空间、小角大用”的原则,确定各班级美工区的场地位置,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师幼共同打造了美观、开放、凸显本土文化的美术特色区域。
首先,在每个班级划分出更大、更完整的空间设置美工区的基础上,定做了大小合适、设计各具特点的美工桌,增加多种放置美工材料的篮子、储物柜、放置架等,进行美术活动区相关材料的收集和准备。
其次,结合班级主题活动进行个性打造。例如:大一班“青青茶乡”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悠久的茶文化,美工区的桌面铺上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蓝印花布,激发幼儿想象与创作的欲望;大四班的“多彩畲乡”主题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美工区,让幼儿感受民间作品的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斗笠、酒坛等进行民间工艺再创作。
第三,注重幼儿美工作品的展示,在美工区的墙上、陈列柜上摆放着幼儿完成和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让幼儿通过欣赏感受自己和同伴作品的美,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创作、布置班级环境,师幼共同打造的班级环境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本土文化渲染下的环境处处是风景,拓展了幼儿的美术创作空间,也为幼儿的本土文化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本土文化渗透下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
(一)多维度视角下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本土文化资源为幼儿的美术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连江地处东南沿海,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青芝山的壮美瑰丽、云居山的巍峨雄浑、敖江的蜿蜒流长、汤岭古驿道的盘旋逶迤、定海古城的雄视高远、含光塔的巍然耸立……山川蕴秀,古迹悠久,展示着多娇的自然风光,浓缩着连江的风土人情,本土审美资源的提取为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帮助幼儿了解本土艺术的精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此外,我们还充分挖掘连江丰富的岁时节日风俗,如元宵踩街、重阳登高等,多样的民间文艺,如三月三乌饭节、诙谐幽默的闽剧等,为人称道的饮食文化,如连江鼎边糊、肉燕等,开展各种美术创作活动。
经过审视、筛选之后,最后确定的“本土文化美术课程”有沿海风光、海洋生物、山乡风情、本土材料等四个系列十五个主题内容。
(二)彰显本土特色的材料、工具运用
1.发掘自然材料潜在价值
连江地处沿海,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各种各样美丽的贝壳、海螺、螃蟹等海产品随处可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运用不同的表征形式,根据自然材料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与创作。例如,用“蟹壳”装饰而成的脸谱特别的夸张诙谐,用各种各样的贝壳制作相框,简单方便立体感强。
2.运用自然材料巧妙组合
树枝、茶梗、稻秆等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在美术活动中,只要巧妙组合、有机搭配,就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美术活动“贝壳花裙”中,教师提供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种类的贝壳,巧妙利用幼儿的自画像底图、超轻黏土等材料,让幼儿尝试运用各种贝壳进行组合、添画。不同贝壳在幼儿的巧手下变身为款式各异的背心裙、蓬蓬裙、超短裙……
三、本土文化引领下的美术活动展现幼儿的个性创作
(一)“三走进”活动促幼儿艺术感受提升
在本土文化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开展“三走进”活动,即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为本土文化美术课程开展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生态小镇丹阳”主题中,带领幼儿走进丹阳山边村欣赏樱花,湖边树上樱花满枝,让幼儿感受最美乡村的胜境。在“腾飞的凤城”主题“寻找家乡的老房子”系列中,走进清代民居——魁龙坊,欣赏古民居里窗棂、屋檐、门框、门环、石雕、木雕,感受其“双厅双廊,黛墙红瓦、重檐硬山”建筑特色。在“魅力青芝山”主题中,亲子游青芝山,寻找灵芝亭、攀爬蝙蝠洞、挑战一线天、寻访青芝山名人,在游山玩水中感受青芝山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连江之岁时节令”主题中,亲子采摘横搓的柚子、丹阳的柿子,感受四时节令的不同变化。“三走进”活动有效拓展了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家乡建筑、风景、名胜带来的美,喜欢上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大大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
(二)富有个性的本土美术创作活动
我们挖掘本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俗、美食等内涵,创设开放的活动区游戏空间,通过投放具有开放性、本土性的材料,开展各种本土文化美术课程。
例如,在中班美术区域活动“山边村的樱花”中,以大型组画的形式呈现了幼儿眼中樱花盛开的景象,大张的黄色卡纸贴满了班级里的整面墙,黏贴着幼儿自己捡来的长短不一、造型各异的树枝组成的樱花树,幼儿用排笔、手指、印章等各种材料完成樱花的添画,或大或小、或粉或红的樱花,给春天的班级增添了浪漫和美丽,呈现出幼儿心目中最美的山边村胜景。
又如,在大班美术区域活动“魅力民居魁龙坊”中,基于前期对魁龙坊民居基本建筑特点感受、体验、写生的基础上,幼儿与同伴合作,在长卷麻布、圆形竹匾上,尝试运用水粉勾画的方式表现较完整的魁龙坊建筑群;运用麻绳在黑色同心圆上打结、衬以红色的剪纸窗花作品,一个个古朴、粗犷的窗棂就做好了;利用方形扁纸盒以线描画的形式描绘出大门、黏上超轻黏土制作的金色门环,一扇扇有着精美花纹的大门从幼儿的笔下流淌而出……鲜活、生动的魁龙坊民居通过幼儿的画笔、巧手再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土文化美术课程是我们在对连江本土文化不断审视、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园本课程,建构课程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课程价值、本土文化资源、儿童学习方式的一系列实践与探索,这样的实践与探索将持续不断地深入下去!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