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提问的差异与对策研究
2022-05-30韩培花
韩培花
摘要: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提问受网络技术及教学形式的影响,在教学目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应答机制、体态语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确保线上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线上课堂的关注度,教师可通过提升提问技巧、优化问题设置流程、开展课程培训、重视提问反馈、认识环境差异、营造学习氛围、落实动态提问等策略,提高线上课堂提问效率,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提问;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113-0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革新、进步,其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线下课堂,可以利用网课直播、录播的方式进行线上教育,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但在线上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要以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的知识接收、反馈情况,以此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效率,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一、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混合式课堂是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育形式而言,其加载了网络教学形式,以此打破高校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便于學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学习模式。这其中,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对于新课导入内容、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录播或直播的微课视频方式让学生观看学习。可以说,线上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实现的重大突破,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适应程度也较好。
二、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也是检测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有效手段。在混合式教学中,受教学形式的差异性影响,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面临挑战,对此,教师要基于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的特点,科学设计问题,深入挖掘课堂提问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价值,更好地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样,教师就可通过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形成更多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然后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调整,更好地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三、课堂提问在线上线下教学中的差异化分析
1.教学目的差异
线上线下课堂之间存在着互补、辅助的作用,即这两种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目的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授课时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在开展线下教学时,教师多以新篇章、新内容为主,以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然后及时通过讲解、复习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线上课堂主要是以复习与导入新的内容为主,教师的课堂提问主要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迁移、推理,为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堂提问是增进师生联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反向推论,以此提升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引导性。
2.语言环境差异
受线上线下不同教学环境的影响,课堂提问应用的语言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师生互动交流的倾向性也有区别。在线下教学中,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后经过短暂的思考可直接回答,这对于其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考查性更强,对此,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在线上课堂,学生没有了面对面回答问题的心理压迫感,在思考问题时,可通过翻阅手头资料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明显提升。课堂提问语言环境的差异是基于教学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教师在混合式授课过程中要认真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以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差异
教学形式不同,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以确保知识输出渠道的适配性,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线上课堂,教师运用课堂提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情况,即以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运用知识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实际问题。在线下课堂,课堂提问的方式、内容是动态变化的,既包含对已有知识的随时回顾和重点解析,又包含对新知识的理解、反馈。对此,教师要充分掌握混合式教学的特点,灵活根据教学渠道的差异选择对应的课堂提问方式,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价值。
4.应答机制差异
线下教学是面对面的互动,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存在错误时,能立即通过指导、讲解的方式进行纠正,使提问、回答与反馈三个环节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避免因时间延迟而引发问题堆积。在线上课堂,学生是通过直播课堂或观看录播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录播类课程,课堂提问就会产生一定的延迟现象,导致教师无法当堂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评判。当课堂提问缺少回答与反馈评价环节时,学生就无法判断自己的理解是否存在误区。
5.体态语言差异
在线下教学中,师生之间采用面对面互动的形式,教师的提问不仅包含语言信息,还有根据体态语言等形成的附加信息输出,如鼓励性的眼神、手势动作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考与回答。线上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络直播、录播的形式进行授课,在体态语言的表达与传递上明显不足,大部分的提问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传递、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不顺畅的情况,导致课堂提问的互动感有所下降。可见,体态语言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与思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同一空间下进行提问时,学生的心理、思维状态会高度集中,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带来的影响,确保在线上课堂更好地与学生开展沟通互动。
四、提升线上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提升提问技巧
不同的提问策略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作用有所不同,教师要灵活掌握多种问题启发方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定义、理论知识的对比教学中,教师可将容易混淆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式”提问,让学生在线上课堂集中注意力,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当线上课堂教学反馈表现不佳时,教师可以考虑用“自成靶子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提问,设置一些包含错误信息的问题,不断提升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2.问题设置流程
首先,在设置问题之前,要确保学生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然后通过线上课堂的画面切换功能将课堂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变为情境设置,向学生发出接收问题的信号,确保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过渡自然、流畅。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应尽量保证语言的简洁易懂,教师可以通过放缓语速、预留思考时间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内容。当学生感觉思路不顺畅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其通过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最后,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予以一定的回应来强调答案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其他学生的印象。
3.开展课程培训
在高校线上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流程与操作不明确,高校可就其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课程培训,使教师提升线上教学技能。如在网络直播中提问时,教师可在后台点击对应的学生头像,开启其麦克风权限。另外,在线上课程开始前,教师要进行调试,确保视频传输通畅。线上课程的播放效果与学生端的设备、信号等也有密切联系,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办法,帮助学生快速解决线上学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网络延迟、信号差等不利影响,教师可通过切换频道、提升网络配置等方式使学生能听到问题,回答问题,确保线上课堂提问更加顺畅。
4.重视提问反馈
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给予的反馈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要从学生的回答中精准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其中的薄弱点进行专项讲解,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首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其语言表达含义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其他学生能够听懂,以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针对一些专业名词叙述不准确、语义表达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可给予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其次,针对回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糾正,着重关注思维方面的引导。如在更正答案时,可让学生补充新内容,或从不同角度切入。
5.认识环境差异
为有效推进混合式教育工作,教师自身要对线上与线下课堂的环境差异有正确的认知,充分了解不同教学渠道在知识输出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差异,确保合理运用不同教学形式。线下课堂更具有直观性,教师可以通过空间语言、动作语言甚至神态表情和学生形成互动,更有利于帮助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而线上课堂提问避免了和教师面对面的压力,一些容易紧张的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回答问题,部分学生还能够通过翻阅书籍寻找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给学生留一些具有拓展性、开放性的课后问题,让其不断完善解题思路,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6.营造学习氛围
问题式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长时间运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提问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不能只关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较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发展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学习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变换不同的提问模式,如单独提问、小组提问、作业提问等。这些提问模式的效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单独提问时,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大,其他学生的关注度会小,小组回答可使更多的学生融入问题讨论中,作业提问便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行理解后进行书面作答。
7.落实动态提问
课堂教学过程会出现许多不可控因素,当涉及一些重难点知识时,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课时进行重点讲解,在进行提问时不能完全套用课堂设计的内容,而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动态化调整,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提问时,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方式,以此有效考查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消化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保证问题设置的科学性,通过由浅入深的引导式教学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五、结语
总之,教师的提问与引导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校可对教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应用线上教学软件,避免系统延时、错用带来的影响,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在提问中学生的反馈,针对偏难的问题放缓节奏重点讲解,把课堂提问转变为动态化、情境化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参考文献:
[1]童安剑,蒋馨.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师提问类型和学生话语输出的调查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1,24(01).
[2]林丹薇.基于学科差异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2,33(01).
[3]于慧慧,王中华.高校课堂提问遭遇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4]冯嘉.高校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提问的差异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9(29).
[5]王丽宁,李晓虹.高校课堂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研究———以某高校教育学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
[6]薛秋芳,孙晓青,秦新强.翻转教学模式下高校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06).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n Peihua
(Heilongjiang Business College,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diversified learning channels.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ffected b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forms,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objectives, language environment, teaching methods, response mechanism, body language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attention to online classroom,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nline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classroom teaching by improving questioning skills, optimizing the problem setting process,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training, paying attention to questioning feedback,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creating a learning atmosphere, implementing dynamic questioning and other strategies.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 onlineand offline;classroomquestioning;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