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30徐险峰
徐险峰
摘要: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真实的实践平台。为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中职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创设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校、企业实现长远发展。针对目前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要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创建优质的教学团队,完善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校企合作效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室内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074-03
基于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室内设计行业迅速发展,急需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要积极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作用,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有合作理念,缺少实质内容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室内设计的校企合作中,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具体项目设计中,只是作为替补或“打下手”的助理身份存在,而这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有的学校选择规模较小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但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合作企业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这是因为其没有明确的客户群体,项目零碎,不具备规模和创新能力。
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从学科专业方面看。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扎实的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社会学科知识储备,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才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目前,部分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并不具备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在开展校企合作时,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从沟通技巧方面看。如果室内设计人员不具备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将无法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可见,沟通技巧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校企双方不仅要合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
(3)从实践能力方面看。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即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生的具體学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指导,并及时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其在轻松的状态下实现能力的提升。然而,部分教师将校企合作活动表面化,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目标。
3.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导致校企合作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想提高校企合作效率,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但受落后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影响,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待进一步优化。
4.校企合作模式有待完善
在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与企业方要有对等的实力。这种实力是指中职学校要有好的教学模式,企业方要有管理新型人才的实力,双方要想实现共赢就要走不寻常路。共赢就是双方都能满足各自所需。然而,有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并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与企业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企业根据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双方基于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但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沟通,合作模式并未以学生为中心,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并未起到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
二、优化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
在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中职学校应坚持专业化、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实践安排。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积极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丰富的平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一,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项目设计为重点,专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在课程中融入项目设计内容,让学生体验构思、设计以及运作的全过程。第二,为学生提供不同级别的项目,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精神。中职学校可以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向低年级学生输出知识,这不仅能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让低年级学生收获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第三,定期组织技能大赛。竞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连贯的、完整的项目思维。第四,中职学校要与当地优秀的设计公司、建筑公司建立良好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邀请企业相关专家参与学校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校可在此过程中获取社会的人才需求、企业的岗位需求等信息,以此提升教学体系的针对性。第五,借鉴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以及模式,通过综合分析,进行有机整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教学内容、课程进行设置,以此构建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教学体系。第六,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教师可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确定教学重点,通过校企之间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企业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真实性的实践平台,以此突破学校在教育资金、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要积极配合学校、支持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设专业化、针对性的实践平台。例如,企业可以自身经营模式以及环境为基础创设实践训练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实践。在夯实基础、强化引导、有效释放的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企业也要派专业人员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并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校企双方要及时解决,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明显进步,以适应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
3.创建优质的教学团队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均需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鼓励教师承接大型的室内设计项目。大型项目的标准高,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有利于教师有效激发自身潜能,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将项目实施中运用的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中。另外,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或社会实践,让教师了解社会发展形势、行业发展状况,拓展视野,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教师就可以职业眼光,准确捕捉企业经营、管理中值得学习的内容,掌握室内设计师应具备的素养、能力,从而设计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教学方案。可见,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构建优质教学团队,能够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显著提升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水平。
4.完善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企业要做好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以具体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无缝衔接,提升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制定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体系,加强项目化评价体系的研究。第二,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教学现状,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采集到项目评价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增设职业性和技能性强的课程。为有效提高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高质量完成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要增设职业性和技能性强的项目化课程,通过具体项目实践提高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及情感。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实现如下转变。(1)教学任务由培养“校园式认知操作能力”向“职业综合能力”转变。(2)教学观由“单一型、绝对权威型”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企业师傅行为引导,一专多能型”转变。学校可与有一定规模的室内装饰设计企业联合办学,实行项目化教学,发挥品牌效应。(3)让学生的学习观由“被动接受、单一模仿型”向“项目驱动、任务引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采取符合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模式。(4)教学组织形式可依据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如采用“课内外专业教室”“工作室制作”等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还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设计人才。(5)教学手段由“单一理论传授”向“多媒体、信息化、真实案例的实践化”转变,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中职学校要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为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培养方向,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机制,有效提升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积极提升合作力度,探寻更多的合作渠道,与企业共同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企业应给予学校有效的配合与支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学校、企业的共同成长与进步,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校企合作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 2020(34).
[2]张呈江.产教结合机制创新下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6).
[3]王杰.试论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05).
[4]陈薇.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
[5]高思.我国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6]蔡琪琪.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7]罗丹萍.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9.
[8]张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9]黄海,施琳梅.基于校企合作分析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8(05).
[10]张庆发.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1).
[11]李军.中职“校企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05).
[12]郝小琳.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2(02).
Research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terior Design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 Xianfeng
(Fujian Second Light Industry School,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The advantag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at it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professional and real practice platfo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pecialization,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ctively create a goo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vironment, optimize talent training mode,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terior design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uild a new teaching system, provide an effective practice platform, create a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m and improve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ode of interior desig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s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terior desig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