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报道中特写照片的叙事特色与凝视

2022-05-30王雨嫣孙凤丽

新闻论坛 2022年6期

王雨嫣 孙凤丽

【内容提要】本文从叙事角度对抗疫报道中的特写照片进行了分析,认为身体叙事、个体叙事、生活化叙事是特写照片在媒介融合时代展现出来的新的叙事特色:特写照片通过对身体的部位以及人的整个肉身的再现营造了强烈的在场体验,使人在沉浸中获得共同认识;通过聚焦个体视角、强调个体作用,讲述平凡的英雄主义故事,激发人们共同抗疫的感情;通过呈现新闻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将普通人行为的意义纳入到由日常生活构成的“共在”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特写照片将受众的视线凝聚到一处,实现对疫情中各种人物、故事和场景的凝视。在凝视的作用下,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政策制度被审视,以沉浸的方式直抵人心,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抗疫故事撒播在人们关于疫情的记忆里,在自我和共同体两个方面构建认同。

【关键词】抗疫报道 特写照片 叙事特色 身体叙事

一、抗疫报道中特写照片的广泛应用

2020年初抗疫期间,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涌现出一些优质的且具有一定传播广度的人物特写照片,如“医护人员脸上让人心疼的压痕”。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各地疫情零星发生,此类照片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叙事:2020年12月河北石家庄疫情,“这是疫情面前的石家庄人”描写了战疫中的医护人员群像;2021年1月东北疫情,“风雪严寒中的守护者”展现了护目镜上挂冰柱的医护人员;6月广州疫情,“风雨艳阳里的守穗人”呈现了护士被汗水泡皺的双手……

特写照片并不是新媒介技术下的新内容,在以往抗震、抗风、抗洪等抗击自然灾害的故事中,它们也不曾缺席。甚至在手机摄影普及,大量UGC涌入新闻生产场的背景下,专业新闻摄影消亡论甚嚣尘上。而此次,特写照片在抗疫报道中的大幅运用,塑造了一批批的典型人物,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使得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特写照片的魅力,并发现其具有在话语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亮点和优势,可以成为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的有力工具。本文从叙事的角度结合凝视理论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凝视”(gaze)这一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多重内涵,而南希关于“凝视”的论述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指导,她认为:“一切凝视都是双重的,一只眼用于自身,一只眼用于他者。”①前者是目光朝向外部世界并遣返回自身,完成了自身的认识与建构;后者指目光投射于其他主体,察觉自身与他者的共存,而存在是共通的,由此便构成了共同体(Community)。

特写源于摄影艺术,指的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叙事”(narrative)即讲故事,是人们认识、理解以及解读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②本文所指称的特写叙事,指主流媒体用特写照片构建的新闻叙事。构建这种叙事乃是基于一种信念,即特写不但可以提供直观生动的细节来支持读者获取信息并进行知识和道德的判断,还能够创造一种社会情境。在这一情境中,特写能营造在场感、激发读者共情;人们可以通过凝视相同的特写,建构公共议程、形成社会行动;系列相关特写通过重构时空,为观众构筑区别于自身现实生活的“第二重生活空间”。

抗疫报道中的特写照片具有以人的身体为主要呈现对象,以抗疫中最广泛最普通的工作人员为主要呈现人物,以人物的工作休息活动为主要呈现场景的特点,体现了身体叙事、个体叙事与生活化叙事在特写照片中的应用。

二、特写照片的叙事特色

(一)身体叙事引发“共鸣”

身体叙事将身体看作传递意义的符号,把身体作为叙事的动力,关注由身体所中介的感受和关系。布鲁克斯认为,推动叙事的是身体欲望,即“占有并认识其他身体的身体欲望”③。身体叙事强调身体在叙事中的作用与意义,将具有情境性、关系性的身体感知作为叙事的动力。疫情初期,隔离、封城限制了人与其他身体的接触和交往,也让人的身体远离现场,使得人对外界的感知高度依赖于媒体报道。由于记者的身体也备受限制而缺席现场,这时特写照片中的身体为受众提供了对于现场的想象,定格镜头下的人物身体处在特定的情境与关系中,身体的细节呈现激活了人的感官,观者在共情的作用下获得生命的体验。在影像时代,身体使媒介传播像亲身传播一般身临其境,虚拟的“在场”能够让观者与叙述对象的身体一道狂欢④。身体叙事以他者身体作为媒介,让观者与叙述对象进行“你与我”的对话,从而构建“我在场”的共鸣效果。

在人民日报微博抗疫特写的身体叙事中,身体多直接暴露于镜头之下,如揭开口罩后被汗水浸皱的医护人员的面部特写,以直观甚至触目惊心的画面刺激了观者的视觉感官,直抵人心。以人民日报的系列摄影作品“休舱大吉”为例,其中一张拼接了医生与患者含泪挥手的特写照片。由于上下排版的原因,照片中两者并未对视,她们仿佛面对观者,呈现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在观者看来,随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陆续休舱,医护人员与患者既是互相挥手道别,也是医护人员、患者、观者三方的“你与我”的亲身传播实践——道别鼓舞人心增强了“我”对抗疫的信心,也寓意着疫情严峻形势的缓解,是抗疫的阶段性胜利的象征。而这正是特写照片通过镜头距离拉近观众与现场的距离,而使观者获得强烈的在场体验与共鸣效果。

(二)个体叙事激发“共情”

个体叙事指从个体视角出发,主要以事件亲历者的在场身份记录、描述和评述个人经验和私人生活。新闻中的个体叙事可被视为“真实故事”,传统上对这类新闻叙事的研究多半着眼于对文本的考察⑤,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以特写照片为载体的个体叙事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新闻文本这么简单。个体的亲历真实故事通过影像化表达在媒体与观众的努力下从私域走向公域,经由互动式网络传播实现意义的再生产。具体的个体经验由于具有相同议题进入集体感知而凝结为公共议程,公共议程所指向的共同目标激励社会行动,集体的认知与行动框架得以构建。由此,个体经验得以进入集体感知,个体叙事得以进入集体主义话语,其所产生的力量凝聚成为现实的社会行动。

人民日报微博抗疫特写中的个体叙事先后围绕“全民抗疫日记”“一线医护日记”“4万武汉公安的抗疫日记”“莆田学院抗疫日记”这四个话题而展开。抗疫地域从席卷而来的全国范围到零星发生的局部地方,抗疫主体从全民到武汉公安再到莆田学院学生,这些由个体叙事凝结而成的新闻文本的转变都在指向着变动着的现实。在此基础上,抗疫者的个人感动事迹跃然纸上,个体经验进入观者的集体感知,激发观者共情。在莆田仙游突发疫情中,莆田学院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连夜支援疫区,参与者纷纷将其私人生活和个人经验记录为微博日记,这些大量的且议题相似的个人叙事建构了一个新的公共议程——“莆田学院抗疫日记”。其中,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席地而睡的志愿者等特写照片,经由人民日报的转载完成了意义的再生产,即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这句莆田志愿者的个人话语经由人民日报微博的转发与标榜进入了集体主义话语,体现了家国一体的历史观。这些鲜活的个体叙事与话语力量建构了群众抗疫的认知和行动框架,也激励着他人投入抗疫的社会行动中。

(三)生活化叙事构筑“共在”

所谓生活化,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而生活化叙事力求日常性和真实性,它将视角锚定在人物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琐屑的日常还原人物的生活状态。抗疫特写照片中的生活化叙事策略大多為在特定主题下,将镜头聚焦于不同主角或者同一主角的日常生活,还原并放大其抗疫日常中的衣食住行,以呼应相应主题。在此基础上,报道的时空性也是被重构的,报道中充满故事性且零散各异的人物主角及其琐碎的日常生活打破了叙事的连贯性,构建了一种主观时间与情感空间,而这种被重构的时空满足了观众对于隔离中疫区生活空间的窥视,这种疫区生活场景的再现为不在场的观众构筑了真实可感的“第二重生活空间”。

通过时空排序,人民日报微博抗疫特写中的生活化叙事将原本连贯规则的时间逻辑解构,进行意义化编排,生活化叙事得以完成,如人民日报微博“组图回顾抗疫76天”以时间顺序记录了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到4月8日解封的封锁生活;“数读绥芬河阻击战”以病例清零为逻辑记录了多名志愿者的抗疫生活。其中,人民日报微博的“抗疫的每分每秒在发生什么”记录了石家庄新冠肺炎发生四天时间内的抗疫进度,它呈现了核酸检测中仅20秒录入居民信息的手部特写、吃饭仅用3分钟的女护士用餐特写、24小时动态巡逻眉毛上冻出雪霜的消防员的容貌特写等等。20秒、3分钟、24小时...4天,媒体由此建构了主观时间。这些抗疫人员的日常生活进行不连贯的叙事,而新闻报道将这些差异化时空下的特写照片排列组合,记录了石家庄突发疫情其后的四天时间内,集中隔离点主体建筑建设过程,从而建构了情感空间,即“分秒必争的疫情阻击战”。而这被重构的时空还原了疫区的真实场景,为观众构筑了平行时空下的“第二重生活空间”。

三、特写照片的传播价值

(一)基于对话与行动构建自我认同

波兹曼认为,每一种媒介都带有意识形态性,并引导社会文化向特定的方向发展,指导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以眼睛为中心”的思考范式一直备受重视。如今,随着媒介技术和社会语境的变迁,蓬勃发展的网络视觉文化将视觉体验登峰造极,凝视越发成为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个人思考空间,极具建构性。

抗疫特写叙事激发了观者的对话与行动,观者在凝视这些特写照片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建构。首先,此类特写照片是摄影师在人物自然状态下捕捉到其日常生活的片刻与情感流露的瞬间,它放任观者“窥一斑”,而能动性地“知全豹”,巧妙统合了“欲言又止”与“呼之欲出”,给观者无限的遐想、对话与思考空间。

其次,在身体叙事中,最具典型的身体局部从私人领域中被送返其原本的公共领域,成为大家凝视的对象,刺激了观者的“共在”与“共情”感受。欲言又止的身体局部叙事,呼之欲出的疫情严峻全貌,观者在凝视这些特写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其态度与认知得以建构。再次,在个体叙事中,“任何个体化叙述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文本的痕迹”⑥,这些饱含创作者个人情感的私人文本让观者在凝视中入情入心,抗疫者的个体经验进入观者的集体感知,抗疫者的个人议题与个人行动也进而变为公共议程。总体上,身体叙事与个体叙事中影响了观者的态度、认知与行动,观者基于对话与行动的凝视完成了自我建构。

一直以来,视听媒介都被媒体高度利用进行传播,而新闻摄影特写则是听觉的缺席与视觉的在场的结合。新闻摄影特写摒弃了视频表达的听觉,让场景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观者在凝视中置身于静默的图像空间,将目光投射于被媒体“敞开”的画面人物,结合当下现实与自我境地解读画面的精神内核,在观者与画面人物之间建构了共同体。

(二)在凝视中构建共同体认同

进一步而言,观者对生活化叙事所建构的“第二重生活空间”的凝视既是缺席的也是在场的。首先,“第二重生活空间”是由媒体重构报道时空而建构的一种生活情境,它既是抗疫生活的缺席又是抗疫生活的在场,简言之,“第二重生活空间”深度还原了疫区的真实生活场景。其次,观者基于对生活化特写的凝视建构了关于疫区全貌的想象,这种想象并不是完全虚拟的,而是建立在“第二重生活空间”的新闻真实性基础之上。观者基于这种既缺席又在场、既虚拟又真实的凝视,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第二重生活空间”平行,两者是“敞开”的:观者作为主体具有主体性与能动性,能够感知并解读对方;以特写建构的“第二重生活空间”,其主体是媒体,媒体也具有主体性与能动性,也能够感知观者,并进行内容的创作与更新。在这种相互感知的状态下,观者与“第二重生活空间”处于共在的状态,共同体得以构建。

特写可以吸引凝视,但凝视的性质与价值取决于照片如何被使用。特写叙事塑造凝视价值,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特写照片本身的叙事,即拍摄者对照片内容与视角的选取,如著名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特所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二是特写照片的结构性叙事,即媒体采取的排版、配文等手法。

在特写照片本身的叙事中,观者看到了真实的艰苦卓绝且无私奉献的抗疫个体与整体。身体叙事与个体叙事将个体的处境和感受放大,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构图和对比强烈的排版,调动了读者的情感,甚至诱发通感效果。观者一张张浏览这些战疫照片、一遍遍凝视着这些抗疫英雄,确认着疫区的状况与安全系数,使视觉产生路径依赖,为突发疫情中焦虑恐惧的灵魂寻找暂时栖息的空间。而生活化叙事通过重构时空,建构其内在意义,它虽然聚焦于平凡的人事物,但其隐喻却更耐人寻味,它既是抗疫前线的日常生活的浮现,往往又隐匿着宏大的抗疫精神的指向。

在特写照片的结构性叙事中,观者看到了地域式的疫情封锁、紧急性的患者隔离等空间叙事;通宵达旦测核酸、不眠不休运物资、争分夺秒搭基地等时间叙事。这些被重构的时空叙事使来自五湖四海的观者深切感受到病毒的地域扩张性与传播时速性。此外,它以呈现抗疫中平凡的群众面孔来暗喻人与人在生存层面上的共生性。它将互帮互助、尽职尽责、奉献担当等能为观者认同的伦理资源回归到叙事话语中,形成图文互语,用特写照片传播出了共克时艰、顽强拼搏的共同体精神。

当被拍摄者凝视相机镜头,这种凝视中包含了道德和政治诉求,尽管其诉求须经由拍摄者通过媒介才能表达出来,但最终将穿越媒介,抵達观者。抗疫特写照片中,“抗疫”显而易见地成为各主体的最大价值公约,观者对其的凝视也包含了此种共同诉求。在“共鸣”“共情”“共在”的作用下,极具现实意义的公共诉求成为行动目标并成为正在发生的现实,“共同体”也在此过程中联接而成。同时,“共同体”的建构又为突发疫情中焦虑恐惧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也正是我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特色的体现。

四、小结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抗疫”成为全国人民共同诉求,共同体精神在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何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⑦。这道强大的精神防线,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凝结,维系着中华民族顽强拼搏、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我国主流媒体运用多种叙事方式,描绘了共同体精神的直观可感的表现形式。而抗疫特写叙事,凭借其独特视角,更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弘扬了了共同体精神、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新闻报道中特写照片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富含对话与想象空间,观众对其的凝视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观赏状态下的“遣返”:观者通过观看这类叙事性的照片而返回到自身,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及建构;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察觉到其他主体的存在,如特写照片的叙事主体、其他观看主体等,构建了共同体。观众通过凝视新闻特写中的身体叙事、个体叙事、生活化叙事,完成了“共鸣—共情—共在”,最终实现共通。而这种从“态度—认知—行动”层面的影响,强化了共同体精神、催生了社会行动,共同体的构建也为疫情下惊恐不安的观众与社会带来了强有力的安全感。

注释:

①[法]让——吕克·南希.肖像画的凝视[M].简燕宽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0.

②Margaret R.Somers,“The Narrative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A Relational and Network Approach,”Theory and Society,Vol.23,No.5,1994,pp.605-649.

③彼得 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

④郑大群:《论传播形态中的身体叙事》[J],《学术界》,2005年第5期

⑤周海燕.亲历者口述:从个体叙事到社会行动[J].探索与争鸣,2020(04):244-251+292.

⑥[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⑦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第1版。

作者简介:王雨嫣: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孙凤丽:烟台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师

编辑: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