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音乐剧教育途径与意义探究

2022-05-30宋玥渔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音乐剧音乐教育

摘要:时代在高速发展,音乐教育也在不断进步。音乐剧进入中国,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以学校音乐教材为基础,对中国学生学习音乐剧的实际路径、音乐剧的教育作用、学校课堂是否普及以及如何普及音乐剧教学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音乐剧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普及性。

关键词:音乐剧;音乐教育;音乐教材;音乐剧教学

中图分类号:J823;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3

开展音乐剧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除了学唱歌曲外的更多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灯光、音效、服装设计等。音乐剧是一种能够锻炼学生表演能力与合作能力的舞台形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接触并体验音乐剧,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促進其多元智能发展。音乐剧教学将拓展音乐教育的多重可能。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音乐剧教学的应用,并总结音乐剧教育的经验,以期为我国音乐剧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1 学校音乐剧教学的实际呈现形式

以美育为前提的学校音乐教育,通过熏陶感化实现乐以修身、陶冶心灵的目标。不同学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教师的音乐剧教学能力有所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对音乐剧课程的选择不同。根据实地调查,主要分为常规课堂、社团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校外培训这四种形式。

首先是常规课堂,这种方式基本是依托教材开展教学。其次是学校开展的社团课程和校本课程,通常是在学校开展但独立于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学校会聘请专业音乐剧教师为学生授课。最后是社会上的音乐剧教学,少部分学生会前往更专业的音乐剧培训机构,以更系统地学习音乐剧,从而提升对音乐剧的认知。

1.1 常规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剧教学

在常规的校园音乐课上,教师一般会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相关教材,但课标中的音乐剧板块数量较少。根据课时量的多少、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水平、教学特色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会对教材音乐剧板块进行取舍,有的教师会按照课本要求开展音乐剧教学。

少数使用苏教版的教师,在音乐剧板块会按照课本要求将所学歌曲串联起来并排演成故事短剧。在人教版教材中,音乐剧板块占比较大,多数为原创的短小型音乐剧,剧本简单清晰,难度较小,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因此教师会加以分析,进而有选择性地排演。

使用人音版教材的教师仍然以中国歌曲和外国歌曲的演唱与欣赏为主导。通常,教师开展音乐剧教学会选择欣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有多媒体设施的教室中观看音乐剧。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教师会带领学生欣赏舞剧和歌剧,少数教师会选择经典音乐剧,如《猫》《狮子王》《冰雪奇缘》《音乐之声》,或者是当前热门的音乐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巨人的花园》等。有的学校也会将音乐课和语文课相结合,创作课本音乐剧,比如将课文《雪孩子》与音乐课本中关于冬天的几首歌曲串联,根据课本故事分析文中三个代表性人物的关系以及故事情节,并加以扩展,创作出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课本音乐剧。

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是人教版音乐教材,音乐课时较少,教材内容又比较多,有时音乐课还可能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这大大缩减了音乐教师的教学时间。如果学校没有要求,教师一般只会挑选教材中的中文和外文歌曲进行演唱教学。针对音乐剧部分,教师一般只会教唱部分歌曲,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带领学生排演部分音乐剧。通常学校会选择聘请校外教师在社团课程或校本课程上进行音乐剧的教学。

1.2 以社团活动为核心的音乐剧教学

在社团课上,学校通常会邀请校外教师授课,有的学校会从校外培训机构中引进教师,有的学校会与设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合作开展高水平的“高参小”项目,聘请音乐、表演、音乐剧专业的大学生进入学校教授音乐剧课程。教材的选择也不局限于音乐课本和音乐剧教材。通常,校本课程邀请的戏剧和音乐教师会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表演训练,他们会引导学生热身,让学生熟悉排练空间,从而更好地融入环境,在后续的排练中不再拘束和紧张。教师还会带领学生玩戏剧游戏,锻炼他们的想象力与表达力,让学生尽快熟悉参与排练的同学和搭档。

在完成肢体热身和团体训练后,教师会根据学校的比赛或者活动要求,带领学生进行剧本分析并排演。在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的音乐剧剧本选择上,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校的要求,如果学校没有硬性要求,那么将主要以演员培训和戏剧课为主,加以音乐剧片段作为补充。“中国的音乐剧教学与实践首先引入西方经典音乐剧剧目作为教学模仿、训练的主要示范教程,并把其作为音乐剧教学与实践的基础载体,形成了学与演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1]音乐剧片段大多会选择较为流行的百老汇剧本,如《安妮》《猫》《音乐之声》《妈妈咪呀》等,还有的学校会选择原创绘本剧、课本剧。

“在学校开设一个社团活动班,或是在一个年级开一门戏剧课,再或者是举办一个校园戏剧展示活动,在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每所学校都在积极尝试。”[2]社团学生一般是教师从全校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在排练剧目上也是根据角色选择演员,所以剧目的呈现也会相对完整。

1.3 校园校本课堂中的音乐剧课程

在学校的校本课堂中,由于环境的限制,音乐剧课程通常是在学生日常上课的教室中进行,通常学校也会聘请校外教师教学。校本课程与其他类型音乐剧课程不同,校本音乐剧教学是在教室针对一个班20~50个学生进行的,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学生的艺术经历不同以及艺术水平参差,教师开展教学的难度普遍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控场能力。常规音乐剧课程最初的内容都以解放天性为主,然而中小学阶段本身就是天性最释放的阶段,所以在音乐剧校本课堂上,教师的控场能力十分重要。

在校本课程中,剧本的选择极具难度。因为课堂人数较多,所以教师不能选择常规剧本进行完整排演,通常只能进行剧本片段的排演,并且只能以分组形式进行。因为校本课程面向不同表演水平的学生,所以大概率会出现不太擅长舞台表演的同学,针对这些同学,可以让他们负责灯光组、舞美组、道具组的工作,从而参与表演。

1.4 社会音乐学习中音乐剧教学情况

由于音乐剧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现代性”[3]的文化个性,许多校外培训机构也相继开设音乐剧课程。在校外,由于教师不受课本和学校的约束,所以他们对教材的选择更加灵活。通常家长会把学生送到专门的音乐剧培训机构学习,校外培训机构的音乐剧教学更加专业,学习时间较长,培训目的也有所不同。目前,了解音乐剧教育的家长仍然是少数,那些主动将学生送去学习音乐剧的家长通常对音乐剧有一定的了解,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剧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此,随着上课时间的增加,他们对教师和课程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校外培训机构通常提供体能发展、戏剧游戏训练、演员训练、剧目排演这四个教学板块,以逐个排练的方式推进,每个阶段以一个板块为基础,其他三个板块为辅助渗透在教学中。

2 积极推进音乐剧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宗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美育的重視度不断提高。所以,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必然要求。

2.1 促进学生多元艺术素养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主要体现在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心理方面一般体现在智能、个性与气质上,生理方面一般体现在体格与器官上。中小学是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此时的成长发展对学生未来具有关键作用,理解音乐剧的故事和逻辑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而对剧目的排演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应力。因此,音乐剧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周世斌在《音乐: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中指出,“每个人都有多元智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每个人的智能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元的系统。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4]。对人类多元智能理论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必定是霍华德·厄尔·加德纳,他首次提出人类基因智能系统是一个多元的智能结构。他在《智能的结构》中指出,“每个学生生而俱来地拥有不同程度的八大智能,并且拥有各自独有的特征进行着相应的系统排列,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为了真正实现高效能的教育,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智能的这种广泛性、多样性和差异性”[5]。

理解了什么是多元智能,就能认识到音乐剧与其匹配的相关性。学生在阅读剧本时匹配文学能力,在梳理人物关系时匹配逻辑能力,在构思舞台艺术时匹配空间能力,在热身跳舞时匹配肢体协调能力,在配乐、歌唱时匹配音乐能力,在与同学排练音乐剧时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音乐剧是文本和戏剧统领下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与创新融通,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搭建起了高维度的戏剧空间,从而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整合创意思维中得到启示。”[6]由此可见,音乐剧是一种非常适合增强和平衡多元智能的表演艺术形式。

2.2 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音乐剧是由多个部门合作创作、协调配合的舞台艺术形式,以编剧、导演的思想为导向,以时代背景设计音乐、舞蹈、灯光、服装的舞台艺术作品。这就需要音乐剧具有更加统一的舞台表演形象,为了使作品与主题匹配,各部门要团结协作,积极协调,达到视觉效果的统一,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另外,音乐剧中非常丰富和丰满的角色、人物关系、动作和事件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在创作过程中也间接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剧本中的虚拟角色、各种人际关系的舞台体验,帮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增强合作能力,这就是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3 音乐剧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敦促

在音乐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音乐剧能否顺利排演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具有管理学生的能力、专业教学的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这是推动音乐剧不断融入学校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反向来看,正是因为开展音乐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与多重身份,所以开展音乐剧教学实际上也在推动音乐教师的个人成长。

3.1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音乐剧教育工作者需要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作为舞台艺术工作者,另一条腿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从事音乐剧工作的人需要具备处理多种问题的能力。音乐剧的彩排过程总是充满激情和惊喜的,排演音乐剧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以及丰富的戏剧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戏剧导演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有较强的剧目组织和舞台整体规划能力。

教师排演音乐剧时,要保持思维敏捷、头脑清晰,要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有趣,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感知力、控制力和反应力,随时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调整指导并给出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与抗压能力,愿意为学生付出。

3.2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排演音乐剧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会不断变化,会在编剧、导演、设计师、音响师、作词作曲家和教师中来回切换。筹划作品前,教师要构思一个主题。在创作音乐剧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改编能力。在作品排演过程中,需要把控演员的排练状态与作品的策划与分析。当教师获得特定剧本时,可能无法找到与剧本匹配的服装,此时还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制作。教师还需要选取音乐以及为伴奏配词。到最后合成阶段,还需要设计灯光效果和音响效果。音乐教师作为导演,是最清楚所排演音乐剧风格的人,所以其在灯光的选择上具有发言权,知晓剧本中人物的心境是压抑还是兴奋,能决定灯光效果是冷是暖。教师有时也要承担编舞的工作,因为音乐剧中很多连接部分是由舞蹈组成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剧本内容和学生能力进行适当设计。

4 结语

时代在高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音乐剧教育就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音乐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大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作为教学手段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时,可转换成课本音乐剧、心理歌舞剧、绘本音乐剧、英文音乐剧等多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文艺修养与课堂活动参与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将音乐剧融入学校音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剧演员,而是为了将艺术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是培养高素质、高修养人才的一种绝佳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 訾娟.中国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2):80-84.

[2] 滕亚杰.小学戏剧教育的育人实践:基于北京市灯市口小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2(2):99-102.

[3] 周映辰.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J].人民音乐,2007(3):67-69.

[4] 周世斌.音乐:父母给孩子的礼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11.

[5] 霍华德·厄尔·加德纳.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Gardner,1983)[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

[6] 张小群.音乐剧的整合教育观[J].艺术评论,2016(3):138-141.

作者简介:宋玥渔(200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剧。

猜你喜欢

音乐剧音乐教育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