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2-05-30疏杭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疏杭

【摘要】数学是极具实用价值的理论性学科,它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是关键性学科,是其他理论性学科的重要基础.而由于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强,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习时往往会缺乏兴趣.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契合学生需求的方式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力.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导学的方法来激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培养与实践提升的理论性学科,它的知识体系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晦涩,继而就会降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然而本质上,数学是一门极具趣味的学科,它能够让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使它们易于理解,所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体验感是非常重要的.而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多样的问题有着敏锐的思考与观察力,这就使得问题导学逐步成为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的最有效手段.

1 问题导学内涵概述

问题导学,顾名思义,是以问题为引导,教师结合知识内容进行提问,而学生根据问题开展深入学习与探索,由此从中获得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以及求异、批判等多样思维,实现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用问题引导学生,推动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与主动讲授、被动吸收的传统方式相比,问题导学的优势是能够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1].

用问题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序地增长知识和能力.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更加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问题导学方法适合于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是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的途径,教师应当合理加以运用.

2 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趋于灵活,独立意识更强,他们在学习时往往喜欢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内容,而问题导学正是将这两种特性进行融合,给学生提供了趣味体验及挑战探索的契机,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问题导学的有效方式,利用其助力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数学能力,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

2.1 以趣味问题导入,激活学生参与热情

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导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2].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能够适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发挥应有的教学效用呢?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对于趣味的问题往往更具主动性,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自主地去探索趣味问题的本质和内涵.这是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所决定的.趣味的方式能够激活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在其中获得全面的认知体验,由此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用学生的思维与技能,实现无法预知的效果.所以在问题导学方式下,想要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利用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源头上增强自主学习可能性.

例如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为例,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或相交或平行.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由点到线再到面,学生的立体思维才会逐渐丰盈.而在课堂上如果只是由教师讲解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性质、定理,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可以以趣味的问题来导入,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并提出问题:“在教室的一面墙上,你们能发现几条直线或者线段?如果它们都能够无限延长,那么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问题瞬间将学生从书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中带入到现实环境,他们就会自主地去观察,尝试各种天马行空的思考.继而教师再引入平面上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用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如“同一平面内,有直线外一点,过这一点作直线的垂线,你们能做出几条垂线?”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引导性的问题,学生根据点与直线的位置,尝试作垂线,而他们在思考中就会惊奇地发现,有且只有一条这样的垂线,那么教师为什么会问几条呢?于是他们的认知冲突建立,并且尝试去质疑,这也同样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参与学习.

2.2 以問题情境深化,推动学生探索欲望

用于导学的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灵活的问题才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推动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抽象思维迅猛发展,并且逐步向高阶思维过渡,高阶思维必然不是依赖单一的抽象或者形象思维,而是需要抽象与形象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更综合的应用能力.

在问题设置时,教师还要考虑形象与抽象融合的方式,以生活为基础,以情境为依托,向学生提出更为灵活而全面的问题形式.在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环境下,学生就能够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层,而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在真实而形象的情境中更有效地寻求问题的本质,从而推动他们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

例如 以八年级上册《轴对称》教学为例,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需要灵活掌握其本质特征,才能够在应用时游刃有余.于是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依托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轴对称,从而增强学习趣味,增强他们探索生活的欲望.比如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是将对称轴的两边折叠后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那么现在学校要举行一场艺术活动,需要设计舞台,你能用轴对称原理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这样的问题中,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绘制、测量等等方式,来设计舞台图纸.还可以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知识的应用,你们能想出办法证明是应用了轴对称原理吗?”借助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着眼于生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而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必然需要更深入了解轴对称的特点以及本质特征,这就无形之中推动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想要更好地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学生探索的过程就更加自主、高效.

2.3 以层次问题引领,引导学生逐层提升

课堂问题导学需要实现层次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定然有所差别,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非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引导,而是要包含每个学生,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对于不同学生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要实现了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目标,就意味着他们的能力在提升,也给了他们成长的信心,推动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问题导学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区别化的问题,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他们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充分实现了问题导学的价值.所以教师教学时还可以设置层次化的问题,以不同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帮助他们在课堂逐层有效提升,最终实现能力的大跃进.

例如 以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教学为例,三角形是非常基础的几何图形,而它蕴含的基本特性往往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在学习中,学生对于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有浅有深,有强有弱,这是由学生个性化能力来决定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尝试采用层次化的问题来引导.比如在探索三角形知识的相关应用问题时,教师可以列出如下问题:“如图所示,已知△DEF中,H是DE上的一点,DHDE=14,G是EF的中点.如果△DEF的面积为S,请问:(1)请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图中出现的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2)试想一下,如果要求四边形EGMH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3)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尝试求解出四边形EGMH的面积.”

在这样的层次化问题中,问题(1)能够引导学生强化三角形边与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忙他们明确三角形基本性质.问题(2)进一步衍生,让学生尝试去梳理解题思路.而问题(3)则是具有更高要求的解题能力.這三个问题按照层次化逐层推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去尝试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此就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进步的积极性,他们经过尝试能够有一定的进步,从而使得数学能力能够有序提升.

2.4 以问题融合讨论,灵活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反思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反思,那么他就能够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总结,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的困惑点及疏漏处,这样有助于他们深入研习与提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反思能力很重要,它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度与深刻性,更关系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反思离不开问题的引导.所以,问题的设置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3].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反思呢?教师可以将问题与讨论相融合,设置具有反思价值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就会不断地总结、分析,继而对知识进行反刍,于是就形成了一定有效的反思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推动数学思维更加全面、灵活.

例如 以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平行四边形是最具特色的四边形,它的很多特性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而平行四边形所涉及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只有整体地把握内涵,才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

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等元素都有鲜明的特征,通过变换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长度或大小,你能得到几种其他图形?他们还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吗?”

这是一个极具综合性的思考问题,有多种方法或者组合去变换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角,并且需要不断探索.于是这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讨论,他们在讨论中尝试不同的变换方式,并总结出不同的结果,此外还会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反思,以确保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经尝试过.正是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学会了有效反思,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的思维逐步灵活,看待问题更加全面,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最终有效地提升了他们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3 结语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导学不是简单地抛出问题的过程,而是结合问题提出、探索引导、思考总结、逐层提升等全方位环节的导学模式.这就意味着问题导学不光光是能激活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保持学习热情的态势下,深入探究问题、研习理念,并借助自己的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提升技能,这无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科学习中更加自主、自信.

数学教师应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4].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恰当地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让他们在问题中寻觅知识,在问题中感悟真理,从而实现数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沈亚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28):140-141.

[2]朱引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海探航,2018(07):09.

[2]贾睿.“问题导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21):184-188.

[4]田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5):289.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