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难报道中的情感性因素分析
2022-05-30吕澄欣
吕澄欣
【内容提要】情感性因素再現是灾难报道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和《新京报》四家主流报纸河南水灾报道情感性因素分析,发现主流报纸在报道灾难事件中运用情感性因素较多。不同类型媒体情感性因素再现方式有所差异,中央级媒体偏向正面情感表达;市场化媒体偏向引发受众共情。新闻中情感性因素合理使用有利于促进客观性原则实现。媒体如何通过情感性话语呈现,适配媒体定位,平衡客观性与情感性,疏导公众情绪,关系到媒体功能实现和社会秩序维护。
【关键词】情感性 灾难报道 新闻客观性
2021年7月20日08时至7月21日06时,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此次洪水灾害持续一周左右,多家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在传统新闻业转型当下,探索新闻报道中情感性因素呈现方式,有利于促进对新闻叙事风格认识,也有助于探索新型表达方式。
灾难报道是社会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灾难事件时,对公众情绪反应的报道构成灾难报道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情感信息”。灾难报道中的情感话语,也是媒体“倡导抚慰”功能的体现。本文基于河南水灾的新闻文本,从灾难新闻本身和社会语境下的情感性出发,分析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情感性因素,选取四家主流报纸文本为研究对象,《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官方主流报纸,《新京报》是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报道重点偏向北方,《南方日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舰媒体,报道重点偏向南方,四份报纸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中国主流报纸。对四家主流报纸河南水灾相关报道进行收集整理,一共136篇。
一、呈现情感:灾难报道重要构成要素
灾难报道又称灾害新闻,灾难事件具备新闻价值诸多要素,在西方灾难即新闻。从目前的文献看,灾难报道未有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可以把它理解成新闻媒体对各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一般分为自然性灾害和社会性灾难。与普通新闻相比较,灾难性报道具有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一段时间内也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回顾历史,新闻传播学中情感性与客观性常常是对立的两个概念,19世纪末开始,新闻从业者要求必须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相应的规范与要求,不掺杂个人观点和偏向,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这个阶段情感性是被新闻传播排斥在外的,但却客观存在。近年来,“新新闻学”“文学新闻学”等概念兴起,情感性在新闻作品中的呈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新闻实践方面,在社交媒体影响力上升、机构媒体权威性下降的新媒体时代,较之客观事实,情感、观点和立场等主观性内容,更容易获得影响力和传播力。我国多家媒体尝试在传统新闻写作方式之外,容纳更多的情感性因素。
灾害事件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影响性和异常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言语和行为反应。不同媒体机构对公众情绪反应的报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形成独特的情绪信息报道方式和情绪话语体系,媒体通过话语建构再现新闻人物和新闻受众对突发事件的情绪反应和互动,构成灾难报道中的情感信息。灾难新闻本身具有情感性也是其人文关怀、抚慰功能的体现,在灾难新闻中,情感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关于新闻文本情感性因素分析,西方有相对较多研究。有将情感信息话语分为明确指示情感和隐含表达情感的情感性语言,有从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从说话人字面意义和言外意义入手,分析话语对说话人情感影响,考察情感话语表达形式。除此之外,沃尔·乔根森和斯坦沃尔将新闻报道中表达的情绪分为感受、判断和评价三类。中文学术界尚缺乏统一的关于新闻报道情感性因素测量工具,本文借鉴沃尔·乔根森和斯坦沃尔研究成果。
“感受”的表达主体为新闻人物或消息源,分为“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直接感受”是直接与新闻中的主体人物相关,用直接引语、动作神态等呈现新闻人物态度感受;“间接感受”是新闻文本中其他人或新闻事件,是其他人物或消息源表达。“判断”和“评价”的表达主体是新闻记者,“判断”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人物(个人或群体)情感性描述;“评价”是新闻记者对非个人实体(新闻事件)情感性表达。根据相关情感词典的情感词汇,对照情感性因素再现手段分类,笔者对四家主流报刊河南水灾新闻报道进行了“直接感受”“间接感受”“判断”和“评价”编码和内容分析。
二、报道实例:河南水灾中情感性因素呈现
(一)披露情绪:“直接感受”表达灾难温情
四家主流报纸136篇河南水灾报道中情感性因素再现为535处,“直接感受”300处,“间接感受”77处,“判断”79处,“评价”79处,平均每篇报道出现3.96处情感性因素,使用情感性因素较多。“直接感受”占比最大,“间接感受”“判断”和“评价”占比差不多。
在灾难报道中,我国主流媒体偏向用新闻人物或消息源“直接感受”表现情感,通过引用直接引语或动作神态呈现灾难。例如《南方日报》的《郑州“阜外”脱险记》报道中“第二天得知消息的黄先生立刻赶到医院,发现其母亲尚未完全清醒,口中喃喃说:‘救我,别让我冲走。”通过新闻人物直接引语直观呈现灾难中恐惧情感;《新京报》的《“妻子和孩子一直等我平安归来”》报道中“这是父子二人第一次见面,范雷粗糙的手轻轻抚着孩子纯净又柔软的脸。‘妻子和孩子一直等待着我从抗洪一线平安归来,而且也真的等到我了。范雷笑着说。”通过新闻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等细节描写呈现灾难温情,此类表达是媒体抚慰功能和人文关怀的呈现。
灾难报道中新闻媒体通过“直接感受”情感性因素呈现灾难中人物情感,更加直接将新闻人物状态、情绪披露出来,使灾难新闻情感性更加明显,但新闻主体人物“直接感受”也是经过新闻记者建构呈现,记者通过话语建构,将个人化情感转化为群体间共同感受,实现个人情感感受转换为公共性灾难情感,这是“直接感受”情感性因素的重要意义。
(二)适配定位:不同媒体差异化情感呈现
不同媒体情感性因素再现方式不相同,对比分析四家报纸情感性因素发现,《新京报》情感性再现因素最多,其次是《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最少是《南方日报》。不同报刊有不同定位和受众群,报刊根据受众偏好和定位在情感性因素再现上有所调整。
《人民日报》情感再现手段偏向记者对事件“判断”和“评价”,忽视新闻人物和消息源。一些非现场报道,记者采用夹叙夹议手段,建构正面情感,重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抚慰功能。例如《爱心涌香江血脉系深情——香港社会各界踊跃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中记者对事件的描述“一笔笔善款、一件件物资、一声声祝福,承载的不只是关心与支持,更体现出香港与内地同胞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血脉深情”。官方中央级媒体强调集体性、整体性而不是个人化情感,市场化媒体偏向普通人视角,从个人化角度呈现情感,更多引用新闻人物和消息源感受,打破宏大叙事。例如《新京报》的《K31次被困列车与穆沟村》报道中记者对新闻人物的描写“昏暗的灯光照亮了拥挤的车厢,疲惫的乘客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极其不舒服地仰着头打起瞌睡来。几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在玩故事接龙的游戏,他们在以这节车厢为背景,讲着恐怖故事”,通过环境和人物描写,引发受众共情。市场化媒体需要更多关注受众情感,让读者从普通人视角带入,情感上建构联系,实现共情,获得更多注意力。
(三)平衡客观:情感性促进客观性原则实现
19世纪末情感性与客观性关系经历了完全分割,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和理性互动互补,新闻中情感性与客观性关系也需要更多討论。灾难新闻报道中,仅有客观事实性信息,报道缺乏人文关怀,呈现冷漠化,而加入情感性表述会让新闻更加平衡。除此之外,在情感性表达时,客观性也可以得到更好保证,斯坦沃尔也认为相对于解释或建构表达的情感,更客观的情感再现手段是“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更多运用“感受”情感再现方式,兼顾客观性与情感性。例如《中国青年报》的《筑起防汛救灾的“橙色堤坝”》报道中,“因临近泄洪河道须水河,郑州市汤盛汤泉酒店遭遇河水倒灌,造成住客及员工共320余人被困,其中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儿童。水位不断上涨,已漫过被困人员的膝盖,不少人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在水中瑟瑟发抖。”描述新闻文本中其他人或新闻事件“间接感受”,通过观察的视角来呈现新闻人物个人行为、神态和内心活动等,通过可以被大家看到或听到的场景来描写情感,这样的情感性呈现方式更加接近客观性原则。
三、结语
我国主流报纸擅长于用情感性因素进行灾难报道,使用“直接感受”频率最高,不同媒体类型情感性因素呈现方式不同,报道中客观性与情感性平衡较好。在灾难报道中,情感性因素再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情感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媒体需要通过合理的情感性话语呈现,平衡新闻客观性与情感性,促进公众情绪的转化疏导,建构符合自身媒体定位需求的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媒体功能的实现,更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Wahl-Jorgensen,Karin,“The Strategic Ritual of Emotionality:A Case Study of Pulitzer Prize-winning Articles,”Journalism,vol.14,no. 1,2013,pp.129-145
[2]Stenvall,Maiji,“Presenting and Representing Emotions in News Agency Reports: On Journalists'Stance on Affect vis-à-vis Objectivity and Factuality” [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14,11(4):61-481.
[3]陈阳,郭玮琪,张弛.我国报纸新闻中的情感性因素研究——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为例(1993-201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11):5-20+126.
[4]蒋晓丽,刘波.中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情感话语比较分析——以CNN和新华网对“温州7·23动车事故”和“康州校园枪击案”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02):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