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观而约取 交融而新知

2022-05-30韩启超

人民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者心理学音乐

21年11月12—14日,由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通过腾讯会议线上隆重举行,并由“Fistar脑科学”平台进行实时直播。会议的主题是“音乐在教育和康复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内容涉及音乐训练效应、音乐与儿童发展、音乐治疗、神经美学、音乐结构认知、音乐情绪与意义加工、音乐和语言认知比较、音乐与人工智能等方面。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研究员致辞,邀请了蔡莲红、刘宝林、李伟、李先春、蒋存梅、张克俊、宋蓓、周临舒、马谐、李卫君、邓炜等10位在心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等领域的专家主持,14位知名学者进行特邀报告,参会专家围绕“音乐、语言和认知”“音乐知觉和情绪”“音乐治疗研究与应用”进行专题交流,同时还设置了14位学者的展贴报告。

归纳起来,本次会议学者们的主要创新性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语言和认知

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共同的认知规律、相同的大脑加工机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对此,杨玉芳研究员认为韵律与音乐在表征和加工机制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所以从韵律切入的比较研究,将会大大促进对人际交流系统的本质理解。杜忆研究员从脑电(EEG)-眼动结合的维度分析了音乐乐句层级结构动态加工和学习的神经机制,认为个体的大脑低频神经振荡对音乐节奏会产生跟踪响应,大脑可以在线切分与加工连续音乐流,这一过程通过对音乐乐句的神经跟踪实现。蒋存梅教授认为,在理解过程中,音乐和语言相互影响的大脑反应有不同的模式,语言通过语义信息影响音乐理解,而音乐通过情感影响语言理解。李晓庆研究员认为,音乐经验能够有效促进在线口语理解中的策略性词汇语义预期加工过程。刘汉军教授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音乐训练能够影响听觉-发声系统对言语运动中听觉反馈信息的神经编码。丁鼐研究员研究发现,语音和音乐具有不同的声学节奏,其中语音的声学节奏与音节时长密切相关,音乐的声学节奏与音节拍子密切相关。

鉴于音乐与语言之间在认知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学者们试图分析如何通过音乐训练或聆听音乐来影响语言认知或其他能力提升,如靳鑫虎教授研究音樂训练经验对脑功能偏侧化与言语知觉的影响;陈丹妮研究协同合唱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双脑同步神经机制;张高郡探究吉他演奏精细动作的训练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孙敬雯发现音乐训练可以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反应时间;段凤杰探讨了聆听哪种类型的音乐可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李雨璐研究发现音乐节奏变化能促进动作动词和有生命名词的加工;全奕学研究发现英语抒情背景音乐对不同英语听力水平的受试者的汉语阅读成绩、阅读效率和阅读率具有不同的影响;孙晨研究发现音乐节奏的神经敏感性可以作为预测语音意识(包括声调意识)和阅读发展的生物标志物;谢依珊认为聆听积极情绪的音乐会提高人们对散文阅读的审美评价;胡棋君认为个体在听了亲社会音乐后能诱发对亲社会信息产生注意警觉,这使个体更容易关注到亲社会信息;王璐怡认为音乐教育会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包容;韩启超教授认为中小学生音乐习得行为受气质特征影响;唐璐瑶认为儿童器乐偏好受到从众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重点运用脑电技术探究音乐认知心理和神经机制问题,正如丛丰裕教授所说,学者要重视脑电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挖掘多维度脑电信息和音乐特征信息,为更加全面认识人的大脑奠定技术基础。对此,南云教授聚焦学龄儿童节奏加工与静息脑节律的动态发展关系研究;陈杰教授聚焦于音乐经验对面孔构形加工和特征加工的影响研究,胡谊教授使用双近红外光谱(NIRS)来评估小提琴手和观众之间的大脑同步问题;郑茂平教授聚焦于中国音乐感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二、音乐知觉和情绪

音乐知觉和情绪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多位学者围绕该方向展示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吴琼研究了不同的韵律结构是否会引起不同的紧张知觉,及其潜在的神经认知机制;张宁阐释了调性转移和旋律转移两种推进方式对紧张感体验的影响,以及音乐事件结构加工的时间进程;尤思琪研究了语境形成的局部和全局预测是如何影响音乐的张力;孟祥云认为儿童静息态theta神经振荡在音乐节奏感知的发展中起到了特异的预测作用,而且脑波(theta)神经振荡可能是音乐节奏神经反应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王卓然基于核磁共振(FMRI)研究的脑成像(ALE)元分析发现,不同音乐训练经历的音乐家在进行即兴音乐创作时,左背外侧前额叶(DLPFC)均参与其过程中;刘颖描述了五种速度的音乐在唤醒情绪时的大脑神经功能网络的空间连接同步性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陈虹根据ERP的证据认为有背景音乐对前景工作的积极情绪密切相关;孙一夫研究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从音乐中自动发现与情感相关的特征。

一些年轻学者也积极通过实验手段分析音乐与情绪的关系,如刁会方分析了音乐调式与和声复杂度对非音乐师范生不同人格特质个体情绪诱发的差异性;蔡雨翔研究发现“歌词+节奏”和“歌词+音高”的分解学习,对初中和高中学生歌曲学习速度、节奏准确度提升效果各不相同;杨集梅分析了音乐情绪类型与视觉表象对盲生情绪体验及识别的影响;曾征认为安全温和的自然环境及积极音乐对自我控制损耗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廖晨阳认为童年经历创伤的个体往往产生更少的音乐学习经历,进而使个体表现出更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刘涵瑞认为器乐训练情况与个体的重新关注、沉思等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维度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密切相关;刘颖认为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共情能力,这会对于他人在分享不同情绪时有不同程度的察觉和应答措施。

三、音乐治疗研究与应用

音乐治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与音乐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届会议特设“音乐治疗研究与应用”版块,共有12位学者介绍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卢竞教授聚焦音乐训练对脑老化的干预问题,研究发现颞横回主梯度受年龄与音乐训练经验影响;孔祥阳通过音乐治疗实践和数据分析,认为音乐治疗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神经系统,预防并减缓大脑萎缩,增强肢体协调性或减缓运动功能的衰退;高梦圆通过脑电数据发现,言语语义加工障碍的自闭症患者的N400 ERP组件与常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伴有言语语义加工障碍的自闭症患者的临床音乐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干预手段;丁悦研究了焦虑状态的动态跟踪和音乐调节,通过建构预测模型实现了预测和自我报告状态焦虑水平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张宇晨归纳了中国学生和教师的音乐表演焦虑症状及应对焦虑的方法。

李瑾怡基于音乐想象(MBI)和音乐交互参与(MAE)的音乐治疗方法,对烧伤患者功能锻炼中的疼痛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李忆楠研究发现,治疗性歌曲写作能够明确改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负性自我概念与抑郁症状;张逸宣认为团体音乐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刘潇林认为正念冥想提高了年轻人情绪面孔处理中的执行控制能力,有效地调节了反复听熟悉音乐的情绪唤醒;游悦则探讨了网易云音乐平台的云社区康复中心(HCCC)为用户提供的同伴支持和归属感现象;孙振华介绍了其发明的五音音乐电针仪及临床治疗方法;张晓敏探讨了即兴音乐治疗(IMT) 和奥尔夫音乐治疗(OMT)两种不同治疗形式,在提升不同功能程度和音乐认知能力水平的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效果上的差异,并据此构建一套儿童的分层干预模式。

四、国外前沿成果的归纳与介绍

对国外有关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领域的前沿成果、发展现状的梳理,并力图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手段,或从中得出新的结论,也是本次会议中学者侧重的一个方面,如陈丽君从古典音乐教育功能与地位的视角综合了近三十年来70项有关莫扎特音乐效应的实证研究成果,来整体评估莫扎特效应的效果量,分析产生分歧的影响要素;张紫嫣归纳了近二十年神经美学领域中有关音乐审美情绪的理论,认为音乐审美情绪体验主要激活了前额叶和边缘系统,不同类型的音乐不仅会诱发不同脑区,而且会使同一脑部组织处于不同的激活状态;周迪雅介绍了戈登的音乐能力倾向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龚秋月对学习动机理论与音乐学习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教育者必须谨言慎行,尽量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引导。

在音乐治疗方面,张名明通过大量文献与直观案例介绍了诺道夫·罗宾斯(Nordoff-Robbins)音乐治疗方法在特殊儿童领域的应用原理与治疗程序;刘明明教授荟萃了国内外有关音乐表演焦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与方案;陈洛婷对有关音乐引导想象(GIM)的文献梳理,归纳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中发现的音乐应用层次对来访者意象发展的影响;位莎莎对音乐治疗疼痛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当前的元分析结果强调了音乐干预对减轻疼痛的有效性;崔天祥通过文献分析发现音乐对食物摄入有微小的积极影响,而体质指数(BMI)是先前研究中唯一确定的、导致异质性的调节因素;赵龙飞梳理了音乐疗法在韩国的发展现状;纪驭文介绍了姑息治疗的基本理论及国外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情况。

五、问题与反思

此次会议虽在疫情期间举行,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参与,众多热门话题和前沿性的研究还是引起了国内外音乐和心理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在音乐认知、音乐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曙目,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令人信服,在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手段、设备仪器以及实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在研究过程中建构的实验模式、评价体系和治疗方法值得普及和推广。但总体来看,此次年会映射出的问题,也值得反思。

第一,音乐心理学依然是“热门”中的“冷门”,深入研究者少,掠影从众者多。

从学科发展来看,音乐心理学在国内发展比较早,尤其是经过诸多前辈学者的孜孜努力和不倦推广,翻译了大量西方音乐心理学的成果,使该学科得到了广泛普及,国内音乐院校也大都设有音乐心理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从事和意愿从事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年轻学子逐渐增多。本次会议观看直播者有4000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现象,相比其他音乐与自然科学交叉的领域,这是一个“热门”。但从这一届参会人员的结构,从近十年来在音乐领域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成果、公开出版的论著来看,数量总体偏少,高质量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这表明它依然还处于“冷门”状态。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现象?这应该和它本身的学术属性有关。该领域的研究要求具备科学和艺术双重思维,兼具音乐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这种“跨界”和“转行”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数十年的“冷板凳”和严格的科学训练,很难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更不要说有高质量的成果出现。

第二,音乐心理学依然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上文已述,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领域内普及度比较高,据笔者所知,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学术团体有两个: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2002年成立)和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成立),前者已经组织了七届学术研讨会,后者也组织了三届年会。但总体来看,围绕音乐认知科学开展实证性的研究者更多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心理学研究者),音乐学领域的学者相对较少。而且,很多从事心理认知科学或脑科学的青年学者对音乐认知问题尤为感兴趣,或多或少地从本学科领域去主动关注和探索,与音乐发生交叉。在SCI期刊发表的成果绝大部分也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音乐学者,尤其是志在推动音乐心理学、意愿从事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音乐学者思考。

第三,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一直在致力于构建平台,推动心理学界与音乐学界的交流,推动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无数青年音乐学者也常常自言喜欢从事音乐认知科研究,但感觉实证很难,创新更难。这显然是缺少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缺少严格的双重思维训练。因为音乐类高校本身就缺少针对该学科的培养平台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尤其是在音乐心理学的学科设置中,音乐类课程过多,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偏少,缺少严谨、规范的科学意识培养,缺少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设备和实验室平台。反过来,心理学者虽然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但缺少对音乐本体的深度理解。因此,两个领域、两类学者的交流互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志愿从事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音乐学者潜心问道、虚心向自然科学领域学者学习,在今后一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韩启超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責任编辑  荣英涛)

猜你喜欢

学者心理学音乐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学者介绍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