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双视角观照

2022-05-30郭克俭赵芯

人民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黑人非洲音乐

郭克俭 赵芯

随着新航路开辟而形成的三角贸易的周而复始,黑非洲音乐以其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艺术生命力,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音乐尤其是对整个美洲大陆近现代音乐和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拟以用人类学文化批评、民族音乐学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迄今为止国内仅见的两本“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音乐研究专著给予分析比较与阐释评价;探求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双视角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成效,就教于方家!

一、内容构成与成书特点

《非洲音乐》由加纳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民族音乐学家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用英文撰写,1974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发行,是迄今所见世界范围内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系统论述黑非洲音乐的专著。中文版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学者汤亚汀根据诺顿公司版本于1979年9月翻译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出版发行(以下简称《恩著》)。《恩著》以个人对黑非洲不同地区音乐亲身体验为依据,以当时的录音音响、研究论著和期刊资料等文献为参照,重点探讨非洲传统音乐的艺术形态特征及其与相关社会文化的关系。作者将庞大的非洲音乐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局部区域性音乐有所取舍,重点探讨最为熟悉的地区音乐特色,形成一部“通论”性质的著作。

简短的序言之后,作者在第一部分对非洲音乐的形成背景进行了追溯,将音乐表演行为置入热带大陆特定的社会文化、风俗礼仪活动之中,从非洲音乐的传统起始,详述非洲大陆与其他地域之间的联系。由于非洲种族、社区众多,且各个地方语言、风俗、宗教等不尽相同,形成了非洲各部族诸社区在音乐传统上的差异性。作者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对不同国家部族给予例举,并阐释非洲音乐音声与其赖以生存人文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传统非洲社区内的音乐,从名称选择、社会对音乐的制约、音乐活动的范围及演出场地、演出团体、音乐家的选择、补充、训练等都作出尽可能清晰的描述。

乐器作为任何一种音乐文化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载体和人文基础,《恩著》第二部分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着重介绍了非洲音乐表演中所使用的的乐器。作者由非洲乐器资源起始,根據各种乐器的相关特点加以区分;并借用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霍恩博斯特尔的乐器分类法,分别以膜鸣、体鸣、弦鸣、气鸣四大板块,将乐器的名称、样式、分布、来源及性能特点等加以说明。同时还特别强调在许多非洲社区中,由于物质条件及历史习俗等因素影响,非洲人常常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生产用具或日常使用的生活物品等相互撞击、敲打或摩擦而当作乐器使用,或者拍打自己身体的相关部位发出不同的声响作为乐器也是十分常见。

音乐本体是体现音乐特征的最直接形式,非洲音乐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结构的独特性。非洲音乐的独特性是在日积月累的音乐活动中形成的,口耳相传,又不断经过后人的扩充、完善。书中第三部分作者分别从器乐曲和声乐曲两方面并结合非洲艺术审美的主张,对音乐中独特的节奏、时值、旋律等方面做出十分精当的分析和论述,充分彰显非洲民族音乐学家在非洲音乐形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扎实的本体研究功力。

由此,《恩著》进一步将着眼点投向非洲音乐与非洲相关艺术的关系的探讨。关于非洲语言声韵对旋律音调的影响,认为非洲语言的节奏和语调决定非洲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关于歌词内容对歌曲题材类型的决定性作用,作者用摇篮曲、寓意歌曲、历史歌曲和一般歌曲四种不同体裁来说明,在书中展示大量的歌词范例并加以分析。关于音乐和舞蹈之间关系,强调非洲音乐的传统是词、曲、舞三者之间密切关联、形影相随的。关于“舞剧”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礼仪展演类型,即将音乐与舞蹈运用于礼俗仪式过程,完全不同于艺术舞蹈的舞台化表演。为了更全面地普及非洲音乐知识,《恩著》还针对音乐演出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传统方式,细致地描绘了这些音乐在什么场合下演出,演出形式及具体如何进行。

《从“撒哈拉”往南走——黑人音乐偶拾》是中央音乐学院李昕教授撰写(以下简称《李著》),这是中国音乐学者专事非洲音乐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在关注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基于音乐学人共时的视野,将学术目光同时投向当代非洲流行音乐文化,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全面、立体的非洲黑人音乐的现实现况的真实风貌。

《李著》关注的重点同样是非洲传统音乐,作者围绕着两条基本思路展开。一是从形而上的层面对非洲黑人音乐文化风貌的综合把握,即正文的第一、二两部内容。第一章从历史民族音乐学的视角,讨论非洲传统黑人音乐的一般性特征。通过分析殖民时期外来文化对非洲原初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变异的影响及至民族独立后非洲文化基因重新“整合”而获得重生的过程,从中窥察热带大陆音乐文化的共性;基于特定地理环境从乐器制作、演出方式、艺术实践等方面分析不同种族音乐的差异性,由此展开音乐形态本体的探知;最后从音乐审美的视角,对黑人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作出切合实际的评判。第二章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出发,透过热带社会文化与黑人生产劳作、日常生活关系,以儿童的音乐、劳动音乐、法庭上的音乐、祭祖仪式的音乐、音乐中的巫术文化和成人仪式上的音乐等类型为例,深度认知黑人音乐的生发、存在、功能,回答黑非洲音乐与尼格罗黑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条思路是基于形而下对非洲黑人部族群落文化中不同音乐风格的研究,即正文第三、四章内容。虽然可以把非洲黑人文化视作一个整体,但在地理环境相近、人文属性相通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着因部族语言、人种习俗不同而天然形成的文化风格地域差异性。由于非洲各国推翻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较晚,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观念尚在树立过程之中。有鉴于此,《李著》借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G.P.Murdock)关于非洲文化的13种分类,从中选定了约鲁巴人、恩古尼人、俾格米人、豪萨人、巴干达人和马尔加什人等六个具有代表性的部族人种群体为切入对象,力求通过对此六个部族传统乐种和乐器的探究,将丰富绚烂的黑人部族音乐艺术特色给予概括性呈现。绚烂多姿的部族音乐文化离不开特定人群特有的思维模式,特别是依此而创造的表演形式、乐器和乐种,如“格里奥”的使命、曼迪文化与“贾理”手指的艺术——肖纳人的“姆比拉”音乐、会说话的鼓、埃塞俄比亚的教堂音乐、复合的音乐等,均成为作者重点描述的对象。20世纪以降,黑非洲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转型势在必行,《李著》直面这种既成事实的变化,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哈莱夫”风格、“珠珠”音乐、“刚果之声”“奎拉”音乐、肯尼亚的吉他音乐等流行音乐文化,给予重点评介。

二、写作意义与学术价值

如众所知,在《恩著》出版之前,尚无一本关于非洲音乐全局概览性的论著,而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青年学者甚至专业音乐学者都十分期待此类著作的早日问世;该书于1974年推出无疑是非常及时而必要的。

出生成长于加纳南部的恩凯蒂亚,是热带非洲土地上音乐文化最真实而直接的感受者,是绝对意义上的“局内人”。23岁后,他带着强烈求知欲走出相对封闭的非洲,负笈英伦而接受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极大地开拓了国际化学术视野,打下坚实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基础。1958—1959年,他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音乐人类学,“文化价值相对主义”深植于心,价值观念上彻底冲破了“欧洲中心主义”桎梏的影响。留美归国后,恩凯蒂亚的音乐学术开始崭露头角,先后出版了《加纳的非洲音乐》(1962年)、《加纳阿肯社区的击鼓》(1963)、《音乐、舞蹈与戏剧:加纳表演艺术之考察》(1965)等多部著作,1963年晋升为加纳大学教授;在不断学术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令世界音乐学界瞩目的黑人音乐研究的重量级人物,1965年荣任加纳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1968年受聘担任洛杉矶南加大音乐系和民族音乐学研究所教授,曾应邀到哈佛大学讲学。

有了扎实的母语音乐田野调查的基础及十数年学术研究经验,恩凯蒂亚便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以“文化价值相对主义”观念作指导,走出并避免欧洲老一辈音乐学家所固守的“欧洲中心论”极端偏见的不良影响,运用文化人类学之考古学、人种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方法,将非洲传统音乐视作一种文化置入到热带大陆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对非洲相关主要部族给予历史、文化与音乐形态的全局性关照和多层次的综合分析。

站在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将其身份置于非洲音乐大背景中进行着“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角色转换,作者既有作为“本我文化”主体亲身体验感受的经验,也有面对“他文化”时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各类活动的参与,在与各种文化接触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工作,为其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讳言,作者对非洲音乐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的描述、对民族音乐学德国学派代表萨克斯-霍恩博斯特尔创造的“体鸣、膜鸣、气鸣、弦鸣”之乐器分类法的吸收运用、对非洲音乐形态结构的音乐分析以及语言音调、腔词关系和音乐活动表演方式等的论述,无不凝聚着智慧的光华和体系化的理论话语构建,由此形成了《恩著》最为重要的学术品质,充分彰显了留学英美后的恩凯蒂亚在方法论观念上的先进科学性、国际前沿性。

与之相对应,由我国各省市65位学者组成的学术团队集体攻关共同编纂的《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因受时代阻隔,其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依然是传统音乐形态学的理论思维和研究理路,学术方法论观念上未能及时与世界接轨,这个缺憾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才得以弥补。两本非欧体系的民族传统音乐论著成书时间上相差仅仅十年,但却宛如隔世之别。由此我們不难发现,恩凯蒂亚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执着的学术精神,开创性地书写了学术分量极为厚重的划时代著作,为世界奉献了一把打开黑非洲音乐之门的金钥匙。

《李著》作为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唯一介绍非洲音乐的著述,是一部“跨文化”学术成果,以“局外人”视角向读者阐述非洲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二者虽然身份不同,但面对同一研究对象都能够在“融入”与“跳出”的过程中客观、公平地对待人类文明,从音乐所处之文化的“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进行观照,同时也在他们不同的视角中看出对待同一问题“局内人”与“局外人”各自所存在的优势与局限。

《李著》写作立意是多方面的。作者希望它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可以满足科研的需要,又是一本非洲音乐普及性的通俗读物。书中展开的话题有较多是随笔性的,写作形式灵活,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浓郁的趣味性,在包括深邃的文化涵义之际,又体现出一定的理论思辨能力,叙与论结合,使内容更加有说服力。整本书以文化价值相对论作为理论基础,突出中国学者的他者目光,对非洲音乐的源头、传统、审美、当代发展、特点等都作出独到见解。

由于其写作方式及内容相对更具有大众爱乐普及性质,有意无意间便会联想到中国的母语音乐文化。例如在讲到黑人传统声乐中的“一领众和”演唱方式能够想到中国传统音乐中号子的演唱方式,再如黑人音乐中有专门用于治疗的仪式,由此想到蒙古族安代舞也有着相似的作用,等等。正是因为相似性,作者在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时,认为自己始终是“局外人”,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出局。中国与非洲的发展史有许多类似之处,二者的文化中都保留着传统封闭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面临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问题,需要理智地寻找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点。通过研究黑人音乐进而观察黑人文化,然后形成对拥有多民族地区不同文化形态的客观认识,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些因素也是在黑人音乐的研究中能够置身“局内”的理由所在。

两本非洲音乐著作虽在文化身份、编写立意、写作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但也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其一,《恩著》和《李著》都将黑非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描绘出黑人音乐的基本轮廓,找到其音乐文化中许多“共性化”的表现方式,这些共同因素作为黑人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历史遗存,成为人们识别黑人传统音乐主题风貌的重要参考依据,结合对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分析,触摸到黑人传统音乐生命的脉动;其二,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民族音乐学界一直强调将音乐学与民族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将民间音乐的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两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思维方式都贯穿始终;其三,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研究的开始,深厚的文献功底是研究的必备条件,由此体现出作者相当全面的理论素质和修养。两位作者都充分借助已有的录音、论著、乐谱、期刊文献等资料,恩凯蒂亚更是以亲身体验进一步论证、扩充,李昕则在欧洲访学期间与同行不断交流、接触形形色色的黑人音乐以及借助网络弥补材料方面的不足。

恩凯蒂亚的多重学者身份使他在写作中能够以更宽广的视角、更多样的方法手段省察和审视音乐事象,书中提及的诸多问题对于每一位希图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学人而言,都是具有知识性和文化性双重启迪意义的。由于非洲大陆地域辽阔、音乐资源极其丰富,既往研究成果十分丰厚而纷繁庞杂;因此,对于仅在某一领域有兴趣的人而言,作者在附录中给出了研究文论篇目;而对某一社会、国家或某种乐器感兴趣的读者,则为其推荐著作及唱片。同时作者还考虑到读者可能会因不熟悉非洲国家和非洲文献中出现的种族名称,而影响或延缓阅读的速度,特别在书中加進了许多注释,并在附录中列出语言分类图、种族分布图以及书中有关民族的地理位置一览表。所有这些细微而周到的书写和编排,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风和对读者亲切的人文关怀。

基于“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非洲音乐”的写作动因和学术追求,《李著》的出版,充分体现出一位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者的理论胆识、探知勇气与学术使命感。作者以个人身临其境的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感性材料为基础,广泛借鉴前人有关非洲文化艺术研究成果,充分调动观察、体验和思考,深度挖掘音乐事象背后的深层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对专业工作者与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认知非洲音乐特征很有助益”的崭新力作。

虽然两位作者的文化身份不尽相同,但无不充分凸显出广博的文化视野、敏锐的学术目光和深厚的理论素养;特别是二者都能够以田野实地调查工作为基础,秉持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对非洲音乐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论述。既不过度夸大自己的文化、不轻视他人文化,也不提倡用一种文化摧毁另一种文化;在充分尊重每一种文化独立发展的同时,促进多种文化间相互交流、兼容并包,达到以文明之路,音乐之河,连接自身与世界、连接历史与未来。这正是两著最为显著的学术价值,必将为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有益的启示。

结 语

非洲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它的地方音乐资源十分丰富,既要考虑到共有的特点,又要考虑其特殊性,因此写就一部和非洲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和非洲思想复杂的精神本质相符的论著,就必然要写成一部多卷集的著作,从这方面来看《恩著》有太过概略之憾,但也并不能忽略这本书的先驱性引领。此外,《恩著》谱例大多选自西非的加纳和东非的坦桑尼亚,缺乏中非、南非的典型例证;全书也很少触及非洲音乐的现状;部分内容对读者的专业要求较高,理解有些许困难。

《李著》以随笔性的写作方式完成,因此面向更广大的读者其可读性更高,美中不足的是全书基本以文字为主,缺乏视觉印证,若能辅以图片则能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对照文字说明能有更加直观,加深印象。从内容上看,由于写作与成书年代不同,《恩著》更注重于非洲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李著》则在介绍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入当代流行音乐的内容,但对黑人传统音乐不同区域性特征方面的论述十分有限,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

整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对于非洲音乐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缺乏新的视角,研究中学科交叉不足,对研究的持续关注缺乏;客观上,由于中国与非洲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远,中非间的交流活动多集中在高校内,深入民间的田野经验稀少。面对浩如烟海的非洲音乐世界,还有很多课题需要学者进行研究,在中非交流日益密切的环境中,抓住机遇强化专著和文献的翻译,挖掘更多有关非洲音乐的历史,同时恪守“文化互为主体”的原则,以“他者目光”真正走进非洲田野,以主位姿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尊重、理解他们的文化,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非洲音乐文化,以器为声、以乐会友,共同奏响友谊长歌。

[加纳]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非洲音乐》,汤亚汀译,胡炳堃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李昕《从“撒哈拉”往南走——黑人音乐偶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沈洽《音乐文化的双视角观照——民族音乐学的一种新定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第20页。

郭克俭、张大军、赵干《历史检视与学术反思——1949年后中国非洲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2期,第115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005)阶段性成果]

郭克俭 浙江师范大学施光南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赵 芯  浙江师范大学2020级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黑人非洲音乐
黑人谈河流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音乐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非洲的远程教育
音乐
秋夜的音乐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