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

2022-05-30李中义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劳动教育

李中义

【摘要】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学校依据学龄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劳动教育工程师;还需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增强劳动教育的过程性与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地方和学校要尽快形成家校合作方案,让家庭生活劳动日常化。

【关键词】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8-0028-03

为落实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但目前,由于在观念上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在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关系上,学校管理层、教师以及家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因此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存在用劳动直接代替了对劳动的教育设计,出现了只是让学生参与劳动而无教育的现象;在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出现了劳动教育资源等同于劳动资源的情况,一直在努力为学生提供可以动手操作与实践的农场、基地等劳动资源,但却忽视了劳模故事、劳动教育精神及文学艺术等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上,则存在着用对劳动成果、劳动产物的评价来取代对劳动教育育人效果的评价,过分注重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操作和物化产出,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成长和进步,较少对学生的劳动品质作出评价。[1]

在前段时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例如有位校长说:“我们学校在农村,学生家里都有土地,大部分同学在周末和节假日基本上都要去地里帮忙干活,所以我们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但我们有劳动技术课,课程上有认识劳动工具,还开设了泥塑、纸工等课程。”还有位校长说:“我们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目前学校在校生仅200余人,我们学校绿化面积众多,都是由学生来打扫,这就是劳动。”这其实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把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如果在其形式上,只有劳动而无教育,那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甚至会起反作用。班建武在《勞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辨析及实践意义》里提到只有劳动而无教育会导致两种后果,其一是学生会通过参加劳动来逃避学习,例如班级里一些比较想去教室外边玩的孩子就会特别积极踊跃地参加劳动任务,这样就可以不学习;其二是学生会因为大量的体力劳动反而更厌恶劳动,特别是有一些孩子,他们本身就是农村的,在家里也需要去做农活,平时生活中就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因此很多同学会比较厌恶劳动。[2]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于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强调学生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动手实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注重在服务他人和社会过程中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4]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

从劳动教育的个体功能来看,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健康成长、职业规划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劳动教育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可以根据地域内的物质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地选择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形式和内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对未来五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来说意义非凡。2021年5月21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郑富芝接受《人民教育》总编辑专访回答“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教育督导将聚焦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时,他讲到:“目前看,劳动教育是最大的短板。……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抓落实,必须督促各地和学校不折不扣把中央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落实落地。”[5]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依据学龄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劳动教育工程师,还需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增强劳动教育的过程性与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地方和学校要尽快形成家校合作方案,让家庭生活劳动日常化。

二、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的路径

(一)创建共同体:合力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承担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难以全面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难免会偏颇。因此,要想让中小学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需要站在现代大教育视野之下,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政府统筹,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等所有教育有机组织起来的一个大系统,共同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

1.学校构建课程合理设置教育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分学段设置劳动教育内容:“初中要开展社区服务,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普通高中要开展服务性劳动,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学校需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依据学龄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劳动教育内容。例如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学校分学段设置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内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桑蚕养殖,三年级学生进行基质栽培和无土栽培,四至六年级学生上瓜果蔬菜种植课程。

同时,学校应鼓励各学科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例如“种植园”项目活动,就需要科学教师来讲实验操作,设置对比组,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课外实践老师负责教学生搭支架,美术教师来教学生如何画出美丽的图画,基于劳动课程的内在联系,各个学科教师共同发力,为学生劳动教育贡献力量,做到了科学统整。再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从劳模精神和身边的榜样入手,讲述每个时代不同的劳动模范以及这些劳动模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可以让学生追溯历史,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找寻歌颂劳动者的诗词歌赋和一些劳动文化产物,培养学生对劳动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劳动教育是一育,而不是一课,其他相关课程也应主动将劳动教育目标融入自己任教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里,不断渗透劳动教育的观念,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2.家庭支持下日常化家庭生活劳动

2021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应围绕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推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必会项目清单。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于2020年上半年开始组织骨干教师围绕生活劳动研制了家庭劳动清单,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从整理、洗涤、烹饪、购物理财、物品使用等方面提出约十个劳动任务。

有政策支持与引导,地方和学校应该通过课程实施与管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长重视劳动教育,支持学生进行日常家庭生活劳动,让劳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剥夺孩子的劳动实践,不要为了孩子的学习而“代打卡”,学校需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等形式给家长讲解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推动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劳动,并促进其走向日常化和持久化。

3.社会支持下多渠道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劳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听老师讲”和“看”“赏”“体验”这个层面上,学生不仅仅需要听老师讲,要更多地去实践操作,成为劳动的主体。一方面,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学校成立工作室或者作坊,承担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创新劳动教育基地,鼓励高新企业、工厂、农场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供支持,这样学校可以有选择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合作。

例如浙江省湖州市的善琏湖笔小镇,镇上的湖笔厂、湖笔文化馆为学生提供了参观和体验制笔的项目,湖笔厂还进入善琏学校,开设“湖笔”工作室,学校结合湖笔开设了多门校本课程,按照低、中、高年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各不相同,从认识湖笔到制作湖笔,真正带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文化、掌握技能,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毛笔的成型,体会着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因为有笔,历史得以延伸,更是无形中传承了非遗文化。

(二)培养工程师:让教师成为胜任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师

因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性、不确定性、综合性,它的生成性在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处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有时无法预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发展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具有创造性、主动的个体,这样的课程更依赖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我们要培养教师的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能胜任劳动教育的工程师。

目前学校里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普遍偏少且专业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劳动教育的重任,极大地制约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充当,也难以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我们需要让一些教师成为能够胜任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一方面,学校要聘请专业人士进入學校指导教师,提高教师的劳动技能,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大量的培训,让教师参与到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先去学,再以教师的身份去教学生,并对专任的劳动教育教师给予和普通教师一样的聘任和考核待遇。另一方面,政府对此应该出台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劳动教育教师进行劳动教育专项培训,让这些人员明晰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从顶层负责劳动教育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在实践中开展教学与研究等。

(三)注重过程性:劳动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是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对象,是学习者而不是劳动者,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完成劳动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而一些学校的劳动任务并未考虑到劳动教育的持续性,例如家庭劳动中的“为父母洗脚”和社会生产劳动中的“农家一日体验”,为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有时根本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过程的艰辛,也不能让学生积累劳动实践经验,从而形成较为深刻的劳动价值认知。

劳动教育课程更像是综合课程,一方面,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强调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跨学科学习,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因此,学校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挖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更多机会,将学校里的植物种植和养护任务交给学生,在学校开辟劳动基地和展示区,给学生机会和平台,注重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能力提升。

我们要明确,劳动教育是教育,而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一定要发挥劳动的育人作用。我们的学生需要在劳动中去获取实践知识,去发展创造力,学校应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细化到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创新学校劳动课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可以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劳动类校本课程,将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劳动教育赋能。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辨析及其实践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7(2):51-60.

[2]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1.

[3]余慧娟,郑富芝.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督导就跟进到哪里——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郑富芝[J].人民教育,2021(10):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11.

[5]管光海,张丰.融合观引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基础教育课程,2021(10):22-29.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