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实践育人管理入手

2022-05-30刘王德馨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疫情之下,学校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的实践性平台,避免创新创业教育的过度理论化,使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中,结合市场需求、现实问题分析,通过专业理论、虚拟仿真、专家教授科研工作室(实验室)、师生团队、各类双创大赛、校企合作、校友交流分享等多重创新创业的对接性实践方式,注重创新创业的协同性推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综合教育实践管理体系,锻炼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双创”教育有利于学生减少试错成本,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源

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产品、品牌、服务、商业模式、管理、组织、市场、渠道等方面创新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意味着大学生创业教育萌芽。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基于创业型企业家对于美国及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美国百森商学院以知名教授、创业教育之父Timmons教授为代表的几位优秀的经济学家预测到“美国正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也就是所谓的“创业革命”,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即将兴起一个新的时代,即“创业一代”,并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新模式。百森商学院通过对创业教育理念与教学课程目标计划关联、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育打造、双创课程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设计、教学模式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结合等方面,形成了追求卓越创业精神为宗旨、独具一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分析其开放与包容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升级提档”提供有益借鉴,且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学校双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地位不高。在走访学校调研中发现,不少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创业教育理论传授”思想阶段,只是针对极少数具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而创新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少数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专业学术性教育,且偏向于理工科。往往以成立学生创业团队、协会的形式进行。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目前主要是开设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公共课程,实践性并不强。高校设立的创新创业协会很多时候成为一种摆设,并未真正起到引领、统筹资源、推动“双创”教育的作用,而各种创新创业竞赛也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进行的,联系不紧密,参与率不高。这些事实都说明,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高校教学内容的核心,目前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管理。创新创业教育还仅局限于几门课和少量“活动”的层面,并未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多数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想法不成熟、创新创业项目较单一。创业本身就是为了赚钱,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性,没有经验,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但是满含热情是他们的特点。通过前期对200余名在校学生的调研,56%的创业学生对创业成功期盼值很大。但其中也有24%的学生面对创业自信心不够,害怕失败,且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创业与家庭背景、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联系,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创业者是否选择创业、选择创业行业领域的方向等。由于经济问题,害怕亏损但又想创业,76%的学生选择传统行业,例如餐饮、服装等。通过调研创业毕业生反馈,由于前期了解不够充分、盲目跟随等原因,结果不尽如人意。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去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要面临各种问题,无论精神还是经济层面,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和支撑,创业者可能随时都会放弃。我们如果将创业仅仅局限于传统思想的范围,创办一个企业,开一家店,那么收获成果可能会机会渺茫。因此,作为学校,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能顺利毕业,而是要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拓展创新与创业的内涵,整合高校自身资源,从创新与创业对每个人成长的意义出发进行引导。

3.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交流、对接不够。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学校办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必须提供适宜的条件来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在这种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能够满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目前高校人才培育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内容、形式上单一,有点“闭门造车”,仅局限于书本,没有“走出去”,与企业、行业脱离,挖掘创新创业元素和思想培养不够。

三、双创教育实践育人实用对策

1.提升创新创业教学地位及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开放办学理念

近两年,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而创新创业教育非职业教育,而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虽然课程是教育的微观问题,但确实解决了创新发展战略的大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学地位十分有必要,这就需要改变目前创新创业课程碎片化、非专业化、形式主义化等问题,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同时,做到从学校走出去,科学规划创新创业课程,并践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观,针对创业、创造及创新等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精心设计开发课程。内容上注重思创融合、产创融合、科创融合及专创融合挖掘创新创业元素,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是否配备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就需要从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的选拔到培训、监督和评估等全盘考虑。一是课程资料素材的选拔可以吸取国外创新创业课程做得较好、效果显著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例如《斯坦福的第一堂创业课》,因为在每年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富豪出自斯坦福大学,以及《百森商学院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线课程》等。将这些成功经验总结后传授给学生,如何把握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完善的经营理念等。除了校内严格把关师资质量和培训,打破传统“纸上谈兵”“说教空洞”等问题,学校还要结合自身资源、平台,与企业、行业合作,联合培养,要走专业化培训道路,切忌培訓路线走过场。使师资水平与社会现实需求接轨,还要兼顾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性,了解最新创新创业政策,注重从企业内选拔有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优秀校友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师资的眼界、格局去引导、扩宽在校同学们的眼界、格局。同时,还要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开发出优秀的课程是上好创新创业课程的“动力和源泉”。创新创业课程质量的提升需多管齐下,才能打造出高质量、高价值的创新创业课程。

2.正确树立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双创人才

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具体化体现,也是大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就业能力的内在需要,学生毕业不一定创业,但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引导形成发现问题且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素质,为毕业生日后的发展储备能力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克服自身传统狭隘的创新创业观念,形成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养成永不言弃、勇于挑战自我的企业家精神。在思想、心理层面上同时做到真正认同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所在,发自内心思考未来人生如何发现、遇见、应对创新创业问题和机遇。未来教育要从“从业就业教育”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育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所做的普及化目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敢闯会创”的人才,是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从“我能行、我会干”向“我敢闯、我会创”方向转变,正确树立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应用型、復合型“双创”人才。

3.多方合作,打造创新创业资源综合体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5g、元宇宙、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到来,正在融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也必将推动高等教育形式、内容、方式的变革,这是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和要求。高校要以开放、包容、融合的姿态,从自身平台、资源整合出发,走出校园,与政府、企业、行业多方联系,顺应经济社会与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全面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协作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引产入教、产学交替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产业、企业、行业、学校及政府多主体协同的产教共同体,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规律的认知,聚焦短板,针对性施策,强化学校自身特色,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德育与技能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四、小结

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提升“双创”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动人才向高质量、高标准转型的现实需要。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与政府(政策)、企业、行业接轨,紧密对接联系,才能达到现代创新创业办学教育中高校“双创”型高质量综合人才培育的预期目标,实现高校教育的长足发展。创新能改变世界,影响着社会、国家、企业的发展。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的创新管理源于实践和思考。通过开动脑筋,无数创业项目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通过实践和发展,一个个好主意转化成无数创新成果。高校必须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己办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促进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科专业建设紧跟技术进步和产业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注重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师资队伍实践培训能力提升,以“双创”项目为载体,全面开展混合式教学,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德育与技能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探究》(项目编号:2022GZYDJZ-02)及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刘王德馨团队)研究成果。】

(刘王德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