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05-30刘倩倩黄雪莹
刘倩倩 黄雪莹
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是专业化、数字化、本土化、国际化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满足市场、行业和职业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导向,四个融合”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宽基础、重实践、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特色导向,持续推进“引企入教”,实现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
一、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态势
1.国家重视并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做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成人才强国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并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
2.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颠覆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并催生新业态,对人才尤其是数字化人才提出新需求,如何以产业发展急需为引导,面向行业和产业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3.科技赋能行业转型,数字化服务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定位和标准发生变化
第四次科技浪潮和国家产业升级加速了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速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新兴突破技术深刻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利用新技术、新工具进行人才数据分析,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新型人力资源应用型人才,成为企业的新需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4.新文科建设为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指导
新文科建设“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要聚焦区域发展急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升级改造传统专业,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二、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个体、组织均发生了变化,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出新的数字化需求,既要了解数字化人才和组织的特性,又要具备数字化分析能力和素养,从而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而现实是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应,出现脱节现象。
2.跨学科交叉融合程度较低。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其他学科以及相近专业的交叉融合,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分类招生为主,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交叉学科课程,且数量不多,文理科界限分明。已有的交叉理念只停留在表层,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填充度和充实度相对不足。
3.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陈旧。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千篇一律,课程之间的界限划分不明晰,专业课程体系与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精确匹配程度低,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案中所阐述的理念并不契合,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培养缺失,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等与大数据融合的课程还停留在理念建设的雏形阶段。
4.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当代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发展,而现有院系专业之间的壁垒限制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也限制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度,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内驱力不足、专业认可度下降。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定位滞后,与社会需求不对应。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应,拘泥于人力資源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忽略了新技术新工具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化领导力等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新文科”意识尚未深入人心。在课程设置上,新文科相关课程止步于通识选修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缺乏创新,尚未打破传统条条框框。跨学科师资力量紧缺,课程缺少相应的教学人才,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跨学科知识吸收不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文学科之间表层的交流,缺乏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深层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文科建设与发展。
3.专业课程设置未体现新趋势、新变化。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体表现为未能及时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新趋势、新变化,未能依据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来更新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原则,更未能与新科技相互融合完善课程,时代特征不明显。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现象。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科教育只有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有机融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避免与时代脱离,形成“学科孤岛”。
4.人才培养模式未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面对数字化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缓慢,过于强调理论和思辨能力,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新文科建设下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也是大有必要。
三、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本文旨在新文科建设指导下,面向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以提升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一条主线,以宽基础、重实践、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新文科建设倡导交叉融合、需求导向和创新精神,从价值理念、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着重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宽基础、重实践、高素质”的立体化培养方案。宽基础对应专业核心课、现代技术等理论体系,通过实训课程、项目驱动、专业竞赛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双创赛事、产业学院、专业竞赛等双创体系,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2.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特色导向,优化专业思维,提升学生内驱力
锚定市场、职业、行业的需求,“赋能”学生终身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打造学生职场竞争优势。以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目标为导向,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与高校的教育链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深度融合,解决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生内驱力不足、师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资源不足等痛点问题。以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增强数字经济竞争力,缓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错位难题。
3.推动“四个融合”育人机制,以融合为抓手进行专业改造升级
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较低。基于新文科建设导向,优化现有专业设置,以融合为抓手进行专业改造升级,尝试打通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生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新提升。从实践来看,诸如遴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统计学等专业的学生搭建数字化人才实验班等平台,探索跨学科、跨专业建设,促成不同专业尤其是文理专业融合。
(1)专技融合: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实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将充分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形式融入课程内容,提高专业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将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融入课程体系,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AI人才画像等课程,提高专业课程的数字化、完整性;将充分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企业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的新实践及时转化融入教育教学,为学生提供最前沿、最具时效性的研究实践。
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迭代课程教学内容,推动课程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标准、管理模式等科学对接,开发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案例、实践问题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的选题来源。仿真企业真实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重点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其产业认知和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2)产教融合:引企入教,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引企入教”,推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融合。促进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推进学校、企业之间开放合作,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双非”高校资源紧缺的情况如何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问题,借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增加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景实操机会。
(3)科教融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积极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探索实施产業和高校教师“双导师”计划,一方面选聘行业协会、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到学校授课并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强校内教师培训,为校内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岗位,深入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校内师资力量建设,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加快学术队伍建设,改善学科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派出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参加学科培训、进修、访问学习,组织校内研讨会,积极主动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扩大教师视野;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挂职或联合开展项目研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专创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为课堂提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针对学生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强化价值引领,丰富教学形式载体,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融合。通过自成长模式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错位的普遍问题,将具有终身学习、持续自我成长能力作为个人和职场成功的核心指标;完善一流课程建设方案,深化全过程全课程思政教育,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与专业基本原理前沿知识有机融合,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专业认同,培育时代新人。质量为本,推进优质课程建设。
4.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多方位保障措施
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的对接合作,实现多元主体系统,进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模式。高校应充分考虑行业、区域和产业的新需求,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人才特征,优化和创新资源配置,通过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校、院、系三级制度体系,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打造高校产教融合的示范区。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2123135);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JGB331)。】
(刘倩倩,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通讯作者黄雪莹,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