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

2022-05-30梁凤君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腹部超声膀胱癌诊断

梁凤君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均行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学确诊,金标准按手术病理学诊断数据为准,利用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进行观察并与金标准比较,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94.03%、特异度84.62%、准确度92.50%,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的82.09%、69.23%、80.00%,MSCT增强扫描的25.37%、53.85%.71.25%(P<0.05);经比较,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结论:膀胱癌开展腹部超声与MSCT增强扫描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灵敏度、准确率比腹部超声占据优势,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膀胱癌;诊断

膀胱癌在泌尿系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治疗常以手术为主,晚期生存率不佳。因些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科学的术前诊断,对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意义。超声在诊断中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逐渐发展成膀胱癌常用的检查方式,诊断效果良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是传统模式下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操作简单,显像迅速,分辨率较高。在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多层螺旋CT(MSCT)可对CT诊断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检查膀胱癌时经平扫与增强扫描比较,间接对肿瘤的供血状况进行评价,取得比较准确的诊断数据。鉴于此,本研究对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采取腹部超声联合MSCT增强扫描,分析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8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34~79岁、平均(65.36±5.36)岁。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开展手术病理学确诊;(2)全部在术前7 d内分别开展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对检查没有禁忌症;(3)患者资料完整,可正常取得研究需要的资料;(4)检查前全部未行手术、化疗等抗肿瘤疗法;(5)患者与家人均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活动。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肿瘤已明显出现转移;(2)影像学图像不清晰,存在伪影干扰;(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4)患精神疾病者;(5)合并急性感染者。

1.2 方法

1.2.1 腹部超声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E22)对所有患者开展检查,探头为腹部矩阵纯净波容积,频率为3.5 MHZ。检查前保持膀胱充盈,取仰卧位进行扫描,有时可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对体位进行调整,如可选左右侧卧位进行扫描。可扫描下腹部与耻骨联合位置,扫描时横向、纵向均开展。重点对患者的膀胱壁形态、肿瘤所处位置、数目与大小等特点进行观察,统计肿瘤中间膀胱位置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双侧肾脏、输尿管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有积液,查看髂血管附近,了解盆腔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迹象。

1.2.2 MSCT增强扫描

全部患者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64排螺旋CT(64CT)为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前嘱咐其禁食8 h,检查前30 min口服泛影葡胺3%(800~1000 ml)对比剂实现胃肠道的充盈,等患者膀胱出现明显的充盈感时暂停服用。常规平扫后,开展双期增强扫描。

常规平扫:扫描区域是耻骨结合下缘到髂前上棘水平,设置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50 mA,层厚、层距全部是5.0 mm。扫描病灶部位时层厚、层距均是2.0 mm。

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时,速率按4.0 ml/s进行,注射80~100 ml,即碘普罗胺注射液,对电压进行扫描,电压控制在120~140 KV,电压300 mA,层厚5.0 mm,注射对比剂20~25 s动脉期开展扫描,60~90 s同样的基础下对静脉进行扫描,3~5 min后开展平衡器扫描,扫描期间患者应保持平静呼吸屏息状态。

1.2.3 影像学图像分析

全部患者均行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将取得的数据分别在对应处理器传输并处理图像,图像资料安排2名以上影像科年资较高的主治医生运用盲法剖析,共同对异议的图像进行分析,等结论一致后再采纳。

1.3 观察指标

(1)以膀胱镜下活检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的价值。计算公式为:敏感度=真阳例数/总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例数/总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例数+真阴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例数/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例数/阴性例数×100%。(2)计算比较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数据

将膀胱镜下活检作为金标准,判断腹部超声的诊断价值。其中,敏感度為55/67×100%=82.09%,特异度为9/13×100%=69.23%,准确度为64/80×100%=80.00%。MSCT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17/67×100%=25.37%,特异度为7/13×100%=53.85%,准确度为57/80×100%=71.25%;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度为63/67×100%=94.03%,特异度为11/13×100%=84.62%,准确度为74/80×100%=92.50%。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MSCT增强扫描(P<0.05)。见表1。

2.2 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经比较,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见表2。

3讨论

超声波是常见的泌尿科检查方式,多见于膀胱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分辨率高、无需造影剂使用的优点,敏感性极高,可清楚分辨病症特异情况。临床检查膀胱癌采用该方式,操作简单,仅需患者膀胱充盈时,采用普通探头二维切面,即可观察肿瘤情况。但该检查方法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当肿瘤较小时,极易误判为假阴性,加之腹壁、肠气旁瓣等作用影响,极有可能漏诊为健康状态。

超声波原理是是声波来回反射,得知脏器病情超声波经频率高的音波,在身体组织间传导,采用不同组织间音波反射回音来成像,掌握腹内组织构造。提起腹部超声波,很多人会联想到诊断、跟踪复查肝脏、胆囊等疾病工具,特别是丙肝、乙肝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通常需半年接受一次超声波检查,充分了解肝脏情况,预防意外的出现。

超声波检查除可筛查肝硬化、肝肿瘤外,可跟踪很多慢性疾病,肝脏感染脓疡的治疗与检查极为重要。针对肝脏实质病变,如脂肪肝、肝脏纤维化等,均可诊断。除肝脏外,腹部超声波可检查胆囊、胰脏等器官。胃肠消化道因内部含有气体,形状不够规则,加上自身不断蠕动的性质,既往有很多研究表示不适合实施超声波检查,但在仪器的进展与临床经验的积累下,当下胃肠道超声波检查可发挥相应的功能,为急诊医生争取足够的时间,尽早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

超声波探头压迫时,病灶不容易发生变形,常见的肠胃道疾病阑尾炎、肠阻塞等,均可用胃肠道超声波诊断。若患者腹胀,怀疑有肠阻塞与肠粘连,可利用超声波观察阻塞位置在检查出阻塞病灶位置时,医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如腹部曾开过刀的患者会出现肠粘,可给患者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2~3 d后,若患者的肠道依然不畅通,则需观察外科是否需外科处理。有时遇到年纪大的患者时,因不明原因对肠道造成阻塞,需多加小心。有时是肠道暗藏发炎病灶,如阑尾炎,还有致癌因素的影响。另外,老年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由于异物会对肠道造成阻塞,此时需外科介入手术治疗,还包含肠阻塞患者,无手术病史,经超声波检查,发现大肠癌。结合患者不同病史与超声波检查,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

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受检对象如为女性,需检查盆腔进行鉴别诊断。年轻女性因卵巢扭转引发腹痛,部分女性因黄体破裂引起下腹痛,均可利用超声波诊断。还有患者因腹痛急诊,经超声波检查可检查意外怀孕问题,胃部疾病多数还是需要借助胃镜检查,超声波难以替代。通常而言,若患者胃不胀,胃部病灶恐怕难以用超声检查出胃不疾病,除合并肿瘤、胃出口有阻塞等疾病。胃出口阻塞时,胃会变胀,患者急诊时会呕吐。这时可用超声波初次诊断,排除其他急症的可能。超声波检查难以替换内窥镜,按超声波检查肠胃道疾病可行,但存在局限性。

CT成為膀胱癌检查的重要手段。增强CT不仅能清晰显示病灶情况,且扫描无间隔停留,速度极快、安全性较高,无创伤。MSCT三期动态扫描取得的质量图像较高,对病灶的呈现更加细致。适用人群比较广泛,经济价值较高,便利性较高,临床被更多患者所接受,其在膀胱癌的检查中应用MSCT检查准确性较高,能够对肿瘤大小、数目等清晰观察,判断其与器官附近组织之间的关系。膀胱癌的CT扫描特征是膀胱内具有向内部突出的肿块,平扫时膀胱病灶很多呈现为密度低或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变强。

CT扫描是临床检查膀胱癌常见方式,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程度、病变情况和附近器官组织的损害情况,是否产生淋巴结情况和肿瘤转移等情况。MSCT扫描是近年流行的影像,可多角度、多维度观测肿瘤及附近器官组织,对膀胱癌的诊断精准度极高,且可清晰展现膀胱壁厚度和肿块状况。由于尿液会对扫描造成影响,极易混淆扫描密度,因此,需加强扫描实施。MSCT扫描密度增强时,可最大程度地强化影像,于判断癌细胞对膀胱侵害深度极为有效,能及时发现膀胱微小病灶和肿瘤外壁情况,精准计算静脉、盆腔动脉和淋巴结间密度差,推测淋巴结情况。

CT延迟扫描后经仿真内镜技术可获取膀胱内部影响,作为膀胱镜一类补充检查方式,对经尿道肿瘤切除术与化疗后病灶进行评价,所以,MSCT仿真内镜对不适合进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供应全新的检查方式。膀胱癌表现形式极为繁杂,具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薄层与增强多期扫描对发现病灶、大体分型与增强多期扫描对发现病灶以及病灶分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CT无法扫描到<1 cm膀胱内壁肿块,诊断存在漏诊的可能。且尿液不充足,或尿液高密度,都会影响CT诊断结果,因此有必要进行增强扫描。本次经过MSCT增强扫描,有效提升膀胱癌患者的确诊率,0.5~2.5 cm病灶均检查出来,多数病灶为等密度病灶,少数为菜花状。膀胱癌诊断中,一定要进行MSCT增强扫描,这样能强化检测强度,避免尿液缺损或过度充盈导致误诊。此外,MSCT增强扫描能够保持病灶、周围侵犯、局部淋巴结转移等的较高检出率,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因此,推荐在超声检测的基础上增加MSCT增强扫描。

综上所述,诊断膀胱癌时采用腹部超声结合MSCT增强扫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陆毅,吴宗林,孙晓岚,等.灰阶超声造影对膀胱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8):2015-2017.

猜你喜欢

腹部超声膀胱癌诊断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在不同大小包块宫外孕上诊断能力对比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宫外孕中的价值探讨
腹部超声检查在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前的应用价值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