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美术元素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05-30毛真真
毛真真,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指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核心素养的跨领域性决定了跨学科学习的必然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亟待通过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扩宽语文学习领域与运用领域,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与美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总结了将美术课程内容融于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意义及具体实施路径。
一、可行性分析
(一)义务教务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学习内容之一加以强调,提出“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扩宽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运用能力”[1]。《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2]由此可见,初中阶段的语文和美术课程标准都要求整合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开展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线教师,理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寻找语文与艺术融合的可能路径,将课堂进行多元化的延伸与扩展。
(二)美术与语文课程的密切关联
作为艺术的不同门类,文学和美术在诸多方面具有密切关联。首先,二者的教学目标具有共通之处。语文课程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目的,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发展。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主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心灵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二者在培养目标上,都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新性的培养,注重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学生通过对文学的美的感悟,可以增强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美术形象,反之亦然。其次,二者在思维模式上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丰子恺所说,“画家与诗人,对于自然的观照态度,是根本地相同的。不过画家用形状色彩描写,诗人与语言描写,表现的工技不同而已。”[3]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联想与想象感受理解语言文字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发散思维,用语言文字進行表达与交流。美术课堂上,学生同样需要借助形象思维理解作品的光影与色彩之美,借助联想与想象完成设计绘制。对文学与美术作品的欣赏,都需要借助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二、融美术元素于语文课程的意义
将美术课程内容融入于语文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艺术作品往往借助具体形象来表现现实,因此形象思维能力是人们进行文学与美术等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材料大都需要形象思维的密切参与,学生需要通过对文字的赏析,在头脑中借助形象思维形成具体的画面,从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去理解文章内容。美术作品以直观艺术形象为表现形式,用色彩、形状传达主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感知、体验等方式,将语文与美术课程相融合,例如观察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美术作品、将课文内容绘制成图、改编课本剧,让学生自己完成道具与舞台的设计……这些融合性的活动都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展思维空间,在创作各种融合性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力
语文和艺术课程共同承担着义务阶段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美术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不仅可以表现事物的具体形象,还可以表现神韵与情感。在教学中,将文字的美与艺术的美相交融,可以给学生搭建起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平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诗歌教学为例,古典诗歌注重意象、选择与意境的营造,如果教师结合诗作给学生呈现对应具象化的美术作品,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而且更容易代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正如阿恩海纳所说,“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最有力的手段。”[4]此外,美术课程所学习的色彩、线条、白描、散点透视等美术知识与技法,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有极强的迁移作用。美术课程中的绘画、手工、设计等,更是有助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发展,这种审美创造力以观察为起点,以联想想象、创造性思维为翅膀,这些能力正是语文课程所需要的,是新时代跨媒介学习交流所需要的。
(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5],是民族的灵魂。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传承文化,课程是文化学习的载体,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中,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均增加了中华优秀文化内容比重,意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染,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语文与美术课程的融合,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传统文化,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从而形成文化自信。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认同的基石,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与表达,可见文字的起源与绘画密切关联。语文识字教学中,如果可以结合字体的形象特征,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丰厚内涵,逐步养成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根基,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教师如果用心挖掘选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交融,学生将更立体全面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王维的诗与画(同作者的不同艺术类型)、表现盛唐气象的绘画《步辇图》与“颜柳”书法、“李杜”诗歌(同主题的不同艺术类型)。当代文化是学生生活于其中,对成长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对于初中生来讲,当代文化参与主要表现为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文化生活。语文与美术课程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在完成选题与调研后,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制作海报、图文结合,用文字、手绘草图和立体模型多种方式呈现调研成果。
三、融美术元素于初中语文的实践路径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美术学科以“欣赏·评述”“造型·表現”“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为主要学习内容。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效果,在探索美术学科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种可有效融合与语文教学的具体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结合美术知识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一)借助“欣赏·评述”,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丰子恺在《绘画与文学》中将绘画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绘画”,讲求形状色彩的感觉美,另一类是“文学的绘画”,即除形色美外,兼重题材的意义与思想,这一类作品比重更大。[6]相对地,文学作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绘画的文学”,文学与绘画在审美鉴赏上具有相通之处。语文课堂上如果可以结合美术技法与美术作品对文章进行赏析,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借助美术技法,理解文学表现形式。美术技法中的远近法则、色彩映衬、白描工笔、气韵生动等,和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基本相同。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相通的表现技法介绍给学生,试以白描例,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多用线条勾勒,不着颜色。这一技法用于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人或事物的鲜明形象。用白描手法写人,于是有了《卖炭翁》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寥寥十余字准确地表现出卖炭翁的职业与年龄,且使人联想到他的心酸劳作与痛苦生活。用白描手法写景,于是有了散曲名篇《天净沙·秋思》,用字简练,描绘了凄凉萧瑟的行旅图景,游子的思想之情也巧妙融于其中。再举一例,绘画中有远近法(又称透视法)的规则,即把眼前的立体的景物看作平面,根据距离的远近来绘制物体的大小高低。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方法的运用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惟见长江天际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等。同一技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拓展将会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鉴赏力。
借助美术作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文学和美术作品所表现的都是宇宙万象,因此同一个物品会有美术与文学两种表现形式。如《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秀丽风光,画面秀美绮丽,结构层次井然。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同样以富春江为背景,黄公望数年奔波于富春江两岸,将山水烟云变幻之景落笔成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将此图作为《与朱元思书》一课的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关注插图,让学生随着绘画展开联想和想象。《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在教授本课时,笔者邀请美术老师以《清明上河图》为教学内容,从风俗民情、绘画技艺及历史价值多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画作的艺术美。随后,笔者引导学生着眼于语言文字,分析作者毛宁如何对画作进行明晰的介绍与艺术的描绘。绘画之美与文字之美相得益彰,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来欣赏美、感悟美,进一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审美教育并不是审美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教育,而是按照一定审美理想选取最佳审美教育媒介,以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落实语文与美术课程强调审美素养,二门课程的融合则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审美教育效果。
(二)借助“造型·表现”,深化文章内容理解
“造型·表现”的教学内容主要为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它要求学生将模糊的表象再现为具体的形象。将这一方法用于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字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用语言表达画面中的人物与环境等,这样文字与画面的转换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绘制肖像漫画,把握人物形象。肖像漫画最大的特点便是借助变形、夸张等手法表现人物特征,突出人物个性。每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中都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范进中举》中的范进等。教师可以借助给作品中的人物画漫画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漫画所夸张表现的人物特点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在表现人物形象时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人物特点不够鲜明。笔者在执教《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作文训练时,先由美术老师完成《漫画》一课的教学,美术课上学生为作文中预写的人物绘制了漫画。这需要他们细心观察,抓住所写人物最突出的肖像特征,从而进行夸张化的表现。有漫画作为基础,学生在作文训练时很自然地摆脱了千篇一律的“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类似叙述,主动抓住了人物的突出特点,并结合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表达。
绘制绘本或多格漫画,梳理故事情节。绘本和多格漫画以绘画的形式对故事进行讲述,这种呈现方式有助于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失去孩子和妻子的牧羊人,三十五年如一日种树,以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将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以其为主要内容的绘本风靡全球。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以绘本中的一页做示范,与选文相互对应,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的人物、环境、色调、配文等。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后续绘本绘制。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默读勾画时间完成分镜,通过对主要情节的梳理,明确绘本每页呈现的环境、人物形象等内容。同时,观察色调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可以直观展示牧羊人将荒漠变成绿洲的伟大壮举。
绘制风景画,理解景物意境。诗画同源,我国古典诗歌大多借助具体的景物来营造意境,间接传达情感。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诗画结合,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诗歌意境。例如王维的诗作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这一联便是以绘画的笔法展示了边塞的奇特壮丽之美。赏析这“独绝千古”的描写时,笔者让学生边诵读,边为这一联绘制草图,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初步体会“大漠”与“长河”所展现的空间无边浩瀚,横的“长河”、纵的“孤烟”与圆的“落日”,线条简笔勾勒;再通过上色,体会黄沙与黄河莽莽无边,只见一缕白烟升腾,而橙黄色的长河落日为画面又平添了几分温暖的色彩之美。点、线、面的相互配合,色彩的相互映衬,一副苍茫辽阔、雄起瑰丽的塞外场景便巧妙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这时再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孤寂失意的消散。
(三)借助“设计·应用”,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言文字的實践运用,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上的“真空环境”。笔者认为,语言文字的实践可以和美术实践相结合,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际中,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例如结合十四运为校园田径运动会设计标志,结合《活板》体验活字印刷,结合《皇帝的新装》表现课本剧,学生合作完成舞台、台词、道具的设计,为校园元旦晚会设计海报及请柬,为名著作品设计藏书票、腰封、书签,尝试校园微电影的拍摄等等。试以一二例简要阐述。
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活板》以此为素材,介绍了活字印刷的产生与制作流程。作为一篇程序性说明文,《活板》一文具有清晰的写作顺序,明确的说明特点。笔者在授课中提前准备了超轻粘土(代替泥土)、油墨、滚筒等工具,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活字印刷的方式设计“小组宣言”。课上,笔者邀请美术老师一同进课堂提供学习指导,给学生创造了实际体验的机会。美术老师按照活字印刷的程序,在提醒要点(如阴刻、阳刻、字体大小)后动手制作。学生用粘土制作字模,用纸板作为“铁板”,用油墨与滚筒完成印刷,所需工具不多,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际体验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理解活字印刷的同时,深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作为单篇阅读的重要补充,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素养的必由之路。课程标准在“整本书阅读”这一任务群中要求,教师应设计组织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结合八年级美术《藏书票》这一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设计藏书票。藏书票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小版画,需要有图案和文字。美术老师从认识、欣赏、设计藏书票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后,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他们在文字设计部分展示了个人阅读格言或是书中句子摘录,在图案设计部分则选择了绘制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物形象,或是展现关键故事情节。藏书票设计提升学生的读书兴趣与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图案与文字的选择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小说内容与主题的理解。
打破学科间原有的壁垒,抓住学科的关键能力,以跨学科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跨学科学习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应在坚守语文学科本位的基础上,扩宽自身知识视野,为学生营造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丰子恺.绘画与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2:4.
[4]鲁道夫.阿恩海纳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S].2014.
[6]丰子恺.绘画与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2:38.
[7]贺克春.学科融合:指向核心素养的品质诉求与路径探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