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掉”大脑的小毛病
2022-05-30
受访专家
刘玉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治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听力协会常务理事。
专长为耳科学与听力学,尤其擅长儿童耳聋诊治、人工耳蜗植入、疑难罕见耳病诊治,以及耳聋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中耳炎诊治与耳显微外科手术。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全天
有些人的耳朵耳轮分明,外圈和内圈很匀称,像是刻刀雕出的艺术品;有些人有着两只大大耳垂,像圓润的吊坠,总被他人夸有福气;还有些人的耳朵小巧而带着粉红色,像贝壳一样动人。无论何种外形,何种颜色,耳朵都是人体的主要听觉器官,它能够将声波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句子、音乐和其他声音。
人体器官都会“生病”,耳朵也不例外。耳部最常见也最多发的疾病之一便是中耳炎。这是一种90%以上的人都曾得过的小毛病,一般稍加抗感染治疗便可好转。因此,得过中耳炎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很少,这也是它被称为“沉默杀手”的原因。中耳炎看似毫不起眼,但严重时却可能会“吃掉”大脑,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得过中耳炎。
小小中耳作用大
耳朵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中耳包括耳膜、听骨链、肌肉、韧带、咽鼓管,内耳器官包括耳蜗、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内耳的耳蜗是主要的声音感受器,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负责平衡功能,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耳的主要作用有保护、增压和换能。
中耳的保护作用主要由听骨链、中耳肌和咽鼓管来配合完成。由锤骨、砧骨和镫骨构成的听骨链可被看作一个杠杆系统,将声波由鼓膜传至内耳。听骨链通过可变化的振动模式来保护内耳,即在声强较低时镫骨底板围绕它的短轴旋转,声强较高时则围绕长轴转动。这种变化导致通过的声音从100分贝增大到110分贝时,中耳的传输效能大大降低,从而起到保护内耳的作用。中耳肌在强声刺激下可出现反应性收缩,这也是中耳对内耳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更重要的是咽鼓管,咽鼓管可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当鼓室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时,有利于鼓膜和听骨链的振动,声音传入中耳的顺应性最好。咽鼓管还能引流中耳的分泌物,鼓室黏膜和咽鼓管黏膜中的杯状细胞与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可借助咽鼓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向鼻咽部排出。咽鼓管还具有阻声作用。正常时,微微闭合的咽鼓管能够阻隔说话、呼吸、心搏等自体声响的声波经鼻咽腔、咽鼓管直接进入鼓室。在咽鼓管异常开放时,这种阻声作用消失,使得自体声直接传入中耳腔,产生自听过响症状。此外,咽鼓管还有消声和预防逆行感染的作用。
中耳的另一生理功能是换能。换能是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中耳通过鼓膜将声能转换为机械能,经听骨链传递,再由镫骨底板机械能转换为内耳的液态能。另外,中耳还是一种增压器,在一定声域内,它可借助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使外界传来的声音响度提高,以保证人们对轻微声音的抓取和辨别。
中耳炎的三期症状
耳道位于大脑下方,一旦耳道发生感染,尤其是中耳感染,便会影响其对声音的增压功能、对内耳的保护功能以及降低其换能效率,出现一系列不良影响。更可怕的是中耳炎又被称为“沉默杀手”,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中耳炎患者在症状消失或缓解后便不再治疗,但此时却未必痊愈,导致中耳炎的细菌、病毒可在不引起明显不适症状的情况下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并伺机沿着骨缝逐步破坏骨头,进而侵蚀大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严重者即使治愈也有可能留有后遗症。
1. 早期症状:轻微耳痛、黏膜充血、体温升高。
多见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全身症状则轻重不一,除了畏寒发热,还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耳痛通常为耳深部疼痛,早期轻微,逐渐加重,可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部分人群还会出现耳闷感,继则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症状。
2. 中期症状:鼓膜穿孔、脓性分泌物。
中耳炎进入中期后,耳内流脓和鼓膜穿孔是常见症状。在中耳炎病程的进展过程中,患者的耳痛症状会逐渐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一旦发生鼓膜穿孔,耳痛症状反而会顿减,耳聋有所好转,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此时还通常伴有耳内流脓的情况,其脓液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3. 晚期症状:中毒性休克、剧烈头痛、颅内压增高、脑疝等。
如果中耳炎在病程中期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部分人群还会伴随出现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其他并发症。这些中枢神经系的并发症一般在疾病进展至2个月左右出现,最快的仅10天病程即可发生,时间长的却能拖延10年甚至以上。
中耳炎从何而来
想要减少中耳炎的得病率,我们还需了解中耳炎的病因及相关诱发因素。
诱发中耳炎的第1条途径是感染,这也是中耳炎的最常见病因。大部分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高发于感冒后。感冒多为呼吸道感染,此时人们的咽部、鼻部通常会发生炎症并向咽鼓管蔓延,使得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逐渐变得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炎症未被控制则会引起中耳炎。其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中耳炎早期症状轻微,难以发现,且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自身抵抗力较为低下的人群更易发生中耳炎,且由于细菌、病毒易在体内长期潜伏,再次感冒、发热时中耳炎极易复发。
诱发中耳炎的第2条途径是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患者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及诱发耳道感染。此类人群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中耳炎的另一病因是不恰当的擤鼻涕方式和耳道清理方式。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擠出,到达咽鼓管,可能引发中耳炎。不恰当的耳道清理方式诸如用力抠挖耳道、使用未经消毒的尖锐器械掏耳朵等,这种行为容易造成耳道、鼓膜的损伤,引起听力减退和耳道炎症,极易诱发中耳炎。
另外,吸烟(包括吸二手烟)和过度用耳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诱发中耳炎的同时还可能严重影响听力。过度用耳是指如果长时间用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特别是摇滚类、金属朋克风格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音量过大,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高发人群
专家告诉我们,中耳炎的高发人群有如下3种。
1. 喜欢过度清洁耳道的人。常常掏耳朵等过度清洁会破坏耳道屏障和环境平衡,容易损伤耳道造成感染。
2. 本身患有慢性病,或是抵抗力差、高龄的老人。尤其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这些人群通常免疫力相对低下,耳道自洁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3.有过中耳炎病史,或者发现双耳听力不对称,或者曾经出现过耳朵流脓流水的人。这是因为中耳炎容易潜伏,在抵抗力下降或者感冒发热的时候复发。
正确的耳道清理方法
耳道清理便是大家俗称的“掏耳朵”“掏耳屎”。耳屎的医学名称叫作耵聍,为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正常时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附有很薄一层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形成薄片,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脱落排出。耵聍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及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灰尘、小虫的作用,因此只要没有过度堆积和堵塞,就不需要频繁清理。
若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过多,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则需定期清理。但需注意的是,正常的耳道不是笔直的,而是一条呈“S”形的曲线,因此自行清理耳道时切记要动作轻柔,不可蛮横使劲或进入过深,避免造成耳道损伤。
耵聍分为油性和干性两种。干性指的是耳屎干燥、呈现鳞片或者片状,是正常的分泌物,对耳朵具有保护作用,平时借助一些细微的动作可以自行排出。而油性指的是耳屎呈淡黄色黏液状,在医学上被称作“脂性耵聍”,是一种油脂类物质,这种物质在耳朵内堆积过多就会堵塞外耳道。这种“脂性耵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正常听力,严重的会导致听力减退,耳鸣、耳道炎症等,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定期清理或定期到医院进行清理治疗。
这些做法,都不正确
1.反复去掏耳朵,很容易损伤耳道、继发感染。
2.挖耳器械未消毒,或无法保证为一次性耗材。路边很多采耳店的挖耳勺是非一次性的。如果消毒不到位有传播病菌的风险。
3.棉签掏耳朵容易把耵聍推到耳道更深处。棉签的棉花如果遗落在耳道内,反而会造成堵塞和感染。
正确的耳道清理方式
1. 平时耳朵进水,可以用细棉签,或将卫生纸卷成细条,伸进耳道轻轻将水吸干,不要在里面反复摩擦。
2. 轻度的耳道痒,可用细棉签蘸酒精,轻轻涂一涂耳道,可以起到清洁和止痒的作用,或者用消毒过的挖耳勺轻柔清理,注意最好不要全家人共用一个挖耳勺。
3. 感觉有异物入耳,如小虫、植物种子等,避免暴力掏耳使其越来越深,建议去医院处理。
【专家提醒】
严重的耵聍堵塞需到医院就诊,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如果感到耳朵剧烈瘙痒、痛或发现耳道有脓水流出,那要警惕,可能是外耳道湿疹,或者真菌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