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视角下废弃工厂再利用研究

2022-05-30李曼瑜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再利用文化旅游

摘要:产业结构的转变导致很多传统工厂被闲置,这些工业用地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但大规模拆除会严重污染现在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废弃工厂的问题,文章基于文化旅游视角对废弃工厂再利用进行探索,首先分析废弃工厂现状以及再利用的可能性,其次分析废弃工厂再利用途径,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论证,最后分析废弃工厂再利用所带来的价值,证实文旅与废弃工厂相结合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文化旅游;废弃工厂;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位于城市中心的工厂外迁,导致一大批工厂被闲置或淘汰[1]。目前我国关于废弃工厂的再利用有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一部分工厂走拆除重建的传统改造路线,导致出现了文化消失现象,并且减少了社会精神财富;二是一部分工厂盲目开发导致二次关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多元化的审美和精神体验,给废弃工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从文旅视角出发开展废弃工厂再利用研究,对当下废弃工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废弃工厂再利用的可能性

从废弃工厂现存建筑与现存环境进行分析,探索废弃工厂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性质,遗留建筑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建筑层数从一层到四五层不等,但这些遗留厂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首先,建筑结构保存完整。厂房建筑为了满足生产等一系列的硬件要求,主要用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等,相较于一般的民用结构来说更加结实和牢固,使用寿命也更长。

其次,建筑空间的二次利用。一般工业厂房平面采用简单规整的几何形式,柱网结构中间的平面跨度比一般的住宅要大。厂房立面的层高较高,废弃厂房为了满足功能需要,一般层高为12~18米,因此可从平立面对厂房进行二次空间划分。

最后,建筑外立面简约。老工业厂房是20世纪的公共生产空间,因此建筑外立面一般采用直接裸露建筑材质,对厂房再利用时,可对外部形象进行再加工。

工厂原有办公性质的空间决定了遗留环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遗留外部空间宽阔。老旧厂房的外部空间布局简单,并且大多数工厂呈规则式布局。内部几乎没有规划园林设计,只是简单地栽植了一些植物,便于二次开发利用。二是路网结构基本完整。工业厂区不同于其他的遗留环境,要保证便捷地进出货物,满足基本的通达功能。因此,内部一级、二级路线整体形态良好,在被赋予新功能的场地中,原有道路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分析废弃工厂现状可知,其仍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旧厂区虽然在功能上被时代淘汰,但是所遗留的整体环境还可以长期使用。因此对于遗留的工厂不能一味地采取废弃或者拆除的处理措施,也不能走文化消失的传统改造路线,应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工厂进行保留与再利用。

2 文旅视角下废弃工厂再利用途径

从文旅视角出发,废弃工厂可在保留场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来实现场地再利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文化旅游发展途径: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景观公园模式、以艺术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园模式、以历史教育为主的博物馆模式、以商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模式。

2.1 景观公园模式

将废弃工厂改造成景观公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此类改造多针对占地面积较大、厂区内建筑密度较小的工厂。公园是一个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一种形式,这种休闲娱乐场所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同时公园还有一定的生态功能、防灾功能、观景功能等。将工业废弃地改造成公园,不仅能改善视觉效果,优化周围环境,而且绿地建设能够有效抑制空气中的粉尘,改善局部小气候。

由工厂改造成的公园与寻常公园最大的区别就是须合理地保存利用现有的工业设施,使人们在场所内能够感知到场地的历史记忆。在保护的基础上,为了使新功能旧场地相互融合,必须改造外部形象,以工业主题公园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工业文化与现代游憩相结合,最终打造成供大众游览观赏、休闲放松以及开展工业方面的科普教育的城市公园。

例如,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占地面积约230 hm2。场地的原身是一个钢铁厂,由于经济危机和社会的发展,其在1985年停止生产。1991年由拉茨教授参与设计,用建设景观公园的方式对这块场地实现了再利用。为了保留原本的场所记忆,整个公园以原来的钢铁厂为主题进行设计,试图通过整合植被、水系、废弃建筑、废弃设备等场地现存要素,寻找场所内的工业历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大众打造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科普以及生态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公园。通過保存与再利用,重新激发场地活力,对当下的工业场地保护与利用起到一个典范作用。

2.2 博物馆模式

相较于中国而言,西方在废弃工厂改造成博物馆方面更为成熟。博物馆不仅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满足大众知识获取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场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工业历史博物馆为媒介,收集和展览相关工业的历史、民俗、设备、艺术等,给参观者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

工厂直接改造成博物馆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并且这种改造相对简单,效率也比较高。将其改造成博物馆的前提是原有工厂面积较大,在改造中可分为两种改造类型:一类是“样本”展示,一类是“原生”规划。

“样本”展示的开发模式是指将遗留的工业设备与机器、文物等放置在橱柜之中,人们只能通过简要的文字说明对这些陈列品形成浅层次的认知,相对来说,这种展览形式比较枯燥无味。这些工业设施因为脱离了原先的使用场景,无法融入当下的场地中,也难以使游客产生共情,体验感会减弱。

“原生”规划的开发模式是指在规划场地的时候保留场地的原始风貌,将工业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的空间结构、蓄水池等设施和生产加工器材,以及生产流程直接展示在游客面前,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工业博物馆。这种设计开发模式使人们直接参与到工业中,感受工业原本的真实面貌,增强了空间的活力。

例如,重庆工业博物馆依托钢铁厂部分工业遗存建设而成,主展馆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2011年因环境保护问题,钢厂迁出城区,留下了这些废弃旧址。通过对场地的保存,激活过去汉阳铁厂的记忆,同时引入新的材质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打造沉浸式博物馆。经过改造,原本的废弃厂房产生了新的活力,将创新创意、互动体验、主题场景完美融入场地中。如今,其已成为重庆十大地标性设施项目之一,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同时满足了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2.3 文化创意园模式

文化创意园指的是与文化相联系的特定地理区位,一般有文化、艺术、影视、设计类的个人或者公司团体工作的基地,它的特色是在这片区域集中展示文化和娱乐设施。它是将文化生产与消费相结合,满足居住、娱乐、办公等一系列活动的多功能产业园。文化创意园重在创造意识,因此园区的主体是人,吸引艺术家们到此居住或者办公,让艺术融入当下的生活,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活力。

以废弃工厂为基础的文创园一般出现在较大型的场地,文化产业需要一个内涵丰富的空间,创意产业需要一个有特色的建筑环境空间,因此文化创意园与工业遗产相契合。

首先,废弃工厂空间灵活。场地中遗留的旧厂房、仓库等建筑,内部空间宽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工业废弃地改造成文创园成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其次,文化气息浓厚。废弃工厂具备深厚的工业历史文化底蕴,当下国内外很多成功的文创园都是依附于废弃工厂,通过充分利用和改造工业场地,既保护了工业历史文化,又创造了新的艺术文化,最终使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场地原本为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老厂区所在地,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衰落,如今被艺术家们重新再利用为创意园,是我国废弃工厂改造成创意园的开端。通过对场地包豪斯设计风格的建筑整体保留再利用彰显历史记忆,利用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斑驳的电线杆等元素打造空间的艺术性。如今工厂形成集艺术家办公、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创意园区,带动了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4 综合开发模式

此处的综合开发模式主要是指经过开发,场地具有商业经营的用途,如购物商业区、民宿酒店空间、餐饮酒吧空间以及办公居住空间。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第三产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这些综合商业空间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与放松场所。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个性追求,这些综合开发的商业空间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将工业场所改造成具有综合开发模式的场所,主要针对面积较小的工厂,并且要求工厂内的污染较小,通过经营开发和改造,发掘其经济价值,这些空间的再利用和原本工业背景的主体关联性较小,所以给设计师留下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与其他美学思路和设计主题相结合,进行环境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改造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保留场地中的建筑物,在原来的场地上打造具有商业功能的空间;另一种是拆除原有的建筑物,在重新塑造的时候体现出原有的工业记忆。

例如,西安市碑林区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场地原本是西安市平绒厂,在1998年停产,2000年在厂长的带领下,工厂被改建成了一个集果蔬、肉类、水产、餐饮、百货于一体的农贸综合市场,如今再利用为文化商业街区。经过对原有工厂的商业化再利用,增加了烧烤、民宿等休闲元素,既满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又满足了年轻人对新生活方式、新事物的追求。通过对废弃工厂再利用,能够看到一个带有时代记忆的商业体。

3 文旅视角下废弃工厂再利用价值分析

废弃工厂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损耗,而且在文化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下从经济、文化、美学角度对废弃工厂再利用价值进行分析,证实文化旅游与废弃工厂相结合的可能性。

3.1 经济价值

工厂改造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工厂本身具有经济价值。从建设成本而言,工厂留下的厂房和环境具备二次利用的价值,因此深入挖掘原本场地空间潜力,可以用最少的经济投入完成空间的再利用转型。

其次,改造后的工厂具有商业价值。如今,这些工厂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收入。而改造后的场地能够产生高回报率的效益,盘活闲置场地,不仅能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还能够带动周边商品销售。

3.2 文化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厂的改造不仅要满足功能使用需求,还要满足精神需求。工业社会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所遗留下来的设施、厂房乃至遗迹也应作为一种工业社会曾经存在过的证据[2]。在对工业场地的保护与再利用中,要使废弃工厂重新绽放光芒,将工业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基因延续下去,与新的使用功能融为一体。

3.3 美学价值

通过整治废弃工厂的环境,从视觉和生态上改善工厂环境风貌。废弃工厂饱经岁月的洗礼,逐渐呈现衰败落后的外貌形象,可通过重新规划原本的工业灰色空间,将历史遗留的“设施垃圾”进行艺术性的创作,赋予废弃的场地美学价值,给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提高大众对废墟之美的

認知。

并且对工厂的再利用具备一定的生态美学价值。全新的开发建设须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同时会积聚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产生危害[3]。通过对场地的保护与再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原有破旧的场地起到生态修复作用。

4 结语

本文从文化旅游视角出发对废弃工厂再利用进行阐述,首先对废弃工厂现状进行了分析,挖掘场地再利用的可能性;其次从文旅视角对废弃工厂再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论证;最后对废弃工厂再利用所带来的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文化旅游与废弃工厂结合发展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能有效解决现有废弃工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重新激发场地活力。

废弃工厂作为时代变更遗留下来的产物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转变对原有废弃工厂的态度,将废弃工厂看作历史财富,通过植入文化旅游的途径,实现废弃工厂的转型,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勤,李文龙,裴兴旺,等.基于保护再生视角的旧工业厂区现状可利用性评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3):1138-1145.

[2] 辛慧琴,张颀.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6-191.

[3] 蒋红妍,李慧民.城市旧工业厂区改建项目及其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08(11):49-51.

作者简介:李曼瑜(1998—),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再利用文化旅游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废旧物”再利用探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