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夜景油画承启探究
2022-05-30张瀚文
摘要:工业文明发展的贡献之一就是点亮了黑暗而静谧的夜空,为艺术家探索油画题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艺术家对油画夜景题材的创作由一开始的探索与尝试逐渐走向成熟。这是对油画创作题材的拓展,可基于此解读19世纪欧洲工业技术对油画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艺术家创作的夜景题材油画也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变迁和技术进步的反映。文章根据时间线索,分析不同画家面对同一物象的创作表现异同,对比分析19世纪欧洲夜景题材绘画的演变,探究作品的绘画语言和情感表达,研究这些作品对20世纪初期绘画的影响,以及作品对美学、文学、心理学的贡献、意义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夜景油画;风格演变;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4-0-03
1 描绘“暮色”之源
17世纪初,随着凸透镜的发明,暗箱这种光学仪器得到广泛应用,欧洲大量的艺术家开始使用暗箱作画。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艺术家卡拉瓦乔所创作的《圣马太的召唤》。这幅作品中强烈的集中光源、整体背景偏深的色调、物体亮部实暗部虚的处理手法,使得画面已经接近现代人认知的夜景绘画特征。同时,在这幅作品中,有策划感的集束用光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出了空间氛围感和丰富的层次变化。由此,运用暗箱作画所形成的这种画面统一的暗色调,以及物体对比强烈的创作风格,为后来夜景题材油画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铺垫作用。
到了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单纯以描绘夜景题材作为出发点的艺术家层出不穷,如荷兰小画派风景画家阿尔特·范·德·内尔和英国学院派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观察他们的作品不难发现,夜景油画显然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夜间物体的光色写生得到的,而是有了很明显的风格化痕迹[1]。由此可见,艺术家在不断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在逐渐接近客观的同时,也产生了个体独有的审美情趣。
1.1 工业革命“点亮”夜空
19世纪欧洲爆发工业革命,各种新兴科技与发明相继问世。为了解决夜间城市的照明问题,瓦斯灯问世,取代了光芒微弱的油灯和蜡烛,能够提供充分照明的瓦斯灯被应用在巴黎和伦敦等欧洲的各个大型城市中,这些地方的夜晚不再漆黑朦胧。此后,瓦斯照明灯具逐渐被引入中国。由此可见,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中照明技术的进步是跨时代的。
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油画创作的关注点从日间转向夜间成为可能。1897年,毕沙罗的作品《蒙马特大街》再现了当时的情境:透过窗户,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回望他所在室内的充足照明,恰好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室内的光亦是创作画面的光源,于是很顺利地完成了这幅夜景写生。如果艺术家眼前是一片黑暗,也没有光影交织的路灯街道和来来往往的马车行人,也许根本无法激起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工业革命打开了光明时代的大门,在毕沙罗创作《蒙马特大街》的同年,爱迪生公司制造的电灯技术全面发展,照明范围远超默多克创造的煤气灯。明亮的街道和充足的室内照明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夜景素材和良好的创作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创作出各种夜景画作,无论是作品选材还是作品风格,均与原来的作品样貌全然不同。
1.2 文学精神转换创作视角
19世纪欧洲开展工业革命之时,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也在变革交替,人们对事物的观念与看法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日新月异。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先后产生了浪漫主義、新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艺派别,为文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也标志着欧洲文艺进入成熟期[2]。欧洲文学的基本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视点,19世纪艺术家的创作也由此多了一部分观念植入。
如19世纪初欧洲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化,它对自我的标榜和崇尚唤醒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的自我意识,使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成为当时艺术家创作的基本主题。它使艺术家突破各种社会规则的束缚,将抒发情感视为艺术的本质,它回归自然的主张则使艺术家们将大自然作为创作和理想发掘的根源。
2 从纯朴亲切到个体精神
2.1 暮光的悠扬韵味
从夜景题材油画给观者带来的感受来看,黄昏或者夜色带给人们的感受更多是如提琴倾诉般的悠扬与古典美。19世纪初期的巴比松画派的夜景题材绘画将这种悠扬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到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冲击,资本主义的黑暗使广大劳动人民和高级知识分子都出现了巨大的不满情绪。此后,人们开始冷静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继而冷静地面对现实生活,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丑陋现象。
这一点契合了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一部分思想。随着欧洲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化思想对美术创作的影响加深,人们对自然的向往讴歌与对都市文化的诅咒回应了卢梭“回归自然界”的号召。从此,人们把自然界看作精神避难所。而艺术家也将视线投向了自然界和现实,其中又以法国巴比松画派为主要典型。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富有创新思维,径直面对自然界,并主要以直接写生的方式完成创作,在手法上比较倾向于写实,展示自然界的样貌,并力图在创作中表达其对自然界的真实体验,从而创作出充满情感温度与思想内涵的作品。
例如巴比松画派的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作《晚钟》,展现了夜色将至的时候,暮光传递给人们的悠扬、温暖的感受,运用极纯朴的手法在画笔间将这种感受体现得淋漓尽致。
《晚钟》刻画了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面对黄昏和落日晚霞,伴随着远方钟楼的钟声,一对农家夫妇完成了一日的劳作,十指相扣,虔诚地祷告。整幅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空旷而深远、温暖而真实,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场景中的夫妇穿着简朴,左边的男主人放下了手里的农具,摘掉了自己的帽子并拿在手中,脚边的筐子里堆满了一天的劳动果实,而右边的女主人双手相扣,颔首鞠身,再右边则是一辆简陋的手推车。在整体画面中,并无夸大的动作与道具,呈现的一切场景都是那么自然而真实。画家选择描绘夜色将至这个时间节点的目的是通过有别于日间的画面色彩形式,充分抒发情感。
这幅作品在场景的色调上,主要使用了暖灰色调,在黄昏落日的映衬下,展现与晚霞交织的天空的青紫灰色调,再加上远山与钟楼的青紫色,连接着在落日照射下金灿灿的田地,碰撞出绝妙的色相对比,光线的强弱对比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色调差异,带来别样的美感。整幅图画透过人物逆光下的剪影,能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厚重而悠远的意境。总之,画面向观者传达的是某种感受,不仅仅是画面本身描绘的内容,而且还有知觉上的共情,感叹优美的夕阳风光,祈愿人们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
2.2 夜色的隐喻象征
印象派绘画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如《日出印象》《蒙马特大街》,这些作品都是以客观景物作为参考,艺术家在画面色彩、笔触等绘画语言上进行主观把控,使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艺术性。作品中艺术家的个体精神和情绪逐渐开始显露。
到了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时期,夜景题材绘画往往伴随、寄托着艺术家的个体精神。从时间上分析,在美术史上,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印象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后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持反叛态度。两者在对客观事物的提炼与色彩运用方式上有一些共同点,但在深层次的内涵指向方面,两者却有所不同。作为古典主义绘画体系的最后一个流派,印象主义把尊重自然科学的理念贯彻于绘画中,虽然在绘画技法上不同于古典主义绘画,如直接画法、厚涂画法等,但从作品面貌上看,其依然把“客观地反映真实世界”作为绘画创作的目标,散播着外向性的艺术理念。而从后印象主义的理念来看,印象派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对艺术创作的束缚。例如后印象主义时期三位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梵·高、塞尚、高更,几乎完全处于古典时期艺术理念的对立面,艺术理念转为内向,重视个体精神的自我关照,反对强加于艺术创作的种种规则,从艺术观念到表现技法均完成了一场大的变革。
在后印象派绘画作品中,梵·高的作品《星月夜》和《夜晚露天咖啡座》,主要通过色彩表达的方法,将这种重视个体精神和自我关照的艺术理念发挥到了前人所没有理解到的层面。
色彩是油画中最关键的一个元素。自然界中的万千景物都具有本身的固有色,呈现出不同的色相,而不同的色相因为光源色的不同又产生了更多层次的色彩倾向。在人们固有的认知中,在夜晚光源很弱的情况下物象的固有色是不明显的,不存在过于丰富的色彩,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事实上,在夜色中景物的整体色彩关系具有在人类视觉感受上并不明显的丰富性和多样化特点,夜晚的景色在微光中会产生丰富多樣的色彩变化,究其原因,事物整体的色彩关系会随着环境光源、天气情况、时间推移等发生变化,色相、纯度和冷暖关系等色彩因素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个有无数种可能的不确定性则构成了夜景主题油画独特的诱人之处。
与此同时,这种不确定性还给了艺术家无限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在创作夜景油画的过程中,画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感觉,其能够大胆地重构色彩,展现个体精神。梵·高在《星月夜》整体深蓝色调的天空中,运用了旋转的短线条式笔触,使整幅画面的色调呈现如旋律般流动之势,以此来表现自己躁动不安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悲伤与苦闷的情绪。而梵·高在《夜晚露天咖啡座》中则用蔚蓝深邃的星空与暖黄的街灯进行补色对比,使观者感受到温暖的氛围,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热爱与向往。这种色彩表现是对个人精神的强烈表达,而这种体验感是现代的任何设备都捕捉不到的。
3 夜景题材对油画风景的启示
3.1 题材多样性
夜景题材绘画开拓了油画的绘画题材,使油画写生、创作的题材不再局限于光线充足的日间。这种视角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艺术家认知的改变。艺术家在写生、创作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客观的形与色,开始关注作品的创造性表达。这样一来,不但拓展了油画题材,还对后世绘画派别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画面形式和色彩建构上贡献巨大。
夜景题材绘画实现了绘画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使绘画方式从客观表达走向主观创作,也就是说,艺术家从单纯的写生状态逐步转变为创作表达。艺术家在作品中融入个体特有的创作意识,使作品有了更明显的精神指向[3]。这种转向不但丰富了绘画创作的手法和题材,还突破了原有写生对象在客观形象方面的限制,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3.2 主观表现性
夜景带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其他时间段的景色带给人的感觉,景物在日间会失去很大一部分独特性和神秘性,越是朦胧或迷离时,便越容易带给人某种奇特的感受。当这种感受被艺术家通过作品呈现出来时,往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夜景题材油画往往伴随着创作这种呈现形式,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表现力。谈到主观,往往包含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感和想象力。
“想象”这个概念可以在心理学中解释为独特的思想状态,而人们获得过这种体验感之后,想象也就成为人们通过本身的认识而自觉产生的某种感觉。想象力具有似是而非的体验感和不确定性。当想象力或者主观性作用于夜景绘画时,能在激发画家灵感的同时,也带给观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其中包含无限的可能,人们能从夜景中感受孤单、寂寞,甚至感到恐怖、不安等。这些体验感都来自夜景这种题材带给艺术家和观者在主观上的探寻。因此,夜景题材油画为后期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4 结语
纵观历史,科技的发展总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方式。面对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夜空,艺术家一直以来都保持强烈的创作热情。文章分析了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夜景绘画风格的演变,发现其从一开始的朴素、执着与客观的真情实感,转变为通过夜景绘画这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对大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复杂情感,强调了对自我精神的关照。
通过分析前辈画家们的夜景创作方式,可以领略到许多创作理念。不论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是歌颂大自然还是表达个人情感,不论作品主题是自然景观还是人类社会,归根结底,夜景绘画反映的都是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在记录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开拓和解放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段,促使艺术家更贴切地描绘自己当下的生活,这也是艺术家的使命之一。只有使艺术变得更加真实,才能更好地诠释什么才是艺术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吴盛捷.论欧洲夜景油画的发展[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9:09-10.
[2] 蒋承勇.论19世纪欧洲文学中“人”的形象[J].浙江社会科学,1997(5):47.
[3] 马庆.解读油画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J].美术广角,2021(6):160-161.
作者简介:张瀚文(1997—),男,天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