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统筹 重民生 提质量 全面谱写“幸福教育”的沈阳篇章

2022-05-30孙常福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沈阳市学校

孙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教育,以“强统筹、重民生、提质量”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回应民生需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迈向优质发展新阶段。

一、加强党的领导,加大政策和经费保障,扎实推进教育惠民

沈阳市政府坚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真重视、真投入、真支持,全力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沈阳市建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工作进行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工作会议,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系统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全市中小学校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提供强力政策支持

沈阳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出台了《沈阳教育现代化2035》《沈阳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9个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全市教育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和服务保障进行全面部署;先后出台了《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沈阳市学前教育条例》等教育法规、政策文件30余项,重点保障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

(三)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10年来,沈阳教育总投入从2011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8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加大学校日常经费保障,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统一定额,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从750元提高到1150元,初中從950元提高到1350元,高中从1600元提高到3400元。

加大教育惠民,除国家要求的补助补贴外,自定惠民补贴。例如,为幼儿入园提供补贴,每生每月补贴300元,每年投入1.4亿元;为农村学生乘坐校车、在校住宿提供补助,每年投入1亿元;在全市公办中小学实行免费“弹性离校”,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提供补助,每年投入2亿元,覆盖568所中小学,惠及64万学生。

二、“五育”并举,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教师素质

沈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作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沈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并试行小学生、初中生品行培养手册,在高中阶段学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选修课和主题团党课,创新思政教育融合机制,建立10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开发50节红色精品校本课程并打造10条经典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

深入推进足球、冰雪等项目进校园,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都能参与阳光体育活动1小时。沈阳市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城市,连续四年承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连续两年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共有59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科学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为65万名学生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学生肥胖率降至27.4%;实施学生近视综合防控行动,联合专业机构对学生视力进行免费筛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行动,为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在农村学校实施营养干预计划。在省内率先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用好素质教育基地、企业、农村等社会载体,抓实劳动教育。

(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为幼儿入园提供补贴等办法,增加普惠学位和公办学位,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7%,公办入园率提升到51%。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行集团化办学,组建教育集团86个,创建300所新优质均衡示范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97%,提前三年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率先进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实施优质示范普通高中、优质特色普通高中等创建活动,推进学校社团建设,培育学校办学特色,落实“选课走班”要求。推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建立18个职教集团,建设28所标准化学校和48个市级重点专业、8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9个全国一流专业、37个创新实训基地,每年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9万余人。推动“幸福教育”进社区活动,建成5个标准化社区学院、20个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100个社区居民学校、815个线下城乡睦邻学习点;开设“教育慧邻”社区大讲堂,实现居民点单和教育送课,惠及300万社区居民,成为沈阳教育新名片。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建成东北地区首家特教幼儿园,33所普通学校设置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

(三)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强化

从2009年起,采取面向高校直接招聘、实施农村特岗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累计引进1.2万名教师,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缺编、城区学校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教师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施教育领军团队以训代评评选模式,培养省级专家型校长15名、特级教师93名,市级教育专家78名、首席教师270名,基本建成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教育领军团队;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按照“均衡师资、区域统筹、城乡互动”的原则,常态化开展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提高教师待遇,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增加教师绩效;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全市教师“大练兵”“大展示”活动,通过校级全员练、区级竞赛、市级竞赛等环节,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促改,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大培训、大讨论活动,每年评选市、区、校三级师德标兵,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信用体系,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

三、深化改革,解决教育民生难题,提升百姓教育幸福感

沈阳市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立足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提高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沈阳市每年投入约10亿元,建设专用教室和教学设施,消除了校舍危楼危房,实现了校校有塑胶操场、校校有食堂。2019年,新建改扩建校舍62栋,消除超大班额82个、大班额667个。2020年,投入1.4亿元改造提升580余所学校的1439个厕所;同年,集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近五年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0余所,新增学位6万余个。2021年,通过市政府办实事项目,改扩建700余间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建成教育城域网,宽带网络连接到全市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实现了城乡校校间优质课远程共享。

(二)破解入学公平难题

沈阳市推行“最严择校令”,在年度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中纳入教育部提出的“十项严禁”要求,将“根治择校”作为四项原则之一,要求除国家和省市明确规定的享受照顾政策外,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招收“择校生”“借读生”。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阳光分班、民办学校派位入学等政策,办学秩序更加规范。“根治择校”政策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零择校”,高中阶段实现“零借读”。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简化入学手续,实现同城同待遇。实施精准扶贫,每年资助学生64.5万人次,覆盖幼儿园到大学各类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三)统筹推进“双减”改革

沈阳市是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以“校外治理、校内提质、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思路,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加强作业管理,建立作业管理校长负责制、总量审核监管制、质量定期评价制、教师试做指导制等,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时长和难度;构建“五育”并举多元作业体系,全面推行“基础+弹性”作业模式。加强考试管理,控制考试次数,严查违规开展区域统考、多校联考等行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优课后服务,全面落实“5+2”要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学生参与率保持在96%以上;安排1.47亿专项资金保障普惠性课后服务,聘请3290名校外专业人士参与个性化服务,成立兴趣小组和社团1.5万个。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从2021年7月起,滚动开展3轮次专项治理,累计排查机构3.9万家,处理处罚机构871家,责令停止办学297家,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103起;全面排查清理违规培训广告,整改拆除违规广告牌匾1025处;从严规范审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推进分类管理,按照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移交日常监管权限。从严资金监管,开通“沈阳教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所有机构全部入驻。

(四)整治校园安全隐患

沈阳市围绕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安全等关键领域,定期开展集中行动,每年排查学校2000余所次,整改隐患3000余个。全面实施智慧安全校园建设,学校周边及水电气热等设备间配备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学校及宿舍楼(区)出入口配备控制通道装置,学校出入口配备手持金属探测器或金属探测门,学校网络机房设置视频监控装置,学校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区域设置电子巡查装置,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等适当位置设置紧急触发与现场告警装置,校内与学生活动区域相邻的机动车行驶道路和停放区域设置物理隔离装置。中小学校园安全防坠装置全覆盖。建立校园欺凌、霸凌、校闹预防机制。

过去10年,是沈阳市全面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有学上”到“上好学”,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10年。今后,沈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安全、乐学、成长”为核心內涵的“幸福教育”为目标,以国家“双减”试点改革为牵动,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对教育的幸福感为主要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沈阳市学校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