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转学适应性问题的干预实践

2022-05-30黄洁丁荣森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沙盘小马笔者

黄洁 丁荣森

笔者从一例心理辅导室的案例出发,探讨了学校心理辅导室与教师、家庭如何帮助儿童解决转学适应性问题,以期对教师有所帮助。

一、案例背景

小马是一个刚从国际学校转到笔者所在学校的二年级男生。刚入学时他表现得很乖巧,上课坐得笔直,且能积极完成作业。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表现不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时一节课要跑三趟厕所,而且经常在上学前出现肚子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并未发现任何身体疾病。他偶尔还会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出现频繁眨眼和口吃的症状。对于这些情况,他的妈妈比较着急,和班主任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室的帮助。

笔者观察小马的表现,发现小马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适应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总体学业成绩分数偏低;二是人际适应问题,与同伴之间缺乏沟通,相处方式不恰当,交往方式消极;三是语言适应问题,小马原先就读的国际学校全程采用英语沟通的方式,小马的中文不太熟练,很难找到归属感。

综上,笔者将小马的问题归为“转学适应问题”,即学生在转校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学习状态不佳和情绪失调,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身体不适和行为变化。

二、干预过程

(一)首次访谈,寻找问题成因

1.学习环境激变,文化碰撞引起适应性问题。经过笔者了解,小马原先就读国际学校时,上课可以随意喝水、走动、插话,且没有家庭作业。而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有明确的纪律要求,且各科教师会布置家庭作业,提出作业要求。渴望得到教师关注的小马在第一周虽然很努力,但他的表现在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现象,所以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关注,毫无成就感的他变得有些气馁,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

2.家庭环境变化,关注减少引起心理不适

小马的妹妹出生后,家人对小马的关注度明显降低了。当小马转入新的学校后,新的学习环境让小马充满了压力,再加上家庭环境变化的压力,小马的心情很低落,却找不到疏解情绪的途径。因此,小马开始表现出种种异常的行为。

(二)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笔者和小马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她细数了小马的种种状况,如早上因为身体不适迟到、在上课时突然呕吐、下课和同学打架、无法完成作业等。

其次,笔者向小马的父母了解了家庭情况,小马的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对小马在学校的表现感到担忧。她认为小马虽然在家里话不多,喜欢待在房间画画,但总体的表现还是正常的,唯一让她烦恼的是小马早上一上学就出现头疼、肚子疼、呕吐、吃不下早餐等症状。爸爸则表示小马原来爱笑爱闹,现在安静了很多,在他看来,孩子不吃早餐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头疼、呕吐可能是吃坏肚子了。小马的爸爸妈妈都表示,愿意配合教师,帮助小马解决问题。

最后,笔者和小马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小马话很少,但他还是很有礼貌地向笔者问好,并回答了笔者的提问。在被问到最喜欢的科目时,他的情绪有所波动,表示自己最喜欢数学。其他时间,小马都很少发言,他不断把沙盘里的沙子抓起、放下,一直到谈话结束。

(三)三方合作,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总体了解小马的大体情况后,笔者和小马的家长、班主任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决定通过家校合作,从三方面解决小马的问题。

1.重回家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妈妈的怀抱——重建安全感。妈妈每天会花半小时的时间陪伴小马,和小马共同完成中文绘本阅读任务,听小马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和他的感受。妈妈在这个时间段内会用小马喜欢的方式陪伴他,不会说教,也不会批评他。这种方式能让小马感觉到妈妈对他的关爱和支持。

哥哥的使命——培养责任感。妈妈会每天引导小马照顾妹妹,培养他的责任感,比如给妹妹换尿不湿;在妹妹哭时,抱抱她,哄哄她;给妹妹唱歌、读故事;等等。

爸爸的回归——释放焦虑感。爸爸会带领小马出去骑马、游泳,帮助他在运动中找到成就感。在休息日,一家人会出去旅行,一起享受家庭的快乐时光。

2.认可班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秘密盒子——给情绪一个安置的地方。笔者找到小马,送给他一个精致、带锁的盒子,并告诉他,这是一个保密盒,如果有什么秘密,都可以藏到里面,如果有一天他愿意向别人分享秘密了,可以找笔者、家人或同伴一起分享。

安静的凳子——给情绪一个稳定的机会。班主任在教室放绿植的角落放置了一个小板凳,当小马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后,可以到角落的凳子上坐着反思,让情绪先稳定下来。等小马的情绪稳定后,班主任再来处理问题。

专享时光——给情绪一个安抚的时间。班主任给小马设置了一个专属时间,在每天吃完午饭后,小马可以享受他的专属时光。他可以选择到办公室和班主任谈谈心,或给教师讲讲他感兴趣的奥数题目等。

特别通道——給情绪一个宣泄的路径。小马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在所有科目里,他最喜欢的是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和他约定,会给他开启一条“特别通道”。如果他在上课时想发言,只要比出“OK”的手势,数学教师就会给他发言的机会。

3.心理辅导:润物细无声。问题呈现阶段——第一、第二次沙盘游戏。这个过程是小马与笔者建立关系的阶段。在第一次沙盘游戏中,小马一直安静地站着,观察架子上的模具。笔者提示他可以玩沙子后,他不断把沙子堆成沙堆,再抚平。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很慢、很温柔。当笔者试着和他沟通时,他很少做出回应。

笔者认为,小马反复把沙子堆砌起来又推平的过程,似乎是在轻柔地抚摸自己,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虽然他没有摆放任何沙具,但他不断抚沙的过程反映出他的内心逐渐变得柔软。

从对抗到接纳阶段——第三、第四、第五次沙盘游戏。第三次沙盘游戏时,小马在笔者的指导下拿起沙具开始创作,尽管话语还是很少,但他对笔者说:“这个叫做‘大战场(见图1,见下页)。坏人将小孩子抓起来了,这时,需要好人去把坏人消灭。”笔者问他:“那你在哪里呢?”他笑了笑,不说话了,接着就用手不断在沙子上画圈圈。

到第五次沙盘游戏时,小马心情很好,一进门就笑着和笔者打招呼:“老师好!”接着说:“我今天数学考了98分,数学老师奖励我一块巧克力。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一个玩具汽车,看,我要把它放在沙盘上面。”在摆放沙具的过程中,笔者问他:“你在沙盘的哪里啊?”他拿起汽车说:“我在开汽车啊。爸爸说,暑假全家一起去格鲁吉亚玩。可妹妹还不会走路,所以我想开着汽车带着妹妹一起去。”

笔者感受到,通过前几次沙盘游戏,小马逐渐开始放松自己。从最初混乱的“大战场”到第五次沙盘游戏的“出发啦”(见图2),他变得更加具有活力。第五次沙盘游戏时,小马自己带来了玩具汽车,这象征着他的进步和自我意识的成长。这次心理辅导结束后,据他的妈妈反映,小马现在已经能正常吃早餐了,偶尔有头晕的现象,但没有再呕吐过。

自愈成长阶段——结束沙盘。第六次沙盘游戏时,小马种了很多树,树下站了6个不同的人。他先把一些晶莹的石头埋在了沙子下面,笔者问他:“你在沙子下面放了什么呀?”他回答道:“好多宝藏。”接着,小马将一辆绿色的坦克开到树的旁边,并和树下的人一起挖出了宝藏。最后,他开心地大叫“宝藏被我们挖出来啦!”他拿着其中一块“宝石”送给了笔者,并笑着说:“看,这是大宝石哦,送给你。”

笔者感受到,在第六次沙盘游戏中,小马觉得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宝藏”,也许是支持他的力量,也许是父母的拥抱,也许是哥哥的责任,也许是教师的肯定,也许是同伴的安慰,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觉醒。

(四)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心理沙盘游戏是运用了心理映射技术的一种心理治疗游戏。心理沙盘游比较适合儿童,因为儿童对沙具的象征意义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们能在游戏中找到外在和内在的平衡。在笔者的陪伴下,小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焦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他的心灵能进行自我调节,也就是“自性”。而这种“自性”并不会随着心理辅导的结束而停滞,而是会像一粒种子,随着儿童的成长不断生长,在他今后的生活中产生持续的影响。

三、总结与反思

当儿童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时,儿童必然会产生对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笔者认为,在适应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儿童充分的亲情支持,教師要足够敏锐,能够捕捉到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提供帮助。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应该随时做好准备,时刻关注并充分理解儿童,因为儿童只有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才能向着更好、更成熟的方向发展。针对这次小马出现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共同努力,让小马变回了之前阳光积极的样子。笔者认为,不管儿童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家长和教师能耐心倾听,细心观察,潜心教育,每一名儿童都会带着自己的力量,向阳而生。

(作者单位:1.迪拜中国学校;2.杭州市启源中学)

猜你喜欢

沙盘小马笔者
沙盘游戏
老师,别走……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骄傲的小马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马快快跑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