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探析

2022-05-30王杰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王杰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儿童教育学家克莱珀在《在游戏中成长》一书中说到:“游戏是儿童长期的工作,是儿童发展自己的头脑和肌肉,发现自我和自己能力的方法。”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在历史潮流的变迁中曲折发展,从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发布到201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修改,无不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儿童的关注以及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途径,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游戏活动。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人们逐渐发现游戏在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意识到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文围绕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展开探讨,以期提高教师对游戏的重视程度,使幼儿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游戏的定义

要想考察游戏在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应当给游戏下定义。有学者曾提出,给游戏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游戏的定义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各个定义者对游戏的理解。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幼儿通过游戏能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和认知经验。有的学者则认为游戏是一种由内驱力所策动的、快乐的活动,幼儿必须积极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二、幼儿园游戏的类型

第一类幼儿游戏是受到广泛重视的幼儿自主性游戏,如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種游戏;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物品,如泥、沙、雪、积木、插塑、金属片等,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构造的一种游戏。尊重儿童的游戏天性,使幼儿产生丰富快乐的游戏体验,在游戏中获得自然整合的学习发展,是自主性游戏关注的重点。

第二类幼儿游戏被称为“有目的游戏”,又被称为“进化的游戏工作”。有目的游戏具有更加清晰的教育目标,针对幼儿某个领域的发展要求,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幼儿学习。比如,很多幼儿园在班级设有益智区、科学区等活动区域,以供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由寻找同伴,自由开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阶段是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比如,体育游戏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等,进而增强其身体素质。同时,游戏对于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处于活跃状态,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不同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不同身体部位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比如,“拍球”和“跳格子”可以增强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动作技术水平。再如,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邀请一名勇敢的幼儿扮演“母鸡”,让一名活泼好动的幼儿扮演“老鹰”,其他幼儿则扮演“小鸡”。在游戏过程中,“母鸡”要保护“小鸡”不被捉到,而“老鹰”要不停地追赶“小鸡”和“母鸡”,幼儿需要来回奔跑,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躲闪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四、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语言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能力是幼儿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幼儿需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合作共同达成游戏目标。因此,教师可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娃娃家”的游戏,并创建相应的情境。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孩子”态度不好时,同伴可以提出建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我的妈妈说话都是很轻、很温柔的。”这时,扮演“妈妈”的幼儿需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按照“妈妈”的语气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在这类活动中,幼儿通过和同伴的语言交流,能够进一步增强语言能力。

五、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教育包含很多生活性的常识,这些知识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单纯的说教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且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感到厌烦。因此,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增长知识经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指南》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发展起来的。游戏存在于幼儿的成长过程,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学者帕顿将幼儿的游戏分为以下六种(见表1):偶然行为、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经历了从个体独自游戏到集体合作游戏的过程,这种转变为幼儿提供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六、游戏可以培养幼儿道德品质

幼儿的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思想观念还未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鼓励跌倒的幼儿自己站起来,或是让其他幼儿帮忙搀扶,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形成不怕困难、助人为乐等良好的品质。

首先,幼儿能够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学会不同的道德行为。当幼儿扮演一个人物时,他们会按照所扮演人物的规范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像“警察”“老师”一样,实施游戏角色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例如遵守规章制度等。在与同伴的互动、协作中,幼儿可以学会分享、谦让和互助,增强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最后,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在游戏中,幼儿必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遵守游戏规则,以达成游戏目标,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改正幼儿的不当行为。

七、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行进过程看,具有“情绪情感不稳定、情感比较外露、情绪容易冲动”的特点。教师应创造丰富适宜的认知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以促进其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在刚进入幼儿园时,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对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游戏活动,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另外,因为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

八、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玩法,让幼儿独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需要分辨积木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性,对积木进行排序和分类,这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积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其掌握平衡、组合等概念。同时,幼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搭建出不同的作品,这有助于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又如,在智力游戲“请把数字找出来”中,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口令,如直接说出数字“请把数字5找出来”,或是间接说出数字“请把所有红色的数字找出来”,幼儿要依据教师的口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反应,这能够锻炼幼儿反应的敏锐性和灵活性,让幼儿在“玩中学”。

总之,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观察者、指导者的作用,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幼儿针对性的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同时,从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来看,教师可以关注幼儿在智力、社会性发展、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后续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认识到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创新、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