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大数据时代需要重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2022-05-30李明慧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深刻影响。课程是育人的基础,大数据时代下,海量、实时财务数据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来改进财务工作。因此,重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成为应然需要,而“財务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数智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传统财务管理向智能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已成定势,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影响,而具备数字思维、金融思维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更受到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清华大学停招会计学本科专业、安徽大学停招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而浙江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开设智能财务专业,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课程纳入其中,以顺应智能财务转型需要。相较而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强,与行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受现代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成为必然。明确财务管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把握前瞻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各行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需求。

一、大数据时代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现代科技引发的商业模式变革,必然推动财务管理领域育人模式的转型,而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建设受到的影响最大。从学科特点来看,财务管理专业管理的对象为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智能财务作为大势所趋,对高校而言,需要从三方面来变革课程体系。

(一)商业模式转变,需要财务管理者具备数据思维

大数据背景下,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单位财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商业模式的转变,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广度、深度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需要依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来做出科学、周全的财务决策。如此一来,财务管理者需要引入数据思维,灵活掌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从海量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增加Python语言课程、数据挖掘等课程,以更好地胜任智能财务岗位。

(二)智能财务管理,需要重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

现代科技带动财务管理业务、方法的变革,特别是智能财务,需要从教材、实训等领域重构知识模块,体现智能财务学科属性。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复合性需要整合微观金融、宏观金融课程体系,拓宽选修课程范围。比如引入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软件工程等课程,打造智能财务。除此之外,优化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结构,比如浙江大学设置智能财务课程体系,包含《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管理与数据挖掘》《数据建模与数据可视化》《智能机器人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将企业财务管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课程实现交叉与整合。

二、当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重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当前,很多院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学科定位模糊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隶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而多数院校是在会计专业基础上拓展建立起财务管理专业的。由此,在学科专业定位上,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人才培养体系,都与会计学专业具有雷同性。同时,在学科建设上,财务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育人目标,学生在就业规划上往往与会计学专业形成岗位竞争。在职责分工上,会计学的工作内容集中于会计核算,主要解决企业在某一段时间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并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监督。财务管理的工作集中于对企业财务的预测、分析、决策职能,依靠会计岗位提供的财务数据,做好事前财务预测和计划,事中财务监督和控制,事后财务分析,掌握经营活动中各类财务信息的记录、汇总与管理,以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方法,帮助企业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二)课程缺乏前瞻性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相对固化,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课程内容上,会计学、金融学课程占比较大,而信息技术、数据库、财务软件等课程偏少。一些院校虽增加了信息技术类课程,但课程知识点、实践性不足,无法满足智能化财务管理岗位需要。很多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岗位后,对所学课程感到“无用”,甚至无法灵活适应不同的财务岗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的企业智能财务管理环境越来越多地发生了变化。如平台化商业模式,数据驱动跨界管理模式,对资金筹集、投放、使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未能顺应行业变革,亟须引入财务共享、大数据实操、财务数据挖掘与应用、机器学习等课程,以增强毕业生信息收集、数据处理能力。显然,面对海量、纷繁的财务数据,智能化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成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变革的关键点。

(三)实践性教学相对薄弱

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财务管理方法上灵活度更高。面对财务管理岗位,现有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很多院校偏重于对财务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实践性教学重视不足。如实践课时偏少,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缺乏对接,学生实践实习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师资占比少。在实训课程中,很多实践任务由理论课教师兼任,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同样,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但很多毕业生走向岗位后,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多与会计核算有关。如编制财务凭证,登记账簿等。对于资金筹集、投放与运营管理等工作涉猎少,无法胜任。实践环节薄弱降低了财务管理学生岗位适应力和综合实践力。

(四)课程体系与社会行业需求存在脱节

财务管理专业在育人目标上要深入对接社会、行业人才需求,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作为目标。但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比如当前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领域走向“无纸化”,而现有很多院校手工凭证的编制课程依然存在;更多的企业着手构建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引入具备信息化、智能化财务管理的技能人才,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大数据、智能财务等课程少,传统财务管理课程占比偏大。同时,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与产学研相结合,但很多院校的课程体系沿袭传统,与市场对接不深。财务管理领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要加大设置与之相关的职业道德、责任与岗位操守等课程,打造高素质、优秀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三、顺应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对商业经营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工作由线下转向线上,在这一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更要体现大数据特色,着重从三方面来确立课程优化思路。

(一)对专业基础课、主干课进行适当增减

顺应大数据时代需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要从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入手,做好增减调整。比如在专业基础课程群中,要增加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财务软件应用、Python语言等课程。在主干课程群中,建议引入财务综合案例分析、证券投资分析、信用管理等投融资课程。从课程结构来看,这一调整便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围绕财务智能化发展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科广度,更有助于财务管理学生胜任未来职业岗位。

(二)完善与专业主干课程相关联的选修课程体系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中,专业主干课程的丰富,需要加大选修课程,以更好地弥补和延伸主干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修满相应学分基础上,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契合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便于对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更多课程选择的自主空间。随着财务智能化、数智财务趋势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能够对接智能财务发展实际,通过增删更多的选修课程,拓深财务管理学科知识面,比如对财务共享管理、财务建模、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等选修课,为打造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三)构建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

针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课程占比要加大,要强化学生学科实践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财务管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多种实践技能,建议立足财务管理专业实际,引入多层次实践课程。如基于单项财务项目实训课程,基于综合财务项目实训课程,也可以引入会计模拟实验课程、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基于案例、大数据的财务案例分析课程。同时,要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如引入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竞赛活动,引入创新创業实践大赛活动,引入注册会计师考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岗位。另外,加强校外实践与实习,建议每学年都要增加校外实践,走访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拓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能够参与实战,获得专业锻炼。

四、财务管理专业顺应大数据时代课程重构实施举措

大数据时代下,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需要做到顶层设计、周密部署、全面整合,确保课程体系的动态性、系统性、科学性。立足学科育人目标,从课程实用性、前瞻性上优化相关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获得,提升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开拓创新能力。

(一)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创建优质专业课程群

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重构要注重产教融合,通过与财务软件企业、债券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培训及事务所等机构合作,全面整合不同企业先进的案例资源充实专业课程群。建议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基于MOOC、SPOC平台的教学资源库,体现智能财务管理特色。广大师生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二)引入财务管理信息化、国际化教育模式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走向了信息化之路。高校财务管理课程重构要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方法作为重点。建议在课程群中增加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与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等课程。如数据库设计、Excel应用、数据挖掘等课程,让学生既懂财务,又懂计算机,还擅长软件开发与应用,成为真正的全面手。同时,财务管理领域要对接国际化教育。国际商务交流日趋频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国际化接轨成为趋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重构要积极引入国际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课程内容。如双语课程、海外优秀财务管理教材等等,增强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与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引入“三商五能”教育,延伸“课证融合”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要兼顾学生个性和全面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一方面将智商、情商、灵商衔接起来,实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沟通力、管理执行力、职业适应力、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另一方面立足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对照能力目标,细化课程模块,提升学生应用型实践能力。同时,围绕“课证融合”,鼓励更多学生获取“多证书”,提高职业证书含金量。如参加会计师、注册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师、理财规划师、资产评估师等考试,提升自我职业胜任力。

大数据时代,在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中,还要加强组建实践师资团队,引入优秀的专业师资人才,重视财务管理实践课程教学。明确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育人目标,关注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融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创新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李明慧,本科,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专业:高职教育教学、财务管理、创新创业、税收管理。)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
长城叙事的重构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