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小学语文“双减”教学

2022-05-30邢年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减微课小学生

邢年英

“双减”政策旨在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与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以健康的状态及方式开展学习,使其各项潜能得以有效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需结合小学生学习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树立以快乐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双减”教学,使“双减”政策真正有效地实现其价值意义。

为提高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师需建立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打造更具趣味性、多元化的“双减”课堂,将“双减”政策贯彻落实,推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小学语文“双减”教学实施原则

(一)把握教学趣味性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以学生轻松、减压为主要改善目标。而学习的过程本身具备一定的学业压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轻松感,教师在教学开展期间,需要把握好趣味性原则,以趣味作为课堂的调节剂,将小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充分激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将课堂教学中原本沉闷、枯燥的学习状态加以调节。这样在兴趣使然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够倍感轻松,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同时,将快乐成长作为核心,旨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快乐情绪,而趣味教学则能够将学生的情绪调向积极快乐的方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落实“双减”教学时,应把握好趣味性教学原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轻松的教学氛围是落实“双减”政策及快乐成长理念的重要因素,旨在以环境、人际交往等方式,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无形的学习压力及负担予以改善,为学生创造适应其发展的学习空间及教学氛围,让其能够在轻松氛围下大胆思考、发言、想象与创新,实现潜能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把握好环境及人际交往两个方面的教学管理。首先,在环境因素上主要在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环境相关影响因素,比如在教学时要发挥多媒体作用,结合小学生的喜好,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应用动画、图像等元素展开教学。其次,在人际交往因素上,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包括相處方式、沟通与交流等方面。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充分尊重学生,并把握好沟通技巧,使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充分表达、表现自己。这样教师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并对教学活动做出调整。同时,学生在大胆表达中,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三)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实施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显著,在满足快乐成长理念及“双减”政策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以满足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长期保持新鲜感,能够维系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实现快乐成长,满足“双减”政策核心要求。同时,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采用,还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引领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亦能够发展其综合素养,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同一教学手段的普及应用,而应以目标教学为主,开设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科学性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快乐成长背景下,小学语文“双减”教学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课堂,激活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教师科学把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汲取知识。在趣味原则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堂学习环节,教师则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对应的情境课堂,借助情境氛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充满兴趣地投入至情境当中,从而在情境中有效思考,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课中,这篇文章对小学生而言不具较强的可读性,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此创设情境,以情境带动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比如教师可制作趣味动画,以动画的形式将纸的发明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在历史长河中的应用体现。期间,教师还可搭配真实的图片材料,在播放动画的同时,为学生展示相应图片,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人们书写所用的载体,以及纸在发明过程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学生常见的书写纸之外的牛皮纸、卡纸、宣纸以及各类包装用纸、工业用纸及生活用纸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则能够被充分吸引,从而提高课文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设计游戏活动,深化学习效果

以快乐为核心的“双减”教学应充分把握“快乐”这一元素。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喜好,游戏是其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普遍喜爱的生活方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适时设计组织游戏活动,借助游戏活动深化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蝙蝠和雷达》一文时,为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文章的内容,从中了解到蝙蝠与雷达的相同及区别,使其能够在此基础上迁移延伸,如能够类比飞机与小鸟、游泳与鱼等,教师则可设计“打地鼠”游戏——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大组,并由各组内部抽签选择的方式,安排5-8人依序作为“土拨鼠”,由对方通过对应回答的方式“打地鼠”。比如A组提出“蝙蝠飞行的时间”,则由B组其中一个成员快速回答“夜晚”等。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升级游戏,由一组说动物,另一组则需在限制的时间内思考与之相似的生活现象或生活事物,如当A组说“小鸟”,B组则可说“飞机”等。这样,既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亦能够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运转,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组织小组合作,促进综合素养

合作的学习方式既是当前教学方式的创新,亦是对学习活动形式的丰富。通过学生相互合作,使其能够在小范围内更加轻松地相互交流、大胆发言,在分享与合作中打开思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整体的视角而言,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与培养效果,包括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合作能力以及实践动手、组织策划等等,因而教师在开展“双减”教学时,亦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切实贯彻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教师则可组织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①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文章的具体脉络,包括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等内容,要求体现出文章的核心内容;②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雨来的‘小英雄特点?③请给各个部分列出对应小标题,总结并陈述各部分内容;④文中描写了乡河景色,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色,它的作用是什么?⑤你眼中的雨来是什么样的人?与同伴分享交流。”等。这样,在任务指引下,学生则能够在小组中更具目标、且轻松地展开自主学习与讨论,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从而实现素养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适时拓展知识,完善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在新课标要求下,为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够达成阶段性学习效果,教师还需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展开知识拓展,借助拓展性知识内容,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拓展其文化知识视野。同时,丰富的教学内容亦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从而更具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效实现快乐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巩固并拓展知识内容,切实实现“双减”教学。例如在五年级学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时,教师则可将文中提及的各类元素作为拓展的方向,如鸵鸟、猎豹、游隼、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喜好,融入如恐龙、赛车等内容,借此丰富学生的知识。期间,还可采用直观影像的效果,设计动画内容,以比赛的方式将速度的快慢直观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速度的认识,清晰了解文中对各类动物、事物及其速度的说明。此外,教师亦可调整拓展方向,如以“世界之最”为话题,还可为学生拓展其他内容,如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最高的山脉等,并以对比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多种河流、山脉,让其更好地了解其长度与高度。如此一来,在知识拓展中,学生的注意力则能够有效集中,使其能够更加轻松地汲取更多知识内容,使學习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五)应用现代科技,打造高效课堂

科学技术是体现当前教学活动有效性、先进性的关键。同时,科技手段的运用还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具兴趣地展开学习,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双减”教学中,教师需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微课技术等支持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迈向智慧、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微课教学为例,如在学习五年级《草船借箭》时,教师则可结合课文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包括如相关电影、动画情节的截取与制作;核心知识的介绍与讲解等。具体而言,教师在文章核心内容讲解时,可通过微课的播放,让学生观看动画情节内容,进而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微课中提及的相关问题,即需要由教师在微课制作时进行设计,学生能够边看边思考,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比如在播放诸葛亮带鲁肃坐船时,则可设计问题如“他们这是要干什么?你猜到诸葛亮的办法了吗?”等,这样学生则能够更具效果地进行观看学习,而非形式化地观看动画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对课文进行思考与分析。如此,在微课的作用下,课堂效率则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亦能够在微课呈现的丰富、趣味内容中,更加轻松、积极地学习,使课堂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六)科学设计作业,落实“双减”政策

作业设计是“双减”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两个方面,以教学活动为背景,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需把握好“双减”要求——减负提质、量少质高等,同时,还需满足快乐成长的理念,设计具有趣味性、多元化的作业内容。具体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依据练习目的以及课堂需要进行设计。比如在《金字塔》一文学习之后,教师则可设计“我是解说员”“跟着导游看世界”等主题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师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自主选择或随机选择其中一种,进而通过材料的阅读与整理,以“解说员”“导游”等的角色,给大家介绍相关地点。这样一来,学生则能够充分参与其中,亦能够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在整个作业实施环节,学生能够以高昂的情绪展开练习,有效突破了以往作业设计中的乏味感与枯燥感,使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做练习,从而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实现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真正落实“双减”政策。

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打造更具趣味、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同时,在快乐成长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亦能够达到最佳,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把握好快乐成长及“双减”政策实施下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创新创设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知识拓展、现代科技等多种手段,将“双减”教学贯彻落实,打造符合现代学生发展的高质量、以快乐成长为核心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潜能、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微课小学生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是小学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