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统领下的小学语文融合教学策略

2022-05-30左金娣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艇威尼斯课文

左金娣

2022版新课标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清晰表述,明确将“文化自信”“语言文字”“思维发展”及“审美创造”等纳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当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即我们常说的语用,是语文素养构建的前提,是四位一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同时,新课标从基础、发展与拓展等三个层面,设置了六大学习任务群,旨在将阅读、交流与表达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学语文课程读写融合的教学主张。唯有立足大单元教学理念,围绕读写教学展开整体设计,全局把握语言运用,整体推进读写教学,分项分层分步实施落实,方能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结合课堂实践,就上述话题展开讨论。

一、明确单元目标,梳理教学要点

单元统领下的融合教学,前提在于认真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发现单元教学重点,构建教学元素,为下一步整体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实际操作中,应综合单元主题、语言要素、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等多方面关系,统观整体方向,规整单元要点,筹划教学任务,生成教学目标。

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入选,即《威尼斯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等,分别从威尼斯、荷兰、埃及等世界文化名城介绍了各地的城市风光、田园景致、自然风景,体现对单元“世界各地”人文主题的编排契合。“语文园地”教学中以“我是小小讲解员”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习作教学的题目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上述种种均与“世界各地”单元主题紧密结合,通过展示世界风土人情,启发学生对多元文化学习的兴趣。

除了人文主题,本单元语文要素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强调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选文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感受其中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差异,提升阅读品鉴水平。如通过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感受作者笔下动静交融的水上名城风光意蕴;深入探究以动衬静下的荷兰《牧场之国》,感受异域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通过品味课文《金字塔》中的静态描写,思绪随之“浮动”,借助想象还原金字塔壮观秀美的景象。其二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意在通过对单元选文中动静描写的理解与感悟,融化为语言文字上的具体表达,借助读写融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上述教学研判与分析,使得我们在课程开始之前已经探得单元教学线索,理解教学编排意图,为下一步单元统领整体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二、分层教学设计,构设实施路径

梳整好单元教学内容,厘清单元整体教学任务之后,便进入到教学设计层面。如何将单元主题、语文要素、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将读写融合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成为考核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笔者以文本理解为切入点,以语言运用为结合点,围绕语文素养,融合单元目标,构设教学活动。

仍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入语文核心素养,体现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汉语母语学习、汲取外来先进文化、树立良好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的教学宗旨。本单元选文既包含对世界知名城市景观人文的介绍,又特设专题引导学生继承与发现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体现对“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贯彻。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要素,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任务设计(见表一):

上述设计中,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单元教学任务,从语言基础到文本理解、从文学鉴赏到语言应用,体现语文单元教学分层分项、逐级递进的教学关系。其中,如何结合文本、融合真实情境创设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任务的探究来融合对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等教学设计成为教学重点,也是单元统领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结合教学任务,谋划主题活动

結合单元教学设计,如下进入到整体教学的设计与规划当中。围绕分层教学设计路线,笔者针对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展开如下主题活动构建。

(一)活动导入,夯实语言基础

扫除生字生词障碍,通读文章,理解文义,是单元语文教学的开始,也是语言活动建构的前提与保障。实践中,笔者通过“我爱旅行”主题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字词,清除语言障碍,并通过课后习题演练,深入理解课文。具体做法为:在课堂组织学生围绕三篇课文,开展“三国旅行线”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连篇阅读,理解威尼斯、荷兰、埃及金字塔等三地风情地貌、文化背景,并在地图上标注其所处地理位置,形成旅行“导游路线”图,将文本知识转化为鲜活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过程中面临的生字及难懂词汇,可借助翻查工具字典等方式自我解决,也可围绕难懂难写字词展开专门讨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此活动引导下,学生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了整体上的认知,从三地之美、世界之大方面感受文化的包容与无穷魅力。更经由课文通读,激活了课文理解,掌握了生字生词,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展开做好铺垫。

(二)深入研读,品鉴语言之美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仅图一时热闹之快,而应扎根课堂,为整体教学目标服务。本单元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即要借助教学活动设计,深化学生对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感悟与理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提升品鉴能力。本单元选文《威尼斯的小艇》是“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互结合的典范,可结合课文,以“游走威尼斯,品赏动静美”为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设计。

1.动静结合,品小艇之妙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是针对小艇形态展开具体描述的章节段落。其中的语言表述,以动写静、动静交互,具有极强的文学感染力。在“游走威尼斯,品赏动静美”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圈画文中词句,在诵读“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时,感受文字的画面之感,辨析其中哪些词句给人安静祥和之感,哪些语句又给人跃动鲜活的动态之美。在学生朗读赏析中,可引导学生假想自己正在威尼斯街头,偶遇作者马克·吐温,与他一起探究水城威尼斯小艇形态之美,与他谈论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等。通过这样的品鉴活动设计,有助提升学生对小艇独特之美的感悟,加深对动静结合描写手法的理解。

2.动态刻画,感小艇之美

课文第4自然段通过对船夫驾驶技术的刻画,体现威尼斯小艇在水中灵活生动行驶的姿态,给人很强的现场体验感,引发读者跃跃欲试之威。在这段文字描述中,通篇采用了动态描写手法,如“操纵自如”“左拐右拐”“挤过去”“平稳地穿过”“急转弯”“非一般地倒退”等。结合第二自然段学习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圈画文中动态描写词句,想象其中画面,感悟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借助哪些动态描写展示文中船夫高超的驾驶技艺。

3.以动衬静,赏夜色之美

除了动静结合、动态刻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第6自然段描写了“戏院散场”“簇拥散开”“哗笑告别”之后,威尼斯水城“静寂笼罩”“沉沉入睡”的夜色之美。文中以动衬静的描写手法,将这座古老之城的建筑之美、历史之美、艇舶之美跃然纸上,让人印象深刻。鉴赏活动中,可融合课后练习4法国作家乔治·桑《威尼斯之夜》选文片段,组织学生展开对比阅读练习,通过课文“水面沉寂”与选文“水平如镜”对比、通过课文中“石头建筑”“古老桥梁”“大小船只”与选文中“运河边上”“石板路旁”“椴树顶上”等描写对比,体会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感受动静融合的表达效果之妙。

以上研读品鉴活动的设计,相互关联,互有承接,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递进关系。通过朗读、圈画、联想、对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情境教学环境。阅读品鉴中既突显了单篇范文的教学重点,又展示了单个文本与单元整体间的教学关系,教学目标内在关联,从不同角度体现对语文要素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贯彻。

四、单元迁移练笔,发展语用能力

在单元统领教学策略指导下,结合单元要素,通过鉴赏练习,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深化,语言品鉴能力得以提升,逐步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着重发展學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书面应用与练笔实践,扎实推进语文要素教学,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在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中,结合“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笔者以“中国之美”为活动主题,通过“搜寻”“书写”“展示”等具体情境营造,引导学生搜集练笔素材,融合单元要素,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活动内容包括:

(1)“发现中国”。引导学生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描述对象,通过网络、教材、工具书等方式,收集相关素材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归纳,提升学生对中华文明与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接下来生动描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写作”基础。

(2)“描绘中国”。引导学生从数量众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遴选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进行深入描写,写作过程中,可借鉴单元范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王国》《金字塔》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悠久灿烂之文化风采。

(3)“推介中国”。在课堂上模拟举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展览会”,借助多媒体,在班级投影幕布上播放世界文化遗产图像或音视频,每个学生都充当“小小解说员”,将自己的作品按“口语交际”中讲解要求进行改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珍视祖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通过这样层次渐进、真实有趣的课堂“写作”活动的构设,促使学生在探寻中集合创造灵感,在素材中积累写作资料,在模仿中领悟写作方法,在交际中体验习作乐趣。

综上所述,基于单元整体建构语文课堂具有全要素教学等显著特征。单元统领下的小学语文融合教学策略既包含对核心素养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又涵盖对单元要素的系统梳理与规划。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被嵌入学习全过程,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夯实语文语用基础,提升语文情感态度等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本文结合实践,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为例,将单元要素化为训练目标,通过语言情境与主题活动创设,将单元学习任务以链式结构逐级呈现,有序推进。通过明确单元目标、梳理教学要点,分层教学设计、构设实施路径,结合教学路径、谋划主题活动,单元迁移练笔、发展语用能力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在语言感知与活动体验、阅读鉴赏与素养建构、能力培养与思维拓展中通融共生,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小艇威尼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池上
寻常威尼斯(节选)
背课文的小偷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威尼斯
背课文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母船带航速收放小艇实施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