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探究

2022-05-30王卉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电商平台金融业务供应链

王卉

摘 要: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四个发展阶段。以京东为例,分析了电商平台供应链的构建、金融服务业务的形成、发展,直到最终跳出电商平台供应链的框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务范围等一系列的金融盈利模式,供参考。

关键词: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京东集团

引言:“供应链”的概念脱胎于“经济链”,其中经过了“价值链”的阶段,最终被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重点关注原材料采购、中间生产环节,最终经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均是“供应-生产-销售-购买功能网链”中的一个环节。当传统的线下实体经营模式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开始被电商平台夺走之后,电商平台必然也会形成专属的供应链,而这种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的电商平台供应链的金融盈利模式及复杂的供应环节设置均具有很大的分析价值。

一、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的历史进程及研究现状

1.供应链金融的四个发展阶段

“供应链”的概念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但“供应链”在消费市场诞生之日起便切实存在。这是因为消费市场由买家和卖家组成,而卖家售卖的商品需要通过各种原材料生产加工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消费市场陷入无序化的混乱状态,不符合社会整体追求的和谐状态。

(1) 早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一般被视为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也是供应链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内,由于信息化技术尚不成熟,整条供应链中的多个环节均有可能出现极大的信息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混乱和无序。不仅如此,很多金融机构甚至无法对供应链中的某些参与企业的信息真实性予以保证,使得很多企业、组织、个人“浑水摸鱼”,在相对混乱的市场供应链环境下赚得盆满钵满。比如人们熟知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实际上是商品供应链中的“末端销售商”,他们从上游供货商处收购商品后,利用消费者不清楚商品制造原材料及其他成本的“信息差”,对原本售价可能十分低廉的商品进行加价,在售卖给消费者的过程中赚得的利益可能远远高于商品的生产商以及原材料供货商。总体而言,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消费市场的多条供应链之中充满了“隐瞒性”,由此形成的消费市场相对病态,消费者往往会花费远远超过商品制造成本的价格,但赚取最多利润的却是掌握信息差的“中间商”。

(2) 在市场逐渐成熟、有序且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健全之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漏洞逐渐减少。此即为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为:掌握“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且消费市场中“经营者”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比如商品的生产商、销售商(包含代理加盟等)若要参与市场经营,必须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审核力度相较于第一阶段大幅度提升)。不仅如此,银行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权之后,直接与商家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这些企业的经营记录、业务往来款项信息都掌握在银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手中,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可靠程度切实得到了提升。但各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各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尽管供应链金融模式整体呈现出“提升”的趋势,但具体效果并不绝对。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电脑、手机等设备完成了智能化的升级以及普及,基于“线上”的电商网购模式开始取代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销售模式,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受此影响,供应链金融模式同样从线下转向线上,就此形成了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相较于过去的线下供应链,电商平台供应链新增了电子商城(平台)、物流(商品配送)两个环节,与“金融”结合之后,三者协同发展。

(4) 现在及未来的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已经进一步融入了更多开放式的内容。比如第三方支付的渠道并不限于“一个平台一种线上支付方式”,而是“所有电商平台都要尽可能多地对接消费者常用的多种支付模式”。如果某些的电商平台只支持其自主开发运营的支付模式,将微信、支付宝、美团支付等已经具有庞大用户的支付模式摒弃在外,强行要求消费者更改消费习惯,那么这种电商平台几乎不可能持久。除了第三方支付模式外,“电商平台”中还增加了多项服务,即消费者除了常规进行网购之外,还可以在平台上搜索诸多其他商品或服务。以京东为例,该集团最早做网购平台,“京东商城”加盟模式已经为广大消费者熟知。除此之外,京东集团还组建了专属的物流配送团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商品下单、物流配送、权益保障服务。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重点分析。

2.针对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国内围绕盈利模式的研究相对有限,特别是针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数量更加稀少,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比如许华(2021)等人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认为,前人研究仅集中在“对电商平台及其企业内部资源特长进行挖掘,实时考量市场信息”等方面。之后对这些有限的统计项进行整合,得出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建立在“对自身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之后开展业务规划”之上,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笔者经过分析后认为,上述传统研究结论并没有考虑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的更多特性。簡单来说,很多研究人员直接将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销售模式代入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模式,对线上销售供应链中的新增事物、事项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基于此,需重点围绕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新事物、新动态进行客观分析,从而使相关结论更具说服力。

二、基于京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1.京东电商平台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脉络简析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自营综合B2C(Business To Customer)电商企业,京东现阶段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网购平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从京东商城下单之后,由于京东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建设有品牌连锁店,故可进行就近发货、调货,绝大多数商品“当日下单,次日送达”。不仅如此,京东商城的配送服务还十分贴心,基于消费者填写的送货地址,对附近连锁商城及仓储配送基地的存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甚至可以给出商品送达的具体时限,从完成下单开始,包括“通知出货”、“打包完成”、“分拣完成”、“车辆起运”、“配送员接货”、“开始配送”在内的多个配送环节,每进展至一个新的阶段,对应的信息都会在微信公号平台显示,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追踪商品配送的实时进展情况。总体而言,京东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与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另一家网购平台——阿里系旗下的淘宝网存在很大的差异。

淘宝网更像是一个专属平台,平台除了与卖家对接之外,还与物流配送企业对接,消费者在卖家开设的网店下单之后,卖家会为消费者提供可发快递的企业名单,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若消费者没有选择,则由卖家随机选择物流配送商发货。相对而言,顺丰是诸多快递中最被消费者认可的一家物流配送企业,而很多淘宝卖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在宣传文案及海报中重点标注“发顺丰快递”。淘宝网采用的“卖家-物流”双对接模式是一种十分“轻盈”的电商供应链盈利模式,广大卖家和物流企业若要选择“进驻”,平台直接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即可,而面向消费者时,很多信息直接转自卖家和物流企业,平台本身只负责出现利益纠纷时的调解工作,几乎能够实现稳赚不赔。

相较于淘宝平台,京东旗下的京东商城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集“仓储、物流、配送、管理”于一体。具体而言:第一,商家加盟模式。①与淘宝平台相似,商家可直接加盟平台,但并没有被标注“京东自营”等标识。消费者下单之后,商家可自行选择除了京东配送之外的其他物流配送企业发货。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小规模商家,只在一个地区建有实体店或仓储中心。②京东自营模式。一些商家会被标注成“京东旗舰店”。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大,在全国多地均建有连锁店和仓储中心,能够对消费者就近发货。不仅如此,这些商家以“网店加盟”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将很多其他的网上经营环节全部转移给京东,包括调货、装车、转运、配送全部由京东物流子公司完成。第二,物流企业管理。同样有两种模式。①与淘宝一样,包括“四通一丰”以及极兔等物流配送企业均可加盟,主要与小型卖家对接。②如上文所述,京东物流专门对接京东旗舰店,基于“就近发货”原则,力求在极短时间内将商品送抵消费者手中。

截至2021年3月,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共计七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均建有超大规模的库存物流中心,分别覆盖华北、华东、东南、东北、西北、华中、西南。在北京(华北)和武汉(华中)之间的在中原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两省)尽管没有选择城市建立库存物流中心,但一上一下两个库存物流中心完全能够实现对河南、河北两省消费者的“迅速配送”。除此之外,京东目前在全国建设的大型仓库已经近500个,总存储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平方米。

除了物流配送、电商平台之外,京东在2013年7月成立了京东金融集团,表明该企业的业务已经拓展到其他领域。时至今日,京东的电商平台共包括电子商城、技术平台、物流平台、金融平台,集团整体采用“信息互通,共同研发各类服务模式和产品”的发展模式。总体而言,无论是京东物流庞大的自检体系,还是京东电子商城掌握并能够广泛利用的商家资源,均能够支撑京东集团形成采购、销售等多个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其母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京东已经从单一的网购电商平台大跨步地迈入了全流程、广域性的金融业务拓展阶段、

2.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三个发展阶段

(1) 聚焦“银行与企业合作”的萌芽发展阶段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分“三步走”完成。首先便是萌芽阶段,主要金融业务集中在银行与企业合作方面。实际上,京东集团在该阶段扮演“中介”角色——降低融资价格,达到吸引供应商加盟的目的。与此同时,由于京东电商平台十分注重收集供应商、加盟商的信息,对很多经营资质良好但欠缺进一步发展壮大资金的企业了如指掌。以此为基础,京东集团为这些企业进行担保,帮助其向工、农、交、建四大行以及其他资质优越的大型银行申请资金。京东的高明之处在于,其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虽然基于“中介”性质完成“起家”,但并没有局限于中介的身份——仅充当中介赚取部分服务费(比如以京东电商平台作为担保,帮助有需求的加盟商卖家企业向银行贷款,加盟商企业成功获得贷款额度且贷款到账之后,京东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的整体利润空间较为有限,并且这种金融服务的面向对象存在很大的限制,只能针对资质良好、有一定规模的加盟商企业,规模较小的加盟企业以及个人用户几乎永远无法直接与银行对接。可参考支付宝旗下的花呗、借呗业务,面向企业、组织、个人提供不同额度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中的深层逻辑在于:个体寻求借款服务时,批款的额度虽然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且国家规定综合年化利率必须设置在一定范围之下,而蚂蚁花呗、借呗的综合年化利率一直处于接近国家最高合规线的水平,看似收益较少但乘以庞大的个体数量之后,这种本质是借款的“超前消费”金融产品收获的利益甚至高于向企业放贷。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京东集团认为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务。于是到了2012年年底,京东与工农交建四大行、中国银行等达成深度合作,累计从这些银行获得的融资授信业务总额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下,京东基于电商平台的多元供应链金融业务迅速开始扩张。如京东集团在2013年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显示:2013年全年,京东旗下的金融子公司面向社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及附属业务时,使用的成本金额不到1000万元人民币。但该年多项金融服务及服务业务获得的回报收入却高达3.44亿元人民币。扣除前些年的成本投入,该年的毛利率近98%,与2012年同比增长幅度超过95%。综合供应链金融业务初期发展结果,京东金融业务给出的成绩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京东对此有着直观且清晰的认识——在供应商数量逐渐增加、商业性质银行审批复杂程度逐渐增高、有关政策改变导致放贷速度变慢以及贷款额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的情况下,这种“银行与企业合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方式已经呈现出了弊端,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2) 注重“平台自营类金融业务”的逐步完善阶段

在明确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初级模式无法长远维持后,京东集团首先做出改变——自主开发平台自营类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代表性事件为:京东金融从2013年开始不再作为京东集团的一个项目,而是从中直接剥离,组建京东金融全资独立子公司,专门围绕自营类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进行完善。现阶段为广大个人用户及企业用户所熟知的京小贷、京保贝等金融服务产品便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逐渐酝酿而成。同样自此开始,京东金融几乎完全放弃了初始阶段的“中介”性质金融业务,而是依靠“京东集团”这张大名片,通过多种方式吸收资金之后,全部作为“自持资金”,之后面向京東电商平台供应链所有环节的加盟企业、个人卖家提供资金支持服务。以供应链最终端的买家为例。消费者若要在京东商城购买产品,一般可以经由两种方式实现。其一,在微信内搜索“京东商城小程序”,点击并跳转界面后,直接授权微信登录,之后进行下单即可。其二,从应用商城中搜索京东App,下载后可浏览包括京东商城、京东物流配送、京东金融等多个模块。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京东能够为其提供三大类选择:其一,常规购买。即用户的银行卡、支付平台余额充足时,可直接购买(包括支付宝花呗支付)。其二,分期购买。与花呗分期一样,是京东金融为一些被评估为“资质良好”的消费者用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分期账单会产生相应的利息,作为该项服务的收益。其三,贷款购买。与分期购买的性质相似,但功能更加强大。简单来说,分期购买模式下的“额度”只能用于在京东商城消费,不能提现;而贷款购买模式下,由“京东白条”等个人贷款业务负责对消费者的资质进行审核,之后批复一定的“额度”。消费者可以在额度范围内选择一定的金额进行“提现(将现金直接转移到银行卡之中,若逾期不还则相关信息会直接上传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该人的买房、买车等行为都会受到限制)”,之后如何支配完全由消费者自己决定。总体来看,这个阶段的京东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虽然更加完善,但由于金融业务的“上游信息供应链”是京东商城,导致能够吸引的、需求金融服务的用户数量依然较少。

(3) 启动“动产融资”的开放发展阶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盈利能力,京东决定在保持原有业务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容易发生金融风险(如用户无法及时还款而导致金融收益降低)的业务进行系统性审核。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进一步朝向银行化发展。其中的代表性改变为:银行为企业、个人用户提供贷款时,要求其必须以房产、车辆等进行抵押;如果发现被抵押物已经被抵押给其他机构,则不会通过审核。京东的做法类似,故在选择金融服务对象方面更加严谨。实际上,当京东推出的金融服务进入该阶段之后,对电商平台的依赖性已经开始减低——提供对象除了线上之外,还涉猎线下。在打破了电商平台这一“枷锁”之后,其金融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京东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京东的成功之路在于:第一,完成电商平台的建设,打造能够提供金融业务供应链的框架。第二,在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逐渐以平台为核心,伴随对外开放。第三,在内外部影响因素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悄然发生变化。第四,在发现电商平台已经成为限制金融业务发展的枷锁之后,在保留原有业务范围的情况下,在电商平台之外扩大业务范围,最终实现了供应链金融盈利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唐慧晴,程富.电商参与下基于市场权力结构差异的制造商定价及融资策略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9.(2022-04-28).

[2]郑慧萌.基于电商平台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及收益共享探讨[J].中国商论,2022(03):55-58.

[3]周航,谭远刚.SN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01):73-75.

[4]许华,刘小炎,袁从刚.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研究——以京东为例[J].时代经贸,2021,18(01):34-37.

[5]程龙宇.电商平台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6]王海于.电商平台式供应链金融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探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电商平台金融业务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试论电商平台主导的供应链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