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劳技小课题研究,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2022-05-30沈金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劳技探究性课题

沈金花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性特征。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从所学的劳动与技术书本知识与技能中,或者从生活实际劳动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探究是人们寻求信息和理解的一般过程,是一种以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小课题探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科学概念、获得研究能力和技能、提高对研究理解的多样化个人经历。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疑问、制定计划、收集事实和证据、测试和评估、表达和交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发现与劳动与技术课程相关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各种现象中的问题,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开展劳技小课题研究,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分为四步:确定选题范围,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和评价研究成果。

一、确定合适的劳技小课题选题范围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囊括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音乐、体育、艺术等多种学科知识。比如制作中国结这一内容,它可以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中国结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比如制作笔筒这一内容,它可以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在做好的笔筒上面进行艺术加工,使它更美观;甚至有些劳动与技术的课程可以与多门其他课程相关联,比如制作汽车模型这一内容,它既可以与数学学科关联,也可以与科学、物理等學科联系起来。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觉探索和不断锻炼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事物或探究性活动的心理动力,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劳技小课题的选题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劳技小课题。

小学阶段的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一般分为八个单元,低年级主要以劳动教育为主,中高年级主要以劳动技术为主,每个单元的内容基本属于不同的类别,每册书都是薄薄的一本,每个单元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大概用一到两个课时,中高年级基本以制作手工作品为主。因此,学生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学习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其实是根本无法满足探索欲望的。这时,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兴趣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可以选择以教材为依托的主题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制作丝网花这一课,教材只安排了一课时,教学一种丝网花的制作,学生在课堂上只学会了做一种花,那么如果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就可以以“丝网花”作为自主学习探究的劳技小课题,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去自主探索制作很多的丝网花作品,甚至是与丝网有关的其他手工作品。

除了利用劳动与技术教材选定劳技小课题,还可以用学生生活劳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劳技小课题,比如种植类的问题,木工类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劳技小课题的研究对象;也可以是在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劳技小课题。比如,在数学学科中,苏教版数学教材上出现的“动手做”内容,也可以作为劳技小课题选题的对象,比如自己动手制作数学学具,做一个圆规、一个量角器等等。但在选题的时候要注意小课题着眼于“小”,关注的是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细节,选择的劳技小课题要具有即时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教师也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确定劳技小课题的权利,然后教师再对学生选择的劳技小课题进行筛选,提出修改意见。

二、制定可行的劳技小课题研究计划

首先,学生要确定劳技小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这个劳技小课题的研究,你想要得到些什么?比如有学生选择了“丝网花”这个劳技小课题,那么目标就可以是让丝网花做得更美观、更牢固,以及学习更多品种的丝网花制作方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定目标,学生想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的内容就是劳技小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了目标,可以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理念、方法、模式,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探究性学习需要方式与方法,因此在选定劳技小课题后,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十分重要。

其次,学生要确定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方式。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程的核心,是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才能深刻体验成功、体验失望、体验合作、体验问题,才能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劳技小课题的实践研究可以是个人形式的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一般2到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分工合作,互相讨论,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在探究方式上更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劳技小课题的研究。

最后,学生要确定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时间。学生一般周一到周五白天需要上课,那么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时间需要安排在课后和周末时间。以个人形式的劳技小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时间安排上会比较自由,但是以小组合作形式的劳技小课题探究在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到组员们的时间,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会比较局限。因此,为了确保学生们的劳技小课题顺利开展,劳技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劳技小课题的研究。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教师可以适时地关注学生们的研究进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用微笑、赞许的眼神等进行确认,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三、实施劳技小课题的具体步骤

搜集整理资料是实施劳技小课题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开展劳技小课题探究,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本之外收集更多的资料。收集与劳技小课题相关资料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种课外书籍中收集,学生可以到书店或者是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有用的内容摘录下来,以便后面的探究;第二种是到网络中收集,在网上查找资料是最容易、最便捷的途径,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视频,可以专门准备一个优盘,把查找到的资料下载下来保存好;第三种方法是到生活中寻找,可以寻求身边的老师、同学和家长等人的帮助,以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有用的信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资料进行筛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动手实践是实施劳技小课题的第二步。动手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比如劳技教材中有一节课是制作相框,课本上是用硬纸板制作相框,有学生以制作相框为劳技小课题,目的是探究更多制作相框的方法以及用不同的材质制作更精美的相框。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照着书本、视频进行制作,甚至也有学生自主创新制作了独一无二的相框。在这样一个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是失败的经历。但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研究的成败,进而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写报告是实施劳技小课题的第三步。撰写报告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研究的目的、过程、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撰写报告也为接下来的成果交流做准备。撰写报告的过程是一个回顾反思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有学生以编织中国结为劳技小课题,在他撰写的报告中,他表明了研究的目的是编织出更多更美丽的中国结,他也收集了许多不同中国结的编织方法,有文字资料,也有视频资料,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他失败过,也成功过,但他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他有了这么一次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搜集资料,学会了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升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后可以去自主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评价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成果

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大多数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主要是以做出作品为主,往往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学生的成果。其实,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劳技小课题的探究需要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评价的内容不光要关注劳技小课题研究的成果,更主要的是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劳技小课题的研究态度、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都可以是教师评价的内容。教师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评价学生的成果,即使有的学生最后的成果不是特别成功,那么教师也应该以激励为主,从其他方面进行评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地评估、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和探究性学习。

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在学生劳技小课题研究结束后,交流展示成果的时候,评价要及时,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可以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在课堂中主要是口头评价,口头评价要注意评价的语言,评价要具体,鼓励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和积极研究;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评,互评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一起进步;还可以是自评,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劳技小课题研究成果,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进步,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評价的主体是学生。传统学习重视教师的教学,以教代学,重知识轻过程,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难以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评价,都要注意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等方面整体评价,评价的时候注意每个学生的感受,以评价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以激励表扬为主,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把学习当成乐趣,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国家,不可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并通过转变学习观念,加强劳技小课题的科学应用;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有效评估,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和整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渴望;放手实践,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劳技知识;教师做好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教师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等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劳技小课题研究为使学生自觉从事探究活动,自觉接受挑战,主动学习,教师在教授劳动技术时应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为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条件,运用多种形式的途径和方法,将枯燥的任务形象化和活化,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散性和联想性的思维,不断探究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劳技探究性课题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