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2-05-30张袁汇翼
张袁汇翼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实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开颅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1月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开颅术对比,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1--03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以舒张压及收缩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而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高血压造成机体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渗入机体脑实质所致的脑部受损,多发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出血形成的血肿会破坏患者基底节区,继而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诱发脑疝,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规开颅手术可有效清除病灶血肿,促使其脑部受损神经恢复,但该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并发多种并发症,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2]。而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究其效果,本研究采用临床对比实验,分析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开颅术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1月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纳入标准: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且出血位置为基底节区;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完善。排除标准:术前形成脑疝者;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患有严重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合并脑干出血、脑血管畸形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中线移位明显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6~82岁,平均62.58±5.16岁;高血压病程1~9年,平均5.26±2.13年;脑出血发病时间2~6h,平均3.26±1.06h;出血量26~48ml,平均36.54±2.65ml。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62.76±5.42岁;高血压病程1~8年,平均5.15±2.11年;脑出血发病时间2~7h,平均3.18±1.01h;出血量27~49ml,平均36.74±2.35ml。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兩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血压控制、颅内降压、抗感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操作方法: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依据患者血肿位置、大小及出血量等情况,在大脑皮层合适处作手术切口,骨瓣大小为9cm×10cm;剪开患者硬脑膜,手术入路为血肿最近大脑皮层处,行脑穿刺针确定血肿,切开皮质(3~4cm),沿着穿刺通道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出血点止血,以止血纱布覆盖电凝止血的出血点,减张缝合硬脑膜,最后进行硬脑膜修补术,依据患者实际脑组织肿胀程度决定是否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1.2.2 观察组 实施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操作方法:术前准备与对照组一致,采用CT检查定位患者血肿位置,开骨瓣进入颅腔,剪开硬脑膜后缓慢置入显微镜,然后在显微镜下经皮质切开皮层,逐层分离至血肿腔,借助显微镜彻底清除血肿,电凝止血,减少出血量。若患者有破入脑室情况,需在清理完血肿、止血后,在血肿腔内合理放置硅胶管引流,进行回纳骨瓣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血肿清除率。术后24h采用CT复查血肿情况,并与术前比较,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量-术后血肿量)/术前血肿量×100%。
(2)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癫痫及尿路感染。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将其分为优(1~2级,语言功能恢复正常,可自我完成基础体力劳动、工作,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良(3级,语言及智力功能有轻微障碍,部分生活可以自理)、差(4级,语言功能未恢复,智力障碍严重,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3个等级。优良率(%)=(优+良)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ADL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AD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相对的其生活及饮食习惯也随着改变,再加上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临床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提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而患者在受到激动、紧张及焦虑等因素刺激时,极易导致心、脑、肾等多处器官及组织发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3]。同时,高血压患者需接受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期间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脑出血是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对患者脑部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血肿易诱发占位性病变,从而形成半暗带,导致颅内压不断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3-4]。现临床常以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颅脑内的血肿,降低其颅内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但开颅手术存在创伤大、切口长、头皮与肌肉剥离的面积较大,以及肉眼很难确定出血点等劣势,严重影响患者预后[5]。
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部血管在破裂后,大部分患者可在30min内自动止血,但因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水肿严重,可造成颅内压升高,从而加重其临床症状,危及生命安全[6]。因此,早诊断、早治疗且及时清除患者脑水肿,减轻剩余血肿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尤为重要。而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在临床中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效果,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手术治疗措施,借助显微镜技术可有效确保患者脑腔每个方向都有充足的光线,有效发挥手术视野良好的优势,有利于医师更加清晰且直观的观察患者脑部各个组织结构及血管分布情况,有效避免过度拉扯脑部组织[7]。同时,该手术可有效降低血肿周围血块的强行抽吸力度,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避免患者脑部组织损伤加重,且手术选择的皮肤切口较小,可精准判断出患者出血点,彻底清除血凝块,明显区分血肿与周围脑组织的界限,有效发挥创伤小、操作快捷、出血量少等优势,有效达到改善患者脑部循环、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对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的积极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多,且并发症较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良好,表明经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中视野,帮助医师清晰地观察患者脑部组织与血管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脑部组织牵拉,且可准确确定出血点,快速止血,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发挥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且并发症较少,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开颅术治疗,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李家林,董海军,徐立霞.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9):118-119.
[2] 冯良应,钟元冠,林宗保.常规开颅与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8):213-215,219.
[3] 李洪涛.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21,27(35):51-53.
[4] 邹华秀,王建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显微镜下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0):54-56.
[5] 蔡丽梅.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9):197.
[6] 王锐,李向军.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5):103-105.
[7] 高峰.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5):91-93.
[8] 张建海,单毅华,李仁满.常规开颅对比钻孔引流及显微镜辅助小骨窗开颅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9-13.
[2022-02-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