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方的艺术

2022-05-30家弘SHERRY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2年11期
关键词:护肤品高浓度护肤

家弘 SHERRY

现今,千禧一代成为护肤品购买主力军,众多消费者深受“高浓为王”的潮流影响,更青睐单一高浓度、猛药级的产品,譬如含有10%烟酰胺、0.5-1%A醇、30%左旋维生素C等成分的產品。为追求更显著的效果,即便使用过程中肌肤感到强烈的灼热刺激,也会咬着牙用下去。但这真的是一条科学护肤之道吗?在继续执迷于高浓度之前,不如想想为什么各个护肤大厂没有顺应这一趋势,而是一些小众品牌掀起浓度“内卷”?难道大厂预算或技术不如小众品牌吗?显然不是,而是他们往往有着更完善的毒理学评估。在欧盟,有一套化妆品原料风险暴露评估计算法,其基于毒理学,从使用浓度、使用范围(暴露量)、使用频率以及经皮吸收等方面计算出已批准化妆品成分最终安全使用量。盲目使用高浓度,就不得不承担其背后可能的风险,能从皮肤上观察和感受到过敏现象都是幸运的,过敏停用,及时止损。而不呈现过敏反应的使用者,能在短时间内收到肤质变好的反馈,但不安全的成分可能会悄悄从毛细血管进入到全身,长此以往,恐有危害健康之虑。回归到产品面上,实力派配方师们都很清楚,好产品不是靠堆料来赢得掌声的,关键还在“配方技术”。

配方是什么?

那么,配方是什么?相比成分,无论是品牌宣传还是消费者认知,人们对配方的讨论少之又少。谈及这一现象,复旦大学无机化学博士陈亮解释道:“护肤品的配方是一个十分复杂并容纳了很多技术的聚合体,一般来说越是技术向的事物离消费者越远,品牌往往很难在市场化短频的沟通中,让每一个消费者获得关于配方的清晰认知,因此配方长久以来都不是主要宣传点。”

护肤品配方根据产品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Rinse off”(洗去型,比如洗面奶、卸妆油等产品)和“Leave on”(滞留型,比如水乳膏霜等产品)两种类型。而根据其成分中是存在单相(比如只有水相或者油相)还是多相(比如同时含有水相和油相)配方,可以分为“非乳化体系”(一般单相,不需要使用乳化剂)和“乳化体系”(一般多相,需要使用乳化剂使水油两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均一的乳液);“乳化体系”一般根据水相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又分为“油包水”(水在里面,油在外面,肤感较油腻)和“水包油”(水在外面,油在里面,肤感较清爽)。

左起:Baum多效精萃水 Baum净透洁面啫哩 Kiehl's金盏花爽肤水

好的配方对产品来说有多方面的加成作用,它能帮助产品拥有大 众喜欢的质地、舒适的涂抹感、有层次的肤感,同时保证安全无刺激,在使用后既有即时功效也具备长期功效。而护肤品配方技术的革新主要依赖于新原料、新的促渗技术和新的制剂技术,它们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升了产品的功效:新原料可以改善产品的肤感和功效;新的促渗技术可以在提升产品功效的同时减少产品刺激性;新的制剂技术可以让乳液粒径更小,即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成分app是护肤宝典吗?

成分app的诞生让消费者可以快速获取产品的成分信息,但单靠成分app来论断产品的安全与功效高低,并不是明智科学的选择。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简单地从成分角度来挑选产品,本身就是非常片面的。一切挑选都应从自身诉求出发,先审视自己皮肤存在的问题、护肤需求,了解自己的肤质,是否耐受,最后综合需求与肤质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也未必能够通过成分app选到对的产品。从app看到的成分信息并不全面,同一功效成分在不同产品的成分表里名称相同,但实际可能存在品质和浓度的差异,还有同种成分不同异构体的问题。比如很多人都熟悉的A醇,众所周知,维A醇是淡化皱纹一把好手,但A醇有不同构型,像原型视黄醇与视黄醇乙酸酯在app中就难以分辨:大家熟知的玻色因,有着四种构型,哪一种生物利用率最高,只有原厂欧莱雅才知道;抗敏成分如红没药醇也有两种构型,品牌使用的是昂贵的高效型或平价的低效型,这完全无法从app上获知。

近年流行“原料桶”护肤品一一主打性价比高,单价低,成分相对单一纯粹,“药效”却很猛。这样直接把原料“端上”桌的方式真的可取吗?其实“原料桶”型的鸡尾酒配方只是单纯地把活性成分用水和多元醇溶在一块,不存在任何专业的配方技术,也缺乏良好的肤感。打个比方,就像烧菜时只用热水把菜烫熟了,不添加任何调味剂,如同一道没滋没味又缺少烹饪技术的菜。而从科学护肤的角度来说,单一成分、高浓度也是不科学的。“当我们的皮肤出现问题时,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表面问题,仔细分析,往往都有很多深层连带问题的出现,要想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分析到深层的靶点原因,然后根据靶点原因来筛选功效成分,应对皮肤问题。所以,往往需要很多成分科学地复配在一起,才能完美、高效地解决问题。选择单一成分、高浓度的方式不仅非常片面,而且不精准,效果自然也就差强人意。”陈亮博士分析道。

争议成分vs必要结构

近几年某些成分因其可能的刺激性被打入冷宫,比如酒精、酸类、皂基、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这种状况往往是由于过度夸张营销造成的,并不科学。护肤品里的成分只要经中国药监局注册备案,在规定的浓度、规范要求下使用都是安全的。只是一部分人的肤质对某一成分可能会特别敏感,或是处于妊娠期等特定身体状态的人也需要规避使用某些成分,除此之外,对于健康的皮肤来说不需要刻意规避任何成分。

而且这些看似有风险性的成分,实际上在配方功效、结构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酒精,俨然成了众矢之的,至今普遍还认定酒精是导致过敏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对皮肤而言,酒精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溶剂,但由于其渗透力强且快,很容易触碰到神经末梢而发生刺辣感(尤其是屏障薄弱者),因而很容易与过敏划上等号,但这个刺痛感稍纵即逝,并不会造成持续性伤害。在护肤品配方中,有酒精的助攻,便于一些水不溶性成分顺利地溶解加入到配方中,如常见的水杨酸、4-丁基间苯二酚、丹皮酚以及各种植物萃取等,保障功效性。此外,酒精还具有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作用,加速护肤效果的呈现,日系护肤品常高浓度添加酒精,其目的主要在此。当然,大家对酒精的担心更多是怕造成皮肤角质蛋白变性,损伤屏障,我们用简单的数学思维来推理:涂抹类护肤品的单次使用量约0.5g,若含3%的酒精,其实际含量为0.015g,涂抹在皮肤上,一半挥发掉,剩余的也被多元醇保湿剂环绕着,基本无损角质蛋白。

再比如,酸类也是一类古老常见的护肤成分,在祛痘、加速角质代谢、细膩肌肤、收缩毛孔方面都拥有无法替代的极佳效果。另外,现在很多人很惧怕传统的防腐剂,比如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等,片面地认为它们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会更加青睐像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此类特性温和的非传统防腐剂,但其实传统的防腐剂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拥有十分充足的安全性和功效性的验证数据,只要规范使用,是非常安全的。反而是现在突然流行起来的一些替代性“非传统防腐剂”,由于其投入使用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可能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

美好护肤时代

当然,关于“平替”的讨论一直从未停息,人们希望能够以更经济、更具性价比的方式获得最奢华的护肤体验,那么大家千呼万唤的“平替”是否真的存在?好消息是,护肤品的配方技术壁垒不高,比起更“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成分,高奢护肤品未必拥有更独特高级的配方技艺。护肤产品本质上作为一种消费产品,在保证效果与满足实用性的同时,更需要保持它“美感”的特质。高奢护肤品正是从多维度将这种“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态度、先端科学研究的成果、智慧的凝结,以及能工巧匠们绝对实力的完美体现。

配方艺术在高奢品牌中往往体现在质地、香气、触感的设计巧思与独特体验上。比如,能带来独特质地、肤感的独家原料在大集团中十分常见,某个基础原料的自身特性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质地、肤感,别的原料很难模仿,这种配方也就难以“平替”。同时,高奢护肤品的护肤过程往往伴随愉悦的嗅觉体验,护肤品的香调也十分考验配方技艺,需要搭配不同极性的油脂和不同沸点的香料,香调在平价护肤品的制配中往往是易被忽视的细节。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今配方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陈亮博士介绍道:“功效护肤时代来临后,除了传统的配方打样工作外,配方师更会深度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根据洞察的靶点去筛选对应的功效成分,最后把这些功效成分融合进合适的配方体系中,以达到所期待的功效。总之,人人在意的护肤配方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神秘,当我们把配方里一些具象的、简单的东西抽离出来,比如成分、肤感、功效、料体外观等,通过去描述这些简单的特征,就能够对护肤品的配方有初步、抽象的理解和认知。”

无论是成分还是配方,都只是产品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铆,并不是全部。百分之百的平替产品是不存在的,一味盲目地追求“高浓度”或“贵妇级”也不可取。正如上文提到的,如何正确看待成分,从而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配方的艺术,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要弄清楚个人肤质与需求,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产品,才是拥有智慧美好的护肤旅程的开端。而在追求更美好的途中,不妨选择更“温和”成熟的产品,它们往往包含更逻辑严谨的配方艺术,在满足多样护肤需求的同时,也能保证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是当代消费者向研发者提出的长久挑战。

猜你喜欢

护肤品高浓度护肤
实话实说,护肤品有平替吗?
简婷婷:用爱打造“百年民族护肤品牌”
高浓度石化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实例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秋冬护肤赛雪白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打造植物护肤品,你得先懂中医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护肤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