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演进
2022-05-30陈欣颖
陈欣颖
摄影:Edward Steichen,美国版VOGUE 1925年1月刊
华丽登场
不论是在史料的记载里,还是在许多影视作品的刻画中,20世纪20年代都是最具戏剧张力的时期,社会仿佛一个折射着七彩光泽的泡影,为一切都蒙上一层迷幻的色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人们突然意识到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在战后重建的步伐里,及时行乐成为了主旋律。这种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脱下束缚的紧身胸衣,穿上行动自如的宽松连衣裙甚至裤装:剪掉卷曲茂密的长发,选择潇洒率性的波浪短发;摘下华贵的冠冕,用轻巧的发带发箍和羽毛头饰取而代之;她们在乐声悠扬的舞会里自在摇摆,相比以往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久违地释放着自我。
摄影:Edward Steichen,美国版VOGUE 1924年5月刊
摄影:Edward Steichen,美国版VOGUE 1925年1月刊
和服装一样,在20世纪前,珠宝世界尽管也十分耀眼璀璨,但在设计的创新层面,珠宝商们更多的是追随潮流范式而非开创先河。Cartier打破了这个传统,尤其是在抽象风格层面另辟蹊径,以铂金和钻石突显蝴蝶结、流苏等形象的古典气息,成就了世纪初的“花环风格”;更重要的,凭借着对“现代风格”的深刻理解,Cartier选择摆脱具象形态的束缚,大胆实验各种色彩和几何图案的组合,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在人们注视的目光中,激起惊喜的涟漪。
1925年,Cartier参加了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及现代工业博览会,见证并共同孕育了装饰艺术风潮的诞生。这股风潮在Edward Steichen的镜头下早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还原,如1924年5月刊中的一张照片所展示的,模特身穿彼时常见的宽松低腰线裙,佩戴多款来自Cartier的高级珠宝,既不喧宾夺主,又不容忽視。额间的头箍上点缀以一枚通透的绿宝石,周身的镂空效果如浮雕般精致繁复,但显得十分轻盈;手镯、戒指、衣间的钻石夹子上能清晰地看到色彩与形状的碰撞,超越时代的摩登气息呼之欲出。
从服装珠宝的风格演变,到历史影像中流露出的女性气质,都可以看到深受上流社会影响的那种雍容盛大正逐渐消退,忠于自我的松弛与率性悄然显现。当女性走入社会,开始摆脱性别依附的地位,自然拥有了更加自由的选择,这是一个拒绝被定义的开始,不论是风情万种,还是优雅端庄,多元的气息正萦绕于更多女性身旁。
优雅过渡
挥别摇曳生姿的爵士时代,离开人头攒动的咖啡公社,战争的再度到来令曾经闪烁着迷人光辉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当社会氛围急转直下,享乐成为奢求,体面与优雅也代替华丽和浪漫,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力所能及的至高追求。衣服上叮铃作响的流苏装饰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简约现代的新风貌。在物资配给紧张的状况下,面料大多样貌质朴,以纯色和格纹为主,但设计师仍以宽肩收腰的廓形在最大程度上凸显女性曼妙的身姿气质。
而提到这一时期的珠宝风格,有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一一贞·杜桑。她在1933年至1970年间任Cartier的创意总监,凭借着大胆果敢的设计语言被称为“猎豹女士”。见证了战争对人们意志的折磨和消耗,她渴望以无比鲜明的珠宝作品释放天性,并重新唤起对个性的追求,打造优雅但不单薄乏味的女性形象。贞·杜桑热爱丰富的色彩,从不吝啬将传统贵宝石与半宝石等材质混用,十分擅长勾画吸睛的夸张造型。她的设计往往有着磅礴的气势和灵动的姿态,与敢于突破常规的女性相得益彰。
1941年,富可敌国的阿斯特家族第六世之妻Ellen Astor在出席为妇女儿童募资的慈善晚会时,身着一袭星光点点的曳地纱裙,搭配Gartier的全套珠宝,即使是黑白照片也难掩夺目的光晕。而贞·杜桑的设计风格在Horst P.Horst摄于1955年的一张作品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模特Charlotte Payne身穿娇俏的粉色洋装,一抹浓郁的红唇给整体气质增添了一丝冷冽,而颈间极具存在感的红珊瑚项链则将美艳的气质烘托至高潮,缠绕于手腕的眼镜蛇造型手镯同样以红珊瑚、钻石和珍珠材质打造,生动的刻画为优雅注入叛逆与自我的气息,悄然为60年代的女性意识觉醒进行了铺垫。
摄影:Horst P.Horst,美国版VOGUE 1955年4月刊
摄影:Bert Stern,美国版VOGUE 1969年4月刊
自我宣言
如果说20年代的自由是世界大战和经济萧条中间的喘息,是黑暗来临前最后的狂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昙花一现,那么进入60年代,女性解放的步伐便不再如之前一般小心翼翼,而是踩着摇滚乐强烈的鼓点,从穿衣打扮到行为处事都诉说着明确的自我宣言。
1963年,美国作家Betty Friedan出版了一本名为《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的著作,书中戳破了家庭主妇幸福的泡影,大声质疑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被《纽约时报》评为“点燃了当代女权运动,并因此永久改写了美国等国家的社会结构”:同一时间的伦敦,年轻女孩们身穿Mary Quant的标志性迷你裙走上街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穿衣自由革命;而在巴黎,新女性主义的号角声越发响亮,平权的理念出现在文学、艺术、时装等各个领域的作品当中,意图冲破性别的束缚,迎来真正的解放。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女性寄情于文学和艺术,乐此不疲地吸收着前卫的思潮。相比达到外界的期许,她们更在意如何取悦自己。而她们最亲密的伙伴——时装和珠宝——也从身份地位的象征,转变成彰显个性的标志。彼时,高级珠宝的客户从传统的上流社会阶层逐渐过渡到文艺圈,与夺目的主石和精密的镶嵌等固有印象中的评判标准相比,风格化的设计更容易吸引女性的目光。突破常规的颜色、非传统的材質、具有现代气息的轮廓等,皆成为她们驻足欣赏的原因。
正如Cartier的形象、风格与传承总监Pierre Rainero曾在采访中描述的,“60年代末涌现了一种全新的氛围:一边是复杂和精致,一边是自在和随性,两者相互交织融合。”翻开60年代的VOGUE,我们可以看到著名摄影师Bert Stern拍摄的超模Verushka,一丝不苟的妆容发型,与来自Galitzine的丝质荷叶边睡衣所传递的慵懒气息形成鲜明对比,而手腕上的Cartier手镯更是加剧了这种有趣的冲突,手镯上幽碧的绿和深邃的蓝相互碰撞,令造型、画面和所凸显的女性气质都更加耐人寻味:同样是在Bert Stern的镜头下,1969年4月刊中,模特将头发缠绕于闪耀的手镯之上,与指尖造型夸张的戒指成为画面中不容忽视的亮点,这张照片的前卫气息在半世纪后的当下看来仍毫不褪色,无需华服的装点,恰到好处的珠宝点缀也可以成就女性最鲜明的自我。
摄影:Bert Stern,美国版VOGUE 1965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