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家具的“再”设计研究

2022-05-30郭卜尔

设计 2022年13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设计原则案例分析

郭卜尔

关键词:城市家具 公共车站 设计思维 设计原则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7-0086-03

引言

“设计思维”是一种管理复杂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许多台湾学者中也被译为“设计思考”。著名的心理学家诺曼,曾在他的《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设计七问,其中“可能替代的动作序列是什么?”也就是对已有设计产品的重新审视——再设计(re-design)。再设计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态度,对产品负责、对生活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对已有设计元素加以整合,这是一种优化与再创造的理念,使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人居环境和商业环境。

“‘RE—DESIGN是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对社会上有共同认知的物品进行的再设计,通过再设计人们可以感受到崭新的产品和设计概念。”[1]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起到连接环境—人—社会的功能,“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设计创造的产物,要能充分满足和适应作为‘人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谷歌就曾就全世界46个国家做过一份调查,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而韩国和新加坡分别是80%和85%;中国智能家居2021年第一季度市场跟踪报告显示,市场上智能家居設备的出货量为2.5亿台,同比增长21.1%,智能家具会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而变得更加普遍。我们发现随着人们需求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活用品都发生着整合创新,“城市家具”经历着时间的打磨,变成了容易被忽视的“经典”,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城市家具”的发展也一样要顺应时代变化,因此,城市家具需要“再设计”的思考。

一、“城市家具”发展研究

美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大师哈普林是首位提出“城市家具”概念的人。在城市家具概念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对其的称谓也不尽相同“美国将其称作‘urban street furniture,英国将其称作‘streetfurniture,日本称之为‘步行者道路上的家具、道的装置、街具。城市家具主要是指城市环境内的各种公共设施,这一概念的提出更容易表达其功能内涵。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家具概念的研究由近二十年开始流行,可分为初步发展阶段(1998 ~2006 年)、波动上升阶段(2007~2013 年)和稳步上升阶段(2014 ~2019 年),整体也成上升趋势。”[3]据知网2020年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城市家具”的研究依然趋势向上,涉及“城市家具”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城市街道家具、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景观、地域文化、人性化设计、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等,研究主要涉及到城市环境与人居生活各个领域。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5.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 %,比2010年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与前一个10年提高13.46个百分点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近十年间提升速度有所加快。”由此可知,城市人口居住群体数量的增加,需要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等都有与之匹配的提升,城市家具作为城市中连接人与空间关系的纽带,自然需要不断的设计思考,运用“再”设计的思维,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下,不断提升城市居住人群的满意程度,也为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树立形象。

随着阿瑟.梅尔夫提出的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Communit yCentral Design)理念的产生,作为公共空间承载者的城市家具设计,其重要程度也越来越被关注起来,“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提出,制造业转变升级脚步加快。制造业由‘浅绿转向‘深绿即由关注产品绿色化到实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转变。”[4] 城市家具作为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在公共空间中不仅要承载功能性,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力也不容小觑,如:城市家具的绿色设计、生态能源的科技创新设计等,运用“再”设计的设计思维,是研究城市家具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二、城市家具的“再”设计原则

设计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維方式,也是设计师的工具,更是一种行动,简单而言就是为生活创造方便,王受之先生曾讲过,设计的核心问题:1.培养会发现问题的设计师。2.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一般而言的问题主要集中要产品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也就是是否好用、易用,那如果再上升到更高级的问题,就是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是否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是否能具有文化内涵、是否能让使用者有认同感等。

设计思维是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中的主观意念,这与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态度有关。当工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和标准化时,人类的生活环境却发生了变化,“人在自己创造的事物面前失去了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被打破,而不得不面对标准化产品世界的冷漠。这时的人们更需要一种‘温情。”[5] 作为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城市家具的设计原则需要全方位的考量,首先其设计的核心是服务于大众群体,需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其次对于环境而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家具设计也是需要被设计师考虑的原则之一,除此之外,是否符合本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整体的统一性,这些都属于城市家具的设计原则。那么,如何通过“再”设计的设计思维去思考城市家具的设计呢?首先,“再”设计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解决问题的设计行为,同时我们也要把目光转向那些我们认为已经完成的设计,对它再次地进行设计。”[6],那么城市家具的“再”设计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

(一)人本“再”设计

重新审视目前已有的设施环境是否符合人性化准则。如“人本交通”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交通发展过程中对交通道路环境与行人之间的关系的反省,在以往的道路多是以车辆为主的设计模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老弱人群及需要被保护的人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道路从以车辆为主的设计思维,逐渐转变为以“行人”为主的设计思考,安全、便捷、友善的道路环境。1980年,美国设计师罗纳德.麦斯(Ronald L .Mace)提出“通用设计”,如图1,这不是一种特殊的设计风格,而是针对需求与环境,以一种易用的方式,让设计出的产品最大程度地能被每一个个体所使用。就是对于设施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再”思考。

(二)生态“再”设计

生态设计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从绿色设计的角度出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节能减排,减少资源的浪费情况,2.从商业角度出发考量,将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满足用户需求,并减少潜在的使用和责任风险,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将绿色设计的理念融合到城市家具的生态化“再”设计原则中,可以从“资源重新利用(Reuse)”“节能减排(Reduce)”“生态能源的创新(Resource)”3R原则出发,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家具生态化“再”设计原则的思考方向,这就要求设计师不再以产品外观为主导,转而以一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态度去研发产品,这种绿色环保的城市家具反映了现代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也是人类在情感上与自然融合的设计原则。

(三)文化“再”设计

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越来越被重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概念,既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加入文化符号、文化元素,通过解构、重组、提炼、迭代不断完善的方法来完成思想和情感的设计。城市家具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也是一座城市的外在表现,在标准化的城市家具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城市精神的一部分。

这种地域化“再”设计的思考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将文化符号的抽象化表现,不是简单的城市家具的外在表现,而是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其中,比如南方环境气候多阴雨潮湿,那么在材料的选择上就尽量避免木质材料等影响因素。“地域文化具有:模式化、符号化,且有规律可循,不同地域的文化模式不同,包括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礼仪习惯,以及不同的行为感知和思想意识。”[7] 将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家具设计的内部线索,运用“再设计”的设计思维,不断对地域文化进行抽象化提炼,在迭代过程中得到文化符号,并运用到相关“城市家具”的设计中,不仅有对地域文化的传播效应,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地区经济的作用。

(四)整体化“再”设计

整体化设计既是对问题的全局考量并进行的设计过程,可以根据问题的不断迭代产生可行性设计方案,并对用户需求和使用逻辑进行整体框架结构的设计。城市家具的整体化设计原则是基于系统化设计原则的“再”思考。这不仅是产品本身的外观上视觉效果的整体化,对于使用者而言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2003年,由美国智慧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负责人David Goldberg提出了“完整街道”的概念,如图2,即在街道增设行人和自行车道的设施,以满足选择不同交通工具出行的使用者,出行的人们无需担心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就可以安全、方便地在街道上步行、骑单车或者是驱车行驶。这就需要城市家具的设计师在现有的道路上进行“再”思考,完善其整体化设计。

三、城市家具的再设计——案例研究

(一)瑞典新型公交车站项目

公交车站是城市中非常普遍的“城市家具”,它几乎遍布在城市的大小道路之中,不同的城市,公交车站的样式也多种多样,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城市交通网中,公交车站存在着一个不变的功能就是供人们等候车辆,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再设计”的思维,将“等待公交车”变的更有吸引力呢?如图3,是瑞典研究所(RISE)RomboutFrieling实验室领导设计的一个新型公交车站的项目,在当地等候公交车要面临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暴风雪天气,虽然当地的公交车班次很快,间隔大约只需要5-10分钟,但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人们对乘坐公交车变得有兴趣,所以Rombout Frieling實验室创新设计的这个公交车站“Station of Being”就是通过乘客的等车痛点,一是在暴风天气下等待时间的不确定性,二是恶劣的天气使候车的人们感到不适的感觉,对当地的公交车站进行“再设计”。每当公交车快驶进站点时,就会触发屋顶上微妙的灯光还会发出声音,这里的每条街道的光和声音都不同,比如开往旧玻璃厂的公交车听起来像是碎玻璃的声音,这种设计可以让前往等车的乘客不用花大量不确定的时间在等待上,他们可以用声音和光来辨别所需车次是否将要到达,与此同时,这些悬挂物(吊舱)可以挡风,如图4,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等车的乘客提供舒适,同时不需要任何动力,通过转动吊舱,人们可以创造各种社交环境,或享受周围的自然环境——这一实用者痛点和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被旅行者清楚地表达出来,如图5。在这样的公交车站等车变得更加有趣。

(二)新加坡智能公交车站项目

位于新加坡的智能公交车站,如下图6,让枯燥的等车时间变得有意义。与传统的公交车站比起来,这个位于新加坡裕廊的车站不仅面积大有充足的供候车座位,还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公共空间,运用“再设计”的思维将公交车站这一公共空间变的更加智能,免费WIFI、可交互电子公告栏、充电设备、图书馆、画廊、自行车停放点、太阳能发电农场等功能元素集为一体,变成一个多功能空间,如图7,这里成为了连通新加坡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库:在这里的公共车站有供乘客阅读的读书角,乘客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还可以登录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官网下载电子书籍,这里还有电子公共信息栏,有各种各样的资讯信息,如:公共车辆的到达时间、周围环境路况及天气预报等。公共车站自带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信息栏的屏幕提供能源支持,就连公交站的垃圾桶都安装了感应器,能提醒清洁人员什么时候该清理垃圾。在这个公共空间使等车变得更有价值。

(三)日内瓦城市公园公交车站项目

1982年,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为卡塞尔文献展创作的《7000棵橡树》成为了艺术界的一个转折点。艺术家以非常简单的概念,成功地利用艺术语言和行动的力量,激活了自那以后不断增长的环境关注力。位于日内瓦的城市车站公园,如图8,由Jean Nouvel和Eric Maria设计的基础设施,是一个138棵橡树和数百棵其他植物组成的有机环境,人们可以坐在这片车站的任何角落或专门供人等候的“城市家具座椅”上,如图9,享受等待的时光,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个车站会形成越来越独特的生态系统,人、树、微生物、昆虫和其他植物和平共处,虽然人们只是匆匆的走进车站或换成下一班车,但正是这种缓慢的生长着的人与环境使这片土地更富有活力。这一城市公园车站不仅为人们提供便利还能活化周围的公共空间。

四、讨论

如上所述,通过这些不同城市公共车站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设计都发挥了“再设计”的设计思维及遵循着“再设计”原则,瑞典研究所设计的防风暴公车站遵循着人本再设计和生态再设计原则,通过观察乘客的乘车痛点之后,对车站进行改善,不仅解决等车的乘客在恶劣天下等车的痛苦,还将等车变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人们可以在车站的吊舱中休息、交流、玩耍还可以躲避因为当地的低温暴雪天气所带来的寒风;新加坡的智能公交车站则是整合了各种现代化资源,使其成为城市中的多功能空间,体现了人本再设计原则、整体化再设计原则,不仅使等待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还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收集数据资源的现实意义,车站变成了休闲娱乐的户外空间;位于日内瓦的车站公园则是处于生态再设计的考量,将自然环境与人作为重点,将简单的车站空间变成了一个小型公园,生态化的环境不仅为等候车辆的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也同样吸引着环境周围的人们进来此处休闲玩乐,并为此公共空间的长期生态化发展提供保障,使车站与周围的环境空间融为一体,不再是孤立的车站,人们可以自由出入这个“车站公园”不仅是为等车的人,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着悠闲环境上的享受。

公交车站作为城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城市家具”,看似简单的站台其实包含了系统化设计的概念,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公交车站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就目前而言普遍意义的公交车站都包含以下几点功能:1.候车2.躲避不利天气(雨雪、烈日)3.广告推广(公车站灯箱的产品推广海报)4.休息(公车站配备的休闲座椅),因此在公交车站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全方位系统化考量,运用“再设计”的设计思维从人性化、生态化、文化内涵和整体化去进行再设计是未来城市公交车站这一城市家具再设计的整体方向。

五、研究意义

城市家具的“再”设计就是将过去经典的城市家具进行再思考、再利用、再创造的过程,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加以整合,以优化和再造的理念,使城市中的各项设施更加完善。由此可见,对于城市家具的“再”设计是一种共同性的社会活动,这不仅要设计师的参与,公众的认同与参与也是尤其重要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等理念下,城市中的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再”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维,不仅可以使已有的产品不断完善,更加是设计师应该有的一种设计态度,以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社会责任感为设计的价值。城市家具连接着人与环境,是城市空间中的文化载体、功能载体,是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是需要被不断完善的产品,通过不断的设计“再”思考,从三个维度即:个人维度、环境维度、社会维度,根据人、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进而对产生出的新需求的满足,这是一个重复思考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迭代过程,这与服务设计中探索—发现—聚焦—设计类似。

“Re-Design”是一种对现有设计重新审视和思考的设计方式,尤其对于城市家具的“再设计”思考显的尤为重要,因为城市家具作为城市中的功能载体,是经过时间打磨、千锤百炼的成熟的设计产品,对于设计师而言是很难被重塑和超越的产品,但就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赋予城市家具产生新的设计概念是可以被重新思考的,设计概念是与产品共生的产物,相同功能的应用型产品也许在概念上会有着千差万别,所以,差异化的概念才能体现产品的创新型,这也是我们在“再设计”中需要注重的地方。所以,“再”設计的真正目的是在差异中发现设计的价值核心和设计意义,这也是设计责任的体现,不仅要为现在设计、未来设计也要为历史设计,也是对于随着时间的迁移与积淀,解决城市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设计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设计原则案例分析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