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2022-05-30柳国强
摘 要: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还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信息,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整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等能力。而只有在高阶思维的支持下,上述思维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就高中地理学习而言,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程度仍不足,其过于依赖教师,严重阻碍了自身深度思考、积极探究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自身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阶思维;深度学习;高中地理;培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基于高中地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度教学策略研究”(GS[2021]GHB108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柳国强(1982—),男,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
高阶思维能力主要指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和心智活动,包括简单的记忆、基础的信息检索和应用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于提升学生學习的自主性,促使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培养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现状
第一,学生缺乏足够的探究意识。高中地理知识多以综合性知识为主,学生除了需要明白题干的意思,还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制订合适的解决策略[1]。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难以找出已知和未知的关联,只能简单地依靠整合题目信息进行,阻碍了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阻碍转换信息、建立因果关系的能力发展等。第二,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决策能力。若想顺利解决地理学科的问题,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以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法。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难以创建解决地理问题的思路,且有的学生还会因为决策的错误,在解决方法的选择上浪费时间,降低了答题的速度。另外,部分学生在对地理事物的主次因素进行判断时,常常因不能进行清晰明了地进行对比而使得问题决策的速度降低。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深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要的事情是熟练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即记忆并理解地理基础知识。这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完全脱离理论低阶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毫无意义的。地理学科中,各个知识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它们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机整体[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把握原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不同参考材料为依据,进行知识的整合。
例如,“人口的变化”这一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最后以“对农民工现象的看法”这一探究问题作为结尾。而鲁教版的教材则是将人口与地理环境的问题放在一起,其知识点出现的顺序是“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人口的分布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并以“学会地理统计图”这一单元活动作为结尾。教材因版本不同,在一些基础概念的描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教学如果是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完全脱离的情况下开展的,则不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将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结合学生的生活讲解知识点,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其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才能为培养高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通过将发人深省的社会热点问题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进行宏观讨论,并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的剖析。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章为例,其中涉及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以社会热点话题——雾霾治理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山西水泥封堵村民炉灶”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雾霾产生的原因。而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围绕“如何预防并治理雾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上述教学方式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利用了社会热点话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夯实基础。
(三)构建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的构建,除了可以将地理知识用地理思维联系在一起,还能加深高阶思维与低阶思维之间的联系,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深度发展的教学策略之一[3]。地理学科具有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内容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割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将会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地理知识,并全面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实现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较易被符号和图片吸引,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例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课包含了各种自然环境要素,且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环境要素的变化,将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缺乏乐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是,教师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将地理环境作为核心,以整体性、差异性、组成要素、自然带为主要枝干,而后将其他信息填充进去,就能呈现各个知识点间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或为学生布置制作思维导图的作业。这样,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还能使学生的复习环节变得更简单和高效。
(四)引导学生观察自学
在时代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学生身上的时代烙印愈发明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并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地球上的水”这一课中,虽然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学生对水的认识往往还只停留在表面。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形态的水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密闭装置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即通过烧水,水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装置的内壁凝结成水珠,直至水珠足够大,再次落下。如此循环往复,让学生观察并深入领悟知识点。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對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水是液体,有的学生则说水是固体。对此,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晾在外面的衣服被冻住,一段时间之后,衣服已经晾干。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基于所学的知识点很快想到,这是升华过程,水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接下来,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观察自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开展合作学习
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在课堂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师生互动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4]。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以教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课的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工业地域是怎样形成的?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的?相对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又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找出答案并总结,同时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思考和搜集资料,拓宽知识面,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合作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协调能力、综合评定能力以及创造力;另一方面,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六)以日常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开展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切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抽象事物的深层思考和探究[5]。例如,“行星地球”这一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想充分理解这一课的知识点,就需要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趣味性内容融入对抽象知识的讲解中,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着手,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事情多是与生活相关的事情,如人们生活中见到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交替现象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辅助学习。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深入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知行脱节,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并总结地理知识及相关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科学结论,促进他们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为自身综合认知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以教学“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对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地域形态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某一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并总结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认知更丰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当地自行车的数量是在逐渐增多还是在逐渐减少,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他们思维水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延伸和总结、思辨和应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王贵.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07-108.
杨宏义.高阶思维视阈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探究[J].科幻画报,2021(6):207-208.
吕忠国.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J].高考,2021(2):108-109.
赵伟聪.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杨红红.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