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2-05-30刘健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中学美术重要性

摘要:当前中学美术教学存在观念落后、美育课程资源单一等问题。要打造具有特色的美术课程,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育资源。文章论述中学美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培养成效。

关键词:中学美术;实践创新能力;重要性;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3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满足中学创新教育的迫切要求,基础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美术教学的作用越发凸显,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作力,使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均衡发展。

1 中学教学中美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1 美术课堂不受重视

“有些学校把美术课当成是辅助性质的课程,对其重视程度严重不够。”[1]美术课充当语数英等主要科目的自习课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美术课被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美术课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可有可无”的美育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总而言之,存在“轻美育、重智育”的问题。

1.2 美术也是一门人文学科

美术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中学美术课堂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中学美术教师将精力放在完成学段教学任务上,一种教学方式用到底,教学方式陈旧,缺乏新意。

1.3 课程资源单一,资源挖掘欠缺

根据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内容的改革上,应当改变偏重枯燥理论的结构设计,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美术课堂陷入了统一标准,不断标准化、系统化,使得中学课堂逐渐失去活力。中学课堂使用统一的国家教材,使得本土可利用的美术资源无法进入学生视野。应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如今课程资源单一,美术教育标准统一,缺乏地方特色。

2 中学美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1 把握学生心理,引导意识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反感。[2]兴趣是引导教学最好的老师,若没有激发学习者兴趣,课堂氛围就会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更为低效,不仅教师讲得不舒心,学生也难以掌握新东西。例如,在课堂中讲授民间美术蓝印花布时,选择具有鲜明艺术特征、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种类,如“猫蹄花”“凤戏牡丹”“红鱼戏莲”“梅花鹿”“双鸡”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讲述作品背后富有趣味的民间故事,从而锻炼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在“造型—表现”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民间艺人制作的蓝印花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蓝色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除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学生心理、引导意识创新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真、善、美”的三观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第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发展观。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育是持久战,教师要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班主任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

第三,有创新意识与科学思想,指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实际生活中看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而最终解决问题便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第四,要敢于提出假设,要敢想、会想,不能被思想局限,摆脱思想的限制,创新便会很容易。同时也必须树立科学思维,针对同一个问题,应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拓展自身的知识地图,才能开拓创新。

2.2 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创新思维

2.2.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锻炼观察力是美术教学中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古人云:“事事留心皆学问。”这表明观察是人类了解事物的起始,是走向创新的第一步,是产生新思维的前提条件。

2.2.2 训练思路的发散性

为解决中学生思维闭塞、不擅长变通的问题,指导中学生创作关于生活素材的作品时,引导他们从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内容和特征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指导学生发掘同一个生活素材的社会多义性,使学生对待同一个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理解,并提出不同的观点。

例如,在民间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中学生制作民间美术蓝印花布时,需要引导学生把平常看到的事物转化为色彩鲜明的几何图形,利用发散性思维,把握“小”来体现“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展示一些常见图案的美好寓意,如蓝印花布“梅开五富”,通过简单的梅花表达“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寓意,无不体现了以小见大。

2.2.3 选材上的创新培养

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也是中学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是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忽略创新会造成作品的趋同。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可能是一片叶子、一块石头,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一点一滴,对从生活中获取和积累的素材加以筛选、加工、提炼,构成题材。这样的创作才会有血有肉、有灵性,才会充满新意。

2.2.4 加强想象能力的训练

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性思想,想象力训练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力是打开思想之门的钥匙。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灵感,将无心的触动导引到有心的创意上。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设计一把椅子,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现实中的椅子,再应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以不同色彩表现的椅子,然后引导学生对椅子进行充分想象,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现出来。

2.3 树立学生自信,培养创新能力

2.3.1 创建与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

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与教师相处氛围融洽,才可以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才可以打开学生封闭的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勇敢表达。

2.3.2 培育兴趣爱好,养成质疑习惯

兴趣爱好是培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好奇是中学生的天性,“學贵有疑”,中学生能够怀疑是积极学习的一种体现,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课堂中教师要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且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上台阐述自己的见解。

2.3.3 鼓励参与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拥有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是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要尽可能发现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言语,赞赏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美术作业,教师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外,对于那些认真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真实感受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3]。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美术活动可以让学生拥抱大自然,使其身心愉悦,开拓学生的美术绘画思维,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4]。所以,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问题的复杂性,引导他们积极与大自然接触,以各种方式表达所思所想,进而使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培养其创新能力。

2.3.4 注重实际运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创新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有些区域极具创造力。进行精密灵活的工作,就会将这些区域的动力调动起来,否则其会陷入昏睡状态。所以,要让学生多活动,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探索时间和活动空间。

2.3.5 启发联想

不一定每堂课都要布置作业,也尽量不要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压力[5]。孩子会在课余时间自由想象,繁重的课后作业会让孩子过早失去童真。没有想象就会限制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想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3.6 实行“再创造”活动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采用了各种“再创造”方法,如“独立再创造”“合作再创造”“指点再创造”等,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深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能由内而外地抒发出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并指导学生去完成这些再创造,而非直接将现有的东西灌输给学生。

2.4 因材施教,授人以渔

2.4.1 教学应树立新的教学观

新课标提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所有中学生,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绘画”,这种教学要经历“要我学—我想学—我能学”的步骤。减少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应重视学生绘画的情感,为学生创造自由、融洽的绘画氛围。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错误,与每个学生平等互动。多用激励性话语,给学生提供表达机会,尽量少用指令式话语。在推进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准,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改变教育课程观,逐步转换教师在新课中的角色。要有意识地从情感、意志上调整,同时还要具有能够剖析、探究、评价并转变其教学思维和教育经验的能力。

2.4.2 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重心也要从注重传授美术背景和赏析知识向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应因材施教,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应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过渡,从重成果到重过程,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敢于创新,逐渐形成个人课程特点。学生应转变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教师唱独角戏是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所以教师应该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的时机,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各抒己见。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增长知识,陶冶身心。

3 结语

中学美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今美术课堂不受重视,部分美术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段教学,教学内容重复单一,教学方式陈旧,中学美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大打折扣。当代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反思意识,从而争取成为高等教育的学者。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教学中走出属于个人的发展新道路,不仅能提高美术教育成效,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学习主动性等。而在绘画教育课程上,教师应把美术教育理论和绘画课程完美融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其创新思维,并为其营造轻松、自由的美术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推动美术课程改良,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广大美术教育者共同努力,实现新课程的艺术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寒宇.面对初中美术教学困境的教改思路[J].曲靖师专学报,1994(4):50-54.

[2] 王伊莎.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南宁论坛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2:74-78.

[3] 王子轶.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3):130-131.

[4] 罗斌.中学美术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121-122.

[5] 齐钊.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现状与改革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366.

作者简介:刘健(1999—),男,湖北公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中学美术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