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5-30程海军
程海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进行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路径,提高学习水平。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够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展开思考与研究,希望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地理教育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应当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学生进入知识探索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一种方法。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整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单元为单位,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知识结构,同时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探索,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最终,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得到改善,教师也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传统地理教育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经常采取“灌输式”的讲解形式,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传统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应试化教育使许多地理学科教师在知识教学中只注重对考点的传授,而忽略了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对于一些地理学科的抽象性知识点,经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上述的教学方式属于浅层教学的类型,教师的授课模式过于单一,教育方法存在极大局限,容易让学生陷入浅层学习的状态,最终对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同时浅层学习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制约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进行深度学习则能够让学生基于理解的前提,深度探索相关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1]。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
深度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相较于其他的文科科目,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尽管当前已经提倡文理不分家的教学理念,但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仍旧存在极大的压力。在淺层学习背景之下,学生很难深层次地探索地理知识内容,理解地理知识的原理。而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影响之下,教师能够转变教育思维,杜绝传统教育模式中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就相关地理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使学生能够在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改善思维水平。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深度学习强调一种深入探索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则包含地理实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内容,深度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从而将学习重点放在自主探索上,同时教师也能够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学生才能从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乐趣,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深度学习的模式对于学生获知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科实践能力而言至关重要。在深度学习的状态下,学生能够深入探索相关地理知识话题,提高个人的潜力,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这种深层次的学习状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思考实际生活中和地理学科有关的命题,从而真正达到地理学科知识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具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关注学习目标,实现目标整体化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教育过程当中,每一个单元都包含若干的章节,这些章节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而教师需要找到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从而厘清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学习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立足于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厘清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从而展开深度学习的过程。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基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展开学习,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通过设置分层目标,也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厘清每个教学板块的重点,使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具思维敏捷度,同时也能够在高难度大单元知识学习时划分好学习板块,由易到难地完成知识探索过程,达到降低整体学习难度的目的。最终,也能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改善个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2]。
比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设置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设置分层学习目标,比如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已知的知识点着手,了解地球的结构、四季变化特点等,从而让教学内容能够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地球这个词,那么你们知道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呢?”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地球的话题,让学生能够发散思考,并且在思考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引出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即了解与地球有关的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再通过系统性地引导设置分层目标,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对不同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探讨,最终在完成分阶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也可吸收大单元的知识内容,对所学知识更具理解度。
(二)注重知识分类,让琐碎知识系统化
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意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在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效分类,将一些琐碎的知识以更加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学习时也可降低学习难度。高中地理学科包含着许多繁杂琐碎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内容时很容易产生困惑,或者出现畏难情绪。教师通过有效分类,对知识结构进行细化,也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状态,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统一的整体。学生在构建完整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也可对相关单元的知识拥有全面的了解,基于个人的学习水平不断进步,取得更多的学习成果,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地貌”该单元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进行知识的分类。该单元所涵盖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以循序渐进的形式对地貌的类型、地貌的观察等知识进行分类,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别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度和印象。在对地貌的名称、特点等要素进行分类记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另外,在对琐碎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尝试自主完成分类过程。学生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形式的前提下,也能够真正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后,学生也能在学习时更加事半功倍[3]。
(三)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高效化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不能以大篇幅说教的方式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应当联系实际生活,体现出学科的特色,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体验多种知识探讨氛围的前提下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单元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中也能够更具效率和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也能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過程。
比如:在学习“自然灾害”该单元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完成授课过程,也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以“气象与水文灾害”该节课程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该单元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问题情境创设的形式让学生思考相关命题,询问学生:“同学们,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气象与水文灾害也是灾害的一种。你们知道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吗?”通过采取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入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加以思考,也通过师生互动的过程,创设浓郁的课堂研究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灾害的类型以及对人们或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最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直接播放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气象与水文灾害的情况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给予学生更加新奇的体验。此外,教师也要努力设置更具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水循环”该章节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和理解知识,可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四)进行知识拓展,实现教学多样化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应当以打开学科知识视野和丰富实践探索过程为方式,吸收更多的知识内容,因而仅仅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地理学科的知识涵盖范围极广,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长远进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进行大单元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当运用发散性思维,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条件,同时根据单元的主题挖掘更多的知识内容,学会拓展延伸,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学生也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视野去看待地理学科知识,深层次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显著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最终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真正完成实践探索和深入学习的过程,也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感。
比如:在“自然灾害”该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基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授课过程,然后再带领学生以单元主题的角度出发,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探索。在学习完“自然灾害”章节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近些年来人们生活当中发生过哪些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有没有办法规避或者可以有效降低损失。通过这种延伸性问题的探讨方式,让学生能够开放思维,深层次地探索单元知识的内容,挖掘知识内涵,同时也能够基于地理学科的基础进行思考,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延伸性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查询网络知识,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在丰富学生见解、拓宽学生视野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大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探讨和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的教材中的知识点非常有限,只有不断深入挖掘课外知识,注重课外观察以及知识延伸,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丰富个人的所学所想,得到更多的学习成果。同时,这也是大单元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深层次知识探索的重要方法[4]。
(五)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完成大单元的知识教育过程,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素材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厘清相关知识内容和重点,找到课本中单元知识的调理性和内在联系,从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相关环境中,产生思维过程,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沙漠化的防治”等知识内容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沙盘,模拟出沙漠化土地的状态,同时将河流、树木、草地等以沙盘的方式呈现。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避免“灌输式”教学方法产生的一系列弊端,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该单元知识时能够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从而在沙盘中进行演练和探讨。这种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能够降低抽象性知识探索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拥有更加直观化的印象。对学生而言,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土地沙漠化知识的了解度,相较于被动地记忆知识或灌输学习相关课本知识,这种方式能够更具实践性,也可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科素养,改善学习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应当厘清教育的重点,设置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让知识以更加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参与相关教学活动时才能够更投入,同时可以更加热爱地理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丽欧,吴媛媛.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9):34-38.
[2]赵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转变研究[J].读写算,2019(18):40.
[3]陈梅.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实施区域整体推进策略: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与探索[J].山东教育,2019(Z4):73-75.
[4]刘雅慧,徐志梅,马金玉.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区域认知教学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