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个体观察却不被同学反感

2022-05-30曹冉

中学生博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小北委员报告

曹冉,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心理成长中心副主任、心理教研组长、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曾荣获全国学校心育学术研讨会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活动课、全国生命教育教学观摩课一等奖,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比赛一等奖、河北省中小学校本课程评选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等。

“老师,小A她上节课因为作业写得不好,被老师说了几句,下课就哭了……”

“老师,我们班小B和小C刚刚差点打起来……”

“老师,小D她这次没有考好,哭了,班里几个女同学正在安慰她……”

这个几乎每天都往我办公室跑的学生叫小北,他是班里的心理委员,是个热情而乐观的男生。还记得刚开学时,各班甄选心理委员,他主动请缨,“老师,我要做心理委员,因为,我和您说的心理委员的标准太接近了。我就喜欢帮助同学们,而且人缘一向很好,我也善于学习和观察,一定主动关注班级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做好老师和同学们心灵沟通的桥梁……”这个阳光般的男孩格外让人温暖,这种温暖也感染了全班,经过票选,小北如愿成为班级心理委员。

“老师,我发觉小E和小F她俩好像闹矛盾了,好几天放学都没一起回家了。”

“老师,今天小G说小H的坏话,他俩有矛盾……”

“老师,我听说小J的爸妈正在闹离婚,最近总是无精打采的。”

他热心观察着每一个同学,但是渐渐地却引来了同学们的反感。连续一周,小北没有来心理办公室“送情报”了,我察觉到异样。一天课后,我找他询问情况,小北很失落,“老师,我不想打小报告了,同学们很反感我这样。小B说我把他和小C争执的事告诉了班主任,是在找他麻烦;小G说我破坏她和小H的关系;还有小J以为她家的事是我告诉全班的,我根本没有……”看着无助而委屈的小北,我有些心疼。

“可是老师,我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同学们并没有反感,而且,大家都这么做,老师也很喜欢,为什么现在……”

是啊,为什么小学时可以把很多事情公开谈,到了初中就不可以了?在我们的交谈中,小北开始思考初中生与小学生在心理感受、成熟度以及对私密空间渴求程度的不同。對于同学们的反感,小北释然了一些。

“可是老师,心理委员不就是应该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和老师沟通,搭建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吗?”

这个问题,是很多心理委员共同的问题。“将心理波动的同学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是在打小报告吗?”针对这个话题,我在随后的心理委员的培训中,设置了几个问题,引导心理委员们进行讨论。

活动前,我让小北向大家说了自己的困扰,几个心理委员应声附和着,“我们要不要取消班级学生心理状态的报告制度呢?”这个想法一出就引发了讨论。心理委员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经过讨论,大家感受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一双眼睛,能够及时察觉同学们的心理变化,然后通过自己或者老师及时为同学们提供心理服务。

“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与服务,这和打小报告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小北恍然大悟。

大家继续探讨,如何让班级学生心理状态的报告被同学们接受。最终,讨论出如下结果。

1.帮助同学为前提

心理委员的报告是以帮助同学为前提的。在这种前提下,心理委员是和需要帮助的同学一起面对问题与困扰,而不是简单地把同学和问题划等号;是同学遇到了问题,需要真诚的帮助,而不是同学有问题,仅是冷漠的评判。

2.了解背后的需求 

心理委员对同学的观察不是停留在表面,只关注表象,而是了解情绪、事件背后的原因,了解同学真实的心理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与帮助;我们不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同学,而是走近同学了解他的想法和心声,有效提升心理委员的情绪觉察力、感知力。

3.尊重同学的隐私 

心理报告需要尊重同学的隐私。心理状况报告的对象,应该是切实可以帮助同学的人,而且要注意报告的方式、时间、地点等,以免给同学带来新的伤害。

4.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支持 

心理委员在觉察同学心理状态不好时,可以运用所学技术,第一时间提供心理支持,或者寻找能够帮助他的老师、同学一起给予他心灵关怀和温暖;如果遇到超出自己能力无法实现帮助的情况,也应建议被帮助的同学寻求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的帮助。

经过探讨,大家明白了,报告班级心理状况是有必要的,而且是要讲究方法的。心理委员是班级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不是犀利的,而是温暖的;心理委员是班级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看到的不是外显的表象,而是内心的需求;心理委员是班级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不是在同学背后冷漠评价,而是在同学面前主动关怀……

活动之后,心理委员们将心理状态的报告制度完善化,编制了“班级心理晴雨周报表”。在这个表格里,有心理委员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觉察,有对班级共性话题困扰的观察,还有对个别存在心理波动的同学的关注,当然,还有心理委员们对自己、班级、同学优化心态的思考与建议。

从那以后,小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观察更加深入,观察视角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老师,那天我发现小X情绪不好,我就找他聊聊,其实我什么也没有说,就按照咱们培训时讲到的倾听的几点注意事项,配合他说,认真地听,然后小X说,和我聊天心里舒服多了,我又多了一个朋友。”

“老师,小Y前几天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我就请我们班学霸帮她,我觉得我也要提高学习水平,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了。”

“老师,小Z想要做心理辅导,我把他带过来了……”

这个男孩依旧阳光,并且还多了智慧与方法,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动一群人,让心灵之桥更具色彩,更有实效。

反思:                         

班级心理委员是预防心理危机,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需求的重要岗位。在工作中,心理委员可以通过观察同学,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同学及时向班主任或心理教师反馈,实现心理危机的预防。此项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如何汇报,汇报什么……这些问题会让心理委员及心理老师产生困扰。经过探索,我认识到,心理报告需要专业化、制度化。作为观察人的心理委员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在观察中细致、准确、温暖、给力。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臂膀,心理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委员的力量,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小北委员报告
图片报道
沿着水走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长大很忙
小北的运动鞋
报告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小北,这些是我写给你的情话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