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分析

2022-05-30霍子君

教育界·A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时代,小学阶段教学应注重分析学生学习特性,讲究因材施教。在数学学科教学方面,因学生个人逻辑思维能力水平不同,其实现数学知识内化及活用目标的效果亦不相同。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把控学习节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高效学习,切实提升自身数学学科学习水平。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最后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

作者简介:霍子君(1973—),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乡田湾教学点。

新课程改革提倡关注每个学生的良性发展,而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自学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科基础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要懂得实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分层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应有的知识与快乐。小学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知识难度适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多多尝试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学科学习能力。为适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之路上不断前行,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分层教学法与数学学科的契合度较高,小学数学教师亦相对热衷于在课堂中应用此类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一)强化教学效果,提升课堂任务设置针对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备受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教师大多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案设计,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传统数学教学任务缺乏多样性,面对难度相同的问题与练习,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可在此类练习中得到一定发展,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则相对觉得“枯燥”,这不利于其发展。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需扩充教案原有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教师需接触更多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其教学视野也会因此更加开阔。

(二)关注学生特性,彰显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应用已久,此理念有利于学生发展。在小学阶段,有的学生不擅长数学学习。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过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过多关注此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于教学设计中为此类“学困生”安排提升学习信心、兴趣的数学学习任务。此类学生虽然不擅长数学学习,但并非完全缺乏数学思维。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分设教学任务,使不同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均可获得学习乐趣,让学生以自身擅长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开拓学习思维,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切实的发展。

(三)促进学生发展,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灵活性

传统数学教学多遵循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整体相对缺乏灵活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基本全由教师引导,生生互动也相对较少,学生只能在回答问题及小组讨论时进行表述,分享学习感受。应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各小组任务内容不同,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得到了保障。后期,教师亦可启用竞赛制,将各组学生进行“混搭”,令其互帮互助。这样一方面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一方面丰富了学生数学学习感受。在此类教学方法的应用下,教师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进行学习目标的分层,给予学生学习信心

常见的分层教学法,多将班级学生分为三大阶层—即基础层、发展层和优秀层。新学期伊始,教师可参照学生过往表现,遵循教学法規则将学生分成三组。需注意,不应在小组名称中明示各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命名时,可将学生组分为左、中、右组,或狮子、老虎、大象组等。初期,教师需为不同学生小组设置学习目标,令学生在学期初便可根据目标开展有序学习,遵循教师引导,做好自主规划。教师在设置各组目标时,应针对组内学生的学习特性进行设置,保证目标整体难易度适中,不宜过难,亦须具备一定挑战性。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为各组学生设置学期中目标以及难度较大的进阶挑战目标和难度较小的基础线学习目标。

(二)进行教学规划的分层,给予正确引导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给予基础层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走出学习困境,但因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对其进行更加充分的引导。因此,在分层教学法下,教师应落实这一做法,帮助学生探寻更加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道路。在基础层学生的教学规划中,应添加更多问答环节,使学生踊跃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让教师解答。另外,教师更应引导此层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令其由衷喜欢上数学学习,产生自主学习意愿,进而在面临学习困难时保证自身具有足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心态,坚持在数学学习道路上长期奋斗。在发展层学生组的教学规划中,应多添加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令学生各展所长,互帮互助,协同实现全组人员数学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优秀层学生组的教学规划中,应适当参考学生意愿,设置其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在小学阶段表现出一定数学学习天赋的学生,教师更应在原有内容上,为其安排更具有探索难度的学习内容。

(三)进行作业安排的分层,给予学生明确目标

当前,小学相对注重“减负”。在作业安排上,教师不仅要显示出分层要义,还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对于基础层学生组,教师可为其安排与教材难度相当的作业内容,为提升挑战难度,可适当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未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也要直接上交。但学生需在日后的作业中逐渐提升做题速度,直到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题目。对于发展层学生组,教师可为其安排知识活用的相关习题,如在当前的作业安排中,设置融合应用过往知识的应用题等。教师可在作业中设置特殊题型,要求此阶层学生给出多种解题方案,使其保持灵活的数学学习思维。对于优秀层学生组,教师可让其协助自己出题,教师负责帮助完善。此层学生还需帮助教师分担前两层学生组作业的批改,教师亦需为此层学生设置学习作业,内容可适当涵盖拓展知识,并将拓展知识习题设置成选做题及加分题,减少整体作业任务设置量,追求习题的精度及难度,以给予学生自我完善阶段明确的学习发展目标。

(四)进行发展评价的分层,给予明确学习监督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不可以过往量化式发展评价概括学生的整体表现。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评价亦要分层。对于基础层学生组,教师需重点表扬其学习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包括积极回答课堂提问,作业完成质量较优,解题正确率明显提升等。对于发展层学生组,教师需重点表扬其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热衷于帮助他人的行为表现。对于优秀层学生组,教师需重点表扬其教学助力的提供,以及拓展学习的有效实现。分层评价可采用“计花”制度,不同的表扬项目均具有对应颜色的“花朵”。学习方面实现发展,则可给予学生红色花朵;帮助他人,则可给予蓝色花朵;特殊贡献,可给予黄色花朵。分层教学模式可展现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更能给予学生相对明确的学习监督提示—教师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各组学生均不可松懈。

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配练习,实现高效知识内化

此处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数一数与乘法”的教学为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存在很多含有故事剧情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趣味性的展示上,教师无须费心。在此节课中,学生需优先进行“数数练习”,而后学习乘法。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为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练习。首先,应给予基础层学生组练习道具—数盒火柴,令学生应用手中的火柴按照教材第16—18页的练习内容进行查数及计算练习,并于练习结束时阐明乘法的含义。其次,应要求发展层学生组速读教材内容,自行完成第16—18页练习题,在练习结束后提交解题答案,阐明乘法含义,并列举一项生活中可应用乘法的场景。最后,应询问优秀层学生组对乘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额外的乘法练习题,并允许学生用多出来的时间预习第八课《6—9的乘法口诀》的内容。练习时间结束,教师可向每层学生组抛出验证本堂课知识内化情况的对应问题。对基础层学生组,可提问当前班级学生领到的所有火柴加起来一共有多少根;对发展层学生组,可告知其班级横排可放置5张桌子,每张桌子横向占据8分米,每两张桌子之间也有5分米的距离,问可否求出教室横向距离的长度;对优秀层学生组,则可直接考查其多项乘法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此番练习过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实现本节课知识的高效内化,并按照当前教师设置的学习难度继续探索。

(二)尝试调动任务,完善分层效果隐藏

为避免班级学生产生“被分层”的不适感,教师需适当调动教学任务,给予各层学生不同的学习挑战。此处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线与角”的教学为例。本节课优先讲解“线”,而后讲解“角”。教师可在“角”的知识的讲解部分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为各层学生组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新型任务。如教材第25页有“练一练”习题,教师可以此为基础,为学生组设置不一样的教学任务。基础层学生组按照教材内容完成任务,保证答题正确即可,就第2题“预估角的度数”,教师可为其设置“由小组成员随意绘画角,估算出对应角度,并尝试应用手边物体在现实中还原所绘角度”这一教学任务。发展层学生组在完成教材练习任务后,应尝试讨论不同角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场景,并尝试应用折纸还原第1、第3和第4题的内容,展开自由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尝试应用折纸进行习题编创,编创出难度与教材内容相近的“第5题”。优秀层学生组需参与编创新题,教师可令此层学生在完成教材习题后,深度研讨第2题估算设置于此的深意,以及第4题圆形对折后不同角度及对应术语的深意,并于展示阶段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经过此番调动置换,学生各组可在挑战中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亦可证明自身是否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发展。

(三)实行各组混搭,攻克知识学习难点

中高年段,学生已对教师所实行的教学方法相对熟悉。鉴于此,教师可适当更新思路,实行各组混搭,进一步推行“互帮互助”,令各层学生在不同难易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各显神通。此处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冊第七课“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为例。本节课,学生需掌握应用方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一改过往分层安排任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重新安排分组,保证每组有2名基础层学生、2名发展层学生、2名优秀组学生,并要求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学。期间,允许学生小组自行分配任务,且需达到这几项学习目标:第一,充分理解教材例题内容;第二,完成教材内容中各项练习的解答;第三,规划研讨阶段结束后上台讲解演绎教学内容;第四,创建新式方程习题,考查其他组学生的知识内化情况。各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均积累了一定经验,各自均有相对擅长的领域。发展层学生组成员具备相对优异的团队合作能力,可确保研讨学习活动有序进行;基础层学生组成员可快速整理教材内容,解题思路清晰,能帮助组员有效整理后期讲解演绎内容;优秀层学生组成员思维活跃,具有优秀的编创习题能力,且了解部分课外拓展知识,能高效完成讲解阶段口述内容的编创;新成立的学生组还需齐心协力完善讲解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内容设置的合理性。而后,教师需验收各组研讨成果,给予每组3—5分钟左右的讲解时间。最后,教师可询问各组组长本组的成员表现,给予学生评价。此间,亦可参考学生自评及组员互评内容,为学生颁发“花朵”。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获得的花朵总数,给予学生额外的表扬奖励,以激励其后期继续强化自身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进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的研究与分析十分必要。相关教师应先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分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进而结合自己教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选用“合理分配练习,实现高效知识内化”“尝试调动任务,完善分层效果隐藏”“实行各组混搭,攻克知识学习难点”等策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给予学生更加优质的数学教学服务。期间,教师亦应接受学生反馈,适当采纳学生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以提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效果,做到常用常新。

【参考文献】

[1]陈丽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215-216.

[2]许镇平.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本课堂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3):66-67.

[3]王向桃.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253.

[4]杨学欣,诸葛海荣.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82-83.

[5]贾秀琴.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5(33):42.

[6]王桂梅.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0):88-89.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