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2-05-30沈丽芬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沈丽芬

摘 要:在当前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质量,推动日常教学回归学校、回归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本文以新时期下的政策为背景,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提升展开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要问題;提升效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6-0163-04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HEN Lifen (Tongbe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reducing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we are requir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reform, promote the return of daily teaching to schools and classrooms,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students, and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ers must strictly follow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to implement teaching, and must not arbitrarily increase or decrease class hours, increase teaching difficulty, or speed up teaching progres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policie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s.

【Keywords】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Main issues; Improving efficiency; Effective strategies

教学要立足“道德与法治”的现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据学科特点、课程进度等创新性地设计作业,课后作业要围绕课堂讲解的知识点,以手绘海报、写回信、写贺卡、录制小视频、对话仿写、征文比赛等形式布置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基础,还能提升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以“科研引领课改,科研与教研融合,教研服务于质量”的理念,加大对以“课”为中心、重点立足“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研活动品质,突出体现以“研”促“教”的实效性。在新课改政策实施以后,力求在“减负”的同时做到“增效”。同时,学校鼓励教师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普遍要求教师提高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出台的意见的实施尚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能力不足、配置不均衡等各种问题。想要真正解决公办学校办学效率的提升问题,师资改善是不可避免的关键问题。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任务作业繁重,无论是意见中提到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和分析学习情况的功能”,还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课导向,鼓励分级、灵活、个性化布置作业或“加强对完成作业的指导”,或“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学生”,这不仅是态度和方向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保证目标的实现。

(1)重文化而轻德育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部分教师仍然持有“成绩论”的教育观念,存在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特别是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文化成绩是考核的重心,教师不得不侧重于文化成绩,因此仍然在智力教育和德育之间偏重智力教育,教师在文化科研上花费的时间更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被忽视了。

(2)不注重学生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健康来实施教育对策。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小学教师仍然使用过时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情感投入,学生被动接受,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德育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德育知识的内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3)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和总结现代小学生的基本价值观,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集体主义概念很薄弱。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团队意识,不懂得珍惜集体财产或者集体荣誉,而另一些人则比较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其次,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泛滥。受市场经济影响,许多学生没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学习的赤诚之心。他们往往被家庭或社会的功利主义影响,教育他们努力学习的目标无非是将来上一所好大学并找到一份好工作。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只有把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价值观。

(4)新课改的实行需要更全面的教师能力

考上公立学校的教师的起点很高,但为什么几年后部分教师的能力还是不足以承担高质量的教学任务,这不能不从师生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改进。

第一,缺乏有效沟通。在今天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助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环境不佳,学生私底下与老师交流的频率不高,教师不能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不能准确地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传递容易对学生的正确观点产生影响,没有独立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热情降低,道德教育的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第二,师资管理和调配存在问题。一是教师自主权太小,教师工作超负荷,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引导学生;二是学校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落实不到位;三是管理机制过于僵化,缺乏人性化。如果教师筋疲力尽,没有时间进行教育和研究,这样的教学管理必然会使教师陷入疲劳战,也必然会长期耗尽教师的能力,教育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

第三,校内责任链不健全。现行学校按照行政区划管理办法管理学校,文件过多,研究责任过重。这些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剥夺了教师的自主权,降低了教师的自主性。道德与法治专业的教师本身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远高于其他科目,忽视学校管理的专业性,会严重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例如,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就很难布置作业,也很难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当教师充分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的目的,并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作业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但是,很多教师一刀切地布置作业,看上去非常方便,但很难有效地针对特定的学生,也很难衡量学生的整体效率,从而改进教学。

第四,对教师的评价必须改变。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低、能力低、管理评价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教师教育的提升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只有注重效率,引入增值评价,才能激发和奖励教师,提高教学的效能。学校要加强管理和评价,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承担责任。

2.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主要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学会协作和独立探索,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充分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效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且是一个持续的、高质量的协作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堂学习的转变;实现教育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到学生正在从等待被动学习向主动勤奋学习转变,逐渐学会独立合作和探索,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能力和管理能力日益提高,要认识到教师强调自己,彰显个性,逐步学习智能教学。总之,改变教学策略很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有效教学这一核心理念为指导,循序渐进地尝试和总结,初步形成预习、情况介绍、合作研究、总结巩固、拓展改进等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鼓励学生备课

教师根据学习指南的大纲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暂时梳理教材的简单知识点。因为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知识点无非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既要认识到备课的必要性,也要渗透到学生身上,提高学生对备课的认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整预览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尝试做基础训练之上的提高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可以获得两种体验:一是他们可以通过预览做一些练习,这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二是发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听课来解决。这样一来,听课解决问题的效率自然会更高。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备课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情,需要采取创新的方法。比如,可以刻意安排学生必须至少在课前三分钟到教室进行预读,预读的内容无外乎两个方面,旧知识和新知识,有几种方式,如班代表朗读、特定内容组阅读、班代表问答等,通过一系列環节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已经初步掌握知识,同时巩固旧知识并补充新的例子,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理创设情境

在这种情况下,情境创设既可以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过程的导论,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境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标志之一是生活,因此德育与法治课堂要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德育与法治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激发学习动力,情境教学可以还原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有独立探索的欲望。

如果把学习内容比作学生必须服用的“汤剂”,那么“情境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服用汤剂的一颗“糖”。这块“糖”不仅让学生吃“药”顺利,还不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因此,创设情境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如下:①生活呈现情境;②实物演示情境;③图像再现情境;④音乐播放情境;⑤演出经历情境;⑥语言描述情境。除了这六种基本方式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境营造方式:多媒体模拟演示情境。具体选择哪种情境教学法,取决于课程相关学习过程的实际需要。

(3)实施合作探索

为了实现高效的协作学习,除了认真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合作讨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动合作,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表达,或者教师加入学生之间,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直到问题解决。

二是协同激励。采用统一的协作激励机制,以增强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在课堂上合作学习表现好的小组,不仅可以得到小组积分奖励,还可以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提供良性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协同记忆知识点。教师应将每个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层次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组长通过自读、小组阅读、限时随机测试、理解交流等学习方式对组员进行实施,让每个组员都能学到知识点。

四是共同打造思维导图。每节课后,需要小组协作,系统地寻找知识点,形成思维导图,增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五是及时总结并提交小组发现的问题,包括知识点缺乏理解、团队成员的参与度、任务难度等。

(4)总结与引导

课堂概览活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结束时进行,旨在通过总结和反思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反思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有效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意识。总结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学习课程,并让他们意识到不良的学习行为。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堂总结活动,适时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德育根本任务的最重要阵地。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学生的认知盲区进行知识讲解,进一步分析德育理念,为有效深化学生的德育体验,应逐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小站好人生的第一个节点。正如人们所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小学的德育与法治教学活动能够带来有效的教育,也不能完全避免低效的教学行为。只有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结构,鼓励学生有效学习。因此,小学德育与法治教师应利用课堂总结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课堂存在的不足和存在的教学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与学生一起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更合理地避免后续课堂活动中再出现相关问题。

(5)扩展和改进

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用一个栏目拓展空间,这部分内容通常安排在每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教材拓展空间栏目内容可分为反思、验证、实践、理解四个方向。乍一看,开展此类活动似乎既费时又费力,有些活动甚至更难执行,或许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根本没有必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它充分体现了拓展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拓展所学内容,开展更广泛的课程,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德育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融入充满活力的生活主题,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引导学生独立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理解、经验和实践中促进正确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内容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拓展所涉及的反思性内容,实际上是学生根据教师所创造的情境,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对实践进行反思的一类内容。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培养学生不断复习旧知识的习惯,然后,探索新知识可以将所学内容转化为一种社会体验。对道德和法治的知识,学生可能不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拓展空间,增加相关的概念类内容,可以利用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部分扩展内容主要从学生无法理解的课程知识开始,然后选择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归纳,对实践经验有真实的理解;验证型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和研究来验证课程中的知识。这种延伸空间的内容往往需要从课本知识中得到确认,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认同感;拓展课程主要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这种学习内容还应辅以情境创设和实践。全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行为中重新关注主题,并能恰当地运用主题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全符合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

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过程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进行小组讨论,最终获得知识。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巩固的基础上,回归生活情境,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功能。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已经从“大声说出来”和“板著脸”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参与者和伙伴,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平等互动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接纳和友谊,让“要我学”到“我想学”成为可能,有效的教学离我们更近一步!

4.结语

总而言之,要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必须从多个方面来把握,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教师资源的补充与完善,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进一步巩固师资力量,对应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新要求,从源头把好教学质量关,提高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动性。同时在新课改政策的指引下,要通过结合校内外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优化课堂内的教学措施,做好任务分解,提前做好备课准备,提高学生的备课能力,做到未教先知,在教学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导,科学拓展,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萍.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 读与写, 2020(6).

[2]倪婷.“双减”政策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J]. 新课程,2021(7).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