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5-30徐瑞

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徐瑞

摘 要:本文以舟山技师学院“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为例,在明确虚拟订单班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校企合作面临的“瓶颈”及其原因,并就“1125”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希望为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    校企合作    虚拟订单班    人才培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它应该成为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技工院校不仅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更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坚持知行合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德技并重、理实一体,强化实行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培训的整个过程。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订单班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亲身实践,有利于培养出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准员工。

基于此,本文以舟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为例,研究校企深度合作的虚拟订单班培养模式,希望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虚拟订单班的定义

虚拟订单班是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打破不同专业、年级的限制,由企业面向在校生招收一定数量学生组合成新的虚拟班,在不打破原有班制的基础上,学校安排一定课时,由合作企业提供适岗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实现企业储备人才的定向培养。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在前期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动员,联系了市内有一定知名度、合作关系紧密的企业,通过对企业师资、实训场地等情况的调研,最终确定了合作办班对象。虚拟订单班具有虚拟化、集成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始建于2020年,由学校与米兰国际美容会所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面向海洋旅游部全体学生招生,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企业择优选拔的形式组建,首期订单班学生共计30人。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和锻炼实践。

二、校企合作面临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校企合作面临的“瓶颈”

目前“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如下瓶颈。第一,学校和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效度不够;第二,在合作中,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协调或管理机构,导致合作质量不高;第三,校企双方沟通交流不畅,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第四,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学校难以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第五,企业目标和学校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校企合作中存在上述诸多“瓶颈”,影响到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而研究和探讨虚拟订单班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落实教学实训、实现工学结合提供相应的保障,助推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和机制的有效建立。

(二)遭遇“瓶颈”的原因

1.企业投入多产出少,合作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前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的教学资源,企业希望这些投入能够很快收到预期效益,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以企业的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报,比如存在订单班学生“中途退出”“学生流失”等现象,从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双方的内生动力难以产生。

此外,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还表现在: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占据更多的资源优势,比如资金、岗位等,学校在订单培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师资满足订单班开办的需要,可能会对学校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制定各种规则、制度、协议等,要求虚拟订单班的授课教师专业素质高、技能水平强、企业认同感强等。而学校则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比如师资、实训场所等教学资源可能存在不平均的情况,引发与现有班级教育教学的冲突和矛盾。

2.学校难以达到企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指标”要求

對于企业来说,所需要的订单班人才是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企业认为订单班的学生理应达到岗位需求标准。但实际上,学校难以达成企业所预期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指标”,存在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人才培养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人才供需指标上,校企双方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而在订单班培养环境下,企业希望学生掌握专门化的知识,而且上岗后能够立即上手,忽略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会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

3.订单培养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突出

目前,订单班培养的人才既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又有较高的技能水平,无须再经培训,可直接到岗就业,在岗位上为企业创造价值,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教师也应跟随企业技术骨干学习前沿的技术和实践知识,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如果教师不具备符合订单班企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目前,在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时,学校的师资力量还较欠缺,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订单班学生的培养也会遭遇困境。

虚拟订单班可以让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可以参与教学,学校的教师也有机会进企业学习、调研、实习,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技能、收获经验,为打造一支懂技术、会教学的教师队伍提供条件。

三、“1125”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为了弥补传统订单式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成为校企合作虚拟订单班的受益者,学校采取了“1125”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理念、1个平台、2个导师、5个过程”,研究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新方法,解决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衔接问题。

(一)1个理念:基于企业情境的办学理念

虚拟订单班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办学模式,可以让企业节约培养培训人才的成本。

在全新的办学理念下,校企双方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除了强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外,还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文化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學生进企业实践锻炼,让他们“零距离”地了解企业文化;同时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将课堂搬到企业一线,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这种基于企业情境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虚拟订单班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限制,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班,班级规模可以自主控制、不受限制。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得到企业专家的悉心指导,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接触最新的设备,掌握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等;另一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也为企业选拔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基础,有效避免了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的严重脱节,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1个平台:政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政校企三方共建合作平台,加强合作交流,以平台为桥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共建双赢。

由政府牵头,帮助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与学校进行对接沟通,帮助企业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对学校和企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在财力、人力、物力、政策上为校企合作提供充分的保障,以便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长效运作。

(三)2个导师:实行双班主任、双导师制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的学生管理,学校配备1名班级教师,企业提供1名企业导师,两位导师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在思想、行为、习惯养成、技能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排企业师傅或车间师傅现场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使学生的技能学习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企业定制化人才的需求。

(四)5个过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虚拟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见面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让企业更多地了解学校订单班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校企之间增进沟通和互信,企业积极性越高,校企合作就越紧密,就越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企业的岗位培训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学校邀请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和技能大师进入课堂,有利于实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1.与企业共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企业的人事经理或技术骨干来虚拟订单班任职或授课,此举可以强化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如为办好学校的“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企业与学校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开课前和开课过程中校企反复沟通、调整、确认,增加了营销、礼仪、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的培养尽可能符合企业的需求,以期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此外,双方商议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后续订单式培养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与企业共建课程体系

要实现虚拟订单班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深入分析企业所需的人才质量指标,通过研究分析,确定核心指标,如技术能力、职业态度、道德修养等。在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以企业技术人员带动人才培养工作。例如,借力借势,将企业的技术人才引入学校,将企业的实际经验和培训内容引入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根据企业的标准和规范,在课堂上增加工艺、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内容。其次,虚拟订单班的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将生产情况、产品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如文化建设、素质提升、人际礼仪等,从而全面对接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3.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

校企双方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设备和资金支持,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校内与校外的实训结合,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基于企业真实情境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出掌握行业领域最新技能并认同企业文化的优秀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与企业共培优秀教师

企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将教师纳入企业培训体系,使教师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教师不仅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培训方式,也能够了解企业的前沿技术,紧跟行业发展需求,为后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5.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考核评价

实行竞争机制,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确保校企合作虚拟订单班培养质量。在招生上,对进入订单班的学生进行筛选,从品行、行为习惯、学分等方面进行把关,通过企业面试、学校筛选,保证入班学生的素质过关;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调整、完善课程设置和顶岗实习的各项制度;在考核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结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考核成绩进行打分,包括学习态度、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等,确定优秀学生的比例,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记录企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出勤、教学效果等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形成全面深入的总结,并提交教务管理部门审核。

四、小结

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技工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有助于形成学生就业好、学校名气大、企业满意度高的三赢局面。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并且大大缩短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

在虚拟订单班培养模式里,学生不仅可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曾天山.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家,2021(51).

[2]胡延坤.校企合作“虚拟订单班”运行机制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

[3]张自英,潘万贵,林海波,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度耦合的研究与实践: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虚拟订单班”模式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3).

[4]潘万贵,林海波,王伟麟,等.多赢视域下校企双主体“虚拟订单班”模式的创新: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4).

(作者单位:舟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