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3000米高空按下快门

2022-05-30王喆宁

环球人物 2022年17期
关键词:航拍内蒙古飞机

王喆宁

诺敏·何

2022年初,仍处在隆冬季节。黄河太极湾上空传来轰隆隆的飞机声——飞行摄影师诺敏·何,正驾驶着自转旋翼机,双腿双脚控制着飞行,慢慢改变方向,双手把持着相机,在空中找好角度,之后对焦、拍摄。“咔嚓”一声,冰封的太极湾被捕捉下来,曲直相宜,清秀壮丽。

飞行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诺敏·何也不例外。45岁那年,他勇敢追梦,学会了飞行,将其与摄影相结合。从莫日格勒河,到乌兰察布火山,再到克什克腾达里淖尔,他花了17年,飞过内蒙古101个旗县区。2021年,他获得世界摄影大会授予的“中国驾机摄影航拍第一人”“中国十大航拍摄影师”荣誉。

在高空领略极致美景的背后,诺敏·何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回忆起往事,他对《环球人物》记者感叹道:“飞行员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职业。”

“帮我拍张照吧”

提起航拍,很多人印象中的模式是这样的:在直升机上,摄影师坐在副驾驶位置,拿着相机对准地面拍摄。诺敏·何的航拍与众不同,他可一人分饰多角。从事航拍十几年,他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熟悉如何在高空一边操控飞机,一边取景拍摄。

在诺敏·何的飞机上,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都放在飞机右侧,与机内连接着安全绳。“当飞机控制在安全速度时,我可以用双腿双脚控制飞行方向,维持60秒到90秒。”观察到合适的角度和时机,之后在短暂的时间里端起大型相机拍照,这就是他的航拍“绝活”。“年轻的飞行员没有经验,还是不要模仿。”诺敏·何补充道。

很多人听了诺敏·何的故事,都会问:“这难道不危险吗?”每当这时,他都会回复:“当然危险。”2006年11月8日,诺敏·何刚开始航拍不久。当日,他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湾航拍黄河大峡谷。因为第一次飞行拍摄的照片不太满意,诺敏·何决定再飞一次,重新找角度。

按照计划,诺敏·何先凌空,绕了一大圈,还拍了万家寨水库。在返回的时候,空中突然起了风。“小飞机特别怕风,一直在空中颠簸,我当时很着急,想着要赶紧落下去。”由于操作不当,飞机的左翼剐到树上断掉了,机身直接从2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去,幸好落在了一片沙地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事故发生后,诺敏·何在机舱中缓了好久,这期间不少赶来的群众关心他的状况。面对这样的情景,诺敏·何不忘拿起相机,拍摄周围的群众,记录下这一刻。当被机械师抱出来后,他蹬了蹬腿,弯了弯腰,发现并无大碍,又拿起相机,交给围观的人,说:“我站在飞机残骸前,帮我拍张照吧!”

经历这次事故后,诺敏·何反省了很久:“我深刻意识到,飞行没有小事,每次飞行都应该注意安全。”他开始更加严谨地继续航拍的脚步。“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乐趣。”之后,他花了十几年,飞遍内蒙古境内大多数地方。

曾经有人问诺敏·何,现在有了无人机,还需要自己飞上天拍摄吗?谈到这儿,诺敏·何自信地对记者说:“航拍能呈现在地面上无法想象的角度和画面,让世人以俯瞰的形式观察景物。即使现在多数航拍使用无人机,但我所做的事情,不是无人机能全部完成的。”正如诺敏·何所认为的,自驾航拍是艺术。当亲眼见到震撼人心的山河景色后,他拍摄的照片显得更加生动。

2020年,诺敏·何来到阿巴嘎旗,拍摄直径5公里的火山。“用普通的镜头在地面上拍,是无法拍摄出完整火山的。”他驾驶着飞机到达3000米左右的高空,向下俯视,“岩浆都甩了出来,凝固了亿万年,很震撼”。他连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幅画面,当时的景象也一直留在他的心中。

飞行梦的诞生

诺敏·何与飞行摄影的故事,要从他的父母讲起。

1959年,诺敏·何于内蒙古出生。母亲有一个电影梦。诺敏·何小的时候,母亲常常攒下钱来订阅《大众电影》杂志。每期杂志封面上都印着当红的电影明星,如赵丹、秦怡等,内页介绍一些电影动向和故事,穿插着电影拍摄的工作照。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成为诺敏·何的主要读物。每次拿到杂志,他都会反复翻阅,渐渐地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诺敏·何的父亲同样热爱电影,热衷于拍摄和记录生活瞬间。上世纪60年代,诺敏·何的父母省吃俭用,买了一部上海生产、俗称“单眼抠”的相机。父亲拿着相机,为全家人拍摄了不少照片。

“当时,父亲拍照、洗照片的过程都被我看到了,很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一张洁白的纸张在红灯下,慢慢显示出来人的眸子、鼻孔、眉毛,直到整体的轮廓。任何一个男孩子看了,都会爱上摄影的。”诺敏·何回忆道。

彼时,诺敏·何一家住在通辽市保康镇,附近有一个军用机场。他常常听到头顶上飞机轰隆而过,也总和小伙伴一起,爬到机场外的警戒铁丝网上看军机起落的过程,并且默默地想:“我什么时候能飞到天上呢?”

2006年,发生飞行事故后,诺敏·何在飞机残骸前留影。

2022年7月1日,诺敏·何在航拍。

左上图:2009年的乌拉盖河草原。右上图:2014年的黄河日出。左下图:2020年的阿巴嘎旗直径5公里的火山。右下图:2022年初的黃河大峡谷。(本组照片均由诺敏·何飞行拍摄)

诺敏·何真正了解飞机,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在他眼里,父亲“是个天才”,动手能力很强。“他很年轻时就自己制作过二胡,虽然不识谱,但能听完歌后拉出来旋律。”在有了诺敏·何后,父亲对航模及航空知识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各种制作航模的书籍,订阅了《航空知识》杂志,买来材料后,每天在家中尝试制作机身、机翼。

一次,父亲到哈尔滨出差,买了两台拳头大小的单缸压燃式发动机,回来后成功制作出了有动力的模型飞机。诺敏·何就在旁边见证了飞机试飞的全过程。飞行梦的种子,也从那时埋在了他的心中。

虽然飞行深深吸引着诺敏·何,但他一开始并没有选择这条路。1997年,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大学期间,他经常借来相机,给同学们拍照,之后到暗房配药水、洗照片。他的照片曾在学校影展中获得一等奖。因为物理学基础和对影像的敏感度,大学毕业后,他被聘到内蒙古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工作。

在这一行业,诺敏·何做得风生水起。他拍摄过30多集的音乐围棋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制作过100集的电视片《黑白对手》,在全国14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为了拍摄自己喜欢的片子,诺敏·何辞职下海,创立了一家广告公司。

“快乐的职业,我占了俩”

2003年,诺敏·何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北京。3月,非典来势汹汹,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心理恐慌和冲击。

“当时每天都能在电视上看到感染人数、死亡人数。”诺敏·何回忆说,“我记得5月1日开着车,经过天安门,广场上都没有人。偶尔经过一辆公交车,里面也只有一到两个乘客。”

那段时间,面对病毒和生死,诺敏·何常常陷入思考。在他回首往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好多梦想没有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飞上蓝天。“如果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人生会多么遗憾!”那时他就决定,熬过非典后,一定要学会飞行。

彼时,诺敏·何45岁。在非典结束后,他开始物色飞行机构。2005年,他来到北京雁栖湖附近的一个飞行基地。最初,他不敢將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担心。没想到,母亲主动问他:“到北京干什么?”他不敢隐瞒,说是来学飞行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也是你父亲的梦想。”诺敏·何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明白这是得到了允许。临近飞行体检,他心里还是有点紧张,“担心自己的身体条件达不到飞行标准”。没想到,他的视力2.0,也能听到任何分贝和频率的声音。之后,他签订了生死协议,于6月7日正式开始学习飞行驾驶。

最开始,教官带着诺敏·何在天上飞了几圈。蓝天就在头顶上方,低头是广袤的土地。梦想即将照进现实,诺敏·何十分激动,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此后近半个月,他刻苦地学习飞行的基础技能,渐入佳境。

就在诺敏·何信心满满的时候,一场突发事故让他一度停飞。6月中旬的一天,他的教官与同学正在进行训练,没想到驾驶的飞机失事,从空中掉了下来。诺敏·何目睹了全过程,第一时间开着车,找到教官和同学,把他们送进了医院。这件事结束后,诺敏·何不得已回到了内蒙古。

经过此事,诺敏·何意识到,飞行蕴藏的风险无处不在,但他没有动摇继续飞行的决心。1个月后,教官梁建英联系到他,问是否愿意继续学飞行,他没有犹豫,立刻回答:“愿意!”之后的3个月,诺敏·何又回到北京,每天进行飞行训练。“每次飞起来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动作要做。”他在一遍遍练习中,完全掌握了起落、侧滑、摆正等动作,甚至可以熟练驾驶飞机在1分钟内飞一个起落航线。

2005年9月17日,诺敏·何首次单飞,同时购买了MF-3C飞机,真正实现了自己的飞行梦。此后,他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天上飞。同年10月,中国首届航空运动会在江苏南通举行。诺敏·何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这次比赛,与世界冠军等同场竞技——他身穿蒙古袍驾驶着飞机,以第四名的成绩完成比赛,成为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个穿少数民族服装驾驶飞机的飞行员。

诺敏·何的梦想远不止飞行。“我还有一个只有在飞行时才能实现的梦想。人家说快乐的职业有三个,第一个是飞行,第二个是摄影,第三个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占了两个。”2006年,他取得了固定翼飞行执照,开始航拍,一直持续了10年。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系统地学习航空理论和自转旋翼机原理。同时,为了确保体检合格,他严格要求自己,忌烟戒酒,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甚至为了降低体重,只吃粗粮、减少食量。

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一号楼前,诺敏·何与母亲合影。

2014年,诺敏·何报名参加了全国首批自转旋翼机驾驶员执照培训班,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第一批由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自转旋翼机飞行员,也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第一位自转旋翼机飞行员。

作为诺敏·何最亲近的人,母亲总会担心他:“用两个手去照相,用脚开飞机,这是多危险的动作呀。”即使如此,母亲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听他介绍新相机的功能,一起拍照,但也忍不住关心他:“这么重的相机挂在脖子上,多累呀。”

自从开始拍摄短视频,诺敏·何的故事被更多年轻网友看到,也鼓励了不少年轻人勇敢追梦,“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怕晚”。早在2007年,诺敏·何曾参加一所知名大学举办的“国际新闻研讨班”。当时,美联社前摄影部主任文·阿尔比索对他说:“你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这么航拍的人,既是飞行员,又是摄影师,这样的人在美国也没有,很欣赏你的作品,但要注意安全!”

从那时起,诺敏·何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通过我的飞行,可以宣传内蒙古,同时我作为稀有的飞行航拍摄影师,更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风采。正是这份荣誉与责任感,促使我一直飞下去。”

诺敏·何

1959年出生于内蒙古,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21年获评“中国驾机摄影航拍第一人”“中国十大航拍摄影师”。

猜你喜欢

航拍内蒙古飞机
飞机失踪
航拍巴彦呼硕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可爱的内蒙古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