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家弘,“斜杠”法学家

2022-05-30李璐璐

环球人物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斜杠案件小说

李璐璐

何家弘

与《环球人物》记者交谈时的何家弘,正如他在视频里讲课时一般儒雅随和,语调不疾不徐,有着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沉稳舒缓的气质。

近年来,这位被称为“证据法学泰斗”的老先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2021年4月27日,“人大证据学泰斗何家弘入驻B站”的消息在全网不胫而走,网友们纷纷前去他的视频页面打卡,惊呼“大佬来了!”“久仰大神之名,前来膜拜!”何家弘看到满屏的弹幕,吓了一大跳,连声问:“这是什么?”

他在视频里向大家做自我介绍,谦虚地称自己走上法学之路是因为“智商不高,当不了官也经不了商”。网友笑称:“何老师太谦虚了!”而“‘智商不大高也就当当泰斗而已”,“‘一不留神也就出出国门而已”成为当下的网络热门梗。

何家弘用说案的形式向大家普法,《大卫教派惨案》《辛普森案证据疑点权威盘点》《黑龙江林场命案翻案记》……国内外各种离奇案件应有尽有,不少被吸引来的年轻人表示:“何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希望我能考上您的研究生。”

“我研究法律这么多年,一直关注普法工作,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精神,我想把法治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何家弘说,要让“法学走出象牙塔,步入寻常百姓家”。

何家弘主编的《法学家茶座》。

自知“网络是把双刃剑”

何家弘至今没有退休,年近七旬的他依然在学校授课,而他也是在学生的介绍下,一步步接触到网络的。“一开始我在今日头条有个账号,做普法宣传,后来学生跟我说,让我在B站做视频,B站上有很多年轻人,但我不会用这些新鲜的东西,一位人大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就帮我录制视频。”

B站曾建议何家弘开收费课程,他在斟酌之后拒绝了。“我在网上宣讲不是为了赚钱,主要就是为了普法。”他有个原则,不讲法院尚未终审宣判的热点案件。他说:“领导不能干涉,学者干涉也不对。”

每期的视频录制,何家弘并没有采取短视频形式,而是像给学生讲课一般,详细地讲解每起案件。他曾用了7期、近2小时分析轰动全球的辛普森案,光是对自己收集案件资料过程的阐述就长达11分钟,这也是“何家弘说案”的一个鲜明特点,被网友评价为“全网质量最高的讲解”,“带有职业特色,非常详尽严谨”。他的讲解风趣活泼,毫不枯燥乏味,就像是和年轻人唠家常。在讲解过程中,他向网友“安利”辛普森拍过的电影,让大家觉得“能插得上话”。

何家弘一直在跟进社会热点,他的视频涵盖了于欢案、佘祥林案、聂树斌案、昆山龙哥案等案件。其中,在“于欢案改判解密”视频中,他先是轻松地说于欢出狱后开了一家小店,如今这家店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店”,惹得年轻人留言称“何老师網络词语玩得真溜!”

何家弘普法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多次受邀担任电视台法治节目嘉宾,与撒贝宁、张绍刚等主持人都有过合作。2015年,何家弘开通名为《法学家茶座》的微信公号,发表普法文章。现在,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

提起自己的网络生涯,何家弘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把你想传递的内容大规模宣传,也能引来争议和是非。”他曾受邀录制央视《今日说法》节目,谈到了“错换人生28年”案。很快,网络上出现许多吸引眼球的文章或视频的标题,如“错换人生28年!已引起了何家弘教授的关注。”“错换人生28年再传喜讯,法学泰斗何家弘加入查找真相。”“‘泰斗级教授何家弘加入《错换人生案》,许敏追查的真相还远吗”……对此,何家弘只能无奈发表声明,表明自己并非律师,可以分析评说,但无权调查取证,更不应干扰司法裁判。

无论网络多少风风雨雨,何家弘还是积极参与,普法是他不变的信仰。

何家弘在B站上发布的普法视频。

何家弘受邀录制央视《今日说法》。(视频截图)

“我特别能吃苦”

何家弘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曾担任国民党高官,兴办教育。何家弘自幼喜欢文学,在校期间写了很多诗歌。1969年,16岁的何家弘带着知识青年热火朝天的干劲来到北大荒务农。

“知青生活让我走出校园,接触到了和大城市不一样的生活,对社会有了更多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开始了思考。”何家弘说。白天,他开着拖拉机干农活,晚上,他就利用休息时间看书。他看革命小说《金光大道》《林海雪原》,读鲁迅、冰心作品,也看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期间,他趴在炕头写自己的知青生活,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务农8年后,何家弘重新回到了北京,被分配到建筑公司当水暖工。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任新萍。国家恢复高考后,1979年,在爱情的驱动下,26岁的何家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学习法律。“那个时候,国家刚刚结束‘文革,正是需要‘法治的时候。”何家弘说。本科毕业后,他想继续深造,于是考取了犯罪侦查学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批犯罪侦查学专业的研究生。

1985年,神探李昌钰首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祖国,与其他美国物证技术专家一起,受邀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与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物证技术讲习班”讲学。因为英语好,何家弘被选中担当翻译。

硕士毕业后,何家弘留校任教,成为人大的一名教师。当时的中国没有犯罪侦查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点,为继续深造,1992年,何家弘来到美国西北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一般人要拿到这个学位通常需要三到五年,而我只用了1年零10天。”何家弘骄傲地说。答辩后,华尔兹教授说,这是他见过最好的法学博士论文。有记者采访何家弘,问他为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博士学位,何家弘说:“我年轻时候在中国的农场受过锻炼,我特别能吃苦。”

左图:2004年,何家弘在欧洲访问。右图:何家弘和妻子任新萍的合影。

在美国读书期间,何家弘看到中美之间法律体系成熟的差异。“90年代初,中国法治百废待兴,法学教育面临断层。那个时候,无罪推定、排除合理怀疑、正当程序等都是很陌生的概念。中国传统打官司,公检法都是查明案件事实,我明白就行了,这事儿就是这样,就定了,而不是证据,不是说我得用证据。”他决心推动中国法学发展。

1993年,回到中国的何家弘主编了第一部《证据调查》,将西方证据学的术语和体系引进中国。2000年,他受司法部委托,统编出版了教材《新编证据法学》,让证据法学成了一门显学。

“我们在不断地往前走”

从90年代初至今,何家弘见证了中国司法在过去30年的进步。“90年代中期,刑事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些错案的披露,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存在的不足。”何家弘说。

在一期视频节目里,何家弘披露了黑龙江石东玉案。1989年,护林防火员关传生的尸体被人发现,他的邻居石东玉成了重大嫌疑人,并被判死缓。判案的物证是石东玉衣服上的血迹。当时中国没有DNA鉴定的条件,仅凭血型就判定石东玉为凶手。1994年,真凶被发现,相关部门重新审理此案,将石东玉的血衣送到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检测,发现这是一起冤假错案。1995年,石东玉被宣告无罪。这起案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中国以前重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造成这些冤错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咱们当时采取有罪推定原则。但随着冤假错案的披露,我们觉得应该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司法制度,比如无罪推定原则。”何家弘说,“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很多人还没有接受无罪推定,认为第十二条的规定是在强调法院的判决权。但是,第十二条的规定本身就是进步。经过大概十年时间,大家从观念上就接受了无罪推定。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有关工作机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刑事司法的进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冤错案件在背后推动的结果。”何家弘说。

2015年,何家弘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参加研讨会。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我的解读就是已经有了默认的沉默权,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如果他要求保持沉默,他就可以沉默。只不过当时不这么解释,现在又过了10年,越来越多的人也接受了这项权利。”何家弘说。

2005年起,何家弘在人大带领青年学者做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很多州就都成立了类似‘无辜者救援中心的組织,有‘无辜者行动计划。该计划主要是运用DNA技术对原来案件中的证据进行复查,纠正可能存在的错案。”他通过举办论坛、座谈会、研讨会,以及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带领课题组对刑事错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总结出我国刑事司法中生成冤案的误区,并探讨了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化与改良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共308条。回顾过去30年,何家弘说:“我们是在不断地往前走的。”

何家弘的著作《无罪贪官》《洪律师探案集》。

“法学界唱歌最好的”

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案件,何家弘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灵感,写出了大量的犯罪悬疑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血之罪》就来源于石东玉案。“写小说是我年轻时的文学梦,我喜欢看福尔摩斯作品,受其影响很深,就想写出中国社会和刑事司法秩序现状下的真实情况。”何家弘说,“侦探小说系列往往有一个固定主人公,在国外,这个人物通常是私人侦探,但这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真实,我做过律师,就萌生了以律师代理当事人案件的形式来创作。”

何家弘的作品往往从案件申诉入手,把法学知识、法治思想融入其中。他创作的《洪律师探案集》系列小说,被英国《卫报》推荐为“亚洲十大犯罪悬疑小说”。

2006年,何家弘成为在最高检挂职的高级检察官。这一职位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后来,他将自己的小说《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画》改写成《无罪贪官》,描绘了一座腐败的虚拟城市如何变成了最清廉的城市。

何家弘创作的小说蜚声海内外。作家莫言说:“读何教授的犯罪悬疑小说,感觉妙趣横生,觉得又像当年小学时代那样,体验到了阅读的快感与乐趣。”法国翻译家玛丽·克劳德在评价其作品时说:“何教授在不同种类的侦探小说技巧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的小说既是谜语小说,又是黑色小说,还是悬疑小说。”

何家弘把自己定位为“写小说的法学家”,但他在网上的“身份”不仅仅如此。2018年,何家弘在人大明德堂举办了个人演唱会——“草原情,高山恋——何家弘教授民歌演唱会”,唱了10首歌。网友赞他:“法学界唱歌最好的,演艺界法律最权威的。”

何家弘爱好广泛,还担任了国际足联的道德委员会委员。他平时坚持跑步、游泳、打羽毛球,曾代表北京海淀区参加了北京市运动会的羽毛球团体赛,最终夺得男子团体冠军。他调侃说:“我的玩商很高。”

“玩心”不减的何家弘曾在人大毕业典礼演讲中说:“人生首先要有追求。没有追求,人生就不会有精彩,更不会有辉煌。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个人的追求应该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人不仅要有国家的大梦想,还要有自己的小目标。我的人生小目标就是:打球打到70岁,跑步跑到80岁,游泳游到90岁,唱歌唱到100岁!”

大梦想和小目标,都是何家弘一直在追求的。

何家弘

1953年出生于北京,法学家、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所长、反腐败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委员。著有《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系列小说《洪律师探案集》,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猜你喜欢

斜杠案件小说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古代也有“斜杠青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斜杠青年”的“横向”人生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