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实施建议
2022-05-30颜晓程何云峰
颜晓程 何云峰
[摘要]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肯定了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适应新时代劳动世界的变迁,破解劳动教育实践困境是劳动课标的基本方向。劳动课标以劳动素养为主线,整体设计课标各部分,确立了以劳动素养为轴心横纵相接的课程目标,构建了以任务群为基础融合开放的内容结构,强化了以体验为关键多样可操作的课程实践,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劳动实践的真实发生。实施难点在于如何将劳动课程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课程实践质量;建立劳动教育家、校、社互动协同机制。
[关键词] 劳动课标;基本方向;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场域协同
劳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育人体系中占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标”),劳动教育单独设课,重申了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但是,伴随着劳动课标的颁布,部分媒体将劳动课程标签化为“家务劳动”,导致家长及部分学校误读和浅化对劳动课标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从劳动课标颁布的基本方向、课标的主要内容、难点与建议三个部分深度解读劳动课标,以期为学校、教师、家长解读劳动课标,开展劳动课程实践提供参考。
一、劳动课标的基本方向
(一)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同年7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2]如今,劳动课标的制定,确立了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国家意志。以劳树德,即劳动课程不仅能够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个人品德,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劳增智,即劳动课程本身包含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之意,劳动教育的探究实践亦能以具身的体验,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增强智育的效果;以劳强体,即劳动课程以身体行动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之目的;以劳育美,即让学生体会劳动之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潜力,使学生在劳动课程中创建新的美好事物。总之,劳动课程不能仅关注劳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要牢牢把握劳动课程综合育人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劳动中解决真问题、创造新价值,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适应新时代劳动世界的变迁
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的载体,需要不断地回应时代需求,融入新的时代元素。首先,从形式到实质,教劳结合的新立场。我党始终坚持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倡导教劳结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将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在提高受教者劳动技能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这种将教育完全融入生产劳动的劳动教育符合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我们也要理性地省思,将教育完全等同于生产劳动的“有劳动无教育”,或只有劳动知识技能教育无劳动实践的“有教育无劳动”都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教劳结合。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今天,需要教育者从“实质”的立场重新审视教劳结合,在劳动教育中既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育學生的劳动态度、精神,实现教育与劳动的深度融合。其次,从单一到多元,劳动形态更新对劳动教育内容拓展的新要求。过去劳动教育主要承担的责任是培育合格的生产者,因此教育内容以传统的生产劳动为主。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形态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随着服务、文化、信息等产业的崛起,以传统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自然难以满足学生适应并改造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教育内容必须迭代更新、有效扩容,将服务性劳动、新知识、新科技等内容纳入劳动课程之中。再者,从工具到存在,赋予劳动教育新价值。过去,劳动教育主要体现为解决个体谋生问题的工具性手段,在此种价值的引领下劳动教育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无奈的、不悦的。在物质资料较为丰富的当下,劳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被逐步弱化,其存在性价值不断凸显,即学生通过劳动教育确证自我存在的意义,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样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主动的、幸福的、愉悦的。
(三)破解劳动教育实践困境
在此次劳动课标颁布之前,劳动与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只是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其并不等同于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即便如此,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仍普遍存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执行不到位,甚至缺失的现象。因此,必须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析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并进行破解,才能努力保持劳动教育自身的生命力,建构系统完善的劳动课程体系。首先,劳动课程实践的“窄化”。在目标上,仅关注劳动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未能构建多元一体的目标体系;在内容上,仅实施基本的日常生活劳动,遮蔽了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在形式上,将劳动课程理解为体力劳动,忽视劳动是体脑合一的实质。其次,劳动课程实践的“浅化”。劳动课程实践的根本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深层次的劳动价值体认,但是一些学校存在课上“听”劳动、校园“喊”劳动、课外“看”劳动、家中“演”劳动等有形无质的现象。[3]这种浅表化的劳动课程实践是随意的、强制的,会不断消弭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其劳动能力的持续退化。再者,劳动课程实践的“异化”。某些学校在劳动课程实践中将劳动异化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导致学生畏惧、厌恶、排斥劳动,甚至抵制学校所谓的劳动教育;有些学校将劳动课程实践异化为休闲娱乐活动,教师在运用这些充满快乐和趣味的劳动教育手段的时候忘记“教育”二字,未能跟“学以成人”的目标紧密勾连。[4]最后,劳动课程实践的“去生活化”。劳动源于生活,并最终归于生活。劳动教育是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桥梁。但是对于劳动实践,人们存在普遍的误解,认为劳动教育发生于学校场域之内,无须家长、社会的过多参与,割裂了真实的劳动生活情境。这种去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无法让学生由内生发出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劳动创造完满生活的幸福。
二、劳动课标的主要内容
劳动课标以劳动素养为主线,整体设计课标各部分内容。劳动课标凝炼和阐释了劳动素养的内涵,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5]劳动素养的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劳动教育在培育学生劳动意识、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特有的价值;另一方面体现了劳动教育承载了培养学生设计、合作、实践探究、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劳动课标围绕劳动素养,规划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素养要求、课程实施等,形成了系统连贯的劳动课程体系,以保证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
(一)确立了以劳动素养为轴心横纵相接的课程目标
劳动课程的建构需要以课程目标作为引领。劳动课程目标有机融入了劳动素养,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课程目标体系。首先,从水平层面的维度结构来看,劳动课程目标具备横向融通的特点。劳动课标提出了劳动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6]劳动意识与观念是认识劳动价值的基础,影响学生后续劳动行为的产生与劳动能力、习惯的获得;劳动能力始于学生的劳动训练,这种训练是过程性的,需要学生系统地规划与学习劳动知识技能。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统筹思维,依据劳动任务与目标,分析可利用的资源、可能遇到的问题等,通过权衡利弊、比较分析去整体规划劳动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劳动习惯与品质是持续性地将劳动能力训练转化为内在的劳动行为自觉,是学生自身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源泉[7];劳动精神是内隐的劳动意识与外显的劳动能力、习惯及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劳动课程目标的终极追求。在整个社会的精神层面上,劳动精神是对全社会共同关联的文化价值系统的精神支撑;在个人的精神世界层面上,劳动精神展现的是个体作为人的存在,是每个人的个性,跟每个人通过自我创造性的努力所获得的具体属性相勾连。[8]
总目标是对劳动素养的落实,是对劳动课程的统领性要求。其次,从垂直层面的层级结构来看,劳动课程目标具备纵向有序的特点。劳动课标综合考量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与劳动素养基础,围绕劳动素养及总目标将课程目标划分为四个学段,确定了不同学段差异化、个性化的目标,并且四个学段的课程目标之间体现出顺序性的特点,即随着学段的上升,劳动课程目标的层次、要求亦不断提升。学段目标是对劳动素养的分学段细化,为不同学段的劳动课程开设提供了目标引领,是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与依据。
(二)构建了以任务群为基础融合开放的内容结构
劳动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上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任务进行整合归纳所形成的一组劳动学习任务[9]。劳动任务群将劳动学习内容与活动有机整合,具备实践性、思想性、真实性、统整性、序列性等特征。劳动课标依据劳动素养生成与发展的需要,将学习任务群作为与劳动素养契合的轴心,以落实劳动课程目标。首先,学校应整体统筹安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设置学段进阶的学习任务。劳动课程主要划分为三类十个任务群,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10]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生产劳动任务群有效地打破了劳动即“学农”“劳身”的刻板印象,增加了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如新兴的三维打印、激光切割、智能控制等技术。身处技术高速迭代更新与科技创新的时代,要给学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性劳动任务群亦将现代服务劳动内容纳入其中,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服务项目体验与职业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较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十个任务群面向真实的劳动世界,兼顾体力与脑力、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会。除此之外,十个任务群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特征。依据学生的劳动需要,不同学段劳动任务有所侧重,一二年级不做服务性劳动的硬性要求,而小学中段及以上都覆盖三类劳动教育内容。其次,劳动任务群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劳动课标在提出十个任务群的基础上给予学校较大的弹性选择空间,提出学校在任务群的选择上可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在每类劳动内容所涉及的任务群中选择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涵盖十个任务群,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劳动课程的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学生需要的差异,避免了劳动课程的随意性、片面性、同质性,保障了劳动课程的适切性與可行性。
(三)强化了以体验为关键多样可操作的课程实践
劳动课标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与亲身参与。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劳动教育以实践活动为主,突出实践性,强调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与内化。其一,劳动课程实践强调手脑并用,获得身心一体的劳动体验。劳动中人的身体是肉体与大脑统合的整体性身体,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二者的综合,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人体力与脑力的完美结合,是培育“身心一体”“整全身体”之劳动。[11]劳动课程实践,不仅要调动学生身体的参与,获得动手的劳动技能,更要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劳动实践的意义,并主动投身于新的劳动创新实践之中。其二,劳动课程实践强调学生亲历完整的劳动过程,获得完整的劳动体验。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问题为起点,让学生在沉浸体验实际情境的同时,领悟劳动的价值意义,并具身实践完整的劳动过程。劳动是面向真实劳动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是个体亲历真实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劳动课程实践不能仅仅讲授讲解既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更应引导学生亲历劳动知识形成、劳动技能运用的过程。其三,劳动课程实践强调多元的实践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12]劳动课程实践方式不能固守单一,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劳动实践渠道与平台,鼓励学生多参加劳动,参加好劳动,以此培养其劳动能力,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与智慧。基于以上的劳动实践取向,劳动课标进一步给出了引领性、可操作的劳动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一方面在课程内容活动建议部分提供可实施的活动;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劳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13],促使劳动课程的有效推进与落实。
(四)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劳动实践的真实发生
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需要一定的评价作为引导,方能避免课程的“形式化”,让劳动课程实践真实发生。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强调结果评价、强调考试,劳动课程更多的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劳动课标提出,劳动课程评价以劳动素养为导向的导向性原则,注重评价反馈改进的发展性原则,评价主体、方式多元的系统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课程的平时表现评价及阶段综合评价的内容、方法与范例。其一,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要求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它需要以“任务”引发学生相对应的表现,并且这样的任务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需要基于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判断。[14]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即收集学生在不同任务群中完成任务过程的表现样本,关注劳动行为的规范与熟练程度、劳动时间与强度,关注学生劳动任务的参与度、积极主动性,以及通过劳动任务获得的规则意识、创新性劳动品质等,旨在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劳动任务。其二,阶段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即关注学生的劳动实践过程,对学生参与劳动任务的过程进行持续的资料收集、监测与调控,引导学生亲历与享受劳动过程,使其觉知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深化劳动过程中的体悟。结果性评价可采用测评形式,通过考察学生在测评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15]换句话说,结果性评价测评的重点在于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不能因其与中考、高考的低关联性就形式化地呈现劳动成果或作品,忽视劳动课程的长期育人价值;亦不能将评价简化为纸笔测验,用考卷考查学生对劳动知识的掌握程度,遮蔽劳动教育内在的育人价值。
三、劳动课标的实施难点与建议
(一)劳动课程要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被确立为独立课程后,学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即重建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学校课程重整体效能,劳动课程要整体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与学校整体的课程结构相契合,使二者融合成为一个有机体,才能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整体育人的效能。首先,从纵向的课程结构来看,其一,学校要设置必修课程,保证劳动课程开足开齐。劳动必修课程,一方面可以依据劳动课标,结合学校的所处地区、办学水平、师资条件、学生需要,选择劳动任务群,重建劳动必修课程,保证“每周不少于1课时”;另一方面可系统分析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将学校原有的劳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通过合并改造、整合扩充的方式重构劳动必修课程,留出必要的劳动课程课时,提升劳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其二,注重劳动任务的适切性,确保其在不同年段的序列性与进阶性。课程领导者应厘清劳动课程在不同年级、不同学年的逻辑关系和分布层次,课程目标必须有序递进,课程内容必须科学进阶,以保障劳动课程能够适应本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基础与需要。其次,从横向的课程结构来看,其一,劳动课程要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效联动,保证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更需要劳动课程的设置注重整合性。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托必修课程,更需要探寻其他学科课程与劳动课程目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在其他学科课程实践中以学科渗透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其二,要整合劳动课程与活动课程。劳动课标强调劳动周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周与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不能相互代替。劳动周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将劳动周与学校原有的活动主题、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可有效地拓展劳动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确保劳动周落实到位,提升劳动教育的实践效能。
(二)以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课程实践质量
项目式学习是学生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真实情境的主题,以小组方式进行周期较长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完成设计、决策、作品创建以及结果交流等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16]项目式学习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即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在进行劳动课程项目式学习时要注意,首先,将劳动任务群转化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就是解决一个真实、有意义的问题,驱动性问题更具开放性、探究性,更能激发学生劳动的内驱力,引发学生的思考。项目式学习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完成既定的劳动任务,而是要将劳动任务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中达成劳动课程目标、体悟劳动的乐趣。其次,注重以生为本、促进生生合作的导学方式。学生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应当承担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责任,包括制定、修改计划等。教师不能进行过多的控制与干预,而是要为学生的项目探究提供支撑,引导学生团队的深度协作,共历问题的计划、分析與解决。最后,重视交流评价的反思意义。评价一方面要展示项目成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对项目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项目执行的有效性、项目成果质量等进行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分析能力。
(三)建立劳动课程家、校、社互动协同机制
劳动是基于生活的,具有较强的生活属性,这决定了劳动课程必须打破唯学校的桎梏,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不同作用。劳动课标也给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可见,建立劳动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互动协同机制势在必行。首先,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凝聚劳动教育价值共识。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应当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学校为主导,主动沟通家庭与社会,邀请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学校的劳动教育计划、研制劳动项目清单、唤醒不同群体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形成教育合力,以此凝聚劳动教育的价值共识。其次,共建劳动课程实践支持系统。一方面,学校可与家长协同开展劳动训练。学校可以开设面向家长的劳动课程,引导家长更新劳动理念,明晰劳动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的意义;让学生进行适量、持续的日常生活劳动,完成劳动清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为保障家庭劳动教育真正落实,还要建立跟踪评价制度,监测家庭劳动的完成度。另一方面,学校可与社会协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要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充分挖掘与整合工厂、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持续稳定的课程实践平台。最后,共营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文化影响个体的实践、认识和思维活动。学校要通过劳动周、劳动成果展、劳动竞赛等营造热爱劳动的校风;家长要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历劳动过程,树立劳动幸福的家风;社会要树立劳动模范,传播劳模精神,创造劳动崇高的社会风气,让学生在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劳动素养。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1JYC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2-05-20].http://www.gov.cn/zhengce/
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2022-05-20].http://www.moe.gov.cn/srcsite/
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3]孫红军.当前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2022(01):53-55.
[4]何云峰.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几种认识误区[J].上海教育,2021(13):54.
[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6]纪德奎,陈璐瑶.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2):16-20.
[7]何云峰,万婕.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20(06):10-15.
[8]顾建军,管光海.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09):65-71.
[9][11]颜晓程,吕立杰.劳动教育的身体意蕴及其省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63-67.
[10][15]周文叶,董泽华.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的构建与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120-127.
[12][16]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9.
[14]何云峰.劳动教育不应该只是学校的事情[J].上海教育,2021(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