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2-05-30金亚东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金亚东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共享机制和业财融合理念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企业管理的需求,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但由于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的特殊性,以及现阶段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划分不清,责任界定不明确,影响了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造成了国有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文章基于这些方面,对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为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和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当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国有企业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升级,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企业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最优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的特殊职能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决策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加快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才能使其为国有企业的决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职能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一种参与企业决策、提供对内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支持、进行经营预测、协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并实施企业战略的职业。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主要服务于企业各级管理者,通过分析解读财务数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从财务与非财务的角度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协助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作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核心职能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的决策进行支持。

1. 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决策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分析,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科学的计算,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预测方案的可行性,协助管理层做出最优决策,是管理会计的中心工作。

2. 对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预测

未来前景关乎企业发展,企业发展需要时时关注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而管理会计能够凭借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经营前景进行预测,企业管理层以此制定战略、调整计划、确定目标,推进企业发展。

3. 建立全面的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战略,科学细化经营目标,明确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具体体现到各类预算中,分别落实到各部门,实现企业对预算的精准控制,促进企业资金、资产、人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识别风险,对企业经营过程实现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参与制定管理标准,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调整方案,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行

5. 参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完善组织架构,利用专业知识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支持,促进业财融合,帮助企业稳定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

现在,管理会计在国外企业中已得到大面积的认可和应用。在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强化国有企业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管理会计工作能对日常财务会计的工作起到约束作用,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引导财务信息精细化、规范化,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准确及效率。不仅能够披露财务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够协助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和分析。

(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降低国有企业经营成本

管理会计工作通过采用科学的工具与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使国有企业管理更加公平公正,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成本利用效率,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三)综合分析数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有企业内控能力

管理会计对企业运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掌握、控制、评估、分析、改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参与到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中,帮助提升内部控制能力。

(四)推动国有企业经营决策优化调整

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提炼,提高信息质量,将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推动全面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时间较短,而且,由于国内并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生搬硬套”,导致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

管理会计不仅能够在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仍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行业标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国有企业管理者忽视财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并未真正意识到管理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为管理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导致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推广应用阻碍重重,相关人员无法真正参与到国有企业决策中,不能准确判断国有企业实际经营运行情况。

(二)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缺少专业人才

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能够影响企业效益,在国有企业中虽然财务人员数量多,但是能够参与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数量极少,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实际从事的都是传统财务会计工作,工作任务多,创造价值小,工作效率低,且自身跨业务综合能力不足,难以胜任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同时企业又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培训,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亟待提高。

(三)未能对管理会计职能进行科学定位

近些年來,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引入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依然不能区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工作由财务会计兼任,没有明确管理会计的岗位责任,导致财务部门经常要处理一些超出自身部门职能的工作,在内部审计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无法确定责任部门,同时,由于工作重心仍旧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职能没有得到正确划分,无法真正落实管理会计工作,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和价值。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系统融合水平低

国有企业近几年开始逐步引入有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共享系统、业财融合系统等,与企业原有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合同系统等,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信息化系统。但是新系统的引入过程中存在覆盖率不足、流于形式等问题,高层管理者为了新系统的推行对下级部门制定硬性指标,而中低层企业管理者为避免管理风险,又不愿依赖新系统新技术,在使用新系统的同时不改革旧的业务处理方式,造成管理成本持续增加,工作愈发繁杂,违背了引入新系统的初衷。同时系统间信息不互通融合度差,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管理会计在进行企业分析时需要从各个系统提取相关数据,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剔除重复并纠错,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

四、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针对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应的优化措施可分为四个方面,下面分别介绍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

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管理会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其在国有企业的推行。

1. 转变思想,树立管理会计思维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首先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首先真正了解管理会计对企业的作用,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树立管理会计思维,以此为基础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管理会计的本质是财税、经济、管理等相关理论的综合,通过各种分析,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企业有效决策的重要保证。管理会计的能力素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同样起着核心作用。

2. 稳步推进,正确认识管理会计

应在国有企业内部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重点是要准确区分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和效率的同时,还要注意两种会计类型的本质区分,这两种会计的融合并不是为了将其合二为一,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将从前界定不明的职能和责任进行更加准确地划分,使其更加符合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提高运行效率,减少重复工作。

3. 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为了加快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确保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激励机制以薪酬激励为主要方式,通过制定合理的综合绩效,对岗位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员工工作进行奖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还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激励,利用企业文化和自我价值的宣传培训,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获得员工的支持和投入,帮助员工实现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形成更积极的组织文化和更低的人才流失率,使国有企业进一步增加发展驱动力。

(二)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

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直接关系到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推行效果。企业应雇佣、提拔和培训有胜任能力的人才。

1. 提升职业门槛,重视人才引进

近些年我国管理会计行业准则与行业规范都没有建立完善,但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专业性强,是“外行人”难以胜任的。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岗位聘用时应重点引入高素质人才,细化专业要求,专业是管理会计最基础的要求,人员起码应该具备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要求持有国内或国际管理会计能力认证证书或具备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事管理会计工作。

2. 加强人才培养,进行人才储备

国有企业应建立人才储备库,避免人才的浪费,注重财务人员的阶梯式管理,强化组织专门针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管理,组织定期培训,拓宽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业务能力强,能够主动学习的财务人员,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从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出发,重点培养综合能力,推进其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同时,也可以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以奖金激励的方式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证书的考试,主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并通过不断学习维持专业水平。

(三)国有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职能明确定位并落实

为确保管理会计在企业的顺利推行,国有企业不能忽视管理会计的独立性,需要建立准确的职能定位和管理机制。

1. 明确管理会计岗位职责与分工

国有企业需要逐渐完善管理会计的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管理新模式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细化权责,制定明确的企业制度,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明确其工作职责,使相关人员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针对管理会计岗位制定单独的岗位责任书,并保证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实际参与到国有企业决策当中,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对国有企业发展和经营现状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2. 设立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内,管理会计工作都是糅合在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中的,没有独立的部门和明确的职能划分,这就导致管理会计工作不能真正开展。只有设立独立的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摒除掉其他干扰,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体系,真正为国有企业管理层服务。管理会计应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这样才能真正从国有企业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独立客观发表意见。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分析工具的使用,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紧密相关,优秀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会计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企业资源,能够确保企业能够获取、生产和使用高质量的、相关的信息来支持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行。

1. 构建业财融合体系,强化信息共享

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需要的不只是财务信息,而是需要全方位的企业信息,这就需要推进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和信息共享。业财融合能够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业务与财务两方面管理壁垒高,融合度差的问题,使信息可以高效沟通,推进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业财融合也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强化信息共享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建立数据共享中心,信息共享能够推进企业信息全局性和协同性,能够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在当前大数据的形势下,管理会计只有全面及时了解信息,才能够为国有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保障。

2.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国有企业信息管理进行全面整合

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信息集成。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整合多系统平台;利用智能化工具,推进办公自动化、可视化建设;建立企业数据池,增强国有企业信息化生产力;采用标准化的流程,为管理会计编制和提供标准化的报告。多措并举使管理会计可以更快地获取数据和信息,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利用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推进管理流程创新,提高国有企业信息质量

流程创新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的重要一环。利用管理会计中的BPI(业务流程改进)和BPR(业务流程重组)的理念,通过完整的流程跟踪,对国有企业中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消除重复过时的业务处理方法和流程,优化存在缺陷和问题的步骤,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系统,对流程进行重组与简化,并且注重后期的流程监控与反思,以实现国有企业在经营成本、产品(服务)质量、响应速度等各方面突破性的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的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革新的必经之路,国有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会计管理制度。管理会计要发挥职业优势,针对国有企业的特点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同时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企业效率,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发展计划,助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强化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桂莲.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探究[J].纳税,2020,14(36):56-57.

[2]蔡溶溶.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小企业,2020(11):105-106.

[3]李婧丹.淺谈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0(08):46-47.

[4]左思宁.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4):114-115.

[5]郭刘瑞.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市场,2020(27):140+154.

(作者单位: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分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