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意义、亮点及实施建议

2022-05-30时益之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育人学科

时益之

编者按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一经发布,就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课标的出台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周密部署,是针对中国教育现实问题的敏锐回应,也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瞻谋划,关系到时代新人培养蓝图的考量。本专题围绕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课标修订参与人员进行解读与梳理,并提出实施建议,为更好地推进落实提供经验。

[摘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教育部印发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世界范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趋势,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门部署。较之以往,2022年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体现了明显的亮点。为了促使其在实践中落地生根,需要政府、学校与教师履行各自职责,充分激活各主体的活力,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形成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关键词] 2022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课程育人

义务教育课程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意志,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载体。当前,我国课程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在学段衔接、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课程实施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进行改革。[1]根据课程改革的规律性要求,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拉开了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大幕。科学理解与深刻把握新方案和新标准,并思考如何促使改革向学校实际纵深推进,成为一项时代课题。

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行的意义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关于课程总纲和分科课程的系统计划,也是学校“如何培养人”的“育人蓝图”。从社会—教育—课程的逻辑序列来看,新方案和新标准的颁行,将对国家大局、社会整体、教育发展和课程本身产生涟漪般的扩散效应和价值增值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教育要求

随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由“富起来”走入“强起来”的历史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依靠的是人的现代化。[2]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现实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创造,从根本上依靠的是人。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指出的那样,现代国家依靠人民赋予它以生命力。但如果人民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及行為上完成一个现代化的转变,那么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也注定将是失败的。[3]因而没有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的现代化依靠的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通过培养人的发生学原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新方案指出:“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4]这就要求课程要进行一种现代化式的教育发展回应,通过走综合的课程现代化之路,完成提升和超越人的现代性的双重任务,来促使教育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任务的凝练说明。它从我国悠久的教育传统中走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5]立德树人任务的高位性、统摄性特征,为整个教育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新方案规定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要“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时代新人”等表述中可见一斑。

义务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必须重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义务教育是立德树人任务所贯穿的领域之一。它所面向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6]

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保证课程育人的方向性。作为全过程育人方式中的课程育人,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种形式,发挥了培根铸魂、启心润智的重要功能。无论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时间占比,还是师生开展教学所受的影响来看,课程育人具有别的育人方式所不及或不具备的优势。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挖掘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因素的课程思政,如果没有立德树人来为它们管方向、掌大局,课程育人、学科的育人功能都将无法保证。

(三)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来临,国家间的竞争转向了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世界经合组织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国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显著变化是转向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改革。学生发展素养体系是具有原点性质的教育依据,既是对教育目的的适时更新,是贯穿于教育理念,连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逻辑线条,也是进行教育评价和评价政府教育部门责任的标准。在汲取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意志,推进立德树人任务不断在实践中发展的时代要求。[7]

为适应这一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于2016年9月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此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由“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对当前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滑坡、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扭转,也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落实。新方案规定:“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8]核心素养导向培养体系的形成,不仅意味着教育术语的创新,也引领了中国青少年育人方式的彻底变革。本次新方案和新标准的修订出台,正是这一课程改革趋势的体现。

(四)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门部署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已经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教育新的追求。就义务教育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矛盾转变的根本问题。同时,在义务教育本身发展上,面临着学段衔接的脱节、缺乏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师缺乏科学与精准的教学,以及课程目标在实践中落实难等问题。而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课程标准,也一定程度上难以与当前时代背景、社会形势、师生需要等相契合,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而亟待推进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现代义务教育改革。

新方案从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环节作了系统部署,构建起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到推广的完整方案。较之以往,新方案完善与细化了培养目标,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引领与价值引导,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新方案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强调提质增效;对道德与法治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注重法治教育;改革艺术课程设置,强调国粹文化融入;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注重学生的现代科技素养与劳动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标准也有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以及加强了学段衔接等显著变化。可见,新方案和新标准着力于建立起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实践、学科实践与育人实践,开辟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亮点

新方案和新标准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培养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出发,形成了有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的系统安排,为新时代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课程目标:明确了时代新人培育的核心素养要求

课程是传播国家教育意志的重要载体,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要求。泰勒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教育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9]新修订的新方案和新课程坚持目标导向,在课程目标上清晰地表明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要求,并从培养人的思想要求、学识要求和社會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具体要求,深化了对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的认识,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思想性与方向性。同时,新方案和新课程不仅指向一种理念式的引领,还强调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目标的可转化性和操作性。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各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确实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课程模式。陈桂生先生早已指出:“中国的‘课程目标的根本问题,恐怕是目标过于笼统,尤其是课程预期的学生行为的变化不可测定,以致教师关注的主要是教材的教授,而不是讲解在学生身上引起的实际结果。”[10]新方案和新标准的课程目标鲜明地反映了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形成的、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的综合素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新方案“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新标准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11]

(二)课程结构:注重横向关联互动与纵向进阶衔接的一体化设计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如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与时间的比例关系、课程类型的配合和组织的形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新方案和新标准改变了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按学生的学习、发展逻辑来进行课程结构的横向与纵向的系统设计。

注重课程的横向关联互动。一方面,不同课程“各美其美”,呈现各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语文课程重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历史课程教会学生知史与传承文明,数学课程形成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外语课程塑造学生正确比较的能力,地理课程着重人地协调观及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课程养成学生的科学意识、能力与态度,物理课程、化学课程、生物课程分别引导学生从物之理、化学变化、生命规律的角度认识世界,信息科技课程培育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体育与健康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第一,艺术课程塑造学生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劳动课程要求学生能劳动、会劳动与热爱劳动。另一方面,不同课程“美美与共”,坚持素养导向,体现学科融合渗透。新方案和新标准贯彻时代新人的培育理念,主张学科课程知识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进行筛选、集约和统整,纳入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整体结构,强调德智体美劳各素质的协调培育,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可行的系统方案。

注重课程的纵向进阶衔接。新方案和新标准关注并切实解决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按照义务教育的整体特点,对课程门类、课时安排等进行九年一贯制的衔接设计。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及因地适宜的原则,在小学和初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设置,就协调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等不同模块之间课程的关系,整合形成了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大德育课程体系,展现了纵向衔接。又比如针对艺术课程,在纵向的一体化设计中贯穿音乐与美术,并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形成了育人为主、融入中国特色的大美育课程体系。还有科学、实践、劳动、科技信息等课程的专门设置,既形成了对新时代新形势的专门育人安排,又充分体现了纵向进阶衔接的育人特色。总体上,新方案和新标准从法治、安全、艺术、现代科技、劳动、健康等方面都进行了贯通设计与进阶衔接。

(三)课程内容:形成了学生本位、学习中心、素养导向的结构化体系

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过去过度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与学生认知特点、社会生活及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联系,强调从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出发,从形成终身学习力出发,总体体现了学生本位、素养导向和内容结构化的特征。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方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全纳性”“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新的课程内容面向时时、处处、人人,体现了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正义的思想;同时指向“上好学”的高质量内容要求,明确了对学生思想指导、价值引领、学识蕴养、能力增进的素养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体现全面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是强调学习中心,突出综合化育人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新方案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逻辑,新的课程内容将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进行整体规划与大单元、大主题设计,基于真实问题、任务驱动性问题的呈现,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并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回到知识学习为人服务的初心上来。

(四)课程实施:构建了以学科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

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则是课程如何实践的问题。过去关于大课程小教学,或者小课程大教学的争论,事实上是缺乏以学科实践为视野对教学与课程的统合。学科实践强调超越知识点的素养目标、学科专家思考与行动的惯例、过程技能与操控技能的整合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是对知识授受与探究学习的超越,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12]从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角度,新方案和新标准构建了以学科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促进了从教与学的二元对立向“有教的学”的融合化一的转变,体现了育人为本、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从对实践主体的关注度来看,新方案与新标准把学习者的能动性培养放在了课程的中心位置。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生的被动学习、接受学习,难以走出死记硬背、机械灌输的窠臼,新方案与新标准从“教”转向“有教的学”,从学生的被动操练转向学生探究的主动动手,从脱离语境的抽象知识学习到基于真实问题或任务的信息搜集、处理与问题解决,这些都突出了以能动性培养为核心的学习者中心特征。

从实践在学科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它真正成为课程与教学的育人支点。各标准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新标准强调,实践活动并不只是作为手段,并不意味着在原来的课程框架中加上“实践”“活动”这种点缀的育人成分,而是将之作为衡量教学活动的根本标准。

从实践在学科中的呈现方式来看,明晰了实践作为联系学生与课程、书本、教学及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作用。新方案和新標准强调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真正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五)课程评价:以学业质量标准实现“以评促改”

课程评价是衡量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新方案和新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有利于扭转不科学的课程评价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深刻反思当前双向细目表的不足,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13]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新方案和新标准从结果转向过程,强调评价的育人性,改变了课程评价过于强调选拔或甄别的作用,关注了学生本身而非外在指标,从而有利于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与回归教育初心。

同时,新标准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体化设计。针对学科内容具体要求,各课程标准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这就对教师理解课程提供了清晰化的目标指引。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增强了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由于以往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偏于笼统,缺乏教学和评价的案例,导致部分一线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解读、课程理念的把握出现偏差。新标准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将有助于教师清晰掌握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不走样”,真正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责任。

(六)课程管理:管评分离与放管结合

新方案优化了三级管理,在放权中“治”好义务教育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方案,是指由专门从事课程编制的人员组成的课程设计小组(通常是全国性的),通过对具体的课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所调查的问题提出某种(至少是尝试性的)解决办法的一种课程计划。[14]新方案突出课程管理中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定位协调,对三者的管理方式进行了优化:国家管理强调纲举目张,地方管理注重收放自如,学校管理重在自主实践。正如新方案指出的:学校按照国家方案要求与省级实施方案要求,在准确定位自身的基础上,“全面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15]

为了有效保证实践教育效果,新方案和新标准强调其实施离不开专业指导,更离不开落细落实地具体推进。如新方案指出:加强培训,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建立完善从国务院、省级、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层层落实机制,健全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机制,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开展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委托有关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监测,开展课程实施督导,把监测结果作为评价课程实施质量的参考指标。这些都有效保证新方案和新标准在实践中的切实可行。

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的建议

新方案和新标准的实施与推行是一个持续的历时性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破解义务教育课程现实问题的过程。在“双减”背景下,只有对课程结构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充分激活各主体的活力,不断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才能将学科实践推进到新的水平。

(一)明确政府的监管责任,引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政府在新方案和新标准的实施中承担着监管的责任,是新方案和新标准实施的领导者、监督者与管理者。政府的职责是建立长效机制,科学指导各地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实施办法与方案,有效推动课程落地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正确价值观引导。

政府应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作为目标来统领课程和教学改革。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指导学校做好课程整体规划,围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等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围绕课程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发挥研究的推动作用,推动实践创新。健全长效机制筑牢育人理念,帮助教师理解核心素养的学科、学段特点,探寻从学科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交流轮岗制度建设,给予一线管理人员与教师以及时指导与常态化跟进指导,适时分析、解决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政府要做好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的宣讲、培训等工作。宣讲就是讲明白、讲透彻,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指明其所蕴含的背景、深意与内涵。新方案和新标准的立意是深远的,站位是全局的,内涵是深刻的。各地教育管理人员、校长和一线教师,缺乏对这一文件的深刻把握,在实践中就无法真正地贯彻落实。培训就是从实践上对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行理念传递过程。“我们的教师习惯并擅长于学科知识点及其相关训练题目的讲解和分析,而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要形成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以及如何促进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却不甚了了乃至无动于衷。”[16]通过各级培训,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方案和新标准的新要求,推动育人方式向素养导向变革。

(二)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育人体系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落实主体,育人方式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学校中,落实到课堂上。要以课程为龙头,对教学、考试评价、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等做系统规划,通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化来落实育人效果。

第一,坚持课程实施的正确方向。方向是第一位的。学校要组织教师领会新方案和新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立场,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聚焦“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坚持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發展学生核心素养,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学科要求。

第二,形成对义务教育课程的结构化整合处理。“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在内容组织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突出核心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表述,如核心概念、大观念、大概念、大主题等)。”[17]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特点把核心素养融入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增强知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知识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要加强学段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要巩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各门课程要发挥各学科自身的实践特征实现卓有成效的育人效果;还要整体规划课后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格局。注重课堂内外课程的整合性设计,开展体育与健康、劳动、班团队活动等,发挥第一、二课堂的协同育人功能;加强校内外教育的统整性安排,开展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突出学生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第三,形成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课堂。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是有悖于素养培育导向的,因此要促使以知识本位的教学向素养本位的教学转变。学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通过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教与学的彻底实施,推进课程与不同学科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强调重视课堂的重要性,并非不需要课外的其他教学形式。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应进一步合理统筹课内外学习,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体系。

(三)重视教师的践行主体作用,强化对新方案、新标准的行动自觉

一切教育管理、一切教育理念的实际操作最终依靠的都是教师。没有教师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的理解与行动,新方案和新标准也只是一纸空文。在教师的具体践行中,主要包括教师对新方案的理解与认知、形成实施方案和操作与改进三个方面。

首先是形成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的正确理解与认知。教师对新方案和新标准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这是新方案和新标准能否顺利实施的条件。教师要进一步理解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出发,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新方案和新标准的大局观、高站位与总体要求。

其次是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新方案、新标准的实施伴随着现有课程结构的调整,在教育教学中究竟如何培育核心素养,如何衔接学段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中小学生的学习逻辑、发展逻辑、深度学习理念、学习进阶要求等有机融入现有课程。在操作思路中,关键是使学生能够形成关注基本知识及实践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将静态抽象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联的意识,“在未来新课标的贯彻落实中,应当实现以时代性、主题式情境统领概念教学,以衔接性、一致性评价驱动素养生成,以整合性、具身化项目深化跨学科实践。”[18]

最后是不断地操作与改进。有了较为明确的操作思路,教师还要在具体操作中改进自己的课程教学,不断深化对课程的理解并优化课程实施。教师要聚焦专业发展需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制訂课程标准分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专题,采用大单元教学、单元学历案等新课程理念。在对标新方案和新标准的基础上,围绕学业质量标准,科学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研究好教材、教学、学生。通过跨学科教学、教研等突破学科边界,在共同备课、协商上课、课后反思的共建中,了解自身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的执行情况,在更宽广的视域下进行新的教与学,不断改进自我的学科实践与课堂实践方式,开展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与自我实际状况的高质量课堂实践。

[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2022年辅导员课题“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与对策”(项目编号:sxsffdy20211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核心素养落地 为知识运用赋能[N].光明日报,2022-04-22(08).

[2]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3]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4][8][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冯建军.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J].人民教育,2019(18):39-44.

[6]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10.

[7]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6-73.

[9]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

[10]陈桂生.课程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1.

[12]崔允漷,张紫红,郭洪瑞.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12):55-63.

[13]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8(10):39-51.

[14]菲利普·泰勒,科林·理查兹.课程研究导论[M].王伟廉,高佩,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65.

[16]余文森.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实践活动:学科课程新标准的两个亮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2(04):14-15.

[17]郭华.让学生进入课程: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心得[J].全球教育展望,2022(04):12-13.

[18]丁奕然,李雁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教学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03):

7-1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育人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