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30曲雪珂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课外阅读对小学作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探究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作文;教学
作者简介:曲雪珂(1991—),女,山东省青岛同安路小学。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作文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目前存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课外阅读的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文思泉涌,创作更加多元化的写作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写作的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多元化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并灵活地进行模仿与运用。
例如,在教学以“我的母亲”为主题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前收集有关亲情的课外文学读物,从中积累与主题有关的写作素材。并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获取相关的课外文学读物进行阅读。如此,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就能够调动所积累的寫作素材,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进行自由地创作,十分有利于写作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并且,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对写作进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丰富写作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1]。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配合教师的引导,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由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有话可说,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充分地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作文教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基础并不稳固,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知识储备不够,因此,他们的写作能力不强,很容易丧失对写作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知识储备,拥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对写作不再产生恐惧的心理,而是进一步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以往,一些家长甚至是教师对课外阅读有偏见,认为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缺少促进作用。这种观念存在误区,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家长和教师想要助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不能把学生的学局限在传统的课堂内。当前,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进入家长和教师的视野,家长和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对课外阅读的偏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发挥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等教学作用,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如精读、泛读,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其次,教师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小组喜欢的课外读物,一起阅读。小组成员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段,或者写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每周,小组成员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融入课外掌握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了有价值的写作营养,拓宽了写作的视野,提高了写作的能力,从而能够如鱼得水,快乐地写作。当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时,说明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发展。
二、应用课外阅读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坚持“课外”的原则
教师想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改变对课外阅读的传统认知。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与传统的课堂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课外阅读与阅读课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课外阅读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的积极性[2]。因此,教师需要坚持“课外”的原则,让学生从繁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学生,并为学生打造更多的适合课外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二)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
许多家长会帮助学生挑选课外阅读书目,但是家长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选择《作文大全》《写作指导》等作文辅导书,只功利性地为了应付考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且,功利性的课外阅读书目,可能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由于市场上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家长和学生甚至教师都无所适从,存在选择困难的问题。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课外阅读书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需要家长和教师把好关。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并定期进行阅读书目的更新与完善。
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积极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增长见识、增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高素养的书目。比如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红色经典作品等书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文学名著等书目,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中国作家的优秀科普作品,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从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中挑选合适的阅读书目,推荐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建立班级课外阅读读书角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除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之外,还可以建立班级课外阅读读书角。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作文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一个能让学生随时接触到书的班级课外阅读读书角。日常,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习作主题,在班级课外阅读读书角为学生上写作课,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班级课外阅读读书角读好书,并通过读好书提取写作素材,转化为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切实提高写作的水平。
(四)制订合理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
课外阅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结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制订合理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首先,教师要认真履行教学引导职责,定期组织学生共同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到课外阅读内容的讨论中。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精彩的课外阅读内容记录下来,完成读书笔记,并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充分運用和调动读书笔记的知识。最后,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期末学生整体阅读成绩的考评要素。而且,教师要根据所了解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学生学会从课外阅读中提取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教师采用精读与泛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外阅读中有所启发,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其次,教师要求学生遇到优美的语句和段落时要记录下来,并将好句好段与同学们分享,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通过阅读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方式,并通过思考引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即景》时,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如常见的朝霞、晚霞、日出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其次,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郭沫若的《星空》,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优美的语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摘抄下来的素材进行整理,选择合适的参考材料,在自己的写作阶段进行借鉴。如,描写景物的顺序有空间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等。如此,学生养成从阅读中掌握文学创作的方法的良好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六)增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因此阅读与写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可以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并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使阅读、理解、表达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以此解决无话可写的写作难题。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个性发展情况设计写作主题,通过完善的作文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流程,全面提高课外阅读的成效。在实际作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者意境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发现作品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理解作品,吸收作品。最后,在学生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作。学生尝试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写作结构,充分地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教师循序渐进地增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写作,水到渠成地写出优秀的作文。
结语
课外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促进作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将更多的课外阅读有效措施推广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以达到作文教学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娥.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5):265-266.
[2]李芳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04):130.
[3]黄金珠.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1(05):206.
[4]仲剑慧.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途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