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的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生创新教育思考

2022-05-30江艳王海于洋吴肖邦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教育思考

江艳 王海 于洋 吴肖邦

摘要: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非硕士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教育是当前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基于从事创新教育的多年实践经验,就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开展的困境和解决途径分别做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为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科竞赛;非硕士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1.044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基于超出课本范围的特殊考核方式,是基于专业教育所开展的侧重于科学研究类别的竞赛。而对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在培养阶段主要面向岗位需求,帮助大学生构建理论基础以及在应用层面掌握技能,为其进入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但在当前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由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结果分析可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就业或深造都能提供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针对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开展现状,从学科竞赛的角度探讨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有效融合学科知识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开展的困境

1.1学校学科建设有不足,不利于营造创新氛围

学科竞赛侧重于科学研究类别,因而需要依托于高校现有学科平台开展相关工作。非硕士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建设薄弱,学校软/硬件条件也较差,学生所能获取的优质资源则相对较少。此外,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学科平台不突出,导致被依托的科研项目质量和数量不具备优势,而本科生基本难以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而降低了学生拓展学科知识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高校积极开展了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但就学生所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格式、研究内容、创新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与部分学生就上述进行交流可知,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并未有较为规范的科学训练,更多的是参考往年高年级学生的申报材料进行撰写。而且,课题的来源以及背景调研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尤其是相关文献数据库的查询工作少有接触。因此,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存在的学科建设不足导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产生困难,进而难以在校园营造创新氛围,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阻力,上述作用存在恶性循环效应。

1.2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不利于开展创新教育

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是相辅相成,但开展创新教育是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近年来,学历升级、人才结构年轻化成为普遍趋势,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长。为了在考研面试过程中体现自身“竞争力”和“创造力”,学生越来越多地采用展示本科期间的学科竞赛成果方式来表现。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低年级学生在未评估自身专业教育基础的前提下,“被迫”卷入学科竞赛活动中,甚至采取“广撒网”的方式出现在不同的学科竞赛成员名单中。原有的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积极意义被消耗,导致学生在两者之间疲于应付,学科竞赛为代表的创新教育成为一种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负担。同时,在学科竞赛开展过程中,上述学生常常处于外围,对课题的相关信息了解不深,更难言融入其中,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并且造成学生项目团队分工难以执行,项目进度难以推进,成员之间相互推诿,对少数能够主动开展学科竞赛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其基于专业教育,两者存在相互检验的关系。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因在高考招生环节所招收的大学生存在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素质相对不高。因此,需慎重评估学科竞赛难度和学生专业教育基础层次,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匹配。

1.3指导教师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推进创新教育

指导教师尽管作为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中的配角,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需发挥关键作用。诸如,把握参赛项目的要点,解读竞赛规则的要义,评估参赛项目的可行性,甚至化身“评审专家”就参赛项目对学生进行预考核,保证参赛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非硕士点本科高校指导教师对学科竞赛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工作量和业绩点没有在学校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且,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教研工作量已经占据指导教师大部分的工作精力。上述工作量类别的相对独立、不可置换等特点造成学科竞赛指导等创新教育工作变成对参赛学生的额外教学,降低了指导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指导教师指导作用不明显,导致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呈现不知所措、陷入迷茫的状态,最后勉强形成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体现有经过科学训练的痕迹。这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不利,同时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不佳。此外,早期指导教师的实际作用缺位导致学生选题、背景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出现偏差,这也为后期参赛项目推进陷入困局埋下严重隐患。

1.4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不利于组织创新教育

相较于专业教育,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受到学校多部门管理,诸如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和科技处以及学生所在学院等。尽管具体的分工因行政部门性质不同而不同,但创新教育组织方面在不同阶段都不免会与上述部门产生交集。其中,创新教育工作实际开展主要由学生所在学院学工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落实组织推进。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在创新教育工作领域的经验往往不足,尤其是涉及具体的学科竞赛关键要点。这也造成创新教育工作在组织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提交作品略显仓促。此外,学科竞赛的组织工作常见于相关竞赛通告发布之后,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参赛项目在此时才开始筹措,造成最终提交作品创新价值含量不高。同时,在参赛项目开展过程中除部分学生团队拥有前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项目经费,其余学生团队的参赛项目开展经费主要依賴自筹、参赛作品入围后的事后补助或指导教师自身教/科研经费。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的门槛,对其参赛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组织开展创新教育。

2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开展的解决途径

2.1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发挥龙头作用

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发现相较于首轮,此轮不再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类别。这充分体现了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高校在其特色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作为非硕士点本科高校,更应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避免扩张规模、追逐升级。应当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由点带面,发挥龙头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实现学科建设良性循环。充分认识学科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等关键领域的首要地位及重要作用。由此增加依托学科平台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进而相应提升大学生获得科学训练和拓展学科知识的机会。这不仅满足科研项目要求的培养人才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缺失的情况下。

2.2规范学生创新工作,开展分级分类

在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就学生自身的专业教育基础进行评估。创新教育应体现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辅相成。同时,需要避免创新工作成为学生的“功利化”工具,脱离了创新教育的初心。基本措施包括:首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所面临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需要与创新教育工作中所承担的分工相匹配,避免出现“揠苗助长”现象。其次,依据学生个人专业教育掌握程度安排相应难度的创新教育工作,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其不足,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树立学生参与的信心;然后,严格把控学生个人参与项目的数量和类别,避免出现多而不精,低水平重复与资源浪费,尤其是现有资源本身不足的情况下。最后,学生应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对创新教育的片面化和局限化认识。

2.3明确指导教师作用,确定职责权力

建立并落实指导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明确和保障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职责和权力,调动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指导教师科学素养和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其中激励制度应当明显体现学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工作量和业绩点,切实解决指导教师的后顾之忧。在研究生培养缺失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指导教师提供学生机会参与其科研工作,以此让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科学训练,为后期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要完善指导教师考核制度,对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教师,视情况采取限项、取消指导资格等处理。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正当利益诉求和权利救济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权益保护。在现有本科生管理体系下确定指导教师的职责权力范围,可依托现有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开展学生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综合培养。

2.4增强行政部门认识,提升服务意识

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明确了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学科竞赛等创新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学校多部门支持的同时,也在不同环节受到相应部门的管理。在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花费在各部门以及部门之间沟通上的时间较多。不同部门的职责不同、任务目标不同导致沟通上不能互相理解、考虑问题角度不一致,进而最终通常需要统筹管理来解决。这对于创新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极为不利,会消极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创新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若实现创新教育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则必须提升行政部门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如同专业教育般对创新教育工作提起重视并落实。从创新教育工作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尤其是形成简单明晰的办事流程指引。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创新教育工作氛围,而且为组织创新教育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坚实基础。

3结语

创新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通过分析非硕士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从创新教育氛围营造、创新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推动以及创新教育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这不仅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对推进指导教师、行政部分以及学校资源的整合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以生为本”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何廷树,赵喆,黄廷林,等.大学生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探究[J].高教学刊,2022,8(06):80-82+87.

[2]刘建江,易香园,王莹,等.新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内涵、困难及推进思路[J].湖南社会科学,2021,(05):67-76.

[3]别敦荣.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建设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2,(04):1-8.

[4]张铮,李雪英,潘钦锋,等.论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2):164-169.

[5]史耀媛,李昱良.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提效策略探析[J].2018.

基金项目:2020年肇庆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jx202012);2020年肇庆学院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工程图学·画法几何”(课堂类-18);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580055)。

作者简介:江艳(1991-),女,土家族,湖南益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储能技术及能源高效利用;王海(1991-),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储能技术及能源高效利用(通訊作者);于洋(2000-),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肇庆学院本科在读;吴肖邦(2000-),男,汉族,广东揭阳人,肇庆学院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创新教育思考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