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青年独居人群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2022-05-30刘子瑶钟世禄

艺术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方法

刘子瑶 钟世禄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逐渐发生改变,青年独居人群的规模不断壮大,“单身公寓”“白领公寓”“胶囊公寓”等针对青年独居人群的新型住宅模式应运而生。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详细总结青年独居人群的生存现状,对目前青年独居人群的居住空间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列举当前针对青年独居人群设计的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今后青年独居人群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青年独居人群;居住空间;住宅模式;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03

独居是指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的居住方式。目前,独居人群大多由未婚、离异或丧偶的人群组成,少数人因为工作关系被迫离开家庭与家人分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独居人口占比最高的三个年龄段分别为20~29岁、30~39岁、40~49岁,占比近5成,城市人口中独居青年的占比超6成,独居青年的出现和快速增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居家时间被迫延长,其中住宅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使青年独居人群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发生转变,这些转变催生了居住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新独居时代的到来。

1 青年独居人群生存现状

1.1 所居住宅配置老旧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大量青年人口拥入城市,由于市场上租赁品牌较少且中介费较高,大多数青年选择租住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老旧小区。但是老旧小区通常存在建筑性能退化、公共设施落后、道路交通混杂、公共空间匮乏和安全管理堪忧等问题,居住在这种环境中,体验感自然不能说好[1]。自主购房者会购买新的家居用品来装饰房间,而对于租房者来说,租住的房子并不是一个长期的住所,他们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时间和成本来添置新的家居用品,因此无法获得很好的租住体验。

1.2 经济压力大

根据麦可思研究发布的数据,我国2021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833元,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505元。租房群体中,青年独居人群大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他们在租房时首先看的是房屋硬件设施及家具是否配备齐全,其次是租住地点离所在单位的距离以及周围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等[2]。但在一线城市,合租单间月租金已经高达2000元,这意味着很少有人会选择整租。在高昂的生活成本的重压下,独居青年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1.3 安全问题突出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社区基本的物业服务难以保障,安全服务有待提高。尤其是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尽管现在是法治社会,但针对深夜归家的独居女性发生的犯罪时有出现,大多数女性都很害怕深夜在社区中行走。一方面,小区物业安保不到位,没有设置门禁;另一方面,社区灯光昏暗或小区及楼道内没有灯、防盗门损坏等,令独居女性缺乏安全感。除了人身安全以外,独居青年在家中很可能会出现受伤但无法立刻得到帮助的情况,如遇突发疾病也很有可能得不到及时救助,自身健康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1.4 孤独、焦虑情绪强烈

独居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的陪伴,独自忍受生活的艰辛,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心中的苦楚无人诉说[3]。这种孤岛式的居住方式增强了独居青年的孤独感,具体体现在社交、情感及网络三个方面。

社交孤独是由于地域流动弱化了独居青年原有的亲缘关系,而重新建立这种关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引起情感孤独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是工作环境闭塞,导致社交范围狭窄,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家庭关系的无可替代性会使得独居青年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另外,感到孤独的独居青年会选择在社交网络中寻求慰藉,但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其回归现实之后只会感到更加孤独[4]。

2 青年独居人群的住宅模式

当今青年对居住空间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居住环境不仅要舒适,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私密性和充足的社交娱乐空间。为了满足青年独居人群的住房需求,市场上陆续出现了集中式公寓和分散式公寓。

集中式公寓指的是企业购买或租下一整栋楼或一栋楼的几层,并且对单独房间和公共区域进行统一改造和装修,再配备统一的服务,进行集中式管理。对外通常以小面积单套房出租,除生活服务外,还提供社交及创业等额外服务[5]。分散式公寓指的是企业通过业主或中介将分散在各个小区的空置房屋承租下来,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改造和装修,在约定期间提供统一的服务。较集中式公寓而言,分散式公寓的房源较为分散,但提供的服务、改造和装修是一致的[6]。集中式公寓与分散式公寓的特点如表1所示。

虽然市场上针对青年独居人群设计的公寓越来越多,但是目前这种机构化租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较小,适合独居的一居室更是供不应求,并且此类公寓普遍存在设计定位不明确、功能单一、空间效率低等问题。

3 青年独居人群居住空间设计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3.1 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针对青年独居人群设计的公寓都存在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问题。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发商在房屋类型设置、功能布局、装饰元素、软装饰采购布局等方面采取了相同的做法,房型面积的差异只体现在功能升级优化上,不会对装修风格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这样不仅满足不了居民个性化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也难以满足居民更深层次的文化属性需求[7]。

3.2 收纳空间不合理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住房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居环境的质量不能仅靠面积来衡量,還需要精心的设计。好的收纳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居住空间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8]。目前主流的收纳方式包括可调节性收纳、分区分类收纳、就近收纳、纵向收纳、隐形收纳及展示性收纳[9]。

市场上的收纳家具基本以框架、嵌入和折叠的形式来调整内部空间,但是能调整的程度较低,空间利用率不足。收纳家具的外观大多受制于安装方法、功能结构和存储空间,呈垂直矩形、梯形或悬挂形式,并且收纳家具的功能、存储空间、外观和结构相互制衡,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10]。

3.3 功能区划分不科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安全感的需求和生理需求。青年阶段是生命周期的特殊时期,他们的需求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也同样重要[11]。

针对青年独居人群的公寓都具有面积小、功能空间紧凑的特点。居住空间普遍被划分为睡眠空间、起居空间、学习工作空间、餐厨空间、卫生间和收纳空间。功能区之间主要由屏风、织物帘子、轻质隔墙、玻璃门窗或各类中高型家具等分隔开。但大多是以平面的方式来调整空间,对立面上的拓展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并且生活环境中空间的功能相对固定,导致生活行为所发生的地点也相对固定,浪费了许多空间[12-1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人们不得不长时间居家,由于缺乏运动,许多人出现了肥胖、免疫力下降等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居家健身[14]。原有的功能区划分已无法满足当今青年的需求。

4 青年独居人群居住空间的设计对策

4.1 利用边角空间,提升收纳功能

在我国的室内空间设计中,一个空间往往是由其所包含的家具产品及空间固有的建筑结构构成的。如果二者不能很好地结合,空间利用率就较低,产生难以利用的碎片空间。传统家具通常采用沿墙布置的方法,所产生的零碎空间很难利用。因此,可以根据拐角的形状设计家具,这样不仅不妨碍沿墙布置其他类型的家具,还可以增加收纳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功能的分类、放置在空间中的物品,空间功能必须连贯,这样可以使空间的利用更加便利。例如,在设计厨房和厕所的收纳功能时,必须注意细致分类。收纳位置的设计也需要仔细考虑,以便用户可以在需要时立即获得所需的物品[15]。

4.2 扩展家具功能,转换空间效用

多功能家具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整合了其他功能。它可以根据使用场景选择使用模式,通过模块组装、提升、旋转、折叠、嵌入、推拉等形式发挥不同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16]。

传统的多功能家具,如多功能床,其功能主要包括三个:通过折叠节省占地面积、增加附带存储空间和扩大面积[17]。除了传统的多功能家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将家具与自动化相结合,将电子科技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植入家具中,可通过触摸家具中植入的电子感应器对家具的功能进行控制。还有的家具品牌通过物联网将智能家具和电子设备连接,可通过手机上的应用软件进行远程遥控。如果朋友突然来访,来不及回家收拾,就可以远程操控将床变成沙发,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提升空间利用率[18]。

4.3 合理划分空间,优化居住体验

由于青年住宅大多为中小型公寓式设计,其内部空间相对有限,居住功能相对简化。为了满足青年群体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青年住宅的内部空间设计中,要对每个功能空间进行复合使用,以弥补空间数量和规模的不足。

在户型上,可打通空间中的非承重墙,贯通空间,使所有小空间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使空间变得宽敞、明亮,而且可以将功能集于整体空间内,从而增强室内空间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将动线划分为访客动线(公私分开)、起居动线(动静分开)和家务动线,对室内空间进行再分割,能减少空间浪费。

在空间分割上,多使用中空隔墙或中空高低柜、透明隔墙和低墙分隔,使空间连续分隔,这样可以增强空间的连续性[19]。

在色彩上,应选择能减轻压迫、缓解抑郁情绪的淡色系,在家具陈设上也应选择储物空间大的家具,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在墙角、墙壁的位置做一些吊柜,不仅能增加储物空间,也能美化环境[20]。

5 结语

每一次空间设计的发展,都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无论什么样的设计,都应该以人为本,以用户体验为第一要素。小型公寓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设计师应该不断探索适合青年独居人群的室内空间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4):29-34.

[2] 黄慧,吕九芳,吴华云,等.基于青年租居群体生活形态的家具网购需求研究[J].家具,2019,40(2):46-50,61.

[3] 贺武华,雷姝.“空巢青年”的特征、成因及其“实心”化引导[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6):225-232.

[4] 张怡然.个体化视角下我国城市“空巢青年”困境探究[J].法制与社会,2020(29):115-116.

[5] 卢倩,丁福兴.集中式长租公寓行业竞争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J].河北企业,2019(9):103-104.

[6] 王建红.服务式长租公寓运营模式探析[J].中国房地产,2015(31):56-59.

[7] 陈赛飞.单身居住模式及空间塑造探究[J].绿色科技,2020(22):168-170.

[8] 刘遵月,方紫嫣,赵洁雅,等.单身公寓家居用品收纳功能应用探究[J].家具,2020,41(6):75-77,101.

[9] 刘雨露,陈于书.从主流收纳道具探索实用收纳设计理念[J].家具,2019,40(2):66-70.

[10] 陶磊,熊先青.小户型多功能收纳家具设计分析与实践[J].家具,2022,43(3):27-31,77.

[11] 刘梦飞.社区型青年公寓室内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20.

[12] 郑雨薇,王雪花.小户型功能空间隔断设计[J].家具,2021,42(1):63-66,75.

[13] 胡爽.微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14] 周富强,郁舒兰.面向独居青年的室内健身产品设计探析[J].家具,2020,41(6):71-74.

[15] 王天其. LOFT小户型家居设计中的空间应用[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9.

[16] 陈慧怡,薛拥军,付佳琪.基于小户型的多功能家具产品设计应用[J].家具,2020,41(6):58-61,70.

[17] 彭然,徐伟.小户型多功能床具设计实践[J].家具,2022,43(1):54-57.

[18] 倪慧,吳智慧.变形家具的类型与功能分析[J].家具,2018,39(1):25-31+46.

[19] 单磊.单身公寓室内空间设计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1):28-30.

[20] 王春英.论极简主义风格在小户型空间中的应用和发展[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8.

作者简介:刘子瑶(1997—),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制造。

钟世禄(1971—),男,江西赣南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

猜你喜欢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试析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
儿童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