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营商环境的创新路径与试点方向

2022-05-30刘帷韬何晖高琦原宗琳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

刘帷韬?何晖?高琦?原宗琳

基金项目: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城市职能分工背景下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构建”(2018A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20&ZD08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广州深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研究”(2022GZGJ22)

摘 要:2021年,广州成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本文在剖析广州成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意义的基础上,对近几年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为之后营商环境改革的创新路径和试点方向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出新出彩

一、广州深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意义

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是新时代赋予广州的使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广州的改革方向及成功经验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将对其他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产生较强的借鉴意义。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共提出10个方面,百余项改革措施,提出的改革事项直接回应市场主体期盼、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直接助力经济民生,为未来广州营商环境改革的创新探索指明了方向,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为广州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抢抓政策试点,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粤港澳大湾区营商规则接轨、实现审批制度跨区域,为广州营商环境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机遇。

2022年1月,《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印发,持续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试点,既有利于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对于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就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更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區的核心城市以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将有助于湾区城市间资源要素的更有效配置,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协同发展与一体化进程,提升湾区影响力,促使广州能以更高站位扛起使命担当,持续关注市场主体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其改革方向及成功经验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有利于深入挖掘典型先进经验,发挥全国首批创新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能对其余城市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借鉴。

二、广州营商环境改革现状

近年来,广州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3.0、4.0改革,从最开始的简化流程到专项指标突破,从整体办事流程再造,再到4.0持续改革衔接,不断实现纵深推进。2022年1月,《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广州营商环境5.0改革正式开启。

在开办企业方面,广州进一步拓展开办企业事项,全面压缩成“一表申报、一个环节”,将“照、章、税、保、金、银”等开办企业事项全面整合,逐步拓展为公安、税务、社保、政数、公积金、人民银行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改革,进一步压减开办企业全链条办事环节、时间和成本,让企业开办真正做到一步到位。搭建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全面整合办理“照、章、税、保、金、银”等多个部门开办企业涉及事项,实现登录一个平台,一次认证,一表填报,深度应用企业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范围三项标准化自主申报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审批等创新领先改革成果,全面实现全流程一站式全网办。通过商事制度改革撬动准营综合性系统改革,重点突破制度设计、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放出活力和创造力。

在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出台实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工作规则》、《“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双随机”抽查工作指引》等制度文件,侧重对IAB、NEM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的支持。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和海外人才引进,以“海交会”为依托,每年持续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创业项目。扩大高技能人才引进范围,在积分入户申请时,将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并符合条件的人才纳入引进范围。

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为策动,触发工程建设项目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改革的进一步优化,持续破解堵点问题,推动关键环节改革,健全推进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区域评估+承诺制”“用地清单制”“水电气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等三项改革。首创分阶段施工许可,根据企业拿地后迫切开工先行建设基坑的需求,打破整体办理施工证的传统思维,将自主选择权交给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度开展工程融合监管,在全国首推一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全过程监管建筑、消防、人防质量,及时解决多头监管、技术审查滞后、整改不及时等问题,保障各专项验收的一致性,实现“一站式”竣工联合验收。

在政府采购方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可实现远程评标、合同签署、修订、公布,以及工程款项支付、合同履行情况、验收等环节一网办的功能。并且通过提前发布招标计划、增加投标人对评标及中标结果知情权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

在招标投标方面,全面取消招标文件事前备案及澄清环节,进一步对招标文件形式进行规范,不断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以信用管理体系替代履约保证金方式,进一步压缩合同签订时间,减少企业时间成本。取消出售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等费用,实现投标零成本,减轻投标企业负担。

在获得用电用水用气方面,印发《广州市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精心打造“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服务新举措。开展电水气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电水气协同报装工作,对社会投资建议低风险目获得用水外线工程免行政许可审批,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目实行“三零”服务,进一步压缩用水报装办事时间,实行“一次报装,分阶段供水”服务。

在登记财产方面,大力推广不动产电子证照,促进不动产电子证照在金融、入户、入学等领域的应用,应用区块链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签名以及电子合同技术,网上支付,在线签发电子证照,实现登记业务“全流程网办”。全面深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市税务、住建、政数、司法、法院、财政等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成立工作组,建立“线上+线下”、“专项+日常”的督导工作机制,线下设立督导员专岗开展日常督导,线上运用“互联网+监管”,建立案件全程监控、风险防控、质量监督的电子监管体系,实现电子信息调用共享,切实减证便民。

在获得信贷方面,发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和市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建立广州市企业应急转贷机制,高时效出台政策“组合拳”,从精准把握新冠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着力落实新冠疫情防控金融支持措施、积极履行地方金融企业服务功能和社会责任、加强资金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动员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地方金融企业强化对新冠疫情防控相关企业以及受新冠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为本地企业融资抒困,缓解中小企业续贷难等问题。实施广州市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险增信支持。

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构建系统完备的地方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创新方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实现监管纠错容错机制的“立体式”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建立“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提出“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的新发展理念,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联合广东证监局、市法院、市地方金融局和市市场监管局,完善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地方制度体系。通过强化行刑协同执法、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精准问责“关键少数”等行政监管手段,有力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内幕交易、短线交易等典型的资本市场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行业风险,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知識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广州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等,行政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协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重点机构、平台先后落户广州,已成为全国知识产权高端要素流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全国首试粤港澳三地在线跨域解纷,构建“协商+调解+判决”三级维权机制,上线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在跨境贸易方面,持续推进报关单“日清”机制和“两步申报”,进一步降低合规时间。对接“智慧政府”“智慧港口”数字资源,可通过“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实现24小时“一键通关”。实行“先通关、后查验”船舶通关新模式,实现集装箱班轮即靠即卸。推进“江海联运”纵深改革,实现“两港如一港”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在纳税方面,开启“掌上办”业务,推广运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探索运用5G、视频等互联网技术实现更多非接触式纳税服务,全力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税收支持。

在执行合同方面,持续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发布全国首个5G虚拟智能法庭,建成“网通法链”指挥信用生态系统,全国首试5G在线庭审。不断完善网上立案工作机制,实现网上立案无纸化。拓展“全城通办”服务广度,可跨区域查询案件、联系法官、电子阅卷、开具生效证明等。推进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两个一站式”建设,构建网上诉讼服务体系,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在线阅卷等40余项诉讼服务。尽可能选择对生产经营影响小的强制措施,严禁超标的查封,谨慎使用失信惩戒等措施。

在办理破产方面,上线全国首个全流程一体化破产资产处置平台和重整投融资“智融”平台,是全国首个“互联网+金融科技”破产重整综合服务平台、破产资产处置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破产重整线上线下融合智能运营平台、破产重整投融资生态圈平台,有力提升了破产资产处置效率和重整成功率。推动破产信息与工商、税务信息有效对接,通过司法清算完毕企业信息在工商、税务系统同步更新,实现司法清算完毕企业工商、税务定期自动注销,提升市场主体退出效率。

在市场监管方面,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实现操作平台、工作流程、信息公示“三个统一”,以及随机抽查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持续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助推监管效能、营商环境“两个提升”。

在政务服务方面,聚焦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举措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政策分类和标签化管理,将政策与服务对象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升级“广州企业服务平台”。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将多个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企业和群众办理“一件事”只需“一次申请”,只填“一张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引进第三方平台,设立“云窗口”,组建“云坐席”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可视化咨询、辅导、业务办理”远程互动引导式政务服务,实现业务跨层级、跨地域一站式办结。

三、广州营商环境的创新路径

广州持续以“激发活力”为主线,不断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社会创造力。未来,广州深入营商环境的创新路径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量。

第一,创新扩大开放,探索世界接轨规则。在已有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先行先试扩大开放举措,试点实施更大范围、更广维度的对外开放,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服务的同时,探索与世界标准接轨的事项制度。

第二,创新自贸区制度,发挥政策红利。紧紧抓住双区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与自贸区双重制度创新优势,持续深入将“放管服”践行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推进“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

第三,创新市场倒逼,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对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提升政务能力和服务效能,1.0、2.0、3.0、4.0改革已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大部分时间、成本等问题,但要与世界先进体对比,未来广州政府还需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更多关注企业经营期间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从关注如何方便企业打开经营之门,到聚焦如何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创新包容审慎,充分保护市场主体权益。首先是“包容”,既保证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的总体风险可控,又保证市场环境规范有序;其次是“审慎”,可构建信用全周期闭环的新型监管体系,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最后是“监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强调信用监管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事前审查机制,强化事中监管的具体执行,对事后监管的配套措施予以有效補充,实现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第五,创新更高标准对标对象,争取综合改革授权。坚持最高最好最优,对标国际先进经济体成功经验,积极与国际先进体开展交流,不断拉近与国际先进体之间的差距,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综合授权改革,实施好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四、广州营商环境的试点方向

新发展格局下,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改变。从内部来看,自2016年全国开启“放管服”改革到近几年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从外部来看,国际局势深刻复杂变化、新冠疫情依旧持续等,都对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州需在做好试点城市“规定动作”的同时,探索“自选动作”的试点,在更多领域开展改革探索,释放更多红利,从以往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进入转移到如何促进市场主体持续经营,如何助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一是要试点政务服务全流程数字化。利用数字化的政务体系满足市场主体的核心需求,具体可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政务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试点区域,通过数字化政务服务转型,推动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带给企业更多的获得感。

二是要试点构建服务型营商环境。既要重视本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要重视新兴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进入后如何适应等问题。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应当扩大金融支持范围,给予更多具有竞争力、绿色化企业更多公平的贷款机会,给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更多的进化成熟空间与时间。

三是要试点工作举措清单管理模式。争取形成典型案例,具体包括改革举措及其相对应的实施对象、具体的操作方案、流程,以及案例的推广场景及评价准则,以此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事项。重点针对市场主体扩大区域经营范围、开展新业态新模式经营方式,提升投资便利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完善涉企政务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较大示范带动作用的改革经验,在全国服务内打造易行好用的“管家+专家”服务新模式。

四是要试点营商环境优化品牌打造。实施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继续挖掘“穗好办”等政务服务品牌的内在价值,持续深化“一件事”主题套餐,继续强化“一门式”政策兑现,持续进行“一站式”公共服务改革。

参考文献:

[1]毕亚林.加快广州成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思考[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4):78-79.

[2]陈旭佳.广州:全力打造中国营商环境建设“新标杆”[J].广东经济,2022(03):20-25.

[3]陈敏,黄丽霞.以营商环境法治化推进广州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J].时代经贸,2021,18(10):116-121.

[4]刘帷韬.我国国家中心城市营商环境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9):79-88.

[5]杨姝琴.以包容审慎监管助力广州营商环境优化[J].国际商务财会,2021(08):94-96.

[6]杨姝琴.广州加快衔接港澳营商环境制度规则的路径探析[J].探求,2019(04):46-50+74.

[7]杨姝琴.广州建设数字政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J].探求,2021(02):116-120.

[8]詹蔚莹.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21(11):43-48.

作者简介:刘帷韬(1985- ),男,湖南湘潭人,博士,博士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营商环境;何晖(1980- ),女,广东清远人,博士,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高琦(1989-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原宗琳(1988- ),女,山东威海人,博士,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围绕“三最”目标打造“四型”政府
沈阳市旅游行业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济南市天桥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地方人大在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作用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东盟营商环境差异与协同构建研究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